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共築中國夢】湖南攸縣:千年古邑新攸州

2017-12-12 唐勇平 香港经济导报社

▲攸縣,城市建設結碩果



千年古邑攸縣,地處湘東南部,羅霄山脈中麓,有“衡之徑庭、潭之門戶”之稱。自秦始皇二十七年置縣距今已2237年,是楚文化的重要發祥地之一。


攸縣是“中華詩詞之鄉”,湧現出了馮子振、彭天益等一大批文人騷客,其中馮子振的“梅花百詠”就出於此地。這裏也是全國第一個擁有100首梅花詩歌的地方。


“北有少林、南有寶寧”。寶寧寺,距今1200多年,是湖南最早的佛教禪院之一;石山書院,距今1600多年,是中國最早的民間書院;陽升觀,始建於唐朝,觀旁有1070級石階直上峰巔,猶如長龍上天,令人嘆為觀止。


攸縣人自古就有走南闖北、經商致富的傳統,有將近20多萬人常年在外經商,先後創造了北京菜市、深圳的士、長沙超市等一大批攸商品牌,攸縣人被譽為湖南的“猶太人”。 


攸縣以“撤縣設市”為契機,城市空間不斷拓展,城市功能不斷完備,城市品位不斷提升,這座有着2000多年歷史的“文明古縣”正向着富強美麗幸福的“現代新城”穩步邁進。


以人為本  城市建設結碩果


攸縣,湖南省新型城鎮化試點城市,城市建設與管理一直都走在全省甚至全國縣級城市的前列。



統籌城建規劃,注重“人本”意識。人是城市的主角,城市作為現代文明的窗口、人類生活的家園,說到底就是為人服務的。在注重城市資源配置、空間佈局科學與視覺美感效果的同時,更加重視人居環境、創業環境、出行及交通方式的需求,按照以人為中心的原則來配置資源,注重城市功能的多元化,真正把“為人服務、讓人方便”思想貫穿於規劃編制始終。


完善城建設施,滿足“人居”需求。就是從解決與市民生活密切相關的具體問題入手,讓城市建設成果最大化滿足市民需求。近五年,攸縣在城市建設先後投入近150個億,其中基礎設施建設就達到了60多個億;高速公路縱通鄂粵,橫連京珠,鐵路馳入滬昆、京廣、京九大動脈,攸縣已成功融入珠三角、長三角“3小時經濟圈”和京津冀“5小時經濟圈”;投資3個億建設的集休閒、旅遊、娛樂為一體的市民文化公園,總佔地面積達到59.84萬平方米,這在全國縣級城市中是十分少有的。


▲千年古邑新攸州



拔高生態意識,構建“人文”和諧。“利用山、保護水”盡可能減少大開大挖,避免對山林、水體的破壞。在環境提升方面,攸縣首創了城鄉環境同治,將城市打造成“自家客廳”,這項工作也得到時任國務院總理溫家寶的批示,並在全國各地推廣,被作為“攸縣模式”。也正是這些措施,應該說到如今,“開窗見綠,出門進園”已成為我們市民最普遍的感受。


攸縣人的幸福指數高,其中很大的一個因素就是攸縣率先實施“城鄉同治”,山更青、水更綠、天更藍、民更富,鄉村小鎮乾凈美麗,人民的幸福感、自豪感便油然而生。


華麗轉身  產業突圍創輝煌


“產業突圍、轉型突破”是攸縣人這五年的最大夢想。


攸縣是一座傳統的資源型城市,這裏因煤而興、因煤而富,也因煤創造過發展奇迹。近幾年,資源型縣域城市的發展已經到了一個瓶頸期,要想在競爭日益激烈的經濟新常態下實現華麗轉身,就必須推進生態、文化、社會、機制的全方位轉型,也必須朝着更有利於經濟、社會發展方向前進。


▲攸縣主要領導視察工作



在充分研判當前經濟形勢和具體實際的情況下,攸縣提出了“產業突圍、轉型突破”的發展新思路,其中最關鍵的就是“五區”大會戰:


強園區大會戰。就是把優勢產業、優秀企業和優等資源集聚起來,著力打造一個支柱產業園,打造一個產業新高地,打造一個發展“動力源”,力爭在未來五年,攸縣的兩個省級園區全面向400億級園區攀升、向國家級園區邁進。


活城區大會戰。就是在現有的市場基礎上,進一步提升傳統商貿業,積極培育電子商務、現代物流、文化創意等新興服務業,用開發來盤活市場,用市場來做活商貿,用商貿來激活人氣,並成功創立了全國首家縣級金融創新中心——攸州互聯網金融創新中心。


旺景區大會戰。就是以酒埠江風景區的旅遊資源為核心,以投資20億元的酒埠江生態新鎮為龍頭,以點帶面,高端推動。通過貫通湘東南的大旅遊環線,發展全域旅遊模式,把旅遊產業培育成戰略支柱產業。確保到2020年,實現接待境外遊客500萬人次以上,全縣旅遊年收入達到5億元。


美社區大會戰。就是按照“著力發展現代農業、致力建設秀美村鎮、努力成就幸福村民”的理念,全力塑造一批特色品牌、打造一批特色小鎮、建設一批美麗鄉村,力爭五年內培育銷售額過十億的龍頭企業5家、過億元的10家,真正實現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農業大縣向產業強縣的轉變。


穩礦區大會戰。就是繼續用好用活我們的煤炭資源,“一手抓煤炭消化、一手抓能源轉化”,促進煤礦抱團發展、技改擴能,全力打造百億煤炭產業集群,實現本土煤礦向攸能公司集中有效供煤,確保礦區始終有穩定的市場和銷路、有穩定的產能和效益。 


▲攸縣縣委書記譚潤洪



全域旅遊  得天獨厚


攸縣縣長蘇濤告訴記者,攸縣旅遊資源豐富、類型齊全,擁有水庫、溶洞、峽谷、天生橋、地下河、溫泉、瀑布、珍稀動植物、寺廟、博物館、紅色紀念地等十幾個種類,三級、四級旅遊資源共50餘處,生態環境優美,景觀奇特多樣,旅遊產業持續升溫。


酒埠江國家風景區,集山湖、溶洞、地熱、寺廟等資源於一體,有酒仙湖、白龍洞、仙人橋、寶寧寺等大小景點57個,其中寶寧寺有“北少林,南寶寧”的美譽,白龍洞被評為瀟湘百景之一,仙人橋為湖南最美五大天生橋之一,禹王洞是目前世界上發現最長的地下河。縣內還有始建於唐天寶年間的陽升觀、網嶺古漢墓群以及國家一級珍稀瀕危植物南方紅豆杉群等景觀都具有一定的獨特性。


同時,攸縣的美食誘惑極大,吸引四方來客。攸縣麻鴨、攸縣豆腐、攸縣米粉、攸縣茶油等四個品牌,成為國家註冊地理標誌。尤其是攸縣香乾,味道純正,清香滑嫩,曾作為湘菜系列亮相上海世博會,並成功進入美國人的餐桌,成為一道舌尖上的美味。秀美的山水、濃厚的人文、誘人的美食都是攸縣發展旅遊產業得天獨厚的優勢。


這些年攸縣縣委、縣政府把旅遊產業作為“產業突圍、轉型突破”的重要支點,投入20餘億元,實施酒埠江生態新鎮綜合開發,全面推動全域旅遊發展,形成了以酒埠江旅遊區為核心的發展格局。旅遊區先後創建國家級3A景區2個(仙人橋、白龍洞),4A旅遊景區1個(酒仙湖),榮獲酒埠江國家水利風景名勝區、酒埠江國家地質公園、攸州國家森林公園、酒埠江國家濕地公園、湖南省酒埠江風景名勝區等五塊“金字招牌”。


縣域經濟  快馬加鞭


中共攸縣縣委書記譚潤洪告訴記者,五年來,全面開創了縣域發展的嶄新局面,縣域經濟得到了快速發展。


▲國家地質公園攸縣酒埠江



過去五年,全縣GDP、財政收入、固定資產投資、規模工業增加值、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城鄉居民人均收入等主要經濟指標全部實現翻番,連續11年位居全省十強,先後獲得中國最具投資潛力特色示範縣、中國最具投資價值旅遊縣、全國科學發展十大範例縣、全省可持續發展試驗區等殊榮。


城鄉品質加快提升。五年來,縣城建成面積增加到33平方公里,城鎮化率達到53.6%;探索推行的城鄉同治、封山育林等工作經驗得到中央和省市推介,成功創建全國衛生縣城、全國生態文明先進縣、全國園林縣城,榮獲全國文明城市提名資格,被評為中國宜居宜業典範縣。


重點改革加快推進。順利完成政府機構改革和撤鄉併村等各項重點改革任務,“三集中、三到位、三公開”政務服務模式作為株洲樣本對外推介;全國首創農村“十分鐘就醫、十元錢看病”的“雙十模式”,農民工工資“銀行代發”做法得到中改辦肯定,“鄉村大舞台”被列為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項目,先後被評為全國金融生態縣、全國電子商務示範縣、全國農村“三資”管理示範縣。


民生民利加快改善。五年民生累計投入150億元,全面小康實現程度達到88.6%,13800人成功脫貧摘帽,2.4萬餘人成功解決就業問題,9200餘戶家庭住房難題得到解決,高考萬人上線率連續13年位居全市第一,連續3年公眾安全感測評位居全省十強,先後獲評全省平安縣、全省安全生產先進縣、全省社會綜治工作先進縣等殊榮。



黨的建設全面加強。深入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三嚴三實”專題教育和“兩學一做”學習教育,不斷完善結對共建、聯合辦公等制度,制定出台“轉變作風十二條”等系列規定,建立完善村級組織工作“五基”規則,黨的建設全面加強,先後榮獲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創先爭優全國先進縣黨委、全國村務公開民主管理示範縣等稱號。



未來五年,總的目標就是實現產業突圍、轉型突破,奮力打造富強美麗幸福新攸州,確保縣域更加富饒、城鄉更加美麗、人民更加幸福;總的戰略路徑就是“五區五轉五動”:即全力發起強園區、活城區、旺景區、穩礦區、美社區“五區”大會戰;全面推進轉換思想、轉變方式、轉調擋位、轉優作風、轉型升級;大力實施創新驅動、產業推動、項目拉動、城鄉聯動、小康帶動。


完成這些目標,關鍵在執行,根本在落實。攸縣將繼續圍繞中央、省市安排部署,毫不猶豫、毫不動搖、毫不畏懼、毫不懈怠,以更加飽滿的姿態、更加昂揚的鬥志,擼起袖子加油幹,幹出精氣神,幹出加速度,幹出新天地。




長按二維碼,關注我們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