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谁TM敢说,戈达尔早该死了!

2015-01-03 陆支羽 看电影看到死


【陆翅审片室】·老片不会死


影片资料

《阿尔法城》(1965)

导演: 让-吕克·戈达尔

编剧: 让-吕克·戈达尔

主演: 埃迪·康斯坦丁 / 安娜·卡里娜 / 阿基姆·坦米罗夫 / 让-皮埃尔·利奥德

类型: 剧情 / 爱情 / 科幻 / 悬疑 / 惊悚

制片国家/地区: 法国 / 意大利

语言: 法语

上映日期: 1965-05-05


剧情简介:这是一座死寂冰冷的未来都市,一座无爱无情的“死城”。一切都必须遵循一台名为“阿尔法60”超级计算机统治下的“逻辑”,违反者都会被枪决。生活在这里的人们表情木讷,思维受到严格控制,丧失了一切人性本该拥有的喜怒哀乐。来自另外世界的密探雷米·柯雄开始了对阿尔法城的探索,他的主要目的就是将这座城市的设计者万布翰博士带回自己的世界。在探访过程中,他结识了万布翰博士的女儿娜达莎,两人相爱了。然而娜达莎仍然没能完全摆脱“阿尔伐60”的控制,约翰也被逮捕了,判为死刑。


支羽短评

《阿尔法城》推荐指数:★★★★☆

印象:10分 |故事:09分 |导演:10分

表演:10分 |画面:09分 |音乐:08分


文/陆支羽


印象中,“阿尔法城”这个词最流行的时候,似乎与戈达尔无关。而是两年前,豆瓣打造的那座“阿尔法城”,彼时轰动热闹,后来无人问津。


所幸,豆瓣默默地保留了这座城,将它小心翼翼地折叠在导航条里,以一种失败案例的姿态谱写着一曲文艺至死的悲歌。


这就像戈达尔跟这个时代的距离,看似也是一首悲歌。


很长一段时间,都时不时会有影迷抱怨对新浪潮的厌恶,理由之一就是完全看不懂戈达尔的电影;其中不乏以“批判精英主义”的论调对“戈达尔式”趋之若鹜者。


最可笑的是,埃里克·侯麦去世那一年,关于“新浪潮已死”的说法铺天盖地,唯有80岁的戈达尔依然不动声色地拍着他自己想拍的电影,即便他的荷尔蒙旺盛程度已大不如前。


那还是四年前的2010年,戈达尔拍出了《电影社会主义》,有人说这部电影标志着戈达尔“丧失了听力”。


于是,连奥斯卡都伸出手执意要给戈达尔颁个终身成就奖,就怕戈达尔不小心死了。但戈达尔甩下两个字:不去。


2014年,戈达尔又拍出了《再见语言》,并且入围了戛纳电影节,还和泽维尔·多兰并列拿下了主竞赛单元评审团奖。有人说,这标志着戈达尔“丧失了语言”,就像当年的安东尼奥尼。


但是,固执如戈达尔者,我想是不会跟安东一样,找个文德斯帮他一起拍《云上的日子》的。于是,很大一批人继续等待着戈达尔死去。


尤其在连阿伦·雷乃也去世了之后,这一批人的这种感受更强烈,想必不乏还有人早已备好了悼文,等待着又一次告别。


这并不是我危言耸听,特别是在经历了邵逸夫去世之后,坊间的传言更显得确凿可信。据说有一份所谓的“老不死”名单,涂鸦着那些年事已高的电影人,首当其冲的是葡萄牙年逾106岁的奥里维拉,当然戈达尔也名列其中。


这几天,在我重温戈达尔这部拍于1965年的科幻经典《阿尔法城》时,脑海中便时常会涌现出这些想法。听起来荒谬可笑,甚至在别人看来心怀恶意。


但谁能否认这个世界不是这样呢?正如戈达尔在《阿尔法城》里所言:“这个社会曾经有很多艺术家、小说家、音乐家、画家,到今天,都没有了,一个都没有,就如现象。


支羽荐片

《再见语言》(2014)

导演: 让-吕克·戈达尔

编剧: 让-吕克·戈达尔

主演: Jessica Erickson / Richard Chevallier / Zoé Bruneau / 海洛依丝·戈多 / Alexandre Pa?ta

类型: 剧情

制片国家/地区: 瑞士

语言: 法语

上映日期: 2014-05-21(戛纳电影节)


剧情简介:影片的概念很简单:一个已婚女人与一个单身男人相遇了,他们相爱,他们吵架,他们拳脚相加。一条狗在城市与乡村间游荡。时间推移,这只狗在两个人之间找到了自我。他们三者之间,形成了微妙的关系。


推荐语:84岁的戈达尔带着他的第一部反3D长片“去”了戛纳,最终与25岁的多兰并列荣获戛纳评审团奖。抛却戛纳“薪火相传”的良苦用心不说,我倒是觉得,戈达尔的内心依然住着那个内心炽烈的狂人皮埃罗,我也依然能嗅到那片散发着荷尔蒙气息的哲学之海。


在这个人人对3D谄媚逢迎的当下,恐怕也只有戈达尔会如此大义凛然地“反3D”;而《再见语言》的那句片首语同样令人赞叹,他说,缺少想象力的人才会在现实中寻找庇护。这一刻,我才恍然,思想是不论年龄的,甚至不论生死。所以,谁TM敢说,戈达尔早就该死了!


↓↓点击【阅读原文】,了解更多影片详情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