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到世界尽头,这才是电影的装逼利器
作者:结冰
公号:不散(busan-movie)
十二年后,导演雎安奇终于放下了和主演诗人之间的矛盾,决定开始剪辑十二年前他在新疆历时一个多月拍摄的影片素材。一年后,他的这部影片在第四十四届鹿特丹国际电影节上获得了最佳亚洲电影大奖。
导演雎安奇生于新疆,他的首部影片《北京的风很大》受邀参加了第50届柏林国际电影节。之后拍过纪录片《被子》,以及未公映的影片《生日快乐!安先生》。是我们所说的“独立电影七君子”之一。南都周刊有一篇文章就详细地讲述了他和这部《诗人出差了》影片主演因为拍摄过程中发生的矛盾。而这样矛盾化解的过程也像极了诗人所要透露的情绪。
1、诗人
诗人在我们的眼里常常有着敏感的神经,癫狂的想法,痴迷的态度,颓唐的气质以及游荡的灵魂。雎安奇的这部影片主人公是一位来自上海的诗人竖,他操着一口上海话,瘦骨的身体里有着一颗不安的心。他的头发肆意耷拉着,喜欢问着原则上的问题,有着不一样的想法。
诗人竖
他和导演雎安奇用了40天从新疆南疆走到了北疆,在这期间他写了16首诗。在他们诗人聚集的地方,房间里十分脏乱,他们过着群居的生活。而诗人竖的这次远行则被称之为“出差”。
在这40天里,导演采用伪纪录片的形式叙述一个故事,这个故事就是穿越新疆的故事,这是真实电影的表达方式。他们搭车,去的地方总是停水停电,他们白天去沙漠、去石头城、去喀纳斯湖、与牧羊人聊天,晚上诗人则解放自己的肉体,不断地找妓女。
诗人跑在沙漠中
诗人的生活常常会有这窘境,而在这16首诗的背后,更像是电影在诉说的一种状态。“人生就像不存在一样”。诗人本身忧郁的气质下还有更多的失落、无奈、沉默、痛苦、孤独。
就像诗人诗里说的那样:“牙疼发生在你身上,我是感觉不到的,我甚至感觉不到自己有牙齿。”
2、妓女
影片的一开场便是诗人和妓女在旅馆做爱的戏,在影片零散的进行之中,诗人在KTV找小姐,在招待所度过一夜。妓女在这部影片中成为了不可或缺的元素。
诗人和小姐在KTV
妓女的生活无人能够想象,她们为了生存交付自己,但她们内心却极度空虚。诗人认为妓女是最真实最为现实的人,可万万没有料到她碰到了一个不为钱所动的人,她看穿同行的空虚与寂寞,也懂得生活的艰难。但她不想像这样可怜,她挣扎着,想要在这样没有水的日子里像一条鱼一样活下来。
不仅仅是她,诗人在这漫长的写诗本能的岁月里也是这样。诗人说阴道的感觉比手更接近其他阴道,他知道,他不仅仅只是难过。
诗人和妓女破碎的拥抱
他彻底放掉自己的肉体,让它尽情与欲望融合的时候,通常也有力不足的时刻。最后的那个妓女在结束之后轻轻地靠在他的身上抱住了他,理解变得如此多余。
他终于在最后一首诗里写道:“我得到了宝石,看到了宝石上的光。”
诗《宝石》
3、世界尽头
新疆在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地区,这样的一个大省就可以看尽一个中国。诗人穿过无边无际的沙漠,将自己的脚印留在沙子上,任驼铃叮当。他走在戈壁之上,才能感受生命的稀有与珍贵,他便不再反常。他也是一个容易感受可以疗伤的啊。
搭车的诗人和司机
诗人和司机谈论着若是女朋友肉体出轨,不能原谅。司机说男人的心里很窄,女人的心里很宽。这样的思想并不被认同,他们对事情的态度始终如一,不曾改变。
诗人看到这里的人因为生意和利益变得精明,他听到这里车祸发生的概率,他知道当地人不能原谅被歧视,他接触到不一样的当地人,看着这个荒唐与荒谬的世界,他发现自己如同一只青蛙。
他绑不住自己的欲望,干脆就放出去,他收不住自己的疲倦,还带着世界告诉他的名为荒唐的纪念品。
他抽烟,喝酒,全身赤裸,打炮,谈价钱,他也有不行的时刻,他或许一直觉得自己身处世界尽头,因为他终于知道,世界尽头不一定真的就是世界的尽头,而是写满绝望、阴郁、恐惧的时时刻刻。
诗人讲着两个朋友登山的故事
他坐在床上讲着两个朋友在山里闹鬼实为梦游症的故事,他害怕,他被太多东西压着了。他陷入空虚,但是他说“我看见灵魂的走动,它只照得到新的东西”。他梦见自己飘荡在一座空荡荡的石头城里,恐惧缠绕着他,他想着离开,或许需要的只是一次重新的出发。
我们或许不曾了解诗人的深情,诗人或许也不未曾经历我们的烦恼。诗人写了16首诗,这16首诗贯穿着整部电影,也控制着整部影片的节奏。除了之前提到的以外,以下这首也是我比较喜欢的,整首附在下面:
月光
月光
照在我的屋里
今夜,它格外明亮
我刚从滥情的梦中醒来
这阴魂不散的情
之于我,如同月光
之于光秃秃的月球
皎洁的月光
你知不知道自己在哪儿
知不知道一个梦在徘徊千百年后
请求熄灭的愿望
也许我们
在前生今世遇见有无数次
因为各自的落空
因为那被赞美的光芒
因为那
无所谓而只是美的
格外明亮
除了《诗人出差了》这部影片,诗在电影中的运用,还有一部即将上映的电影《路边野餐》。毕赣的这部电影的出名多是因为导演的美学风格以及片中出现了42分钟的长镜头。毕赣写的这首电影诗关注的是贵州,故事里的陈升踏上路途,在这段长镜头里经历了过去、现在和未来三个时空,而写意的诗也贯穿始终。
《诗人出差了》里主演是诗人,而《路边野餐》里导演毕赣是诗人。在潮湿的小镇里,亚热带乡土的气息带着观众进入一种别样的体验,这种体验像一场梦,像一首首诗,神奇绵密,如梦呓似自语,惶然告别过去,我们自己把自己困住的那些构想,都在放大美学的过程中被时空交错的旅途从与疏离的对抗中拉了出来,舒缓了视觉,呢喃着灵魂,朦胧了羁绊与思念。
毕赣的诗
诗在电影中多是表达了一种状态,牵出了一种情绪,尽管两部电影所要讲述的采取的方式不同,但是对诗却都是如此。在读出这些直白却又丰富的诗的时候,你所感受到的或许恰好突破了世界尽头。
本文转载自“不散”,诗人出差去哪儿。
喜欢请关注:不散(busan-movie)
电影是艺术的最后一口气
Watch Movies Till The Last Breath
鲸鱼放映室|麦田电影院|看图猜电影
有一张剧照|有一个影人|有一句台词|有一段原声
影史轶事|深度影评|导演访谈|资源共享
喜欢请关注公众号:看电影看到死
死在电影院 是影迷们最大的梦想
死在片场 是导演们最美的绝唱
Dying in the Cinema is the biggest dream for moviegoers,
As dying in the set for directors is the most beautiful wi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