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巧:如何用一年时间获得十年的经验
今天要为你推荐的这本书全名是:《技巧:如何用一年时间获得十年的经验》,作者是一位【非普通程序员】。这位程序员不但掌握黑科技,还会熬"鸡汤",他有一个自己的微信公众号,拥有一批铁杆粉丝,获得过马化腾的文章打赏。他有过270斤的体重巅峰,但也在两个月内通过调整饮食和走路减下40斤......这位程序员作者就是——郝培强。
在我为你介绍这本书之前,先来了解一下这位【非普通程序员】。
郝培强,祖籍四川绵阳管辖下的小县城梓潼,但出生于天津,父亲是中海油塘沽公司的职员,母亲务农。高考分数不高,去了四川南充的西南石油学院(现西南石油大学)。
他说自己一开始并不算有想法的人,大学沉迷电脑,以致挂科无数,索性最终还是勉强得以毕业。
大学对学习的厌恶和抵抗也让郝培强开始认识自己,这也影响到了他后来工作的选择。
郝培强当时并不知道自己到底要什么,到底要去哪里工作,跑了一圈还是没有发现自己喜欢的,于是就在家里窝了三个月,直到母亲用扫把打了他一顿,才终于被“赶出去”找工作了。
郝培强从对自我的观察蔓延到对这个世界的观察,他看到很多人都在一种循环中,无论是农村还是城市。农村人翻新房子,城市人一辈子还房贷或者把小房子变成大房子,处于他们各自的循环之中。
他说:“我知道每个人都难以超越自己的时代,自己的经济阶层,但是我一直在努力跳出一个又一个循环,走自己的路,很多时候并不顺利,也很艰难,甚至会后悔,但是,也有快乐的部分,也有窃喜的部分。”
尽管郝培强看到了我们深处的局限,但他也认为每一个人都可以是超级英雄,“当你为了一个目标,走出舒适地带的时候,你就是超级英雄。”
“时至今日,我才明白,我们的伟业不是改变世界而是持续地改变自己,push自己到新的limit,寻找并扩展自己的边界,而改变世界这样的小事情,只是我们前进中的副产品而已。”——郝培强
持续地改变自己
学英语
郝培强在英语上一直在寻求改变和突破,花费了很多精力和时间。
书中他也花费了大量笔墨谈论自己是如何学习英语的,在听说读写中他是如何突破的,与其他学习英语技巧类书的不同之处在于,本书会让读者从“学英语“这件事看到背后的东西,而这种【看见】又推动着去学好英语。
在他自己对英语的“探索发现”中,郝培强从一个只能考58分,四级都没过的英语学渣,变成了一个能听懂包括EconTalk在内的英语Podcast、能在10分钟内轻松看懂《大争论》(作者Yuval Levin)英文原版书籍、能参加各种类型的Meet Up和老外们热切交流、能在三个月内写下Quora上100个问题的回答,并获得1400个赞,粉丝数量从1000到2700的英语达人。
其中,作者也提到了对于他自己所在的行业——IT,英语的必要性。
“我对美国文化的了解加深以后,越发觉得只看中文的材料对我的视野影响很大, 特别是我是IT行业从业人员, 能不能看到国外的第一手资料, 可能对我未来的创业和工作都有比较大的影响,所以我觉得学英语还是值得继续下点儿功夫的。”
最后,作者将自己学习英语的方法总结为以下六点:
1、硬学。看不懂的美剧硬看,听不懂的Podcast硬听,看不懂的书硬看,聊不清楚的老外硬聊,写不好的英文文章硬写。
2、循序渐进,虽然是硬学,一开始绝对由浅入深,让自己时刻都有成就感。
3、追求最大的材料量。循序渐进的目的是一直都没有挫败感,所以可以用大量的时间去看美剧(至少上千小时),去听Podcast(几百小时了),去跟老外扯淡,去写文章。
4、逐步改进,慢慢地从学语言本身,进化到学文化,学跟世界交流。这个过程越深入,学习地动力越足。
5、 不急躁,不冒进,日拱一卒,不期速成。看美剧突破用了半年,但是一直看到现在。听Podcast突破用了一个月。口语用了几个月,写作用了几个月。听起来很浪费时间,但是几年以后,从对自己的能力提升去看,觉得自己花的时间并不多,很少,很值得。
6、 保持快乐,所以可以坚持做终身学习。我的英语水平高吗?比以前高了很多。足够高吗?不够高。但是我可以自傲的是,现在我的英语学习是终身学习,你比我高,没关系,大多数人的学习速度没我快,而且不像我不停地在学习,总有一天超过你。(当然最重要的永远是追求每日超越昨天的自己)
疼痛有时候也是一种成长
郝培强这样描述“疼痛”,“疼痛是人最重要的感觉,如果你没有疼痛感, 你就会肆无忌惮地追求风险, 就算浑身是伤, 即将死亡也不知道……从直觉上, 任何一种疼痛都是不好的,都是要躲避的,但是人可以超越自己的直觉去追求一种疼痛, 把疼痛变成一种快感, 变成一种体验, 从而获得成长。”
如今的郝培强已经有十多年的程序员从业经验,写程序更是在20多年前就开始了。现在的他会10多种编程语言,三大主流桌面操作系统Win/Mac/Linux上都开发过很多程序。但是最开始的他也和很多初学者一样不懂什么是常量、变量、子程序、循环,什么都不懂的时候是痛苦的,于是他一遍又一遍地学。“一遍看不懂, 看第二遍, 第二遍看不懂看第三遍……”
他学日语、学画画、骑自行车、走路……他忍受着这一切的“疼痛”,但背后是他爱上了这样的“成长”,只有这样,他才会觉得自己“一往无前,无可阻挡”。
关于持续地改变自己,几乎就是这本书的核心所在。处处,你都能看到作者对自己发起的挑战,对世界和自我的思考。
除了对自己的经历分享外,他也分享了其他人的经历。比如书中【我前妻的故事,一个初中肄业生的奋斗】这一篇章。
前妻的故事:月薪800到年薪40万
前妻的老家在农村,父母务农,自己初中没有读完也辍学务农,后来随姐姐到北京打工。
姐姐嫁了一个本地男人生了孩子,于是她到北京的第一份工作是帮姐姐带孩子。一年后,她又和姐姐在门口的小饭馆、招待所打工,“端盘子、洗床单、铺床单等等“。再后来又跟着姐姐学习理发,客户以周边住户的大爷大妈为主,那个时候她只是一个学徒,月收入800块。
有一天,一个穿着讲究的小伙子来店里理发,她很少见到这样的客人,就和对方聊起天来,小伙子告诉她他是北京理工大学的,毕业以后上了一个北大青岛的编程,现在可以赚到8000一个月的收入。
这个小伙子也成为了改变她命运的人,后来她在姐姐姐夫的支持下去了北大青岛学习编程。
再后来,就是遇到郝培强的故事了。
由于合作关系,身在两家不同公司的郝培强和前妻开始了频繁的接触,慢慢地郝培强发现前妻的代码写的很乱,由此得知了她的编程背景。他们刚认识时,前妻的工资是2400一个月。
郝培强在书中也坦言了自己当时的想法“我个人从来不会鄙视任何一个从培训班出来的学生,但是,对这种现象,对不能跳出来的人,自然也没有什么尊重。“
不过,前妻虚心学习的劲头让郝培强对她十分友善。在郝培强的帮助下,她从只会写“面条代码“,到明白了“什么是函数,什么是抽象,为什么代码要工整,为什么要缩进对齐”,于是代码质量也提高了很多。
后来,二人在一起了。由于两家公司发生矛盾,前妻辞职,辞职后,在郝培强的建议下她开始学习PHP。
之后,郝培强在北京创业失败,决定去上海盛大工作,前妻便也辞职去了上海。又在郝培强的建议下开始学习iOS,她的工资也涨到了一万二。
直到二人离婚,她回到北京,在朋友介绍下,去了360工作,工资一万五。当时她所在的部门大多数来自微软,很多都是拥有4~5年资历的程序员。虽然技术差,可是她的人缘好,又勤奋学习,很快就在360站稳了。
一年多以后,她又跳槽到另一家BAT级公司,年薪40万。几个星期后,就成为了小组骨干。
作者说,“这是一个从月薪800到年薪40万的缓慢历程,说起来很简单,但是里面其实有无数的艰辛”。
在郝培强眼中前妻是一个“对的人”,是一个具备成功条件的人,而他自己只是一个催化剂。
“我以前跟很多人讲过这个故事,有人说她运气很好,遇到了我。我也很自得在她的成长过程中,我帮助了她很多。但是,我认为我能起到的只是催化剂的作用。根本原因是因为她是一个对的人,遇到了我这样的人,可以加速成长,没有遇到我,也许成长得会慢一点儿,但是也会成长。”
最后
或许你会觉得作者写的“前妻”这个小故事很鸡汤,也很小概率,甚至会将这一切归结为幸运。
在今天这个滥贴“鸡汤”标签的时代,很多朴实的小道理也会被人们忽略。这个故事其中最质朴的道理就是去执着地追求自己的幸福和成长,就是作者说的“持续地改变自己”这件“伟业”。
有没有另一种可能,正是因为前妻在持续不断地改变自己,追求自己要的幸福,去忍受成长的疼痛,所以她得到了许多人没有的“幸运”呢?
可能这个问题没有答案。但就像作者在书中说到的,我们每个人都是“broken”(破碎)的,所以我们要对自己宽容。
“明白人皆不完美以后,可以从发展的角度来看自己。 首先, 我们需要承认, 在当下我们并不是全知全能的, 我们有问题, 我们有困惑。 然后, 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具体处境, 去设计合理的目标、步骤和方法。过于求全, 容易急躁。 先承认现状, 然后慢慢改进, 才能平静地追求持续稳定的改进。”
而“选择总在你自己”,作者认为,你遭遇的一切困难,都有人曾经遭遇过。压力和痛苦是世人皆有的,并不是我们自己独有的,“一切可以脱颖而出的人,都需要付出自己的努力,没有白来的好处”。
我们的伟业不是改变世界而是持续地改变自己,而改变世界这样的小事情,只是我们前进中的副产品而已。
想要知道作者到底是如何改变自己,创造自己的伟业的;想要知道到底如何【尽可能地活成你想要的样子】;想要知道为什么【机会有时候不是给那些最精明的人的】;想要了解作者何以说出【我永远年轻,你们很多人都已经老了】……
你要的答案和你来不及探求的答案,都在这本书中~
参考资料:
《技巧:如何用一年时间获得十年的经验》
书籍选购链接
戳
- End -
往期热门资讯:
公众号ID:ikanxue
官方微博:看雪安全
商务合作:wsc@kanxu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