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只有二十年前的香港才能制造李灿森

2017-06-30 事儿 VICE

只有二十年前的香港才能制造李灿森

汤博


1995年,已经在业内混到资深的陈果决定跳出香港主流电影的规则,拍一部属于自己的电影。在当时的香港电影工业标准下,陈果清楚这个决定将给自己树立起巨大的创作壁垒:想要保持独立,就必须拒绝资本的介入;而他的初衷,却就是想拍一个不被干扰的故事 —— 这也是在写完《香港制造》的剧本后,他依旧放弃与主流电影公司合作的理由。如果当时陈果没有继续坚持,《香港制造》依旧会存在,只是未必会有20年后 4K 修复重映的机会,也未必会有一个叫李灿森的演员出现。

《香港制造》修复重映的海报 图片由李灿森提供

这是一个被讲述了很多次的故事开篇。1996年,陈果已经完成了《香港制造》剧本的创作,他希望找到一些非专业演员来完成这部电影。他的预算当时只有50万港币,拍摄用的则是刘德华公司拍摄《92神雕之痴心情长剑》时剩下的过期胶片。整个电影的制作团队只有几个人,与那些声势浩大的电影项目相比,这个配置有些寒酸。陈果甚至给自己印上了 “制片人” 的名片,亲自到大街上物色演员。

李灿森恰好适时地出现了。

《香港制造》电影剧照,李灿森所有造型、服装都是生活中的样子

当时在街上玩滑板李灿森,在某种程度上也正好印证了《香港制造》的表达:面对97回归,与香港成年人的焦虑相对应的另一番景象,是香港年轻人对此的不以为然 —— 这激发了陈果的好奇。他走过去找李灿森聊天,问能不能教他玩滑板。“你一把年纪别搞这些了,摔一跤分分钟进医院了。” 李灿森回忆最初与陈果相见的情景时表示,“那时候他就是一中年人形象,根本不是玩滑板的人。后来他又说他自己是电影制片,公司有个电影的角色很适合我,问我有没有兴趣,然后留了我一张名片,说有兴趣可以打给他。”

那时香港有很多骗人的模特公司,常在街上寻找猎物,许以模特工作、广告演员之类的承诺。但凡你表现出兴趣,这些公司又会以 “培训”、“做造型” 为由敛财。“肯定是骗人的!” 李灿森对这些街头的把戏并不陌生。

2017年香港电影节期间,关于《香港制造》的回顾 图片由本文作者拍摄

李灿森当时在做水电工,平时往返于几个工地之间,这个工作是朋友介绍给他的。有份工作对他来说很重要,因为一副坏孩子形象的李灿森不愿被视作古惑仔:“我有工作,有自己赚钱,跟混的不一样。”

三个星期后的一个下午,与工友喝完下午茶的李灿森百无聊赖,准备清理下钱包,这时陈果的名片掉了出来。可能因为那个下午真的太无聊了,他拨通了名片上的号码。“是陈果吗?” 

没等他自我介绍,电话的另一端说:“李灿森吧,有空的话来公司坐坐”。

李灿森在上海电影节活动后台 图片由本文作者拍摄

陈果的公司位于尖沙咀一个大型写字楼内,整一层楼都是办公区,足有400多平米,但这并没有打消李灿森的怀疑:“无论怎么谈,只要他跟我要钱,我立刻就走,这是我的底线。” 直到进门时,李灿森手里都拎着一把小型冲击钻。

陈果及其助理,还有片中扮演傻子阿龙的李栋全在会议室里与李灿森相视而坐。陈果说,你很适合这个角色,我们可以现在试一段戏吗?李灿森一头雾水,反问道:什么戏?什么角色?陈果说,你要不敢试就算了!李灿森意料之中地被激怒了,“我害怕?妈的,来啊!”

导演陈果 图片来源:豆瓣

一台 DV 录下了李灿森的表演,随后陈果表明了自己的导演身份,并解释因为剧组人太少,一个人要兼很多工作,所以名片上印的是制片。他告诉李灿森,电影会在1996年暑假,也就是7月份正式开拍,拍摄周期为两个月,有两万块钱的片酬。李灿森算了一下帐,他在工地干活,每天是400元的薪水,除去休息日,两个月也差不多这些钱 —— “不如去试试”。

拍摄准备期,陈果和李灿森成了朋友,李灿森的街头气质甚至改变了角色的人设,片中屠中秋的很多细节都源于李灿森自己的生活。影片中大量滑板场景的出现,也是因为李灿森而添加,这些演员都是李灿森玩滑板的朋友。

开拍之前,李灿森找到工头,说另一处工地缺人,自己过去帮忙一段时间,估计得两个月吧。工头答应了后,李灿森进组,开启演员模式。对于演戏这事,李灿森自己并不确定,他的家人则是完全不相信:“每天晚上出去,自己带一堆漂亮衣服,早上才回来;昼夜颠倒,又没有挣回什么钱,我妈开始想我做了一些不好的事。”

《香港制造》剧照

电影杀青那天,陈果告诉李灿森,你该干什么就继续干什么吧,电影后期还得做一年,做好了我会联系你。李灿森于是重新回到工地,也回到过去的生活里。生活琐事里,唯一能让他想起自己与这部电影的原因,则是母亲每隔一段时间都会问他 “你不是说自己拍了电影吗?什么时候能看到?” 李灿森每次都回答不知道。直到一年后,陈果打电话告诉他,成片做完了,来公司看看吧,还有神秘嘉宾一起。

见到神秘嘉宾时,李灿森傻了,他没想到会是刘德华。眼前这一幕超出了他的人生经验,距离忽然被拉近的感觉让他不知所措。李灿森记得自己后来是站着看完整部电影的,而且始终无法完全平静下来。刘德华在电影放完后对他说:你演得不错,加油!而他礼貌性地回了句 “谢谢” 便走了。回到家里,他告诉母亲,今天和刘德华一起看了自己拍的那部电影,没想到母亲一点反应都没有。“她根本不信我说的话,因为我之前经常吹牛、说谎,在家里信誉度很低。那时候手机又不能拍照,我没法跟他们证明是跟刘德华看的戏 —— 她的意思是,随你吹牛逼吧,懒得管你。”

家人的不信任还在延续着。三周后,刘德华告诉他和陈果参加瑞士洛迦诺电影节,李灿森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了家里,没想到母亲会极力阻止。“我妈说我去那边肯定会被卖掉,还有被骗啊什么的,总之一大堆一大堆疯狂的想法,甚至说出你去了永远别回来这样的话,那天我跟她吵了很大的架。” 当时他对母亲的回应是:“我真的会去,也真的就不回来了。”

说这话时,他21岁,并不奢望自己成为明星,只想抗拒平凡的生活 —— 就像15岁时的第一次纹身:没有理由,就是想纹。

李灿森的第一个纹身

李灿森还是走了。他背了一个登山包,带了一万块钱,和陈果去了瑞士。这是他的第一次电影节,他觉得更像一次旅行,只是旅行途中拿了个电影奖。正是因为这个奖项,让香港记者注意到了此前无任何宣传的《香港制造》。刘德华挂名了这部电影的监制,回港后又个人出资做了一部分宣传,《香港制造》终于得以浮出水面,并以黑马之势席卷口碑。导演陈果的创作初衷得到了现实的佐证,它拓宽了香港电影的边界,以更纯粹的个人姿态接壤着即将到来的新时代。

电影首映当天,李灿森的家人悉数到场。看到李灿森和刘德华真的一起站在台上时,他的家人哭了:“孩子居然没吹牛。” 然而令家人更没有想到的是,李灿森凭借此片获得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新人,并顺利签约刘德华的公司,正式出道。

电影《去年烟花特别多》海报

李灿森算是事业起点很高的艺人。1997年的香港电影已显颓势,次年爆发的金融危机也已暗流涌动,但即使如此,他仍然在一年内参演了13部电影。那是他的高光时刻,合作的导演多是香港当时风头正劲的人物,这些影片也在后来成为他们导演生涯的代表作 —— 如陈嘉上的《野兽刑警》、刘伟强的《新古惑仔》、叶伟信的《生化寿尸》,以及陈果97三部曲的第二部《去年烟花特别多》等等,其中《去年烟花特别多》还为李灿森赢得了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男配角的提名。

如果仔细翻阅李灿森出道时的作品,不难发现他的角色多是叛逆的街头混混,或者性格出挑的警察之类。而其他几位与他同时代出道的男演员,如陈冠希,谢霆锋等人,多少也都有一部分叛逆气质,这批人的整体气质与此后的香港新生代男演员完全不同 —— 李灿森觉得这与大量香港导演演员北上发展有关系:“现在都是合拍片,要考虑市场,不需要那么多个性的演员了。” 也许正因如此,香港电影已不再有属于坏孩子的天空。

李灿森在本届上海电影节期间准备出席活动 图片由本文作者拍摄

如果说香港电影或香港娱乐圈有着高效的造星能力,那么同样不容忽视的是那里惊人的明星更迭频次。艺人需要保持着稳定的曝光与工作量,因此与内地演员普遍拥有的艺术追求相比,他们更为务实。周润发曾在一次采访中说过这样的观点,大意是演员尽量多拍戏,不要怕有缺点;等你碰到一个好角色,之前的缺点就都被抹去了。李灿森的职业之路似乎一直在践行这个逻辑,他的电影作品瑕瑜互见,但很少间断过。

他的唯一一次职业危机发生在2003年:因为非典肆虐,同时盗版猖獗,原本急速下滑的香港电影更显萧条。李灿森连续9个月没有开工,而此前最长也不过几个星期而已,于是他开始犹豫将来是不是还要继续做回水电工:“那时已经不是新人了,拍了好多戏,在街上,每个人都知道你是谁,如果我拿着电钻去他别人家装灯,别人肯定以为开玩笑,是电视台的整蛊节目。” 

但他真的有这么想过,重操旧业似乎一直是他演员生涯的最后庇护,就像他出道后的第二年,一边拍戏一边考下了水电工的执照。他的打算是:如果人生退一步,也能靠手艺有口饭吃 —— 当然,这门手艺后来仅限于家里换灯泡的时候使用过。

李灿森在酒店用餐 图片由本文作者拍摄

赋闲期间,李灿森的方式是白天睡觉,耗到天黑后找朋友喝酒,直到天亮,周而复始。某天,一个曾一起玩滑板的朋友找他拍照,他去了才发现朋友自己做了个品牌。朋友问他要不要一起做,他没犹豫,于是共同建立了 Subcrew,此后他多了一重身份 —— 潮牌店老板。如今这已是他除了演员之外,最著名的一个身份了。

职业危机随着新事业的开启而过去,不过恐惧感并未消失。为了让事业上升到一个新高度,李灿森请来风水师,把名字改成了李璨琛:“有时候你没法不信命,很邪的 —— 改完名字之后,我就接了电影《狗咬狗》。”

电影《狗咬狗》海报

《狗咬狗》是一部基调黑色的电影,李璨琛扮演一位暴力警察,奉献了极致的表演,电影的另一位主演是陈冠希。这部电影是当年的口碑之作,两位主演的表演都得到了很大肯定。只不过,2008年陈冠希的艳照门事发,成为众矢之的,并宣布无限期退出香港娱乐圈,这部电影也因此被淹没。而李璨琛与陈冠希的再次合作,则是他们各自的潮牌做了 一次联名

这些年,与李璨琛合作过的导演大多选择了北上发展,而他也出现在了北上的潮流中。只不过略与他人不同的是,他的北上不仅仅是因为电影,潮牌店老板、餐厅股东和夜店 DJ 都是他的选择项。他所参演的电影数量在下降,口碑片寥寥,但演员依然是他不会放弃的一份工作 —— 尤其是将在今年7月1日修复重映的《香港制造》,让他重新看待了这份职业的价值:“不是每个人都有机会看到自己过去拍过的电影重新上映,也不是每部电影在很多年之后还能对人有影响。”

一个很忙的李灿森,或者李璨琛 图片由本文作者拍摄

毫无疑问,《香港制造》改变了李璨琛的人生轨迹,他至今仍把陈果和刘德华称为自己的贵人。在他看来,演员这个职业教会了他与人相处的方式,说话的技巧。我问他什么时候开始真正懂得表演时,他说他觉得电影《狗咬狗》是个重要的时期 —— 他和陈冠希有大量打戏,导演郑保瑞不轻易喊停,他们只能打下去;打到郑保瑞喊停时,他们也停不下来,那部戏让他觉得当演员很过瘾。

20年前的7月1日,因为《香港制造》而走上了演员之路的李灿森还在努力拍戏,导演喊 cut 之后还要回到夜校上课学水电工,香港回归对于他来说只是片场外的时代大背景。20年后的7月1日,李璨琛重新使用李灿森的名字,与修复成 4K 的《香港制造》站在了一起 —— 然而香港并没有把他再造一遍,当初制造了他的那条产业链,如今也已经迁址北上,拥有了另一条新时代新标准的中港合资流水线。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