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人物 | 一枚狄青色的记忆

2016-11-03 刁鑫 1314设计与艺术

.

.

.

一生一世

用心做一本杂志

1314

十一年艺术之路



《倥偬》 35×35cm 绢本设色 2015








A Memory of Color Di Qing

一枚狄青色的记忆





狄青的水墨个展叫青栀涩。青取自狄青的名字,栀是一种大叶片的植物,而涩,是树木上刚结出的果实,咬下一口时唇齿间泛起的那一股滋味。

这是狄青的第三回个展,却是她放下原有的丙烯绘画语言,进入水墨语言探索的第一次尝试。所以“涩”,大概还有她对自己的作品初试牛刀,一切尚待润色的谦逊感。



《以目》 58×160cm 绢本设色 2016


见到狄青是在她的工作室里。狄青像她的画,温柔,不言语,聊天时手里攥着一支按动笔,面对不知如何是好的问题,手会不自觉地频繁按动笔芯,发出啪嗒啪嗒的声音。我一边问一边转换着提问的方式,采访有时像一场外科手术,提问的人就是那个手持器械的医师,冰冷的刀具划破肌肤,试图探究更为温暖的内核,有时成功,但大部分时候破坏了所有诗意的想象。



《花面》 24×31cm 绢本设色 2015


狄青作品里的人物总是半睁着眼,“在之前的丙烯作品里,我的人物都是闭着双眼,当我开始在绢上创作也试过让他们的眼睛闭起来,可是那样整个画面太单薄了。”绢上的人,半阖双眼,抿着唇,将自己藏匿在阴影与植物中。“他们快乐吗?”在观看时,那种难以抑制的困惑感,让我忍不住发问。狄青按动着水性笔,“快乐啊……他们应该不是快乐与否的状态,画他们的时候也是我整理自己情绪的一个过程。”

那是一种克制的状态,所有浓烈的情感都掩于其表。工笔画的特点让狄青在创作时必须处于一种冷静和理智的情绪中,手上要时刻注意不能沾上墨,绢这种材质很娇气,一点点不被预设的墨水可能会导致整个画面的失败。画中人物的情绪因此也被压抑了下来,圆润的棱角,温柔的色块,被封存于画面中的危险情绪。



《呵呵》 37×48cm 绢本设色 2015


《豆蔻》 23×32cm 绢本设色 2015


《等等》 40×50cm 绢本设色 2015


从狄青的作品里,我还是能感受到独属于女性艺术家的那种细腻的残忍。《等等》里那双牵着的手,画作的基地是东方的,这点无法否认,整个画面处于幽微昏暗的光线里,像是透过日本和居的障子纸观看,庭院的阳光,钻进庇檐,穿过门廊,终于抵达此处,早已失去热力、失去血性,只有停驻于竹林里飞鸟羽毛上那一点点白依然透着光亮,情绪都处在暧昧与幽玄里。这是她的世界,你可抵达却无法久住,梦境随时都会消失,所以你有危机感,画面里的白鹭终会飞走,那你最后能够怀抱的是什么呢,狄青的另一幅作品《怀抱》似乎给出了答案,手里捧着满满一怀的羽毛球。



《步步》 38×48cm 绢本设色 2015


狄青说她喜欢宋徽宗赵佶画的白鹤。鹤的姿态优美、品性高洁,在古籍里与青松并列,有长寿之意。宋徽宗的《瑞鹤图》,画的是白鹤在宫殿上盘旋飞翔,是以为吉兆,可惜最后他还是亡了国。我又想起另一个亡国之君卫懿公来,卫懿公好白鹤,赐名乘轩鹤,并以官衔俸禄相待,等到狄人出兵伐卫,士兵们不肯穿战衣出征,说:“鹤不是有官衔吗,为什么不让它们去打仗?”卫国就这样亡了。白鹤的意象因着这些故事添了几分惆怅,古老的诗意与象征现代的羽毛球在狄青的画面里交织,甚至有鲤在空中浮动,“我不是在画古画”,她执意破除的时空感使她作品中那个颠倒的世界更加如梦境,如幻象。



《退》 42×51cm 绢本设色 2015


狄青的《退》,依然是那个半阖双眼的人,他神色似有厌倦,脸上贴着OK绷,那些也许隐藏着伤口的OK绷下,却生长着花、鸟、竹,它们想要振翅却又被困住。他受伤了吗?我心里又是一阵疑问。观看艺术作品的人,从中感受到的情绪大多来自自身的心里投射,这种强烈的代入感,也许是因为狄青描绘的是一个个人,他们鲜活又虚幻,没有性别,模糊朝代,画面是淡雅的,偶有几抹亮色都是来自包裹着画中人周围的绿植,人物的服装与肌肤大多是黑白,白是绢的底色,人物在画面中既重要又不重要,他们带着某种不确定的情绪。“他应该没有受伤吧,”狄青思索着,仿佛我们谈论的是一位失联多年的故交,“取名《退》,是创作完成后,画中人物的眼神给我一种强烈的前进感,我想用‘退’达到一种平衡。”



《不绿》 48x38cm 绢本设色 2015


观看艺术作品的人,总想向作品、向艺术家本身索要一个标准答案,可是索要这个动作本身就是一种徒劳,“如果展览现场有观众问到你想要表达什么的时候,你会告诉他吗?”“不会吧,语言能够描述画面传达的一部分,但是又不止那么一点。”“那你不会害怕别人误读你的作品吗?”

“艺术永远都是被误读的。”狄青如是说。


一幅作品从创作,到装裱和最后完成,呈现给世人的时候,它离开了她,有了属于自己的生命,狄青说被人怎么解读也不重要了,每个人的解读都不一样,可以有无限的想象,况且我们根本无从找到所谓的真相。书写之中,没有真相(由人类定义的世界中也一样没有),只有万物被看到以及被表达的方式。表述也是一场催眠,制造一种真相被抵达的错觉:观看的人以为自己看到了事物本身,那些其实都只是各自充满主观的远眺而已。但表述的徒劳之中也有真相——它会暴露一种尺度,可以用来度量观察者对自己以及所处的这个世界的理解程度与理解能力。一切都太容易了,以至于错误也很容易。

“我想说的都在画面里了。”



《慕》 23×32cm 绢本设色 2015


2015年,狄青以大陆地区唯一的名额进入国立台湾艺术大学书画艺术研究所,重回校园生活,在与内地相同,又不甚相同的环境里,她每天会接收到很多不同的信息,创作大概是她整合信息与处理信息源的方式,将思考与想象呈现于画面上。

台湾与内地的创作环境有很大的区别,台湾的艺术氛围就像当地人说话的那股嗲劲儿,很温柔,创作气氛很好,可以慢慢静下心来做作品,而内地的艺术圈,艺术家们似乎都在一个马拉松赛场上,不断淘汰,竞争压力大。在台湾的生活给狄青的艺术创作带来很大的改变,但是改变的过程是润物细如声的,艺术都是以人为出发点,人的经历和生存环境的迁徙会造成一些深层的不易察觉的变化,这时候艺术家的意识也会随之变迁,到一定的时间累积就可能看到一个全新的绘画风格来投映出这些细微而复杂的思索。



《春造》50×40cm 绢本设色 2015


中国画的颜色有好多又雅又美的名字:相思灰,花青,鹊灰,深竹月,黛蓝,苍绿,妃红……如果要用一种颜色形容狄青,我想,她大概不属于其中任何一种。

她是狄青色。










狄青

1986年 生于中国浙江
2008年 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壁画系
2015年 至今就读于国立台湾艺术大学书画艺术研究所

个展
2016年 青栀涩 Hi艺术中心 北京
2015年 镜 环球中心 成都
2014年 反光的梦境 MIND美学馆 成都

群展
2016年 台北国际艺术博览会 世界贸易中心 台北
2016年 ART021 上海展览中心 上海
2016年 艺术北京 全国农业展览馆 北京
2016年 ART CENTRAL Central Houbourfront 香港
2015年 ART KAOHSIUNG 城市商旅 台湾高雄
2015年 晴山艺术中心邀请展 Shin Kong Mitsukoshi 台湾台南
2015年 Hi21 新锐艺术市集 复兴SOHO 上海
2015年 中国国际青年艺术周视觉艺术展——个体状态 华侨城创想中心 成都
2015年 怪谈 艾和拉维 成都
2015年 Hi21 新锐艺术市集 郎园vintage 北京
2015年 慢城24×24 环球中心 成都
2015年 中法艺术家交流展 环球中心 成都
2014年 Art Bridges Cultures 芬兰大使馆官邸 北京
2014年 承•变:艺术新图景 金陵美术馆 南京
2014年 中国艺术品博览交易会 上上国际美术馆 北京
2014年 敏感的细节 高迪画廊 成都
2014年 寓居•王国 蓝顶美术馆 成都
2014年 CYAP女性艺术家联展 Waldorf Astoria 北京
2014年 法国滨海省议会艺术邀请展 和平饭店 上海
2014年 成都城市艺术博览会 锦江宾馆贵宾楼 成都
2014年 青华年会艺术邀请展 环球中心 成都
2014年 记忆的切片——艺术成都 世纪城国际会展中心 成都
2013年 这么近,那么远 中亚美术馆 德阳
2013年 艺术•家 世界城会展中心 成都
2011年 元老•镜厅——周欣、狄青作品展
2011年 镜•观——女性艺术展 仁恒置地广场 成都
2011年 写意霓裳——女性文化艺术展 西村艺术空间 成都
2010年 她视界—国际当代新锐女艺术家邀请展(齐盛艺术馆,成都)
2010年 首届新星星艺术节——最受公众喜爱作品奖(世纪城新会展中心,成都)
2010年 都市心语 (妇女儿童美术馆,成都)
2009年 她视界—国际当代新锐女艺术家邀请展(江山美术馆,重庆)
2009年 CIGE—GREEN 当代艺术展(中国国际贸易中心,北京)








/ 新浪微博 /

@1314杂志


/ 电子邮箱 /

1314@icm1314.com


/ 淘宝店铺 /

1314艺术设计生活









/ 售卖点 /

Rosabooks/無早独立书店

葆光书店

NU咖啡

無同

茶漾CHAYOUNG

一山杂物

光合实验室(IFS店、万象城店)
原本手作

方所(成都 / 重庆 / 广州/  青岛)

博来居书吧(重庆)

德芭与彩虹书店(武汉)

言几又(北京 / 上海 / 重庆 / 天津 / 西安 / 成都)




公共文化 公共空间

欢迎各位朋友的投稿(摄影图片,文字,以及您的建议均可)

投稿请发1314信箱(1314@icm1314.com)

感谢您的参与!



加入magazine1314,从今天起培养你的艺术细菌!

D  I  S  I  G  N  &  A  R  T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