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离开之后,我把自己活成了你
当爱情的火花绽放,在两个素昧平生的女人身上,当天性挣脱躯体的束缚,焕发出异常的心动。大胆而叛逆,隐秘而难以触碰,却徒生与世界抗争的勇气,本期麦田电影院,我们带你走入女孩特蕾丝的柔软内心,听她亲口讲诉与伴侣卡罗尔的一段尘封往事。
独家解读《卡罗尔》
腾讯视频电影频道出品,建议wifi下播放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z0186ussopw&width=500&height=375&auto=0
低沉而空灵的音乐由远及近,我们的视线从压抑的下水道雨篦,缓慢上升至热闹的世俗街景。1950年代冬季的纽约,人们裹紧大衣穿行于幽蓝昏黄的城市中心,喧嚣声伴和着内心的曲调,车窗背后面容模糊的女子,慢慢将尘封的往事一点点揭开。
“Carol”,这个本身带有圣诞颂曲之意的词语,在2015年圣诞之际,化身为荧幕上的一段真爱之歌。作为几乎“零差评”的电影,《卡萝尔》因其对“特殊”主题的艺术化渲染,上映数周后便为美国导演托德·海因斯夺得了戛纳同志棕榈奖。《卡萝尔》也在被称为奥斯卡风向标的纽约影评人协会奖上大获全胜。
影片讲述了两名身份殊异的女子,在一见钟情的爱恋中发酵,与自我相遇、与家庭坦白、与世俗抗争、与过往诀别,在反复的感伤和沉默中走向欣喜结局的过程。其剧本改编自著名女性犯罪小说家Patricia Highsmith(派翠西亚·海史密斯)的自传体小说《盐的代价》,导演将海史密斯的视角,安插于特芮丝身上,使我们得以目睹那场魂牵梦绕的初遇,和随之而来的惊心动魄的爱情。
有人说,凯特·布兰切特的表演让《卡萝尔》成功了一半:无论是在面对心动者时流露出的轻佻和风情,还是在遭受亲情压力时的愤慨和无助,凯特均能在保持丰富层次感的同时不失标志性的个人魅力;而作为电影的另一半,曾在《龙纹身的女孩》和《社交网络》中有过不俗表演的鲁妮·玛拉,一洗叛逆形象,通过几帧眼神的流转,便刻画出这位如精灵般单纯美丽又饱受内心煎熬的女孩,成为了实至名归的戛纳影后。
“Flung out of space”
一名金发红唇女子的出现,让身为玩具销售员的特芮丝心神不宁,她无意的到来更像是命中注定。慵懒的嗓音,带着尾音被拖长后莫名的性感,短暂的接触令人流连。特芮丝无法忘却这个萍水相逢女人,她的眼神中似乎写满了彼此间千丝万缕的联系。气场十足的卡萝尔,带着熟龄女子的强势与高傲,以不容拒绝的口吻将特芮丝一步一步“诱入”自己的生活。
有意无意的对视,漫不经心的试探,是两段日渐起伏的情感和一个逐渐深陷的漩涡。第一次前往卡萝尔家的周末,两人共处一室,街道的嘈杂被阻隔在车窗之外。游荡着的模糊目光,悠远的音乐,脸部的聚焦和卡萝尔随意的言语,狭小的车厢内蕴藏着近乎迷幻的自由,令特芮丝充满了幸福。而掩映在隧道的浑浊光斑中的甜蜜微笑,也是对这份隐秘而难以触碰的美的最好注解。
与其说怀着迟疑,不如说是渴望冒险的特芮丝,对卡萝尔一无所知却从未拒绝她的请求。对于那若有似无的暧昧,她曾忍不住想问,却被喧闹声打断。委屈的眼泪,往往加深了想念,也坚定了她的内心。当卡萝尔提出圣诞离家远行的邀约,特芮丝毫不犹豫表明了心意。
夜空下,她的眼睛闪着光,仿佛初生的婴儿,第一次看到生命的光芒。西行旅途中,两人像逃离枷锁的飞鸟,平静坦然地享受着上天赐予的自由。卡萝尔依旧高贵优雅,特芮丝的怯弱渐渐化为主动。汽车旅馆一幕,从靠在茶几边涂抹香水,到亲昵地把头靠在一起,脖颈相交时,俨然一对亲密的爱人;赤裸的身体紧紧相拥,宛如两颗宇宙中孤独漂浮的星球,迎来彼此的相遇。
情浓之处,卡萝尔第二次赞美眼前的少女,喃喃自语道“Flung out of Space”。“Space”既是芸芸众生所寄寓的空间,也如导演所言,指代未知的恋爱概率,和无法预知的情感;游弋在捉摸不定的命运中,一切的遭遇都是偶然,也是必然。
“My own grain”
朋友丹尼尔对特芮丝的一番表白,替托德作了影片的注解。爱就是“你只知道你被某种神秘的力量吸引了,就像物理中弹珠的活力,并不在意是谁或不是谁,重要的是那一阵吸引力。”汹涌蔓延的内心激情,终究会抵触到沉重的世俗压力,两人相爱之初便已埋下痛苦的根源。
尽管弗洛伊德在1935年就指出同性恋并非疾病,但二战之后的美国社会,依旧弥漫着浓烈的反同意识,在麦卡锡的高压统治下,同性恋从言辞攻击的道德靶子上升为法律政策和行动反对的目标,不仅成了污染全国的流行病,甚至面临失业的风险。对于本就处在社会边缘的女性,女同性恋与世俗的抗争和生存尤为艰难。
托德·海因斯在影片中从未明确提及“同性恋”这个词,而是以隐晦的“道德问题”或是“精神疾病”来代替,以洞幽察微的方式,借男女相爱的正常叙述那样,将这段禁忌之恋完美呈现。与外部的对抗和斗争在银幕上充分淡化,而最浓重的笔墨都着眼于情感自身的摇摆挣扎,和人物内心的彷徨。这样一种叙述的姿态,更像无声的控诉,没有太多疾风暴雨的表象,只冲击人的心灵。
现实中占据主权地位的男性,在本片里被刻意简洁化和典型化。导演对于片中男性角色的描绘几乎一笔带过。特芮丝面对异性的追求不以为意,提到男友理查时异常淡漠的态度,与处理同性关系时的差异一目了然。理查的每一个安排或憧憬,无论是去母亲家过圣诞节,还是去法国定居,都被她小心翼翼地搪塞与推托。与此相应,理查也从未在意过特芮丝的梦想,不曾给她平等的关注,他只顾自说自话,一切关照像无声的束缚,足够使特芮丝厌恶。
异性之间的龃龉也存在于卡萝尔和前夫哈吉,两人的纠缠是贯穿全片的重要线索。哈吉对女儿监护权的申请,是卡萝尔不得不面临的、与社会和“道德”的正面交锋。律师的一番精心准备,只能用欺骗换取一次妥协,而这已不是在车上睹见了爱人的卡萝尔心中所求。她动情的声诉,虽然失去了法律上的胜利,却赢回了压抑许久的心。当她说到,“如果我否认掉自己的天性,对她(女儿)、对我们来说有什么好处?”的时候,也替自己赢回了美丽。因为我们始终愿意相信,人的天性是美丽的,因为它是造物者的给予。
“A perpetual sunrise”
在留给特芮丝不辞而别的信中,她写道,“我们的生命将在那里延伸交汇,如同永恒的日出”,当纯粹的爱恋能够被幻想中的世界接受,个人的自由才算得上真正的自由。“我唯一能做的就是放手让你走”,卡萝尔缓缓道出的画外音回响在孤独的住所,像恋人离别时的告白,更是一番自我安慰。
文化氛围、传统道德一味地步步紧逼,个人也许只有在无奈中松手。失散的时间里,特芮丝用曾经心念的事业填补着内心的缺口,在摄影中找寻活着的意义。阴沉、萧瑟的景物衬托下,婉转流淌着的音乐仿佛特芮丝如泣的低诉。她将拍下的照片一一洗出,每一张卡萝尔都真实地存活在记忆里,存活在自己每一寸肌肤的体感上。
简单的单线叙事,巧妙地搭配着环形的倒叙,给整个故事增添了许多意味。影片开头的一幕,两人看似漫不经心的会面,其实是久别重逢的谈判,和意料之外的告白。观者看到特芮丝迟疑的双眼,才明白她心底翻腾的波浪。随着故事线的闭合,我们终于体会到隐入夜色的车中,眼神朦胧的特芮丝内心的百味陈杂;也得以感受卡萝尔轻轻一拍的深意和沉重。
画面里,男女双方交替在她的两肩拍过,仿佛隐喻着抉择时刻的来临;而开头时定格的背影,终于掩藏不住她慌乱的神情。下定决心的特芮丝从无聊的朋友聚会中返回,穿过重重人群,找到了卡萝尔。缓慢地靠近,伴着如梦如醉的钢琴声,摇晃的镜头也像观者摇晃的心,停留在她们交会时,足以令世界屏息的眼神里。
在影片中,导演托德将镜头一次次聚焦于车窗内外,当人物的面孔被雾气、雪痕遮蔽,卡萝尔和特芮丝看不清外界的变幻,意味着她们得不到世俗的通行证,也如同世俗永远看不懂她们悲伤的表情。无论是餐馆的橱窗,还是旅馆的梳妆镜,两人在无声的注视中看穿了彼此的心意,却也不无悲哀地承认,横贯在两人中间的,正是那道透明的、却真实存在的屏障。
幸运的是,两人最终选择毅然出走,走出道德和舆论的禁锢,不愿再屈服,故事也走向一个美好结局。也许在故事里编织一个美好的结尾是容易的,生活则不一样。没有永恒日出的岁月,迎来一天的日出,即成永恒。
卡萝尔和特芮丝这段艰难而感伤的路,沿着海史密斯的笔,相互搀扶着走进了托德·海因斯的胶片里。继《远离天堂》《天鹅绒金矿》之后,托德再次将视线集中于熟稔的女性主题,也依旧追随着自己50年代的情怀,在《卡萝尔》中坚持使用16毫米的胶片进行拍摄,创造出昏黄稍显黯淡的色调,视觉上减少了过分艳丽,呈现出复古的画面;大量留白式深沉的静默,令主人公感情的流动变得缓慢而克制。别致的衣着与装饰,勾勒出一幅富有年代感的纽约世情。
柏拉图说过,身体方面的生殖力使人爱恋异性,心灵方面的生殖力使人爱恋同性;前者的目的是人类种族的繁衍,后者的目的是美的创造。无论是《断背山》还是《霸王别姬》,跨越时空和国别,当禁忌之爱被世俗无情撕碎,留下的是叹惋和泪水。但同性之爱之所以让人咀嚼回味,其感人至深的魅力正在于此。
栏目组:麦田电影院
腾讯视频电影频道出品,转载请注明
获取电影汁源,请后台回复:卡罗尔
电影是艺术的最后一口气
Watch Movies Till The Last Breath
鲸鱼放映室|名人荐片|麦田电影院
有一张剧照|有一个影人|有一句台词|有一段原声
影史轶事|深度影评|导演访谈|资源共享
喜欢请关注公众号:看电影看到死
死在电影院 是影迷们最大的梦想
死在片场 是导演们最美的绝唱
Dying in the Cinema is the biggest dream for moviegoers,
As dying in the set for directors is the most beautiful wi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