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深圳 美好生活|调度更智慧,深圳大巴女司机吃上一顿安心饭
文/深圳商报记者 陈姝
图/深圳商报记者 邢浩
深圳是一座数字之城,千行百业通过数字化升级日新月异,城市更加智慧。数字化给这个城市的奋斗者带来了什么?对公共交通公司的司机和调度员来说,可能是一次无比顺畅的排班;对学校的老师来说,可能是一堂更加生动的多媒体课;对医院的医务人员来说,可能是一次实时的AI辅助药方审核或一次高效的远程救助……他们的生活,因数字化而改变,也因数字化而更加美好。
深圳商报&读创App联合华为,从今日起推出【数字深圳 美好生活】系列报道,聚焦不同行业,讲述“数字之城”深圳的奋斗者故事。
每年11至12月,是深圳东湖公园传统的菊花展开展时间。东湖公园是公交线路10路的终点站,由于公园车位有限,很多深圳人更愿意选择绿色出行,10路的工作人员因此也会比平日里更忙一些。以前每到此时,10路调度员雷群丽特别紧张,今年她却从容了许多。
在10路“大本营”莲花山总站的调度室里,雷群丽从监控大屏就能看到路上实时运行的车辆状况。当东湖公园站乘客开始增加时,根据智慧调度的提示,雷群丽能及时调整发车计划,尽快疏导车站的乘客。而对10路司机刘银燕来说,即使在这样的高峰期,她也不用担心发车计划的改变会打乱自己的作息,开起车来更安心了。
10路是深圳巴士集团(以下简称“深巴”)旗下的一条“明星线”。创建于1975年的深巴,是深圳地面公共交通的主力军,也是全球最大的纯电动公交车、出租车运营企业之一。截至2021年9月,深巴已拥有营运车辆近1.3万台、常规公交线路330条、定制公交线路362条,年客运量超过5亿人次。
▲凌晨的莲花山总站
为给深圳市民提供更加安全、高效、精准、优质的出行服务,2017年,深巴确立数字化转型的战略目标,与华为联手,2018年开始从传统公交向智慧出行转变。全国首个5G公交场站——莲花山总站及其运营的两条线路——10路和14路,率先一步变得“智能”,智慧调度就是其中一个落地应用,这给雷群丽和刘银燕的工作带来了根本性的改变。
调度员和司机的“烦心事”
成立于1997年的10路
是深巴的“三八红旗车队”,
该线路50台大巴的司机都是女性,
刘银燕就是其中之一。
▲凌晨,刘银燕开始一天的工作。
2007年,刘银燕从老家湖南来到深圳,成为一名大巴司机,在10路上一开就是十几年。那一年,深圳地铁刚开通两条线路,公交依然是深圳人出行最重要的交通工具。以刘银燕服务的10路为例,从黄埔雅苑到东湖公园,横跨深圳罗湖、福田两大中心区域,是深圳公交客运的“大动脉”线路之一。
10路经停多个公园和医院,有莲花山公园、东湖公园,还有市妇儿医院和市人民医院,乘客中老人、小孩不少。刘银燕还记得,她刚来深圳上班时,深南大道经常修路,加上客流量大,“一个班下来跑五趟,有四趟都是满客的”,她说。
让刘银燕感到紧张的还不是客流和路况,而是一天的出车计划。大巴何时发车,间隔多久,都是由线路调度员人工完成。大巴发出后,路上如果遇到塞车或坏车,调度员看不到,也无法跟司机沟通。“有时前后两趟车间隔太久,为了不耽误乘客出行,车一回到总站马上就得出发。”刘银燕说,没有停站休息时间,不能按时吃饭,来不及上厕所,成了她早年工作的常态。
刘银燕的苦恼,雷群丽最清楚。2012年,当了六年大巴乘务员的雷群丽成了深巴的一名调度员。调度做得好不好,关系着乘客们能否坐好车,也关系着司机们能否开好车,这是对调度员脑力和经验的双重考验。
上岗不久,雷群丽就遇到了问题。那是2012年11月的一天,毫无经验的雷群丽还是按计划好的发车间隔安排发车,然而几趟车子发出去,都没有按时返回。雷群丽通过电话联系司机才得知,因为东门三家百货正在做“68小时不打烊”的促销活动,导致周边客流量巨增,发出去的大巴都堵在了路上。当时她就慌了,幸亏一位老司机提醒,“你还有一趟的周转时间,得留一辆车子下来”。
雷群丽说,按照人工调度的普遍做法,如果遇到堵车,前后两辆车的发车间隔就会拉长;一旦遇到某个区间客流量爆增,有时还需要发“越站”,也就是安排大巴“放空几个车站”,赶到客流量积压较大的车站增援。然而,大巴一旦出发,在路上遇到什么情况调度员都无法掌握,只能凭经验判断。公交到站“不准点”,降低了乘客的出行体验,也影响了司机们的工作节奏和作息。
人工排班5小时
智慧调度3分钟
解决雷群丽和刘银燕等基层员工
面临的问题,
是深巴在快速发展过程中
要面对的众多挑战之一。
随着深圳城市建设的迅速发展,居民出行需求和交通供给之间的矛盾一直存在。如何在现有公交系统的基础上提升公共交通供给侧的效率,缓解全市交通拥堵状况,提升居民出行服务水平?深巴如能破题,对深巴这样庞大体量的企业来说也是机遇。
2017年,交通强国作为国家战略写入了十九大报告。2019年9月,国务院印发了交通强国建设纲要,统筹推进交通强国建设。“十三五”期间,深圳入选交通强国首批建设试点地区。在政策引领下,5G、云计算等新ICT技术的不断驱动,深圳公交行业的智能化、数字化转型迎来了最佳的时机。
在此背景下,深巴定下“智能化、标准化、国际化”的长远发展战略,确立数字化转型的战略目标。2017年7月,深巴与华为合作组建了“智慧公交联合创新实验室”,旨在提升城市公共交通领域的智能化应用水平。深巴智能部副经理廖汉秋说,深巴联合华为开展顶层设计,坚持“上云、赋智、用数”的思路,搭建数字化平台,构建智能业务系统。
▲智慧调度最快3分钟即可生成排班计划
以营运调度为例,通过汇集海量的运营数据,配合调度算法,生成实时、精准预测,最终形成精准的公交调度计划,实现预测的到站误差在正负2分钟,预测准点到站率达到90%。
据廖汉秋介绍,排班需要考虑的因素非常多,人、车、线等变量组合成千上万,人工排班面临的问题和困难非常大,排班质量参差不齐,耗时不等,短则20分钟,长则5个小时。驾驶员、车辆等生产计划不准确,造成了发车计划的不稳定。
因此,深巴联合华为
在调度排班上
做到了三大智能优化:
发车间隔优化,根据客流时间分布、考核指标,优化车辆规模及发车间隔,实现供需匹配;
02发车计划的优化,根据车辆状况排定车辆班次顺序、发车时间,自动计算出各班次预计到达时间;
03司机排班优化,根据发车时间计算出最佳的驾驶员数量,最终实现一天一排班的运力精准匹配,3分钟即可生成排班计划。
让司机开好车
让深圳人坐好车
对雷群丽说,
智慧调度带来的明显改变是,
市民打来的问询和投诉电话少了,
自己也没那么累了。
过去,
调度员上岗离不开两样法宝:
一是被称为“车卡”的单车运行单,记录着司机每天运行的趟次。每辆巴士每次发车前,雷群丽都要填好这张卡交给司机,每趟车回到总站时,司机再将“车卡”交回;
二是统计运行数据的计算器。如果每天的第一班车在早晨6点发车,调度员要在5点45分开始工作,包括安排司机签到,做好一天的发车计划,统计前一天的运行数据等等,十分忙碌。
深巴上线智慧调度系统后,雷群丽的早班更顺畅了。她不用再拿着“发车卡”满场跑,司机签到、发车和数据汇总都在系统上完成。她也不用再因为调度中的突发状况而忙得焦头烂额。公交站的调度室里,大屏上实时显示着大巴的运行数据:多少台车在路上,每台车在哪个车站附近,车辆运行状况如何……能够按时抵达下一个站的大巴显示为绿色,停在一个点长时间不移动就会变成红色,调度员可以点开这一台车的实时监控,查看具体状况。
“以前常常接到乘客打来的电话,投诉等待时间太长,询问车辆位置,我们有时也没法给出一个准确的答复”,雷群丽说,现在如果有乘客打电话询问,我就能告诉他,车辆大概多少分钟以后会发出或到站。不过,她现在接到这类电话的机会越来越少,市民自己在手机APP上就能查询车辆到站时间,哪一班次满载率低、舒适度高,并根据需求安排出行计划。
对于刘银燕来说,有了这套系统,她一天的工作和休息被安排得明明白白:每天要跑几趟,何时休息,何时吃饭。即使在高峰期,她也有足够时间吃上一顿安心饭,“以前到站后马上就要走,路上多少还有些紧迫感,现在开车时更安心了”她说。
利用数字化转型
破解公交行业发展难题,
这只是深巴与华为合作的成果之一。
据介绍,深巴已全面转换为新能源车,通过与华为合作,用算法来进行补电量计算,夜间充电排队、充电站的选择和班次的调整,初步预计可节省至少10%的电量,每年节省大概1400万元。
02
在驾驶员生理健康管控方面,华为健康手环全面采集当班驾驶员的心率、血压等生理数据,并上传到公交智慧云平台,实现对驾驶员生理健康状态数据的建模和常态化监测,杜绝因当班驾驶员身体状态不适而导致的公交车辆运营风险。
03
此外,深巴还与华为开展公交高精地图应用合作,将所有公交车辆运行的路口、车道线、首末站等运行环境全部数字化,从而实现营运管理、安全控制等方面更为精准的业务管控。
以2019年为例,在深圳全市公交客流量下降2.4%的背景下,深巴营收效率指标全面提升,车次客运量同比上升1.6%,车次营收同比增长2.4%,每千公里营收同比增长1.14%。
运营调度智能化、安全管理可视化、公交服务精准化,传统公交服务越来越智慧,数字化转型对深圳公交行业提质增效发挥了巨大作用。深巴与华为的联手,为深圳公共交通品质的提升插上了腾飞的翅膀,助力“数字深圳”建设驶上快车道。
☜左右滑动下方图片☞了解更多【华为中国政企业务】最新动态
你的每一次“在看”,我都看得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