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两会”专题 | 陈吉宁谈大气污染防治、PM2.5成因

2017-03-10 京环之声


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新闻中心于3月9日(星期四)16:15在梅地亚中心多功能厅举行记者会,邀请环保部部长陈吉宁就“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相关问题回答中外记者的提问。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r0382tdkf5o&width=500&height=375&auto=0


陈吉宁:媒体朋友们,非常高兴今天有机会在这里与大家见面,回答大家的提问,我也借此机会代表环保部向各位媒体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感谢大家长期以来对环保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环境问题是人类现代化进程中面临的一项重大挑战,优美环境是人类的重要福祉,美丽中国是中国梦的重要内容。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十八大以来总书记提出了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一系列新观念、新思想、新战略,总书记关于环境保护的有关批示、指示有200多次,生态文明建设是作为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战略的高度加以推进的。


李克强总理也对环境保护多次做出重要批示,这次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专门对环保工作做了重点部署,他特别强调要坚决打好蓝天保卫战,党中央、国务院对解决当前突出的环境问题,包括大气污染问题,决心是坚定的,行动是坚决的,力度和深度前所未有。环保部将按照中央的决策部署,全力以赴落实好各项环境保护的工作和任务,努力向人民交出一份合格的答卷。


环保工作涉及千家万户,与我们每个人都息息相关,我们每一个人既是受害者,又是享有者;既是污染者,也是保护者。所以我在这里也期盼我们每一个人不要成为环境问题的旁观者、指责者,要成为解决环境问题的参与者、贡献者,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只要我们大家共同努力,我们就会更好、更快地实现天蓝、水清、地净的美丽中国。



中国日报和中国日报网记者:老百姓天天都希望能看到像今天这样的蓝天白云,但是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重污染天气。大气十条出台实施已经三年多了,请问秋冬重污染天气的原因是什么?目前我们治理重污染天气的路子对不对?什么时候能够看到重污染天气状况的好转?谢谢。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h0382erjg0t&width=500&height=375&auto=0


陈吉宁:谢谢您的提问,大气污染控制行动计划已经实施三年多了,大家都很关心这三年到底有没有进展,特别是今年入冬以来出现了多个大面积的重污染天气,大家又有一些困惑。所以我今天就着你这个问题想先谈一点概念,我们怎么看这个问题。

    

空气质量,包括PM2.5主要受两个变量影响,一个是污染物的排放量,一个是气象条件,受这两个因素影响。其中气象条件是边界条件,决定了这个区域有多大的环境容量,也就是说这个区域可以接收多少污染物的排放量,而环境质量不超标。污染物的排放量我们认为它是个质变量,是引起环境质量变化的决定因素,这两个变量所发挥的作用是不同的。

    

在这两个因素中,气象条件是自然因素,是不可控的,而且它有一个突出的特点,这个特点就是气象条件具有很强的波动性,随着小时、每天,甚至再长一点的时间尺度,每周、每月、每年,都会有很大的变动。那么这意味着什么呢?这意味着在一个地区环境的容量是随着气象条件变化的。在冬季更容易形成静稳天气这种气象条件,所以冬季的环境容量比较低的。但是冬季我们要取暖,所以又会增加污染物的排放量,这一减一增,导致了冬季频繁出现重污染天气,这是气象因素。

    

第二个因素就是排放量,排放量主要是人为因素造成的,所以它是个可控因素。那么我们环保工作的目标就是把这个可控因素的人为的排放污染物量要尽可能地减下去,减到什么程度呢?减到最小环境容量允许的排放量的时候,就不再会出现重污染天了,就没有污染了,我们讲这个环境问题就解决了,就达标了。

   

一般来讲,解决一个环境问题不是短期两三年可以解决的,需要一个比较长的时间。所以当我们判断一个环境污染控制策略是不是有效,那么需要把这些起波动作用的气象条件排除出去,这样的话我们才知道我们采取的措施方向对不对,力度够不够,所以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工作方法。国际上一般有一个通用的办法,不是简单地今年跟去年比,而是用三年滑动平均法来进行评价,这种办法就是用更长一个时期来尽可能地把气象的波动因素给它剔除掉。

    

中国的大气污染治理已经实施三年多的时间了,所以我们是可以做一个三年的类似比较来看,我们采取的措施方向对不对,力度够不够,这就回答刚才那位记者的问题。我把这三年的情况在这里给大家看一下,2016年北京市PM2.5平均浓度为73微克/立方米,比2013年下降18%;2016年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这是我们三个控制PM2.5的重点地区,平均浓度分别为71微克/立方米、46微克/立方米、32微克/立方米,与2013年相比分别下降33%、31.3%和31.9%。另外还有一个数据,就是2016年我们还有74个重点城市,PM2.5浓度去年是50微克/立方米,比2013年下降了30.6%。

    

所以大家可以看,除了北京之外,我们所有控制PM2.5的地区在过去的三年里都减少了30%以上。随着这30%的减少,与此同时我们优良天数的比例在上升,重污染发生的频次也在明显降低。所以大家如果用一个三年的时间来看,我们的变化是实实在在的,是显著的,可以讲它是一个整体的全面的改善。这个改善方向是对的,力度够不够?我们也可以跟发达国家解决这一问题,它三年时间改善的程度做比较。我们可以发现,即使从改善速度上看,我们也不慢,比一些国家甚至还要快。但是我们解决这些问题的条件跟他们比要难得多。

    

发达国家解决大气污染问题基本上是分阶段解决的,先解决燃煤的问题,再解决机动车的问题,是分阶段、比较长的一个时期解决的。我们不同,大家看我们非常偏重的一个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主要是以煤炭、化石燃料燃烧为主;同时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我们也有一些不是那么绿色的生活方式,比如说现在散煤的用量跟以前比增长很快,汽车的使用量增长也很快,所以我们单位面积的人类活动强度比他们要高很多。

    

所以我们是在这样一个比较难的情况下,三年时间取得这样一个成绩的。所以从这个发展的趋势看,这充分说明我们当前改善大气治理的方向和举措是对的,是有效的。去年我们请中国工程院集合了各方面的专家,对大气十条的执行情况做了一个中期评估,他们独立得出的结论也说明了当前的治理方向和路径是正确的,取得了积极的效果。所以我们要对大气污染治理要有充分的信心,这个信心是在适时的观测基础上得到的,不是一个盲目的信心。

    

那么我们的问题是什么呢?取得的成绩不是要掩盖问题,我们还是要面对这些问题,那么我们的问题,我在1月初记者会上明确的说过,就是我们冬季取暖的污染改善程度并不大。我今天也在这里给大家报告一下,也是用三年的时间看一看,冬季取暖我们变化有多大,2016年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三个重点地区和74个城市取暖季的PM2.5平均浓度分别为122微克/立方米、61微克/立方米、47微克/立方米、76微克/立方米,与2013年相比分别下降9.6%、36.5%、26.6%和20.8%。什么含义?大家可以看到,除了京津冀之外,其他地区即使是在冬季,环境质量也有比较大的改善,比较明显的是广东,大家看已经连续两年年均浓度整体达标了。

    

那么怎么看京津冀的问题?这是大家关心的,这里面也有主客观两个方面的原因,特别是今年入冬以来问题比较突出。客观原因就是我们去年秋天入冬以来,全球出现了普遍的气候异常现象,污染物扩散条件是多年来最不利的一次,不仅影响到中国,大家看从印度、伊朗、中东、韩国,到欧洲的英国、法国、德国,都出现了严重的空气污染问题,有些国家已经长期解决这个问题了,这次雾霾的重污染天又卷土重来。中国北方地区今年是一个大暖冬年,冷空气不活跃,强度弱、风速小、湿度明显偏高,不利于污染物扩散,不仅增加了污染物的积累,而且促成了PM2.5的生成。

    

那么有没有主观原因呢?也有主观原因,现在看来就是我们针对冬季的污染防控措施还需要进一步加强,这是我们当前治理大气污染的难点和弱点。针对这个问题,中央做了专门的部署,大家可能注意到了,总书记亲自研究北方冬季供暖工作;李克强总理这次在今年部署大气污染治理工作中提了五个方面,很多工作就是针对冬季供暖问题的;张高丽副总理也多次专题研究这个问题。

    

应该讲我们现阶段对下一步如何解决冬季大气污染问题,是各种措施都非常明确了,关键是抓落实,就是要撸起袖子,把这些已经部署的工作抓实、抓细、抓好。我也说过,我们是在一个高污染排放量的这种情况下来改善我们的环境,这个高污染排放量不是一个数值,后面有复杂的经济社会活动,后面是偏重的产业结构、能源结构。这些问题的调整涉及方方面面的工作,所以它需要一个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

    

发达国家解决空气污染问题用了二十年到四十年的时间,有的甚至用五十年的时间,所以我们既要打好攻坚战,又要打好持久战。但是有一点,您刚才问我说多长时间,有一点我可以告诉大家,我们一定会比发达国家解决这个问题要更早,我这也是有依据的。从过去我们一些环境问题解决上看,比如说二氧化硫酸雨的问题,比如说水中的有机物的问题,这都是过去比较突出的环境问题,我们解决这些问题的峰值出现的时间,要远远早于发达国家。所以我们有信心在我们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一定能够更快、更好地解决我们当前的突出环境问题,我就把这个问题讲到这里。



新华社记者:目前社会上对于重污染天气的成因是众说纷纭,不同的专家、机构都会有不同的说法,有的甚至互相矛盾,这个对公众带来很多的疑惑,大家不知道究竟该去相信谁。那么想请问陈部长,您认为PM2.5究竟是怎样形成的?谢谢。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r038285y17s&width=500&height=375&auto=0


陈吉宁:您问了一个非常专业的问题,这个不是一句两句能讲清楚的,我试图把这个问题讲清楚。关于PM2.5的成因实际上是有基本的科学共识的,我们今年1月份做了两天的科研讨论会,专门邀请了一些记者参加,就是来再次讨论PM2.5的成因,这次讨论进一步明确了目前大家对PM2.5成因的科学共识。

    

为什么会有一些误读或者混乱呢?我想一个是这个过程比较复杂,另外也有一些误读,混淆了一些概念。PM2.5是指空气中粒径小于或者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它是一类物质的统称,不是一个单一的物质,这里面包括硫酸盐、硝酸盐、铵盐、有机化合物、元素碳等等,这是第一个要搞清楚的。

    

第二个就是它们怎么形成PM2.5的?这是问题的所在。PM2.5包括两个部分,一个部分是由于自然界或者是我们人类活动,或者叫污染源,直接产生的PM2.5,有些是我们直接排放的,或者自然界本身就有的,我们把这个叫一次排放。还有一部分是大气中的一些气态物质,比如说二氧化硫、氮氧化物、VOC,它们经过复杂的物理化学反应生成的,这个叫二次生成。这部分气态物质也主要是人类活动污染产生的。

    

所以我们讲PM2.5实际上是两部分,一类是直接产生的,一部分是由气态物质污染物反应生成的。那么我们要知道这个污染的来源,就是要把这个一次生成的和二次生成的这些物质追溯到是谁产生的,是哪些污染者排放的,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所以我们叫源解析,只有通过源解析我们才知道是谁排放的,贡献量有多大,不是一个人通过直观就可以知道PM2.5是谁排放的,比如说汽车尾气,汽车尾气对PM2.5的贡献不是一次排放,主要是二次生成的。

    

近些年我们分别对北京、天津等35个城市开展了源解析工作,基本弄清楚了比如说燃煤、工业排放、扬尘、机动车、秸秆焚烧等等,都是PM2.5形成的主要原因。当然这个原因还可以细分,比如说不同的工业排放量是不一样的,钢铁、焦炭是不一样的,不同的汽车也不一样,国Ⅳ国Ⅴ和老旧车、重型柴油车,会相差几十倍甚至上百倍;散煤的燃烧和电厂煤的燃烧也不一样,还可以进行细分。


所以我想告诉大家,各地产业结构不一样、生产生活条件不一样,各个地方的污染源的来源和构成的比例是有差异的,而且这个差异有时候又会很大。即使在同一个城市,由于季节性的变化,这个来源也会有所变化。但是尽管这样一个复杂性和可变性,总的来看,我们从污染治理的政策和措施制定角度看,因为它是三到五年的时期,而且是在一个区域里,这个成因相对来说尽管有这些变化,它是稳定的,是清晰的,是明确的。

 

那么问题在什么地方呢?因为每一个城市污染的成因不是单一的,是多个原因形成的,所以每一个城市在采取污染控制措施的时候,不会采取一个措施,说我只控制工业污染,燃煤我不控制,不可能,因为这样的成本代价太高,所以各地都会采取多种措施,综合举措来进行控制。综合举措背后就会涉及到各方的利益,你控制谁、不控制谁,就会涉及到各方的利益,从而由于所站的利益角度不同,就引发了对一个清楚的、客观的污染成因,会有不同的理解,甚至误解,甚至有些有意的歪曲,就带来一些混乱。这是我想给大家解释的一个问题。

    

另外一个就是近些年来,也有一些专家从自己的研究领域和技术领域,对PM2.5的成因给了一些新的见解。这些见解不是针对一次源大家有什么不同的见解,而是针对二次生成的机理大家有不同的见解,就是到底怎么生成。这个问题也是一个很自然的问题,因为我们随着污染治理的深化,比如说最近两年,我们PM2.5的二次生成的部分在增加,这里面当然涉及到一些机制的、机理的变化,专家就要研究这些问题,提出一些新的见解。但是这些见解不是对源解析的否定,而是对认识的深化。

    

所以从管理的角度来讲,我们非常重视这些研究,对每一个严肃的研究我们都认真对待。但是我也坦率地告诉大家,这里面也有很多是不严谨的研究,带来了很多误解。但是这些研究有些已经可以上升到决策层面了,比如说我们在今年的工作计划中,对氮氧化物的控制就加强了;但是更多的研究还在学术讨论中,还有很大的争议,还不能够上升到科学决策层面。

    

同时由于每个研究者所在的地域不同、采样时间不同、方法不同、观测角度不同,不是从系统的角度,从一个大区域的尺度来研究这个污染源的问题,所以得出的一些结论还不具有普遍性和一致性,所以我们还要让这些研究继续进行下去。那么在这个过程中,特别要防止对一些学术观点的过度解读,从而造成社会的误解。

    

环保部也做了大量的工作,我们帮助做源解析,比如说,我们不仅建立了京津冀地区PM2.5监测网络,而且建立了源解析的组分网,而且建立了走航系统,可以观测污染源是怎么传输的,来帮助各地进行源解析.下一步我们会进一步加大这方面的工作力度。

    

另外一个更重要的工作是,要加强科学家、管理者和媒体公众的对话,把这些复杂的、学术性的问题给大家讲清楚,不要带来误解,也可以指导地方更有针对性地、更好地科学决策治理污染。




往期文章精彩回顾


决战丨北京将以超常规措施治理燃煤污染


严控VOCs丨年内重点工业行业挥发性有机物排放不达标 淘汰出局


小明来电 | 国Ⅰ国Ⅱ轻型汽油车限行政策咨询


小明得吧得丨看看您家爱车的排放标准吧,或许明年被禁入五环!


一图读懂 | 最新修订的《北京市空气重污染应急预案》


老司机换车记 | 换车怎么拿补贴?看攻略!!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