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專家論壇】科技強國目標下 廣東優化創新體系建設的思考

2016-12-06 魏達志 经济导报

區域創新體系由國家創新體系演繹而來,是適應工業文明向科技文明轉型時期、全社會、成體系、成建制的創新系統,通過網絡化、多樣性組織結構的有機運動推進域內新知識與新技術的產生、流動、配置與轉化,並持續產生知識創新、技術轉化、效益遞增的強大功效。本文在調研廣東區域創新體系建設與創新能力基本狀況的基礎上,提出了廣東區域創新體系中的明顯缺失與制約短板,並對廣東優化區域創新體系建設提出了七項相關的對策建議。


▲在廣東深圳的2016年全國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活動週主會場上,不同類型和功能的機器人各顯其能,吸引眾多參觀者目光。圖為一款兼具巡邏和速遞功能的機器人吸引參觀者觀看和拍攝。(新華社圖片)  



創新體系日益完善

創新潛力有待提高


經過調查研究,我們初步認為廣東在區域創新母子體系的建設中,有已經形成並逐步完善的廣東省發佈創新政策的政策導向體系,有相對完備的以廣州高校科研院所為集群的知識創新體系,有以深圳高新技術與戰略性新興產業為主體的技術創新體系,有以深圳、廣州的風投、創投並向珠三角擴散的金融支撐體系,有正在珠三角發展的技術貿易、科技服務為主要內容的綜合服務體系,有正在快速發展的社會組織為主體的技術擴散體系,有目前尚不完善急需提升的產學研一體化的成果轉化體系,有正在完備並急需突破瓶頸制約的科研人才激勵體系,有正在推進的區域乃至國際科技合作體系,有已見端倪並日益豐富的鼓勵創新、寬容失敗的創新文化體系等等。


根據《2015中國區域創新能力報告》,有關區域創新能力綜合排名依次是江蘇省、廣東省、北京市、上海市、浙江省、山東省、天津市、重慶市與安徽省,前九名基本穩定,廣東省排名第二。2015年廣東省創新績效全國排名第一;創新環境排名第一;企業創新排名第二;知識創造排名第三;知識獲取排名第四,綜合創新效率排名第五。


但是,廣東綜合創新潛力排名第二十六;知識創造潛力排名第二十二;知識獲取潛力排名第二十八;企業創新潛力排名第二十一;創新環境潛力排名第二十七;創新績效潛力排名第二十四;這些排序雖然不一定科學精準,但是大量的有關創新潛力的排序指標,不僅落後於北京、上海和江蘇,而且還落後於絕大多數的省、市、自治區,這足以讓我們作為創新先行的經濟大省深刻反思。


體系建設的缺失與

制約短板


第一,欠缺跟蹤世界科技的全球視野與國際合作模式。


廣東在全球化與國際化問題研究方面,相較於北京、上海一直有相當大的差距,在跟蹤與研究國際科技動態與創新產業發展方面同樣存在巨大的差距與短板。因此勢必影響到政府出台政策的全球性眼光及其科學性、前沿性和可操作性。


與此同時,就廣東整體而言,尚未形成具有一定規模和具備自身顯著特點的國際科技合作模式。


第二,未能發揮經濟向創新優勢轉化的能級擴散效應。


雖然我們已經構成“1+1+7”的省域創新格局,但高屋建瓴的戰略定位與科學合理的實踐路徑依然需要新的戰略考量。我們應該總結廣東省創造經濟優勢的歷史過程, 實現由經濟優勢向創新優勢轉化的能級擴散效應。在廣東區域創新體系中“深港創新圈”曾是一個亮點,但由於香港的知識創新體系與深圳的技術創新體系並未能形成有效融合,未能發揮對廣東區域創新體系建設的輻射支撐作用。


第三,尚不具備全球攬才的規劃機制與環境條件。


我們在調研中發現,與美國科技創新的技術移民與博士後制度相比, 廣東目前依然缺乏從全球延攬頂尖人才的規劃與機制。美國通過給予獎學金、科研經費,移民政策、工作環境,吸引並留住了大批高端人才,而廣東目前並未形成這樣的規劃機制和環境條件。


第四,缺乏廣東區域創新體系城市間協同創新關聯。


調研中反映強烈的問題之一是珠三角城市間缺乏協同創新的分工與機制,目前的創新狀況依然是各自為政,在整體的創新格局中依然顯得淩亂;由於缺乏全省創新政策系列的操作指引,廣東雖然出台了一系列的創新政策,但我們在實際的調研當中仍然聽到各個地市有關政策操作性不強的呼聲。 


第五,尚未形成區域創新體系中的園區示範平台。


大量的實地考察中可以看到廣東目前依然缺乏科學發展、集約發展的科技園區示範平台,各地園區不僅缺乏專業化創新產業的集群式發展,而且鋪攤子、粗放式、園區地產特徵明顯,幾乎難以見到產城一體的園區模式。同時存在創新體系中全產業鏈佈局的散亂局面,目前廣東科技產業的整體發展,依然缺乏全產業鏈佈局所強調的統籌兼顧、突出重點、揚長避短、合理安排的統籌發展格局。


第六,急需完善區域創新體系中的成果轉化體系


廣東在科技成果轉化方面雖然成就顯著,但科技與經濟能不能緊密結合依然是當前深化科技體制改革的核心問題,也是破解結構性矛盾和粗放型增長方式的核心問題。特別是有關高校科技轉化的服務平台少,導致成果轉化率低的問題依然嚴重存在,比如全省高校專利實施率僅為36%,不僅遠低於企業的88.3%,而且在已實施的專利中,許可和轉讓實施的比例僅為24.3%。


第七,缺乏對新興經濟形態創新源的高度關注。


廣東是較之全國易於產生新興經濟形態的區域,而經濟發展的重大表現就是經濟形態的演變和交替,經濟現代化的表現就是一種或多種新的經濟形態的轉換和逐步形成。新興經濟形態,包括大家耳熟能詳的粵港澳經濟、自貿區經濟、都市圈經濟、科技經濟、信息經濟、總部經濟、灣區經濟、海洋經濟、標準經濟、質量經濟、低炭經濟、綠色經濟等等這些前沿性的經濟形態。但是我們目前對新興經濟形態的關注不夠、培育不夠,對新興經濟形態能夠成為創新源的關注更加不夠,並且缺乏科學的制度安排和路徑指引。

     

廣東優化區域創新體系建設的路徑思考


第一,提高政府效能—提升全球化視野創建國際合作模式。


提升廣東創新體系建設的全球化視野,首先是將廣東各級政府打造為創新型、引領性政府。以全球化視野關注並跟蹤創新型國家與創新型地區的創新戰略、創新政策、創新路徑、創新領域的發展變化,關注發達國家部署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發展動態與發展重點,關注全球新的科技革命和產業革命的發展勢頭,建議將創新型國家和地區的創新跟蹤任務分解到相關的職能部門或智庫機構,由政府研究部門集中編輯《全球創新型國家與地區創新動態報告》的年度白皮書,在整體提升廣東各級政府全球化與國際化視野的同時,強化廣東學術界、企業界及有關各界的全球化研究水平。 


同時加強與歐美先進國家創新性城市與區域政府間的科技合作,簽署全面或者專項合作協議、推進科技資源的國際配置與國際科技協同創新;加快推進民間的科技合作與交流,包括科技企業之間、高等學校之間、科研院所之間、科技團體之間、創新城市之間以及科學家個人之間的交流。建設並創新廣東新的政府科技合作模式與民間科技合作模式。


第二,戰略路徑考量—實現珠三角創新發展的能級擴散效應。


珠三角在改革開放初始,有香港、廣州兩個核心城市作為城市群的增長極核,增長極的軸向擴散與點軸貫通就形成了珠三角東西兩岸的新興城市帶,如珠三角東岸的深圳和東莞,西岸的珠海、中山與佛山,軸線一旦形成,將吸引優質資源向軸線集聚並產生新的增長軸。點軸形成與演進的結果將輻射整個城市群經濟圈。目前我們需要實現珠三角點軸圈經濟能極上的跨越向創新能極上的飛躍轉化,需要重新打造廣州、深圳與香港對接的創新軸,利用香港在創新問題上的覺醒和高校集群的創新力量,帶動香港進入珠三角創新圈,打造穗深港創新增長軸,並對珠三角其他城市進行有效擴散,在戰略上重構珠三角點軸圈的梯度創新格局,引導珠三角創新資源的迅速聚集並向全省逐級擴散,實現1:3:9幾何級數的創新能極效應。


第三,搶抓世界機遇—優化廣東區域創新路徑的全球攬才機制。


現在的廣東已經進入了向全球攬才的最佳時期。建議制訂並啟動《廣東省全球性攬才規劃》,特別注重涉及戰略性新興產業及其核心技術領域,引進關鍵技術的關鍵人才。提高對急需專業國際博士後的資助力度,強化對創新性人才的戰略儲備,通過高校與企業的結合,共同確定緊缺人才的專業領域,並加大力度組織相應的博士後流動站與工作站;探索以多樣化、多元化的引才方式,包括全球性的企業引才、院校引才、中介引才、聯合引才、以才引才,還包括引進國際研發機構、國際研發團隊、或通過海內外合作建立基礎性、應用型項目研發機構等等,通過不斷提高廣東外國出生科技人才的結構比例,通過原創能力的提升降低對外技術依存度。與此同時,在建議制訂並啟動廣東省全球性攬才規劃的同時,還建議制訂(或爭取國家支持制訂)相應配套的地方性法律法規和規章政策。


第四,圈層協同佈局—重構廣東區域創新體系的協同創新機制。


學習北京建設全國科技創新中心的頂層設計,在協同創新方面形成各區各園、京津冀、服務全國、面向全球的四大圈層。由於目前珠三角城市間缺乏有機的創新協同,建議組建類似“廣東省珠三角城市協同創新聯盟”的社會團體和類似 “廣東省珠三角協同創新研究院”等民間研究平台。建設諸如此類的區域創新合作組織,改變廣東不同地市各自為政、互不協同的創新局面,圍繞珠三角點軸圈的梯度創新格局,形成地市內外、珠三角內外、省內外、海內外交叉創新的網絡結構,同時配套推出具有創新性、引領性與實踐性都很強的創新政策體系。

大力支持社會組織聯絡世界創新性城市或區域結成創新同盟,支持珠江角城市與世界創新性城市或區域結對創新城市,使得政府與民間在更高視野、更大範疇共同推進並實現廣東協同創新的目標。


第五,夯實發展基礎—打造廣東區域創新佈局的園區示範平台。


雖然廣東的產業園區發展亮點紛呈,但由於沒有產城一體的前期規劃,密集型園區白天人頭湧動,晚上烏燈黑火,上下班交通擁擠,中午餐供應緊張,學校醫院配套薄弱;鬆散型園區則鋪攤子、粗放式特徵明顯;無論是對政府,創業創新者,還是勞務人員都帶來極大的不便與成本浪費。建議通過政府購買服務實施分類指導,建設產城一體的示範園區,實施園區、城區、社區、街區、校區的一體化、專業化建設,並實現園區發展模式的不斷優化。


同時重視園區的專業化建設與全產業鏈佈局,加強對於高薪園區產業佈局的指導,形成統籌協調、分工明晰的產業鏈,在政府引導、市場驅動、專業開發、風險投資、項目落地、產業孵化、交通運輸、生態保護、園區運營、綜合服務等方面,都更加有必要按照專業化建設與全產業鏈方式來佈局,促使園區獲得專業的聚集效應、科技的溢出效益、文化的互補效應、品牌的激勵效應。


第六,完善體制機制—強化廣東區域創新效應的成果轉化體系。


儘管廣東的市場化與科技成果轉化水平領先全國,但是在科技成果轉化包括基礎研究向應用研究轉化、應用研究向技術開發轉化方面依然薄弱。其中缺乏轉化服務平台是重要原因之一,建議支持設立“廣東省高校創新成果轉化促進會”“廣東省院校與企業聯合創新促進會”等類似團體,從而解決廣州高校集群整體轉化效果偏弱的問題。既要重視國際技術引進與轉化問題,又要圍繞廣東高校院所科研與產業發展不甚緊密的問題,改變過去盛行的“研學產”現象,實實在在地落實“產學研”的科技創新邏輯並解決企業急需解決的科技開發難題,加速基礎研究應用化,應用研究技術化,技術開發產業化進程,特別是加快原創成果產業化的速度並避免科技成果由於缺乏轉化機制而產生巨大的消耗浪費。


第七,發掘創新潛力—注重從新興經濟形態領域中培育創新源。


廣東湧現的不同新興經濟形態,都具有自身獨特的時代理念、要素投入、產業構成、創新範疇、新興業態、商業模式和運行制度等,而這些恰恰是廣東未來能夠實現高端引領重要的創新內涵,並且非常容易產生各種優勢疊加的發展模式和商業模式,從而有利於推動創新範疇的進一步擴大和可持續發展。雖然我們已經出台了不少有關上述新興經濟形態的政策措施,但是對於其在創新領域的巨大潛力依然認識不夠、關注不夠、發掘不夠,需要我們在未來的戰略性層面加以關注和引導。


比如廣東自貿區經濟如何與粵港澳灣區經濟相結合,不僅需要考慮對國家戰略上的支撐、對國際經濟圍剿的反制,而且還要考慮產業安排的創新範疇與創新路徑;互聯網經濟的推廣不僅要考慮互聯網+,而且要考慮+互聯網,以便引導更多的產業拓展新的思維空間和創新領域;再如智能製造經濟,產業創新的範圍更廣,不僅包括不同產業的不同創新範疇,同時包括同一產業中的設計智能化、流程智能化、製造柔性化、控制智能化以及工廠智慧化、系統跨躍化、產品個性化等新型模式,相信通過深入挖潛,將有利培育發掘廣東更加豐富的創新資源並全面培育廣東的創新潛力,為廣東建設國家科技產業創新中心奠定堅實基礎。



▲魏達志,廣東省人民政府參事,深圳大學經濟學教授二級。曾任復旦大學校長顧問蔡尚思教授學術助手;1993年獲享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2014年獲國務院全國團結模範獎;研究方向為產業經濟、科技經濟、藝術經濟、城市與區域經濟。出版各類學術著作26部。





長按二維碼,關注我們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