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涵 | “一木一浮生”--城市生态墓园与数字多媒体的结合性探索
汪 涵
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
景观设计专业第十九工作室
毕业作品
“一木一浮生”——城市生态墓园与数字多媒体的结合性探索
基地位置
北京市石景山区八宝山
指导老师
吴祥艳
> 写在前面 <
其实关于此次毕业设计,一直有些话想说。
考入美院,从当初的满腔热血,到经历迷茫、陷入低谷,到最后找回方向,很感谢曾经给予我帮助的所有老师和朋友们。
我觉得设计这件事,重要的是其中的过程。就像人生,重要的是经历的过程,努力做好当下的每件事,不要太在意结果。
01
场地分析
本次设计的场地位于北京市石景山区4环与5环之间的八宝山。
提到八宝山,大家的第一印象可能就是墓地,这里自新中国成立后就成为了公墓区,而后基础设施不断完善,这是一座城市中的墓区。
基地占地15公顷,东西宽度约300米,南北向纵深约350米北侧八宝山,最高点66米。在上位规划中属于城市公共绿地
八宝山殡仪馆
八宝山革命公墓
> 周边问题 <
1.墓地的高饱和度和人口老龄化速度,以目前的殡葬方式,预计5-10年后,北京80%的公募将陷入无地可葬的死墓危机,而土地的匮乏也为我们敲响了警钟
2.传统墓园内的环境普遍恐怖阴森,树冠遮天,阴气极重
3.以往的祭扫方式也十分不环保,如烧纸,鲜花等会造成资源的浪费
总之,
墓地问题是一个综合了经济、文化等各个学科的社会问题。
面对现状,解决这些问题的主要方向为:
一、老墓改造,通过对老墓的土地腾退等方法,提高土地利用率;
二、在新建的墓园中使用生态殡葬的方式,采用新型墓葬方式,减轻土地压力。
我的设计是通过后者“生态殡葬”的方式去尝试改变八宝山墓地的现状。
02
设计概念
首先,我试图让人们从根本上认识到死亡并不可怕,这是每个人必经的一个过程。故而在设计上我采用了新型墓葬形式,以达到生态殡葬的效果,给人们一种全新的体验。使墓地摆脱阴森恐怖的固有思维限定,作为城市公共绿地及教育场所。让人们更好的思考生命,正视自己的一生,更好的实现自己的价值,为社会做出贡献。
这是我的初衷,也算是一种探索。
任何生物都是由物质构成的,死亡只是物质的分解,而一个人的精神世界才是他存在的标志。
传统墓葬的形式只保留了物质层面的内容,而我希望能在我的设计中通过数字多媒体技术,保存精神层面的这部分内容。基于此,本次设计采用了DNA墓葬的方式:
-物质载体方面:现在的基因保存技术,它的优势是储存的生物信息量大,时间久,可在常温下保存,生态环保并且节约空间。
-精神载体方面:需要依托于数字多媒体技术,可通过各种不同形式保留逝者生前的各种资料信息,具有储量大、展现形式多元、不受时间空间限制等优点。
03
方案设计
整体构架
结构分区:南侧与主路之间设计了口袋公园,作为墓园和城市的过度。将建筑区建于东侧,主要考虑到墓园需要依托八宝山殡仪馆的部分殡葬火化功能,承接后续的工作,中间为草地区、西侧为树葬区、北侧与人民公墓相接;
道路系统:将北侧人民公墓与南侧主路连通然后形成围合的园路,南侧与东侧各有一个主入口。连通各个墓区,然后形成二级道路。最后是一些三级道路和停车场;
建筑轴线:北侧为仓库和加工房,南侧为数据存储中心。通过走廊连接三个建筑,延伸轴线至草地区的高点形成沉思广场。
在峰值承载下基因墓葬比传统墓葬节地80%以上,平均承载节约60%的空间。而且在处理到期后墓穴腾退等后续问题上也比传统墓葬易于操作。
传统 结合 未来
1.传统墓区的布局,内部整齐排列石碑,周围用树木围合空间,骨灰存于墓碑之下。
2.当采用了DNA墓葬后,体积变得极为集约,不再受空间限制,所以只需要一个体量就可以存储大量数据。墓园有趋势发展成一个整体体量,而周围则可能会发展成景观空间。但是这种集约式的墓葬缺少独立的空间和氛围。
3.所以综合二者,将集约式的墓区以不同形式分布,根据各个区的空间特色来设计景观。这样既提高了墓区载量,又提升了景观品质。
在进入墓园以前,会经过一条静谧的甬道,两侧的云杉形成了入口的序列感,到达墓区的一瞬间视线变得开阔。
04
细部设计
1.
>>>建筑区<<<
1.1
>>>东入口<<<
入口的建筑静静地浮在水面上顺着道路望去,视线的尽头透过圆形的框景,可以看到远处草坡高点的树阵。
1.2
>>>石葬区<<<
走廊的西侧是石葬区。黑色的岩石伫立在白沙之上,西侧的一排圆柏,划分出白沙与草地的边界。当阳光洒在走廊的石柱上形成了一条条光影。
1.3
>>>家族葬区<<<
家族墓葬柱包裹了透明石材外壳,最多可安置10位逝者,亲属来祭扫的时候可利用指纹或密码与之互动,当身份被识别后,逝者相关资料都会呈现出来。
2.
>>>草坪葬区<<<
草地上是一片新式的球葬装置,地下部分存放DNA数据,中间通过连接与上方球体相连,球体内有感应装置。
当亲人来扫墓时打开手机APP,可在地图上显示出周围逝者,自己的亲人会闪光感应。点击图标可查看逝者墓志铭等相关信息,并可与之互动,电子献花,送悼词等。
3.
>>>新式树葬区<<<
4.
>>>圆形悼念广场<<<
扫墓的人经过小路来到高点的悼念区,可以在外围种上鲜花,中间 层层叠落的水池与周围的白沙一动一静形成对比,水潭中央的柱子投射光影在白沙上,暗示时间的流逝与永恒。当人们进入此地会陷入沉思。
05
总结采访
在未来,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们观念的改变,墓葬可能会家庭化,墓园的功能也会慢慢消失。此次设计定位于20-50年内的过渡期,是一次探索和试验,整个设计还存在很多不足有待完善,但是希望能在解决传统墓地与城市发展的矛盾中,提供一种的思路。
小采访
-Q:为什么会选墓地作为毕设的主题?
-A:关于墓地,我主要是考虑到
1.传统墓地强调的是逝者的地位,而墓地的真正使用者是在世的人。所以,我希望改变传统墓碑的形式,因为这种冰冷的墓碑不能给人温暖亲切的体验。亲人逝去使人痛苦,但是痛苦是暂时的,如何留住曾经的美好和记忆是我主要研究的方向。
我理想中的墓地应该给人们提供一个轻松的氛围来纪念逝者。人的肉体死去但是精神和言行还会影响到活着的人,如果能够保存精神方面的这部分内容,那么他的生命也就得到了延续,这也是很多宗教中永生概念的体现。
2.城市化过程中,墓地一直处于一个灰色地带。由于墓地的特殊性质,周围一般用围墙阻隔,使人无法感知到内部,形成了与城市割裂的局面。
-Q:在当下,如何让墓园适应社会的发展,为人们提供积极的作用?
-A:首先,借助现代的多媒体技术,可以记录逝者生前的资料,用各种方式呈现出来,比传统方式有很多优越性。同时多媒体不受空间限制,而且形式多元,可以最大化存储逝者的资料。其次,我选择用基因存储替代原有骨灰葬,是因为DNA与骨灰相比可以存储更多生物信息,而且体积小,保存时间久。
未来墓地的发展肯定会走向集约化和数字化,墓地的作用会慢慢减弱,以后随着人们观念的改变,墓葬装置可以家庭储存,墓地可能会逐渐消失。
我们作为设计者,应该提前感知时代的发展,以先导代替被动,让设计起到引导社会发展的作用,而不是出现问题再去解决。
-Q:最后总结一下整个毕设吧
-A:抛开设计来说,此次毕设让我收获颇多,其实一开始在大二想选建筑专业的,结果分到景观专业。起初一度有一段时间放弃自己,找不到方向。后来在我的导师吴祥艳的指导下,慢慢的重拾对设计的热情,去学习,一直到毕设完成。其实人的一生会遇到很多人和事,不能仅仅用好和坏来形容,有一些当时看来很难跨过的事,在后来会觉得是一件很美好的事。
同时这次毕设,带来了很多荣誉和机会,这是之前没有想到的。一直想做建筑的工作,毕设作品也很幸运获奖,也很幸运得到了一直很喜欢的隈研吾先生的事务所的offer。所以我觉得很多事情只要努力地去做好当下,自然会有好的结果。
更多毕业设计详细介绍
请持续关注我们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