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不就多俩臭钱么?有什么了不起的……..”

晏凌羊 晏凌羊 2020-01-11

 戳右上方蓝字「星标」晏凌羊

与我一起做一个爱学习、愿成长的人



阅读全文约需7分钟



“不就多俩臭钱么?

有什么了不起的……”



文/晏凌羊


1


我三姨一直生活在云南最偏僻的山村,那里这几年终于通公路了。

 

去年回乡,我开了车去探望她。她已经完全不懂我的世界,但还是挂念着我,说了一些让我珍重的话。

 

在那些话中,有一句让我无比震惊:“你要少赚点钱,不然如果你的福气压不住那些财富,可能会给你带来灾祸的。”

 

我一愣,随即感到有点心酸。三姨一辈子都有“不配得感”,这可能就是她的生活哲学,不然,她如何排解“别人赚得盆满钵满,而自己一辈子受穷”的焦虑感?


这种不配得感,让她一生贫困,兜里多几块钱就开始感到惶恐;也是这种不配得感,让她生出阿Q精神化解了贫乏带给她的烦恼。

 

我们中国人,好大一部分群体都有这种“不配得感”。


我爸妈一辈子为钱的事情发愁,没体验过有钱的快乐,但却出奇一致地仇富、恨钱。从某种程度上来讲,他们也有“不配得感”,才会走向另外一个极端:把钱这种东西视作粪土。

 

他们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有钱就了不起吗?你知不知道有个词叫做‘为富不仁’。”

 

我爸有时候会说“皇帝天天大鱼大肉但死得早,穷人每天萝卜青菜但长命百岁。

 

这是典型的拿别人出事概率最低的坏事PK自己幸运几率最低的好事,而且这种说辞还不一定是事实。

 

就连儿女择偶,他们的观念也是:“钱不钱的不重要,对你好就行。”

 

我爸妈穷了一辈子,没跟真正有钱的人打过交道,却从小给我灌输“有钱人良心不好”的认知。

 

我估摸着,他们是把自己列为“良心好”那一类,而自己刚好是穷人,就轻易得出了这种带有强烈自恋性质的结论。

 

想变有钱太难了,但“良心好”是个人都可以达到。通过“有钱人为啥有钱?还不是因为良心不好”这种想象,他们也能找到某种道德优势,以满足自恋:你看,虽然我没钱,但我品德高尚。

 

这一招,我七岁女儿有时候也会用。我无意中提到她们班哪个同学考了满分,她有一次竟来了一句:“她有什么了不起的,她上课还被批评了呢。”搞得我不得不跟她灌输另外一种思维:学会看别人的长处,而不是在别人的短处面前找优越感。


2

 

曾几何时,网络上经常会蔓延着这样一些评论:

 

“她会跟我分手,找了有房有车的男人,还不是因为拜金。”

 

“唉,现在的女孩呀越来越拜金了,谁有钱就跟谁在一起。”

 

“你看,那女的找了那么丑一男的,不就是为了钱吗!”

 

……

 

总之,如果女人想过好一点的物质生活,就表明她就是个拜金女。


高中时候,我有个男同学喜欢他的漂亮女同桌。那时候,男生长得也还算帅气,女生虽然没答应他的追求,但两个人在一起互动,总让我们感觉有点暧昧气息。

 

高中毕业后,女孩去了省外的重点大学,男生呢,只上了省内一所大专院校,两人也因此渐行渐远。

 

毕业五年,女孩发展得不错,成为了一家上市公司的业务骨干。随后,她结婚了,结婚对象是来自江浙的独生子,男方在广州有房有车,他爸在江浙还有家族企业,等着他回去接班。

 

男生呢,回到了老家一所国企上班,每个月拿不到三千块钱的工资。听闻女孩结婚的消息,他竟在微信群里吐槽了一句:“他老公有啥了不起的?不就多俩臭钱么?”

 

这种话的讽刺意味挺明显的,而当我看到他这句吐槽时,只觉得这人low到没边。

 

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大概就是这样。

 

动不动就斥责别人拜金而不是反省自己该怎样去多赚点钱的人,本质上也是一样的。

 

站在道德高地骂别人拜金,可以完美掩饰自己在社会竞争中永远居于下风的这一可怜的事实。

 

他们甚至连比自己有竞争优势的男人都不敢骂,只好骂骂女人出出气了。


3

 

生活中,我发现这样一个规律:优秀的人,大多懂得向更优秀的人学习,于是,他们变得更加优秀;而差劲的人,一见到比自己强的人,就特喜欢去别人面前找优越感。

 

“不就是重点大学毕业的么,有什么了不起的!”

“不就是会写几篇材料么?有什么了不起的!”

“不就是赶上风口了么?有什么了不起的!”

“不就是有俩臭钱吗?有啥了不起的!”

“会唱歌、跳舞、主持有啥了不起?还不是戏子一个!”

 

他们用傲慢,演绎了啥叫“无知者无畏”

 

什么叫“重点大学毕业的”有啥了不起的?中国从恢复高考以来,40年累计毕业的大学生,总共是9577万人,其中三本以上占一半,专科生占一半。


也就是说,本科生有4800万人左右,只占人口的3%。而重点大学毕业生,可能只占到0.5%左右。

 

考大学,也是智商、逻辑、写作、运算、记忆、毅力等等能力的PK,你觉得人家没啥了不起,自己咋不考一个去玩玩?

 

会写几篇材料以及会唱歌、跳舞、主持,这是不是才艺?哪一样上得了台面的才艺的形成,不需要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不需要遵循“一万小时定律”?即使是“风口上的猪”,人家也是能敏锐地感知到了风口,并且站到了风口上去的。

 

什么叫“有俩臭钱,有啥了不起”?我小时候,也接受过父母灌输给我的这样的认知,但当我慢慢长大,开始以自己的方式去探索世界,随后我发现:古今中外,一小部分有钱人变有钱,靠的是没良心、不择手段,但大部分人变有钱,还是因为聪明、做人的格局宽大。

 

钱是怎么来的?是靠交换价值得来的。没有人愿意长期跟一个自私、鸡贼、没良心的人交换价值。有钱人之所以会有钱,是因为他们懂得洞察人性,懂得举一反三,懂得留有余地,懂得以退为进。

 

当我发现了有钱人的聪明之处,再反思父母灌输给我的价值观,便能发现穷人之所以会穷的部分原因:拒绝面对真相、接受事实,擅长阿Q式精神胜利法,只以自己认定的逻辑去理解和解释整个世界。看到一个有钱人,第一反应不是研究别人怎么变有钱的,不是思考“我可以向对方学习什么”,而是“Ta有什么了不起,还不是靠没良心才发的财”。


4

 

人们常用“知识圆”来比喻一个人的知识:比如,我们先画一个圆,圆里面写“已知”,圆外空白的地方写“未知”;然后再画一个更大的圆,圆里面也写“已知”。

 

从这个图,你会发现“已知”半径越大,接触的“未知”越多;反之“已知”半径越小,接触的“未知”越少。

 

 

真正牛逼的人,为何反而更谦虚?因为他们懂的东西越多,接触的牛人越多,越自觉渺小。

 

只有那些半罐子水平的人,一见到别人比自己优秀,就按捺不住嫉妒心,想要跳出来打压人家,维护自己那点可怜的自尊心,营造一种“我就是比你强”的精神幻觉。

 

话说回来,我觉得优越感有时候不全然是个坏东西,人类需要优越感就像需要道德感,因为追求“优越感”,能促人奋进。

 

注意,这里说的是“追求优越感”,而不是“优越感”本身。

 

“我比你做得好,所以这事儿我来做”“我喜欢比你强的感觉,所以我愿意付出更多的努力”“你那么没素质/愚蠢/卑鄙,和我不是一个层次的人”等等想法,都是有优越感的体现。

 

一个金玉和败絮同时存在的人站在你面前,他最容易被你注意到的,就是败絮。人都是具有劣根性的动物,只看别人的败絮可满足自己的优越感。

 

正因为优越感是自恋本能,也算是一种人类与生俱来的劣根性,因此,超越它才显得有点艰难,但是,如你所知,人类的每一个进步,都是来源于敢于遏制这种劣根性。

 

懒惰和贪婪是劣根性,因此,勤奋和克制的人才容易出头。傲慢、嫉妒、自私、胆怯、急功近利是劣根性,所以,能战胜这些缺点的人,大多能成为牛人。

 

见到个比自己优秀、牛逼、有钱的人,就翻着白眼冲人家说“他有啥了不起”的人,注定只能成为庸人。既做不好人,也做不好事。

 

懂得放下和克服优越感、以平等姿态跟他人相处的人,是能人,是能把事情做好的人。

 

懂得适当把“产生优越感”的权利让渡给别人,把别人架在高处为自己做事的人,是奇人、是能成事的人。

 

希望大家都能成为一个别人愿意跟你交换价值的人,而不是一个动不动就在别人面前刷优越感以保护自己那点虚弱的自信的人。


全文完

欢迎分享或转发

这是最好的鼓励



一点碎碎念念


关于丽江反杀案,不停有网友发私信问我:羊羊,这个事发生在你老家,你说说呗。

事情的确发生在我老家隔壁镇。看相关新闻视频,我不用看字幕都能听懂新闻当事人讲的方言。

简单了解了下案情,再听了下嫌疑人和被害者家属的说辞,我感觉目前真相并不明朗。检察机关给出的信息有限,旁观者不好作出评价和判断。

基本的事实是:受害人和嫌疑人之前因为一些琐事发生了冲突,受害人上门论理,嫌疑人以为对方要杀自己全家,就找了刀出门。双方扭打过程中,嫌疑人不小心刺到了受害,致受害人死亡。

目前,舆论一边倒支持女方,不一定是因为女方的行为无可争议,更多只是因为人们内心深处对上门挑衅的人充满恐惧和怨恨,进而希望出现一个“女英雄”把这类人给打趴下。而且,女方是退伍军人,长相也不是穷凶极恶,更容易引发人们的同情。

也就是说,这些舆论,只是基于嫌疑人一方的说辞而引发的心理投射,而不是基于真相。

周迅在新电影《保持沉默》中,有这样一句台词:真相往往有三种,第一种是原告方的真相,第二种是被告方的真相,第三种则是真相本身。

刑事案件发生后,找寻真相的过程是很难的,因为事情已经发生那么久,证据链不是那么好找,而原告、被告的立场、诉求不同,说的不一定是事实(或者不是全部事实)。受害人已经死亡,不能再为自己发声,而检察机关、侦查机关就是要尽力让受害人通过证据说话。

我只是觉得,女方的退伍军人身份、受害人的云师大毕业生身份,都是干扰信息。网络上的“云判案”,也应该要少一些。毕竟,我们在键盘上了解到的真相,可能跟检察机关、侦查机关通过证据了解到的真相要少许多。

还有,年轻人不要冲动。大冲突往往是由小冲突引发的,每个人都该练就“大事化小”的本事。


谢谢你的时间,九月平安!



点击下方小程序

可购买羊羊新书《我离婚了》


ps:为激励自己写下去,羊羊时不时会接点广告。广告放头条时,原创文会放次条。谢谢你的时间,我们相约明天见。

关注「晏凌羊」

在后台回复关键字“8”

可查看更多有料文章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情感婚恋 | 《小欢喜》“沙溢”和“陶虹”复婚,看着咋这么别扭?

影视观感 | 《小欢喜》:“黄磊”若是早点结扎……

影视观感 |《小欢喜》:“黄磊”对“儿子”的性教育实在太赞

娱乐观感 | “姚晨”无处安放的“欲望”

社会观感 | 黄晓明式“霸总”,是职场毒药

社会观感 | 我是“中国控”

烟火人生 | 我们到底该做怎样的父母?

烟火人生 | 职场中这几类人呐

烟火人生 | “胆敢这么欺负你,请律师告他啊!

烟火人生 | “爸,妈,这是诈骗!“你懂个屁!

名人故事 | 谁说才女多薄命?看看人家冰心

我的故事 | 女儿的“初恋”

(识别二维码关注我哦,写得好玩的话可以请我喝杯茶哦)

文章已于修改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