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我们打算在宇宙中心建一座“动物园”

2016-04-25 暂安处 看电影看到死

我们的众筹终于来了!

已经忘了这是鲸鱼决定加入暂安处的第几周。


在我心目中,暂安处的存在意义就像《不安之书》之于佩索阿的存在意义一样。


这一刻,我不是影评人陆支羽,也不是一个悲观的白日梦患者。

这一刻,我跟一群真正热爱生活、脚踏实地的人站在一起。


我们希望留守住这一块小小的青年艺术空间。

名为暂安处,但愿它长居久安!

你们的每一份支持都弥足珍贵,

就像费里尼说的,每一块小石头都很有用。


在点击“阅读原文”进入众筹网之前

大家先来看看我们的故事吧。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y019542rkbe&width=500&height=375&auto=0


这一切还得先从蜗牛说起。


六年前,我还是土木工程专业的在读研究生,一个一直以来都“根正苗红”的理工男。那时经常同从乌克兰留学回来的邓超(《蜗牛》的创始人之一)跑去清华蹭课,也是在那里结识了高登科和吴垠(《蜗牛》的另外两个创始人)。


而那时无意间蹭上了一门叫“民间艺术”的课程,这一蹭就像踏进了新世界的大门。


当时给我们上这堂课的是清华美院的杨阳老师。其实在这之前也接触过民艺,那时候可能像大多数人一样,觉得民艺就是些土掉渣的东西,是和现代生活格格不入的手艺和物件。但杨阳老师给我们描绘的民艺世界却是另一幅生动而多彩的景象。我们第一次被这些在日常生活中不起眼的小东西俘获:那些物尽其用的生活智慧、从自然与土地中汲取灵感与原料的创作方式、以情感为纽带的师徒传承,无不让我们对民艺和它诞生的土地进行重新思考。可能看出我们确实对民艺感兴趣,杨老师打算把打开民艺之门的“钥匙”也交给我们——她告诉我们想要真正了解民艺,就要去田野考察,实地了解现在的民间艺术。



靛染溪流,浴火青砂


于是我们做了很多调研,阅读相关的地理志、民俗志,决定同清美的众同学一起迈出步伐,来到江西婺源,来亲身经历这里的民艺现场。


竹篮、竹筐、竹席、竹纸、竹笋,在婺源的人们用大地上赠予的一棵棵青竹装点着衣食住行。同样让人感动的还有这里的青山绿水与朴实民风。然而之前我们查到的很多手艺却难觅踪迹。村子里只剩下老人、妇女和小孩,有力气的人很多都出去打工了,更别说接续技艺。民艺的现状让人深感痛心,于是小伙伴们当时就做了个决定,打算做一本民艺杂志,用自己的方式传播民艺。但我们真正开始做的时候,才发现远比想象的要难。我们都没做过杂志,好在身边的朋友无私地付出,编辑、插画、设计、排版……而真正将定稿文件送到印厂的时候才发现印刷成本居然这么高。大家咬牙凑了凑也还差6000块,最后还是吴垠的爸爸掏了刚取出来的工资给了我们,才让纸张卷进了印刷机。于是,《蜗牛》就这样诞生了!


“我很慢,但没有到达不了的地方。”蜗牛一行便由此开始了坚持至今的民艺旅途。



《蜗牛》创刊号与各期杂志



蜗牛身边总是有一群青年艺术家与设计师,因为我们的田野考察往往也是艺术与设计专业学生的民间采风。他们调用五感去感受与发现民间之美,而这些切肤的感悟也在影响着像我这样的理工男。或许是这些青年艺术家的热情,亦或许是民艺本身的魅力感染了我,让严谨的理性思维中冒出了感性的火花。我们也开始用心去看待这些不起眼的遗落在乡间田野的民艺,这一切又化作《蜗牛》的封面、插画、文字。


13年底蜗牛来到河北蔚县,这里最有名的是剪纸,而我们这次来到这里却想要发现在这文化古地里除了剪纸到底还藏有什么民间技艺。当我们第一次在蔚县见到拼布坐垫的时候,它们只是随便摆在炕头或板凳上。但这些破破烂烂看似不起眼却又极具色彩冲击力的拼布垫子一下子抓住了我们的眼球。坐垫取材往往来自“女儿的秋衣”、“他爹的秋裤”、“儿子的袜子”等等零碎衣料;拼布的要领很简单“既要随意,又要好看”,不过正是这随意又好看的坐垫融入了蔚县心灵手巧的人们对色彩最纯真、对生活最直接的感受与表达。于是我们决定发起一次民艺实验:我们走遍整个蔚县收集了九十九个不重样式的老坐垫,找来做过拼布坐垫的手艺人来恢复坐垫的制作,之后我们又找来身边的设计师来参与新的设计与开发,这些构成了我们的凑合拼布系列产品。



我们收集的各式各样的蔚县拼布老坐垫

以及我们进行的衍生再设计


蔚县坐垫考察以及民艺实验告一段落后,收来的大包小包的坐垫堆满了当时我们在昌平塔楼的工作室,桌子上、床板下、柜子里也都塞满了各地收来的民艺品,还有艺术家为杂志作的画以及这几年积攒起来的3000多本相关书籍。面对这些满当当却蒙了尘土的收获,一种孤独感突然升起——真想把这些东西好好挂起来、展出来给大家看啊!真想能有个地方,和大家慢慢聊聊这一路的故事啊!


于是便有了给蜗牛筑个“壳”的想法。在14年我们终于为我们的这些宝贝找到了这样一个地方——宇宙中心五道口的一处地下室,我们叫它暂安处。暂安处其实是它所在的小区以前的名字。这里是北大家属区,却因为当时行政手续未完成的原因,而暂时成为了一个没有邮编、没有正式名称、在行政地图上不存在却又确确实实呈现在我们眼前的地方。


暂安,暂时的停留却是心灵的久安,这是身形的漂泊与内心的坚守。暂安且居,用作蜗牛的壳真是再合适不过了。



青年艺术家为暂安处创作的雕塑以及“暂安”在这里的艺术展




为了筑这个“壳”,我们当时东凑西凑地攒了一笔改装费用,我们收来一些旧门板、破条凳做吧台、桌子、书架,又找来李展、韩艳茹等艺术家朋友来做“粉刷匠”。当一切布置好后,那些精心展放的民艺宝贝们,那些艺术家的画作,还有一整墙的书籍,犹如一簇温暖的光,让这幽暗的地下室瞬时亮了起来。




每一处温暖的角落都是在这个繁杂喧闹的城市里,

为你提供孤独心灵与尚未凋零梦想的暂安处


暂安处成立后,很多朋友除了表示庆贺外,也都在关注《蜗牛》新一期杂志的动向,而那时不知不觉离上期杂志出刊已经过了大半年了。其实因为我们决定做一期蔚县坐垫考察的特刊,准备将所有老坐垫的图样以及整个考察和民艺实验的过程结集成画册。然而先后因为经费和手续问题,印刷计划一再搁浅,这一等就是两年,很多人都以为《蜗牛》已经消失不见了。直到最近这本历经坎坷的新刊才终将面世,并且这一次《蜗牛》会以200多页的大开本正式出版,这也是我们的第一本画册。各位期待已久的蜗牛新一期总算能与大家见面了!



说不清经历多少编改的蜗牛《凑合》特刊


“和所有以梦为马的诗人一样/我借此火得度一生的茫茫黑夜 ”,我们在黑夜乘着白马而来,在暂安处求得阅读、私语、写作的温暖停驻。我们不会放弃想要记录下民艺于纸张上留存那最初的想法,而今年我们将要把更多东西记录下来,暂安处杂志、绘本、影评集等等原创类书籍,同时与其他独立品牌书店合作,定期开展不同类型的读书会活动,文学创作沙龙等等。希望以此汇聚一批在这个快餐阅读时代仍能扎实做文学创作的人,并带他们一起到到乡间田野。



蜗牛这一路留下了很多文字和图片,而那些穿梭的一针一线、倏忽的火花罅隙,以及更重要的,那些质朴的人们谈吐间流露的真实情感,我们都想记录下来,所以我们也一直坚持做动态影像的记录与创作。然而这并非易事,昂贵的器材,费时的剪辑……最关键的是我们需要更多的伙伴的加入。


2014年6月,暂安处刚成立两个月,影评人陆支羽找到我,希望借用暂安处这个场地,把他们成立半年的“鲸鱼放映室”迁居。暂安处塞进了这只巨大的动物,从此鲸鱼便一直在这蜗牛的壳里游弋。迄今为止,鲸鱼以几乎每周一次的频率,开展了近百场电影沙龙。一批青年导演的原创作品也不断在这里展映,李蔚然入围FIRST影展的《沉默的夏天》、哥伦比亚大学新闻系刘逍然的《米字路口》、中国传媒大学邢立鹏的《苟老板》等等。放映后导演也会同观众面对面分享自己的创作经历。在电影资料馆主办《电影》杂志报道的京城影迷六大福地中,鲸鱼放映室榜上有名。



鲸鱼两周年海报以及放映与交流会现场,

每次活动结束后的回忆不仅仅是影片还有那时身旁的人


于是在五道口这么一个地下空间也成了影迷们周末常会想到的地方,也因此这里聚集了一帮在进行影像创作的影像工作者和爱好者,暂安处还时常作为他们的取景地。今年,也正是在这些朋友的支持和鼓励下,我们将在这里启动匠人影像计划与幕后创作者计划,并已经着手准备一部关于麻织物的纪录长片的拍摄。




回想起我们拍的第一部微短片,正是在13年的阳春四月,我们回到蜗牛出发的的地方江西婺源,找到一个叫黄源村的地方,那里还有一位老师傅仍在手工炒茶。于是我们打算做一个当地手工茶的品牌,名字就借用炒茶师傅说的那句“把握炒茶火候与水分的关键就在于双手的拿捏”,叫“拿捏茶”。那会朋友圈里还没有流行微短片,为了讲好“拿捏茶”的故事,我们拿起两台借来的单反就开始了第一次拍摄。


与此同时,我们质疑市场上比比皆是华而不实的茶产品,努力尝试以蜗牛的方式传达对手艺的情感与尊重。茶应该回归的是茶与手艺本身,茶的包装也应返璞归真。我们将茶盒设计成一本牛皮纸书的样子,在每一个茶包上都印上炒茶师傅的名字与其所在的村子,想以此将茶的故事娓娓道来,甚至可以保存在书架上。希望通过我们的牵线搭桥,让手工匠人们获得更多收入,体面生存。激发其坚守及传承手艺的信心,且建立起对自己手艺的自信和骄傲。



最能反复拿捏的还是那人情味


今年暂安处将迎来茶宠青蟾,打造一个“轻馋”厨房空间,推出那些我们在考察途中所品味到的“轻馋”小食,将轻美食概念与民间田野的自然之味结合,激起沉淀在味蕾上的淡淡乡愁。




说起乡愁,多年以来我们一直在他乡寻找民艺,像“麋鹿”般在每一座森林逡巡,看四处的人事、风景。我们一路行走,他乡恍若变作故乡。 



右图为蜗牛第四期插画“迷失的神鹿”,

或许只有不断的乡间“问路”才能找到故土


这五年来走过的很多民艺路,江西婺源、安徽泾县、四川甘孜、山东高密、贵州白兴、大兴安岭、内蒙室韦、河北蔚县……我们也想邀大家一起踏上旅途,去看看那最美的人的风景,去亲历草木染印、夏布纺织、手工造纸、松烧烟墨等等那些还仍保有活力的民艺。我们希望以暂安处为源头,并联合各地的民宿、青旅和空间,号召大家“暂安”充满温度的手作物件,办一场“永不落幕的民艺展”。




以前很多朋友调侃“蜗牛”,说“蜗牛”起了个好名字,因为蜗牛慢吞吞,所以热情的读者们也就能纵容我们不定期出刊的“任性”,其实这“任性”更多是“无奈”。

 

五年时间,我们越来越了解民艺,也越来越意识到我们自己力量的渺小,因此迫切希望能有更多的有志青年能加入到这个队伍中。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希望坚持做这个民艺空间的原因——聚人,让这里成为大家一个了解民艺的地方。两年间,我们围绕影像、设计、艺术、举办了超过200场的活动,试图找到民艺更大的外延,我们聚集起了像“鲸鱼”、“大象”、“麋鹿”等等动物就是为了让更多关注本土文化和有志于本土创作的青年能在这里找到同类,而不象我们做蜗牛时候那样孤单与无力,让这里成为愿意思考与创造的年轻人的家园。

 

两年来,因为这个空间的存在,我们确实能感受到以前接触不到的民艺新生力量。正是在这里,我们遇到了书院中国基金、以及培德书院的小伙伴,他们的牵线搭桥直接促成了我们举办北京国际设计周历史上第一次的大型民艺论坛。也是在这里我们遇见了专注影戏的Raffia姑娘,她在传统影戏和新影戏两方面的探索都让人钦佩。还有痴迷于傩戏的多多姑娘、同样是青年民艺组织的“远近”的小伙伴、对老北京门墩儿情有独钟的日本老先生岩本公夫等等。不仅我们在和他们的交往中受益匪浅,他们之间的互动也迸发出很多关于民艺的奇思妙想——同样是在暂安处邂逅的绿豆和三黄,就将他们“一人一故事”的即兴表演与Raffia的影戏进行巧妙的结合,呈现出了不一样的影戏。

 

在宇宙中心经营这么一个空间绝非易事,单是房租和水电一年花费就接近20万,仅靠做活动是难以为续的。很多时候都是朋友们的支持和帮助让这个繁华五道口地下的文艺黑洞持续存在成为可能。今年年初,我们遇到了突如其来的资金问题,而正在这个时候又面临房租大幅上涨的压力,我们想了很多办法也一直没有合适的解决方案。不得已本打算暂安处就此转让,当时北京日报的媒体朋友一篇《“宇宙中心”的“文艺黑洞”,差点关掉》,几乎真成了暂安处的讣告。然而最关键的时候,一直在暂安处的这些伙伴们不仅不离不弃,反而一起出谋划策想办法,我们才发现原来这些年来,这些小伙伴们和我们一样都有同一个心愿,那就是希望这个地方能留下,所以我们决定发起这次众筹。为了将那些关于民艺关于本土文化的未完之事继续在这里开展下去,也为了让这片空间,在未来仍旧是民艺项目的孵化器和青年本土创作的大本营。

 

筹款成功后,我们将把资金投入到暂安处这个动物园的进一步建设中。

 

  • 我们将进一步改造暂安处,优化内外空间;

  • 我们会支持驻扎在这里的“动物们”,组织更多的针对青年们的优质活动,邀请更多民艺学者、专家和手艺人前来讲座和传授技艺;

  • 我们会组织更多的艺术家、导演和摄影师与我们一起前往田野考察,以更多样的形式记录下民间之美;

  • 我们会与更多的设计师、手艺人合作,一起研发和推广民艺设计品;

  • 我们也会针对有创作热情的青年,为他们提供影像制作、设计等实用的创作技能分享沙龙,让他们能更好地投入到基于本土文化的创作中。

 

这里将同所有充满热情和责任以及拥有独立思考和审美的青年面对面,让他们在这个“动物园”里,能获取改变的力量,并将这些力量汇聚起来。

 

很巧的是,在台湾淡水也有个“动物园”,那是1970年代,台湾文艺青年最爱聚集的地方,李双泽就从那里发起了“新民谣”。如今,我们想在暂安处开始“新民艺”——在这里聚集更多当代青年,一起来寻找和实践对本土文化的认同与回归,在这里遇见民艺的未来。


感谢您对暂安处的支持与关注,希望您能同我们一起参与到民艺,并能让民艺也走进到您的生活当中。所设回报还有更多故事请继续微信公众号“暂安处ZanAnZoo”(ID:zananchu),所有参与众筹的朋友将加入到暂安处大家庭的微信群。


也感谢您耐心看完我们和暂安处的故事,如果您也曾经和暂安处之间发生过让您印象深刻的事,或者您和民艺也有说不完的话,我们衷心希望您能将这篇文章分享到朋友圈或者微博并写下您和暂安处以及民艺的小故事,并截图发送给我们。我们会在公众号开辟一片故事墙,记录下这些故事,并将随机抽取十位朋友赠送精美小礼品。


点击 阅读原文 进入众筹网页面,选择相应回报并填写相关信息即可参与众筹(5000以下可以选择微信或网银支付,5000以上只能使用网银支付)~
















这里,

是北京地下,
为你提供孤独心灵与尚未凋零梦想的暂安处。
微信:zananchu

电话:010-62660856

地址:五道口嘉园3号楼3单元地下室,由楼两侧通道进入

公交路线:地铁13号线五道口站B出口向东,华联商场往南50米

驾车路线:导航定位蓟(ji)鑫大厦,小区入口紧邻蓟鑫大厦北侧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众筹网

 | |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