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我们替你问了你会想问食物设计师的十个问题

2017-11-14 事儿 VICE




九里






本文来自 #十个为什么 专栏。那些《十万个为什么》丛书里(故意)忘记提到的、你想问却又一直不敢问、不能问的问题,我们将替你找到答案。




你可能是第一次听说食物设计这个专业以及它所对应的职业 —— 食物设计师。申晨毕业于米兰工业设计学院(Scuola Politecnica di Design),拥有食物设计专业硕士学位,她是中国大陆第一个获得此学位的人,因为这是一个15年3月才开设的专业,她在该专业开设第二年就去赴学了。食物是她认识世界的一个媒介,因为对食物感兴趣,从而想要了解关于这个食物的一切,跟营养、地理、人体、历史等等事物都扯上了关系,也发现了很多有意思的东西。想和她聊聊食物可以到她的公众号找她:申小晨吃了啥。

学成归国以后,她的专业对国内大部分人来说依然还是头一次听说,因此也必然伴随着专业和职业难对口的情况,不过申晨至今还没放弃要从事食物设计相关工作的念头,依然还在寻找和等待着。

我们替你向她问了十个你会感到好奇的问题,从她到底是干什么的到能给我们的食物生活有什么指导和建议。

首先给我们讲讲食物设计是个什么专业吧?食物设计师是干什么的? 

我被问这个问题太多遍了,先按照通常的剧本说一遍吧(其实就是报一遍大致要学的课程):食物设计的课程涉及的范围比大家想象的都要广一些,不仅仅是设计食物的外形、色彩、包装,还包括食品科学、营养学、饮食文化、酒文化、食品的运输、市场与销售、心理学、品牌设计、包装设计、空间设计等等。但课程时间是一年,所以这些学科不会学得很深入,只是学完之后会对它有一个基本概念,让你知道食物设计的可能性,因此非常跨域和综合。

虽然这不是个很好很简练的解释,但我自己也没办法用几句话就完美诠释食物设计,而且每个老师对食物设计的解释其实也都不怎么一样。

至于食物设计师能干的事可就多了……什么样的人可能是食物设计师呢?首先不同的食物设计师可能擅长的事情不同:有的擅长具有人文价值的食物设计,比如帮助解决非洲儿童的饥荒问题;有的喜欢针对食物本身搞事情,比如分子料理的艺术;有的更懂吃货心理,擅长用包装和销售手段笼络人心。这些都是食物设计师可以做的,但例子并不具备代表性,我认为食物设计师的定义与食物设计一样宽泛。

据说因为你的专业太前沿,回国后至今没有找到工作,对此你有什么想说的?

没找到工作也可能是因为我能力不够又很挑剔吧,不能全怪这个专业太新。工作难找这一点我在去学这个专业之前就预料到了,几乎是不可避免的,所以现状还蛮好接受的。也如我所料,大家都没听过食物设计,人们第一次听说时反应大概都是:“哎哟?还有这种专业。食物设计是设计什么?食物的形状吗?” 我很难每次都好好解释,通常懒得回答,只说:“包括但不只是设计形状而已。” 毕竟这也不是多说几句就可以真正理解的事,只要满足大家开口问的好奇就行。

找工作的时候,我都不知道怎么在那些 APP 上选填心仪的职位的名称,因为根本没有这个分类。我只能妥协填了平面设计,而在行业分类上,我尽可能选择偏向食品行业。我理解我需要在现存的框架里找到最可能适合我的位置。

因为我没有工作经验,很难向面试官证明我这个 “奇怪” 的专业能给他带来哪些具体的价值。我当然相信自己是有别人不可替代的价值的,但找工作这件事情上我确实比较无力。

不过奇怪的是我没有很着急,可能是还没被逼上绝路吧。我是个很看重自身感受的人,我不大可能去做不喜欢或者我觉得没意义的事,在别人看来可能是穷讲究吧。也说不好,万一哪天我的理想主义浪漫主义被穷死了呢。

你都找过什么备选职业?          

刚开始的时候有找过平面设计、包装设计、视觉设计,其实只要能跟食物有关,我都愿意做,后来发现这样的机会还是挺少的,就觉得不急着赚钱的话去做咖啡馆和烘焙店的学徒也是不错的。有时候我对找工作很失望了,连 “要和食物有关” 的最后坚持都会动摇,有那么几天甚至觉得跟食物无关的工作也没有那么可怕,将来还能曲线救国嘛。

但找了一个月工作的时候被本科毕业导师张宪老师邀去北京办展了,主题是《咖啡植物学》,是一个和食物设计有关的展。跟老师朝夕相处的一个月给了我很大鼓励。老师说我在这方面有天赋,我说我没有,我是因为喜欢,喜欢就会不断被吸引着靠近。她说:“喜欢就是一种天赋。” 这话给了我很大的触动。


∆ 展览现场

那么当初为什么会选择学习这个专业? 

因为好奇吧,就跟大家听到这个名字都会好奇一样,把普通人的好奇程度乘以一百倍就是我的好奇程度。当初选大学毕业设计课题的时候我一眼就看到了《食物设计》,心想 “还有这么有趣的课题,简直为我量身定做啊”,然后就跟了张宪老师做毕设,过程中越做越喜欢,觉得就像有了一盏灯出现在我人生中,照出了一条路。

毕业的时候我也纠结过是去学食物设计还是去学西点,现在还是有点想学西点的,等赚钱了再去学。但是让我再选一次的话我依然会去学食物设计的。现在我感觉刚刚站在那条路的路口,特别好,心里有念想,以前我完全不知道我要去的方向。


∆ 因为觉得红薯紫薯这么好的东西目前进入人们生活的方式太少了,于是申晨和同学刘贞良就一起做出了一堆产品:有叫偷影子的渐变饼干 —— 每一块的口味比例都不一样,不同颜色味道也不一样还有低脂且磨牙的克制豆系列饼干、以及三角吐司、酱、冰淇淋和蛋糕卷

你会有对食物品头论足的职业习惯吗?

有啊,刚路过一家糖霜蛋糕店时我就跟我弟讨论说,这种蛋糕因为颜值高,可塑性很强,结实而不易在运输过程中被破坏,有很大的商业价值,火起来是必然的,但不怎么好吃,这也使它没法替代奶油蛋糕。

平时我还会一直坚持劝告身边朋友(虽然没什么用),口渴了就喝水,喝饮料不但不解渴,还会因为饮料浓度高于体液,让身体在消化过程中用掉更多水分,于是变得更渴而且更胖。

有没有你喜欢的美食评论家? 

关于对食物品质和味道的品鉴我觉得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偏好和原则,这是一件很个人的事情。我没有喜欢的美食评论家,比方说蔡澜发微博说吃了个什么好吃的东西,我又吃不到,我要怎么去体会呢?我能做的只有去学习他做出那番评论背后所用到的知识,例如为什么鱼汤要配豆腐?广西为什么爱吃酸?猪油到底是好是坏?当然我并没有关注蔡澜先生,举这个例子只是因为认识这位美食评论家的人 47 28874 47 13778 0 0 4658 0 0:00:06 0:00:02 0:00:04 4657。

食物设计师的厨艺是不是非常好?

不一定吧,但食物设计师具备一定厨艺的概率很大,因为他本身一定是热爱食物的,但在学校的时候我也有真不怎么懂烹饪但很爱吃也很有商业头脑的同学。

我们吃的食物安全吗?

这个问题太大了,就大致范围来说,是安全的。很在意食品安全的朋友可以学着看食物包装的配料表,看成分多了就知道里面有没有自己顾虑的东西,添加剂多的食物就少吃。如果你不会看的话,就记得配料表内容越少越好,一眼看去就有七八九十行的那一定不是什么好东西。不过,离开剂量谈毒性就是耍流氓。

你想给经常点外卖的年轻人什么建议?

食物不比衣服,是要进入你身体的东西,就像空气和水一样,最后会成为你身体的一部分,它铸就你的身体,不该懈怠,我希望大家都吃好一点。虽然我不大喜欢外卖,首选是在家里自己做,把健康把握在自己手里,如果要吃外食,更愿意去到店里吃,这样更新鲜更好吃,但我也不能不让人点外卖了 —— 外卖多方便啊!


∆ 申晨在意大利设计的便当盒,因为觉得便当盒可以更好更专业的服务食物,让食物保持在良好的状态中,所以里面设计了专门放沙拉的盒子(吃之前再按下释放酱汁的按钮这样蔬菜不会一直泡在酱汁里)、专门放汤的盒子(形状适合上嘴喝)以及单独放零食的盒子(意大利人下午喜欢吃点零嘴)

那只有周末才有时间买菜的人怎样做才能天天吃到新鲜蔬菜?

短期储存蔬菜的话,放冷藏的塑料袋不要完全封紧也不要完全敞开,给蔬菜一点适度的呼吸作用可以减缓它的衰老。其实只买一次还想天天吃新鲜的还挺难的,点蔬菜送到家的外卖服务不失为一个选择。

好吧,谢谢你,看来最后还是得点外卖。


© 异视异色(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及使用,违者必究。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