查看原文
其他

徐静一 | 口屋——蔓延的“生物”与碎片场景

徐静一 中央美院ARCHVOE建筑之声
2024-09-09



2009——2013 中央美术学院附中 

2013——2018 中央美术学院

2018年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本科毕业设计一等奖



毕业作品:《口屋——综合田园中的亲子民宿》 

基地位置:成都德阳市高槐村 

指导老师:邱晓葵 杨宇 崔冬晖 

室内设计专业 第六工作室


(从右至左滑动查看)

▲ 展览现场



口屋——蔓延的“生物”与碎片场景



  #基地概况#  

设计项目的基地位于成都德阳市高槐村。

高槐村是一座灾后重建的村落,它目前的商业分布主要是以 1-3 组自发聚集的餐馆,咖啡馆等休闲业态为主;主要面向德阳本地青年人,他们通常只待半天时间,村子目前主要提供喝茶或骑行等单一的娱乐项目。因此当地政府计划在村落现有产业的基础上进行整体提升,形成配套服务 + 餐饮娱乐 + 亲子儿童 + 运动体验 + 休闲度假的“田园综合体”模式,从而提升客群,带动农业、休闲旅游业。

本次设计主题根据高槐村未来整体商业运营体系中的亲子民宿业态展开。我们尝试在现有建筑结构的基础上,结合气候特征、水域资源等,对建筑、室内及景观环境进行整体改造设计。此项目是袈蓝建筑作为此项目的设计单位,与我们工作室开展合作研究课题。


基地位于北高南低的山坡上,北侧是山地丘陵,南面是散布的村落,基地同时南北均有河流流经。基地目前是钢框架烂尾楼的样貌,同时南侧建筑包含一座由乡村特色的水塔;而北面则经过错落的平台与路面相连,道路紧邻宽阔的水面与对岸相望。


我的设计出发点是基于人的生活与建筑本身以及基地的关系。

首先,基地位于道路的尽端,因此我想让它拥有 一个特殊的地标性作用;

其次,民俗不应成为周围自然环境生长状态的阻碍,反而是促进建筑与环境,生活与 自然有机结合的产物。


于是,我引入了扭曲的管道的形态,使整个民宿建筑成为连结生活,自然,建筑的纽带。

管道空间在中部进行了夸张的喇叭形开口的变形,使之成为建筑空间以及管道空间的在动线以及空间尺度和空间关系上的大集合,也是整个建筑打开方式的最大化;

但同时,管道空间提供了一个亲密的半封闭的氛围,提供温和的保护元素使大尺度空间与人体尺相和谐。



  #方案生成#  


“口”象征空间的进入与打开方式。

既是管道口,也是门窗等任何象征内外的节点。 

用不同形式和尺度的开口将人与空间的互动裁剪成跳动的碎片,

人在其中不断地进行零散空间和视野的切换,从而造成感官和心理起伏变动。

“管道”:空间的猎奇,身体的隐喻,社交的容器,环境的重构 

这种种元素共同作用从而形成了我的设计:“口屋”。 


从整个建筑体量不难看出,到处都充斥着看似零碎复杂的开口,但这些开口反而促进了我的设计主题的产生。因为这些口将人与空间的互动裁剪成跳动的场景碎片,人在其中不断地进行零散空间和视野的切换,从而造成感官和心理起伏变动,也带动了整个空间的生命力。


“口”——打开与进入空间的方式——方法论——使建筑成为一种有机地与身体和自然万物相关的“生物”—— 结论


▲ 由“口”衍生出的功能空间


“口”除了活跃空间之外,也衍生出了三部分主要的功能空间:管道以及四周发散的平台形成的开放空间;管道开口以东带来的公共餐饮空间;管道以西开口带来的居住空间。人们在各个空间主的故事,也将在不同的开口中不断上演和更新。



居住空间

首先我们进入管道开口以西带来的居住空间。它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三组家长各自的居住空间。每组家长的居住空间都由一个单元体构成,而每个单元体都由两个分别提供卧室卫浴以及楼梯间等基本功能需求的体量组成,每个单元都呈现一种内向的,封闭的,独立的状态来满足家庭私密的生活空间。


三组居住单元的每户拥有各自的庭院弥补室内居住空间的相对狭小。不同开放程度的庭院吸引人们从建筑内部走 出来,在室外体验建筑与自然的有机结合。


窗洞,阳台等开口显露出部分的“管道”,将有机的形态引入规整的室内空间。从功能空间中貌似随机出现的开 洞开启某一个或多个碎片场景的探索,去体验被打碎的空间的故事性与时间流逝。


通过楼梯,滑梯,攀岩壁的不同方式通向二层儿童居住空间,增强了进入空间的趣味性。孩子在进入房间的过程中与建筑互动进行身体的对话,满足了“建筑有机生物”的主题。民宿建筑不再是冰冷的建筑物,而成为有生命的孩子们的玩伴。



公共餐饮空间

接下来进入管道以东开口带来的公共餐饮空间。餐饮空间包括地下和地上共两层,下层为公共厨房部分和快餐吧台区,站在这里,你的一侧是静谧的山村风光,另一侧是冲击力极强的管道躯干,动静空间的相互碰撞产生了一 种戏剧性效果。


接着经过楼梯就可以进入二层餐厅。饭后你可以到隔壁棋牌室小憩的同时便可以感受到头顶管道破窗而入产生的不稳定感。静态空间与动态空间的碰撞产生的不稳定性,也再次深化了我对碎片场景的理解。

场景碎片——符合当今“碎片化时代”下的人的审美与生活情趣,让原本格式化的建筑空间变得错落又不失秩序——“管道”完整空间的中心统筹。



开放空间

最后我们进入开放空间,它包括开放平台和管道本身。开放平台中最主要的是入口楼梯处的下沉庭院,它是进入各个功能空间的必经之路也是最活跃最公共的平台,同时观众游走于其中时可以通过头顶高悬的四处放射的管道感受到整座民宿充满生命力的特质;其次还有错落的屋 顶平台,它们主要是家长与儿童进行攀爬或瑜伽等健身活动,或者晾晒衣物食物的的地方。


地下一层的开放平台连接公共厨房,接待室,以及各户居住空间的入口和私密庭院。穿插的管道宛如充满生命力的怪兽悬挂头顶,增强了视觉空间的放射感和流动感。


管道空间的南端是水塔改造的接待门厅,它与管道隔着玻璃相连。


“管道”尽端的 “戏剧”:当奔跑于环绕的管道中时,立面开始振动,并且由于其结构和开口造成了不断移动 的表面和幻灯片式的取景框。

红色:具有可见光谱中最长的波长,它们在躯干中感觉到,触及观众的本能,它不是线性的,它是从墙壁伸出的多面感知,将民宿建筑变为雕塑,观众潜意识中的休眠感受被唤醒和激起,增强了主流情感的强度。内部的色调与空间状态宛如人体的器官,激发人对自身与空间关系的探索。


观众通过层层平台,经过大小变动的空间最终达到管道空的最顶端,在这里以测试另一个幽深管道的入口,另一 侧则是最大的开口——喇叭口;


你从一条长长的楼梯下来,就到了管道空间的最北端尽头,这是一个玻璃平台,也是最大的“舞台,你可以沿边 而坐从喇叭开口中去感受时间的流逝。


我希望,“口屋”  亲子民宿应当是山林中一个充满灵性的温暖的存在,等待每一户家庭在这里发掘重构他们专 属的有重量的深情的剧本。



更多毕业设计详细介绍

请持续关注我们 :D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中央美院ARCHVOE建筑之声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