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抑郁自杀的才女导演:一个女人的史诗就是所有女人的史诗

2015-10-10 陆支羽 看电影看到死
香特尔·阿克曼



缅怀香特尔·阿克曼:一个女人的史诗就是所有女人的史诗

作者:陆支羽


香特尔·阿克曼已经去世四天了,我才终于提笔,想为她写点什么。曾经,她是那位看了戈达尔《狂人皮埃罗》而迷上拍电影的少女;如今,她被冠以“比利时最好的女导演”之名,告别这个世界。而我的私心,仅仅想称阿克曼为“导演”,而非“女导演”。


阿克曼去世那天,我莫名情绪低落。同样是导演去世,侯麦、雷乃、杨索去世时,我都不曾这么低落过;甚至安哲去世的大年初五,我还开心地放了烟花;今敏英年早逝的那个暑假,我还在海滩上愉快地玩耍。




那天,我跟很多人谈起阿克曼,尽管我只看过她的四部电影而已。我还在鲸鱼微信群里喋喋不休地安利她那部片名很长很长的杰作,诞生于1975年的《让娜·迪尔曼商业街23号布鲁塞尔1080》,简称《让娜·迪尔曼》。


这部电影片长201分钟,是部很闷很闷的大闷片,而且女主角德菲因·塞里格也早已去世25年之久。按影迷的说法,《让娜·迪尔曼》可看性为0,影史意义100。而在我固执的印象中,这部电影的存在就像厚厚影册中一块漆皮微卷的门牌,看似稀松平常,却宛如一块心病,牢牢地烙印在漫漫日常历史的迷墙上。




有朋友问我,香特尔·阿克曼对于世界电影的意义是什么?我一时语塞,心知无力评判阿克曼的影史价值。尽管《让娜·迪尔曼》是很多影迷甚至导演的影史十佳,但阿克曼本人却似乎很难被纳入伟大导演的行列。


但与此同时,不可否认的是,香特尔·阿克曼对于比利时电影的意义,正如作为“新浪潮祖母”的阿涅斯·瓦尔达对于法国电影的意义,也正如去年去世的薇拉·希蒂洛娃对于捷克新浪潮的意义。




追溯我看过的四部阿克曼电影,除了伟大的《让娜·迪尔曼》之外,令我印象最深的则是那部拍于1977年的《家乡的消息》。那一年,阿克曼背井离乡,从比利时远赴美国,以流动姿态拍下了纽约的城市图景。而与这片繁华图景并行的念白,则是来自于现实的母亲的信件。母亲的呢喃呓语,仿佛一声声遥远的呼喊,将阿克曼一次次唤回家乡的气流中。


明白点说,正是阿克曼的这部电影,曾经消解了那个长年盘旋在我脑海的疑问。为什么每个导演到异国拍片都拍不出异国的真正模样,却总是无可避免地沾染上很多故乡的影子呢?比如王家卫把布宜诺斯艾利斯拍得跟香港没差,比如老塔跑到意大利拍片却始终绕不开苏联的乡愁,比如阿巴斯的根基终究离不开伊朗高原,等等。




在《家乡的消息》中,阿克曼明明把镜头对准了眼前的纽约,拍出来的却永远是内心深处的比利时。后来,我反复回味英国作家毛姆的《认故乡》,才愈发明晰这个道理。或许,真正的故乡并非纽约,也并非比利时,而是独属于阿克曼自己的关于“故乡”的记忆。


这是1977年流动的纽约,阿克曼的意识流盛宴,我最初看时觉得像极了玛格丽特·杜拉斯的《否决之手》,只不过阿克曼显得更私密一些,也更难解一些。




很多人说,《让娜·迪尔曼》无疑是阿克曼最具实验气质的反传统佳作,它反主角,反冲突,反戏剧化,反好莱坞,它唯一不反的便是生活本身。


回想德菲因·塞里格扮演的那位孤独的中年寡妇,总是默默地起床梳洗,出门买菜,然后默默地回来;她削土豆几分钟,做菜几分钟,吃饭几分钟,呆坐几分钟,然后洗漱铺床,告别这一天,独自默默地睡去。


不被遗忘的1975年,让娜·迪尔曼商业街23号布鲁塞尔1080,阿克曼镜像下稀松平常的日常世界,却让我执着地相信,一个女人的史诗就是所有女人的史诗。



作者:陆支羽

2015年10月9日 夜




【扩展阅读,一戳就有】

迷影比利时:《让娜·迪尔曼》 (陆支羽)

有喜欢闷片的吗?来拿丨福利 (不流)

影人单元:阿涅斯·瓦尔达 (陆支羽)




【资源驿站】

看电影看到死

获取《让娜·迪尔曼》中字在线链接

请回复:让娜·迪尔曼




电影是艺术的最后一口气

Watch Movies Till The Last Breath


鲸鱼放映室|麦田电影院|看图猜电影

有一张剧照|有一个影人|有一句台词|有一段原声

影史轶事|深度影评|导演访谈|资源共享


死在电影院 是影迷们最大的梦想

死在片场 是导演们最美的绝唱

Dying in the Cinema is the biggest dream for moviegoers,

As dying in the set for directors is the most beautiful wish.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