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个更明亮的夏天,遇见牯岭街少年
作者:小山tokoinu
公号:看电影看到死
生平第一次在看完一部电影之后,默默关掉播放器,然后隔了两秒,又重新打开播放器,点开,打算二刷,接着认认真真写篇影评(观后感)。
《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名声大到震天价响,却一直没有找到机会仔细来看。最初想看这部电影,原是因为从《春光乍泄》开始,就喜欢上张震这样的男孩。其实看电影看多了,到最后,已经不太分得清究竟喜欢的是这个角色还是这个演员了。我想在一切的最初,应该是从喜欢一个角色开始的。
张宛,一个漂泊异乡的青年,一想到他的形象,会自然而然和一种颜色联系起来,蓝色。安静,又很朴素的那种人生才刚刚开始的充满对未来的期待的美。又不是很有活力与朝气的,而是深邃而包容的,很值得信赖的,邻家男孩的形象。即使在电影里,他没有属于自己的一个完整的故事,好像连自己这个角色的存在都是作为另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恋的一个有机组成元素一样,看似没有独立性,他却给人以强烈的存在感。
那种明明好像与己无关,却下定决心要去背负起一个不知为何的承诺,历尽千山万水,也要从自己脚下把它兑现一样。或许他也是一直在希望能够说服自己,完成对自己内心的一个超越吧。去说服自己,世间是存在着永恒不变的事物的。
说回《牯岭街》,这是张震的成名作。电影里,用我的话来说,他就是一个小鬼头的形象。在看电影时,少年青涩的他和青年逐渐变得成熟的他两个形象一直在脑海中交织,以至于有时候看着看着连自己都不好意思地觉察到自己动机不纯,试图从他少年尚未发育完全的声带吐出的字句里找寻那种非常动人的嗓音特质。确实,他的声音是吸引人的。这是一点题外话,那时他才15岁。
而小四儿(张震饰)这个人物从开头到结尾,他经历的成长与变化,直到最后,我是可以接受的,至少它并没有触及我心中向黑暗妥协的最后的界限。毕竟,戏里也好,现实也罢,确实没有人能做到从里到外,干干净净、完好无损。人这辈子来到世上一趟,就准备面临磕磕碰碰,撕扯纠缠,有来自外界的,也有来自内心的,或者二者综合碰撞,把一个小小生命残酷碾压。好在他直到最后,心里都是怀揣着一丝对自己所理解的正义与善良的执着。
尽管对邻居胖叔心怀怨怼,还是扔掉石头去救老毛病发作的他。
《牯岭街》里描述的这个时代,包括故事发生的背景环境,在某种程度上是肮脏的。人,谁不想清清白白、舒舒服服地过完一生;谁不想走正道,过安稳日子?不知是不是我胆小,但是每当打打杀杀血流遍地的场面过渡到虽然琐碎却又至少算得上风平浪静的家庭生活场景,心里总是满怀一种劫后余生的感恩和对无辜逝去生命的同情与悲悯。
为给哈尼报仇,小公园血洗217,混战过后的血腥现场。
电影确实也是这么处理的,把惊心动魄与平静无波的镜头紧密地穿插在一起,更突显出和平的可贵。《战争与和平》的书名在电影中多次出现,第一次是哈尼找小四儿聊天,说自己在台南的时候无聊到只好读“武侠小说”,读了很多,名字却都记不清了,只有一本叫做《战争与和平》的印象很深刻;中间有一次在小猫王摆满唱片的桌面上看到了,不知道为什么会和唱片机放在一起,可能是电影或者歌剧的带子?这个我没有去了解所以不清楚。但是其暗喻的意味是很明显的;第三次是小四儿偷表东窗事发后,在全片中为数不多的一次终于和二姐心无芥蒂的交谈中提到,小四儿问二姐,有没有听说过《战争与和平》这本书?
战争还是和平?面对眼前的局面,好像连选择都成为一种奢侈。
对战争与和平的处理,电影是矛盾的。一方面为了揭示这批大陆迁徙人群与台湾格格不入的生活——更多是在心理层面的——他们这一代人面临着如何把自己的身心真正融入到台湾社会的问题。这矛盾的一部分在于,他们其实是心有不甘的,“反攻大陆”这种政治色彩极强的口号以及人们在聊天中提到“北平”“青岛”“汉口”这些地方的美食、建筑与风土人情等则是更偏向生活化的方面,这类场景是出现了很多次的,人们不知有意无意就一而再再而三回忆起在大陆的过去,或充满怨气,或充满怀恋,如此。因此,这些躁动自然而然在他们的下一代的心灵中埋下一颗种子,精神的空虚或者说找不到存在的意义,让这些街头帮派的存在有了合理性。
少年人是热血而冲动的,极易被影响。小四儿在片中一开始是以好学生的形象出现的,他不能百分百和混混团伙划清界限,于是他若即若离地生存在这盘根错节的复杂利益关系中。但是他最终还是走上“小太保”的道路,这根源有一部分来自整个社会(至少是他触目可及的这个大世界的一个小世界里),有一部分来自家庭,还有一部分来自内心。人心是个高度复杂的结构体系,人随着阅历增长,慢慢会产生各种各样的心情,各种各样的想法。慢慢形成而稳定下来的世界观也会随着所经历事情的增多而发生改变,当你的接收与既定的想法发生太大的冲突与分歧的时候,我们的心甚至会经历一个裂变的过程,这是痛苦的,会让眼泪止不住流出来。
我们可以从外在的关系上为小四儿的转变寻求原因,但这些都只是表面上的导火索。包括小明。爱情在今天已经被我们拔高到一个远远高于它自身分量的高度。小四儿慢慢变得叛逆,看起来小明起到的影响作用是很明显的。小四儿可以完全以一种旁观的姿态看帮派们撕斗,他可以不去参与,在自己的安全领地里明智地保护自己,因为他的家庭教育在无形中还是对他有一个约束力。在父亲面前,他永远有礼有节,用自己的懂事与听话来安慰本身就开始过着一种捉襟见肘的尴尬而窘迫生活的父母。但在第一次与小明相处之后,他也是第一次对前来挑衅的小混混动了手。而在得罪了别人之后,随着首次作为“主角”被堵,他也慢慢越来越深地被卷进这个风暴圈里,从此越陷越深。
与小明的相处,让他慢慢看清楚小明的处境,包括她不得已游走于各种势力(不同男性)之间的现实。他心里是有一种倾向的,他在慢慢把自己推进这个帮派互撕的圈子里。他的意图是什么?仅仅是因为爱情来了,要在心爱的人面前显示自己男子气概的勇气吗?
哈尼被217的山东害死后,他自觉参加了小公园血洗217的事件,刀光剑影血肉横飞之后(这时他并没有动手伤人),只剩他一个人在撞球室里了,面对奄奄一息痛苦呻吟的山东,小四儿颤抖着手打着手电筒,在黑暗的室内留下剧烈抖动的光影。在此时,他的内心是拒绝血腥的,拒绝杀戮的。
目睹血洗217后的满地狼藉,小四儿的内心卷起狂烈的风暴。
心烦意乱的他回到家后,对意图用宗教来宽慰自己的二姐说:“不要跟我传教。”这和后来小四儿选择二姐作为自己的真正知心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个转变背后的真正动因还需要来仔细探讨。电影后半段,小四儿有一段长镜头,在家中双臂挂在门框上以耶稣受难式的姿态背对观众呆站了很久。这是他心理发生变化的一个显性的征兆。他是在接受审判吗?他觉得自己有罪吗?抑或他在审判别人?
从很早开始,去找小猫王的时候,他就一直很关注那张女性的照片,这照片和那把最后杀死小明的刀是联系在一起的。有一次二姐收拾饭桌,看到小四儿在书上写下的句子“滑头,逃不过这一天”,里面就夹着这张女性的照片。而我们后来得知,小四儿去找滑头后得到一个消息,那就是小明又和富家公子哥小马“厮混”在一起。出于自尊心受伤,他也想模仿小马去泡MISS,结果在小翠口中又知道了原来和滑头在一起在国校被发现的人也是小明。
这让他越来越觉得小明需要被拯救,她简直就是一个执迷不悟的“失足女孩”。他给自己设定的位置是伸张正义的,他是代表拯救迷途的羔羊的那一方。在杀死小明的那一晚,他对小明说:“我是你现在唯一的希望了”。尽管他最后一气之下失手杀了小明,造成了犯罪与邪恶的事实。小四儿杀死小明的场景是够唯美浪漫的了,尽管这样说很冷酷无情。很多人认为小四儿杀死小明的姿势如同一个拥抱。在小明生前,他们几乎没有过亲密的肢体接触,可是小四儿心中是喜欢小明的。因为和她发展起恋爱,他甚至在上课时控制不住自己傻笑起来。
该怎么说,小四儿继承了父亲知识分子的那份正气凛然。他由胆小怕事变得勇敢,有为了爱人挺身而出,也有为了家人出口恶气。只是人终归是人,都有缺陷,不完美。年少气盛的小四儿因爱生恨杀了小明,口中恨铁不成钢地质问她“不要脸,没有出息啊”,这是他在这个年纪的冲动与不成熟把他推向深渊。但他的心是纯良的,他夜晚躲在睡橱里一刻不停地思考着他这个年纪还想不通的许许多多的困惑:有太多倒霉的人,太多不公平的事。
对少年人来说,这世间有太多的事难以理解。
父亲可以一直坚守着内心的正直,可是政治上的勾心斗角让他心力交瘁,也让他们这个本身就清贫的知识分子家庭陷入更加困难的境地,生活迫使他放低自己的尊严,心烦意燥的他只好借着老二“偷表”一事来发泄自己的郁闷。看到这里觉得人真的很无奈。
或许连电影本身也没有办法给我们提供解决生活这个大问题的答案,它只是抛出一个问题让我们思考,人生在世,就是在一片混乱又复杂的丛林中不断与生活搏斗的过程。很多人最后选择妥协,过上浑浑噩噩庸庸碌碌的一生;有的人则不愿委屈自己的心,拼命地想把内心的不满发泄出来,破罐子破摔也在所不辞。不同的选择,有不同的收获,也有不同的失去。
歇斯底里的小四儿,想保留关于小明的最后一点回忆。
无法释怀的是最后小四儿被送到警察局,当警员提出让他换下身上血迹斑斑的白T恤的时候,他从呆滞地坐着突然发起狂来,大喊地想从警员的控制中挣脱出来,制止他们要他换衣的要求,他喊的是:“她是我的,不可以把她拿走!不可以!不可以这样子啊……”给小四儿的最后一个镜头,就是他这样无助地挣扎着,带着哭腔地喊着,好像希望小明可以再回来。他只是一个孩子啊!挣脱了木屐的双脚因为带着血污,在地板上留下一团团血红印迹……
暴风骤雨之后重归宁静,留给这个家庭的还剩下什么?无论如何,少了一部分,从此在心里就成了残缺。我想当自己无比宝贵无比喜爱的一个人离开后,在某天收拾时毫无准备地就看到他的东西,那一刻心里就像突然被锤子敲打一下吧。
作者| 小山tokoinu;公号| 看电影看到死
感谢 @小山tokoinu 来稿!
投稿邮箱:luzhiyu.2046@163.com
电影是艺术的最后一口气
Watch Movies Till The Last Breath
鲸鱼放映室|麦田电影院|看图猜电影
有一张剧照|有一个影人|有一句台词|有一段原声
影史轶事|深度影评|导演访谈|资源共享
喜欢请关注公众号:看电影看到死
死在电影院 是影迷们最大的梦想
死在片场 是导演们最美的绝唱
Dying in the Cinema is the biggest dream for moviegoers,
As dying in the set for directors is the most beautiful wi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