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香港回归】二十年风雨历程,今日诉尽慢慢路

2017-07-01 建筑学院学术部
导读

1997年7月1日零点之后,香港政权交接仪式结束,中国国旗和香港特区区旗在会场上空高高飘扬。时隔20年后,作为在港回归后出生的学术君,试图还原20年前那个激动人心的回归时刻,以及历史时刻的台前幕后。 

最后一个英属香港人1997年6月30日23时56分在联合医院出世。4分钟后,一个写进人类历史的时刻到来:没有战争杀戮、没有流血革命,香港政权的交接在降旗和升旗间和平地完成了。

    

胡训军迎着维多利亚港的海风,盯着猎猎作响的五星红旗,“军人在战场上交锋亮剑,打仗就是死、就是牺牲。”这位参加过战争的军人告诉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用握手进行防务交接,比刺刀见红来得更震撼。”

    


1997年7月1日零点之后,香港政权交接仪式结束,中国国旗和香港特区区旗在会场上空高高飘扬。李振盛/摄


那一刻到来时,数以万计的街头的士、游艇汽笛在1997年7月1日零时零分,一齐鸣响10秒钟;兰桂坊一家取名“1997”的酒吧门前时钟下,人群挤成石榴籽,此前这里是圣诞节倒计时的主场;在港督府前执勤的警员迅速从衣兜里取出新警徽,用了5秒,将制帽上缀有英国女王皇冠的旧警徽换下,新警徽上标有紫荆花图案和中文“香港警察”。


那时,电视广播到处都在放《东方之珠》这首歌。


文化,承载着一个地方、几代人的记忆。


东西方的融合,古今的碰撞,给香港打下了深刻的文化烙印,他们就像河流静静地在大地上流淌,任凭岁月的流逝,它深深地埋藏在心灵中!


20年,内地与香港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来,一起,看看这些烙印在大多数人心中的香港印象。


1

紫荆花


洋紫荆能够代表香港,是因为它的独特历史背景。早在1965年,香港已经采用洋紫荆作为市花,当时新成立的市政局就用了洋紫荆为标志。


由于香港同胞对紫荆花的酷爱,1997年后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继续采纳洋紫荆花的元素作为区徽、区旗及硬币的设计图案。


2

维多利亚港


维多利亚港的名字,来自英国的维多利亚女王。一年四季皆可自由进出。

 

早年已被英国人看中有成为东亚地区优良港口的潜力,后来从清政府手上夺得香港,发展其远东的海上贸易事业。

 

维多利亚港一直影响香港的历史和文化,主导香港的经济和旅游业发展,是香港成为国际化大都市的关键之一。


3

TVB

大陆对香港的认知一般都源于TVB制作精良的港剧。于1967年11月19日由利孝和、祁德尊、邵逸夫等人创办正式开业。

 

由于是香港首间获得免费无线电视牌照的电视台,故一般被称为“香港无线电视台”或“无线”、“三色台”,也是世界第一大华语商营电视台。


4

四大天王


说到香港标志,不得不提四大天王。张学友,刘德华,黎明,郭富城曾经代表着多少80.90后的青葱岁月。

 

因为四大天王,中国内地诞生了第一批真正意义上的追星族,歌迷们开始为偶像做出许许多多狂热举动。

 

各式各样的明星周边产品开始在市场上出现并热销,四大天王的唱片,磁带、海报、贴纸、卡片均被抢购,而四人的穿着、发型、声线等都被无数人模仿,内地人们第一次感受到了港台流行文化对生活造成的强大冲击。


5

香港电影


香港电影(Hong Kong Film)是华语电影的先驱者。1897年电影开始传入香港,在1997年回归之前,香港已发展成为华语世界(包括海外华人社会)以至东亚电影的制作基地之一。几十年来,香港一直是电影工业基地之一和电影出口地之一,无论在创作观念、多元化风格、影像技术处理还是市场营销等方面都居于亚洲先锋地位。

 

人们把香港称做“东方好莱坞”。2016年香港上映本埠电影61部,香港区域票房收入19.474亿港币。

 

香港电影金像奖,是香港及大中华电影界最重要的奖项之一,创立于1982年,是香港电影业界年度最重要的活动,与台湾电影金马奖和中国电影金鸡奖并称为华语电影最高成就的三大奖,已举办36届。


同时,说起香港电影不得不提的一人,便是李小龙,这位靠着武打片带领中国电影走向世界舞台的电影人。

6

叮当车


电车行驶中司机时常用脚触动挂在车下的脚钟,发出“叮当、叮当”的声响,因而被香港人称为“叮当车”。

 

叮当车带着叮当的奏乐声响,穿梭时空,驰骋在挤满各式招牌的狭隘街道,已经响了100多年,至今仍驰骋在它自己的轨道上,响彻在拥挤繁华的香港街头,周而复始地走着相同的路线。


7

赛马


对于赛马,有人曾如此评论道,这是一座对赛马拥有无限热情的城市,600万人中,就有200多万是马迷。说人为马狂,实不为过。

 

香港的马匹在赛马场上奔跑了100多年,除了二战的炮火,不曾因其他原因停止过。香港马匹“精英大师”曾因17连胜扬威国际,被港人冠以“传奇”、“永不言败”等名词。

 

“舞照跳,马照跑”,这句出自邓小平的承诺,如今仍是港人生活的真实写照,也成为外界观察和检验香港是否成功落实“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一个视角。


8

香港小姐


香港小姐是香港大型的选美活动,于1946年开始出现。原由私人机构在香港北角丽池夜总会举办,直至1973年,香港电视广播有限公司开始举办每年一度的香港小姐选举,之后才统一由无线电视举办。

 

港姐是香港女性美的代表,高贵端庄,堪称女性楷模,是香港一张永恒的魅力名片。正所谓,爱美之心人皆有之。

 

港姐选美就像是香港社会的年轮,凝结着香港人的幸福和记忆。


9

飞虎队


飞虎队,亦称其为特警队,绰号为飞虎队。其在警队内部的正式名称是警察机动部队特别任务连,是香港警察的反恐主力。


于一九七四年七月成立,隶属于香港警务处行动处行动部警察机动部队总部;为香港第一支军事化特警部队,主要职责为处理高危险性的罪案、拯救人质、反恐、要员保护、侦测、搜索、执行水底及水面(包括水底搜索、跟踪、搜证及潜水拯救等)、空中及特别行动并且于灾难中提供紧急医疗服务等。


10

茶餐厅


茶餐厅,是一种起源于香港的快餐食肆,提供揉合了香港特色的西式餐饮,是香港平民化的饮食场所,也代表了港民们的草根文化。

 

电影古惑仔,阿飞正传,港剧潜行狙击,法证先锋,读心神探都伴随着茶餐厅文化的身影。另外,随着香港人口的移动和文化的传播,大陆也比被茶餐厅文化侵袭。


11

麦兜


麦兜是源自香港的卡通萌星,故事由谢立文撰写,麦家碧绘画。这只蠢萌的小猪有着普通到不能再普通的生活,可正是这样一个角色,让观众看到了自己、孩子以及周边人群中普遍的影子,成为了港人们的精神寄托。


让我们再从时间的流动中,感受香港的变迁吧。

1997年7月1日

零时,香港会展中心。

伴随着雄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五星红旗和紫荆花红旗徐徐升起。穿越156年岁月沧桑的香港,在亿万华夏儿女饱含热泪的注视中,回到暌违已久的祖国怀抱。这一刻,也将无数中国人的个体记忆与民族历史融为一体。那首字字泣血的《七子之歌》,终于在百年怆痛终结之时渐渐微弱。


珠还南海。

20年来,香港奏响的,始终是奋进奋发的主调。这样的旋律,与香江两岸飘扬的国旗、区旗一起,诉说着南海明珠闪亮的风采。山海之间的这片天地,明艳的紫荆花开得更加繁盛。


光耀香江。

20年来,香港写下的,仍旧是缤纷绚丽的篇章。这样的诗行,由700多万香港同胞、13亿中国人民共同执笔。海风吹拂的这片热土,在传承中成长,在蜕变中新生。1997到2017,时间改变了香江两岸的历史进程,让香港这个饱经沧桑的游子,重新融入中华民族的整体叙事。


1998年8月28日

恒生指数期货合约结算日,港股缔造传奇的一天。特区政府投入巨额资金,与国际炒家开展将近一年的“金融保卫战”,终于在收盘钟声敲响那一刻,宣告获胜。


1999年1月15日

港澳居民来往内地通行证正式启用。 


2001年

香港中央图书馆落成启用,成为全香港公共图书馆的中枢系统及资讯中心,这是港人阅读生活中的一件盛事。 


2003年

初春,香港爆发“非典”疫情,特区政府带领社会各界全力投入抗疫行动,凭借港人的团结和坚强以及内地的无私援助,这场持续数月的疫情终被控制。


2004年1月1日

《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CEPA)开始实施。这项惠港政策,恰到好处地出现在香港经济陷入低迷的时刻。


2005年9月12日

香港迪士尼乐园在大屿山开幕,这个全球面积最小的迪士尼乐园,妙趣横生,为香港经济的繁荣发展提供了新的增长点。 


2006年11月9日

曾担任香港特区政府卫生署长的陈冯富珍,经中国政府提名,获选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中国人第一次在联合国机构中担任最高负责人职位。


2008年8月9日至20日

万众瞩目的北京奥运会马术比赛在香港成功举办,吸引了众多市民和访港游客。


2011年3月

“十二五”规划纲要,港澳部分单独成章,对于香港未来发展,定位准确,阐述详细。


2014年

中国证监会与香港证监会发布联合通告,批准上海证券交易所、香港联合交易所及双方结算机构正式启动沪港通股票交易互联互通机制试点。


2015年

84所内地高等院校免试招收香港学生。

“十三五”规划、一带一路、粤港澳大湾区

我们一起紧握机遇

 

“沪港通”、“深港通”、CEPA

我们一起拓展商贸

 

港珠澳大桥、莲塘/香园围口岸

我们一起紧扣相连

 

亚洲金融风暴、“非典”疫情、汶川大地震

我们一起携手经历

……

 

香港好,祖国好!

祖国好,香港更好!



编辑:袁睿杰

审核:许静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