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绿水青山 锦绣京华——怀柔篇


北京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北京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着力实施绿色北京战略,以钉钉子精神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生态环境质量取得全面、持续改善,市民的幸福感、获得感显著增强。


5月22日起,北京市生态环境局政务新媒体推出“绿水青山 锦绣京华”专栏,展示各区生态环境建设实践成果以及新思路新举措。


今天与大家见面的是怀柔区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局长鲁颖彤同志署名文章《守护绿水青山,擦亮生态名片  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描绘美丽怀柔新画卷》。

守护绿水青山,擦亮生态名片

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描绘美丽怀柔新画卷


怀柔区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局长 鲁颖彤


走进怀柔,蓝天白云、碧水荡漾,绿草盈盈、青山依依,森林环绕、生态宜居,一幅蓝绿交织的大美画卷赫然映入眼帘,这是怀柔区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绿色“成绩单”。


雁栖湖畔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建设美丽中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内容”。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怀柔区始终坚持在首都生态文明建设大局中寻找着力点,争模范、做首善,在以科学城为统领的“1+3”融合发展新征程中做好生态涵养“1”的文章,一仗接着一仗打,一茬接着一茬干,一张蓝图绘到底,一幅“天更蓝、水更清、土更净、地更绿”的美丽怀柔新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环境质量实现跨越式发展

交上了人民群众满意答卷


空气质量改善实现“五个新跨越”

2017年、2018年连续两年PM2.5(细颗粒物)年均浓度全市第一;2019年PM2.5年均浓度在全市率先达到国家二级标准;2020年PM2.5实现29微克/立方米,率先进入“20+”;2021年6项空气质量指标实现全面达标,PM10、SO2、NO2、CO年均浓度排名全市第一,臭氧年均浓度首次达到国家二级标准;2022年冬奥会期间怀柔区PM2.5平均浓度为19微克/立方米,排名全市第一;空气质量改善取得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历史性突破。

地表水环境质量、土壤环境质量取得良好成效

地表水环境质量位居全市前列,其中2018年、2020年、2021年地表水环境质量排名全市第一;密云水库上游龙潭沟门水质监测点位多次达到地表水Ⅰ类水质。土壤环境质量持续保持良好。

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果丰硕

全区生态环境状况连续多年名列前茅,森林覆盖率、林木绿化率分别达到77.38%、85.02%,全市第一。荣获“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和“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称号。良好的生态环境吸引了白天鹅、黑天鹅、水毛茛、黑鳍鳈、中华多刺鱼、白扇蟌、黑色蟌、棘角蛇纹春蜓、白鹭、鸿雁、秋沙鸭等多种对生态环境要求高的动植物落户怀柔。2022年4月底,国家一级保护植物——珙桐,在怀柔迎来20年来第一次盛花期。




聚焦重点难点

“十三五”时期爬坡过坎

驰而不息打硬仗



一以贯之强化统筹。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综合治理,始终坚持先部署、严计划、细措施、强保障,充分发挥区委生态文明委“一办七组”统筹协调作用,每年制定工作要点、污染防治攻坚战行动计划,分解任务,量化目标,压实责任。建立定期调度、通报考核、督查巡查、驻场分析、现场督办机制,在生态环境改善中,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迎难而上狠抓重点。大力推进辖区燃煤锅炉清洁能源改造、茶炉大灶清理整顿。主动加压,组织1443家餐饮油烟治理。率先实行道路积尘负荷走航监测,推行平原地区机扫全覆盖,有效减少道路扬尘污染。提前完成入河排污口清理整治任务;建立与河北省承德市、张家口市及北京市密云、延庆联建共保机制,保护密云水库上游流域生态环境持续向好。持续推进农用地分类管理;强化建设用地准入关口,对200余家关停企业原址用地开展筛查;严格未利用地保护。





0.1微克抠出“怀柔蓝”。开展大气污染防治攻坚行动,建立“0.1微克”微信工作群,实时调度整改大气污染问题;区生态环境局领导班子带队常态化夜查;推行“1+8+16”扬尘综合管控体系;PM2.5年均浓度由2014年的76.4微克/立方米下降到2021年的30微克/立方米,降幅达61%,“怀柔蓝”成为常态。




贯彻新发展理念

“十四五”开局迈出坚实步伐

科技赋能,推进环境领域科技场景应用

坚持科技赋能、精准治污,将大数据应用和传感器产业在环境领域创新应用,形成一个个科技应用场景。建设457台覆盖全区的高密度PM2.5监测设备和小型粗颗粒物监测站点,实时监测,“点对点”精细化管理。利用数据开展驻点分析,实现全时段对蓝天“把脉”;将量子点光谱传感技术在水环境监测预警中应用,利用310个量子点光谱水质监测设备,对化学需氧量、高锰酸盐指数等9项指标进行监测,实时掌握主要河流水质变化情况;组织辖区印刷企业充分利用“催化燃烧”治理技术对VOCs开展深度治理,在“一厂一策”评估基础上,对全区167家涉VOCs排放企业建立立体实时监测系统,实现“治理+监测”全流程控制。

大力推动绿色低碳发展

推动PM2.5和臭氧污染协同治理,减污和降碳共同发力,完成怀柔区重点年份碳减排清单编制工作,研究制定《怀柔区“十四五”低碳发展规划》;强化18家重点碳排放单位、9家一般报告单位减排责任,完成年度履约。探索重点区域、园区、企业、景区等低碳示范区建设工作路径,科学有序推动“双碳”目标实现。

构建生态环境现代治理体系

建立生态损害赔偿制度;实行排污许可“一证式”监管;全面启动“三线一单”工作,实现生态环境分区管控。




讲好怀柔故事

传播生态文明理念

“以美为媒”讲好怀柔生态故事 怀柔区生态环境局与中国戏曲学院新媒体艺术系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不断拓展宣传形式和渠道,围绕生物多样性日、六五环境日、低碳日开展精彩纷呈的主题宣传活动,“以美为媒”讲好怀柔生态故事,引导全社会形成保护生态、绿色生产生活的良好风尚。《中国环境报》头版以《我们真的是一微克一微克抠出来的》为题报道怀柔区大气治理成果;《北京日报》专版刊出《山水怀柔彰显“两山”大格局》;《光明日报》刊出《“京郊明珠”满目绿色,怀柔正成为科学家期待的诗和远方》等。


奋进新征程,描绘新画卷。在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征程上,我们决心坚决守护好京郊明珠的绿水青山,踔厉奋发,笃行不怠,担当作为,不辱使命,以匠心实干精神擦亮生态文明“金名片”,让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怀柔结出更加丰硕的成果。

怀柔水库



怀柔区生态环境局供图

编辑:张雪洁

往期回顾

《2021年北京市生态环境状况公报》发布 

空气质量首次全面达标 生态环境状况持续向好

美丽北京 | 《2021年北京市生态环境状况公报》发布 空气质量首次全面达标

美丽北京 | 2021年全市地表水水质持续改善 碧水绿岸就在身边

美丽北京 | 2021年全市生态环境状况良好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