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香港財經】債券通為中國債市國際化提速

2017-09-04 韓放 香港经济导报社


7月3日,聯通香港與內地債市的債券通“北向通”正式落地。如今已經“滿月”,債券通交易日趨活躍。從上海清算所公佈的資料中,不難感受到境外資金進入境內債市的熱情。境外機構7月份單月共增持人民幣債券399億元。分券種來看,境外機構7月份單月共增持利率債374億元,其中增持國債378億元、小幅減持政金債4億元;增持同業存單11億元。截至7月28日,境外機構在二級市場成交結算總金額達49.33億元,排名前二的品種分別是超短期融資券21.16億元和同業存單20.74億元,短融和超短融等信用債品種受到熱捧。市場看好“債券通”投資價值和發展空間,也期待諸多細節能進一步完善。



基金公司競相入局


眾所周知,中國境內人民幣債市存量規模達69萬億元人民幣,居全球第三,僅次於美國和日本。且中國債券收益率優勢較明顯,例如中國10年期國債收益率為3.6%,而美國同年期國債收益率僅為2.21%,日本同年期國債更是接近於零。但境外投資者持倉所占比重卻不到2%,甚至比巴西、俄羅斯、印尼、馬來西亞、泰國等新興市場都要低得多,與人民幣的國際地位明顯不符。因此,通過有序開放內地債市,推動國際投資者擴大以人民幣計價的資產配置規模,是當前及未來可預見時期內人民幣國際化進程的最重要推動力。


在債券通正式上線之前,境外機構投資者實際上也是可以直接投資境內銀行間債券的,例如通過QDII(合格境內機構投資者)、RQDII(人民幣合格境內機構投資者)管道等,但“北向通”的開通,無疑給境外投資者提供了另一條更為便捷、高效率的入市管道。


與傳統管道繁雜的流程相比,境外投資者通過“北向通”,只需要在央行上海總部備案,並在香港金管局轄下的債務工具中央結算系統(CMU)開戶,即可接入境內債券市場系統,進行投資交易。


目前,多家基金公司的香港子公司均加入到交易大軍。工銀瑞信基金旗下香港子公司工銀瑞信(國際)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已經與中國工商銀行在境內銀行間債券市場成功達成某筆債券的現券交易。博時基金(國際)也成功通過債券通完成首筆交易。招商基金全資離岸子公司招商資管(香港)也分別完成買入存款證與人民幣債券兩筆交易。


“北向通”的啟動為基金公司拓展海外業務帶來的政策紅利,不言而喻。“交易環節減少、整體效率提升後,‘債券通’可吸引更多全球配置的資金進入境內債券市場。因此,債券通不僅是打開了境外投資者更多參與債市的便利通道,還為今後人民幣債券納入主要國際債券指數奠定了基礎。


短融等信用債受外資青睞


就近一個月的交易量來看,短期融資券和超短期融資券等品種正躍升為境外資金的“新寵”。7月整月通過債券通在二級市場成交結算短融及超短融的總額達26.78億元人民幣,較6月底兩個品種的合計成交額多出近1.5倍。


“境外資金對短融、超短融出現感興趣,主要是因為這兩個品種的期限比較短,而短期內人民幣走勢明朗,匯率風險不會很大,再加上其收益率要高於利率債。因此,境外機構有動力去增持一些風險不高、收益率較好的產品。”穆迪副董事總經理鐘汶權認為,很多外資機構對內地信用債評級情況和市場披露不太瞭解,投資內地信用債會比較謹慎;由於國債和政策性金融債收益率相對較高,而且風險小,境外投資者比較看好利率債。


不過,就短期而言,境外資金難以大幅增持人民幣信用債。“近期很多國內機構和公司發行美元債,相對于人民幣信用債,外資會更傾向于購買美元債,這樣能夠規避匯率風險。”鐘汶權說。


在業內人士看來,隨著人民幣國際化不斷推進,以及更多國際主流債券指數逐步納入人民幣債券,未來境外資金對境內債券品種的配置也將越來越多元化,並迎來規模上的快速增長。


助力對接國際主流


香港一直是內地金融改革開放的先行先試點,亦是連接內地和國際資本市場的橋樑。2014年啟動的”滬港通”、2016年啟動的“深港通”,到債券通的啟動都是以香港為平臺,連接內地與世界不同地區的投資者,今次範圍由股市擴展到債市,再次突顯香港“國內境外”的獨特作用,以及香港作為國際投資者參與內地金融市場的金融仲介功能。


適時開放債券市場,簡化境外投資者參與銀行間債券市場的手續,有利於引導資金回流境內,鞏固在岸人民幣市場的地位,加快人民幣國際化進程。


“債券通”開啟後,境外信用、法律等制度環境將與境內債券市場的現有機制產生良性互動和溢出效應,促進境內市場在投資者保護、信用制度建設等方面日趨完善。伴隨國內債市對外開放程度的不斷加大,以及境內外投資者對信用風險識別、管理需求的日益提升,我國信用評級體系將迎來國際化發展的新機遇。


工銀國際首席經濟學家程實稱,債券通的影響將不僅限於內地和香港的資本市場。互聯互通的措施,開放了國際投資者進入內地資本市場的大門,將為全球資產配置帶來新格局。


“債券通”作為內地與香港互利合作的又一典範,其對於鞏固與強化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意義重大。依託祖國內地,香港目前已經是全球最為成熟的離岸人民幣交易中心,其功能短板主要集中在債券領域,而如今隨著“債券通”的推出,這塊短板也將極大地被補齊,香港債市以及整個金融市場都將因此再上新臺階。


滙豐大中華區行政總裁黃碧娟表示,展望後續,債券通的啟動有助於建立多元化的投資者結構,提升內地債市的規模和深度,為其納入全球主要債券指數鋪平道路。


從稅務安排來看,目前境外投資者投資銀行間債市的稅收安排尚未明確,是外資進入的障礙之一。此外,信用評級機構中誠信亞太指出,國內外信用評級的標準並不統一,這給境外投資者識別境內信用債券的風險狀況提出了挑戰。


由於缺乏信用風險緩釋工具,境外投資者對內地信用債的態度仍謹慎。中銀香港首席經濟學家鄂志寰指出,“北向通”交易品種目前僅為現券買賣,暫未放開債券遠期、利率互換和回購等交易,這會限制境外機構擴大投資規模。


對於市場非常關注的“南向通”開通時間表,工銀國際認為,人民幣貶值壓力漸漸釋放,加上“北向通”的運作暢順後,“南向通”最快或可在一年後開通。



長按二維碼,關注我們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