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绿水青山 锦绣京华——平谷篇

北京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北京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着力实施绿色北京战略,以钉钉子精神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生态环境质量取得全面、持续改善,市民的幸福感、获得感显著增强。


5月22日起,北京市生态环境局政务新媒体推出“绿水青山 锦绣京华”专栏,展示各区生态环境建设实践成果以及新思路新举措。


今天与大家见面的是平谷区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局长张小勇同志的署名文章《绿色崛起正当时,奋力书写新时代发展平谷新篇章》。

绿色崛起正当时

奋力书写新时代发展平谷新篇章


平谷区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局长 张小勇


平谷位于北京东北部,地处燕山余脉,东、南、北三面环山,与津冀地缘相接,总面积948平方公里,山区、浅山区、平原面积各占1/3;森林覆盖率达67.32%。初夏时节,走进平谷,满目青翠层层铺染,一路山清水秀;万亩桃林结成累累硕果,挂满枝头;金海湖水波光粼粼、碧波荡漾,两岸森林郁郁葱葱;美丽乡村建设如火如荼......


立足资源禀赋和生态优势,平谷区始终坚持“生态立区、绿色发展”理念,坚决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以敢为人先的胆识和气魄,坚持及早谋划、铁腕治污、科学施策、精细管控,实现了生态更美、产业更兴、百姓更富。





生态是平谷的立区之本,生态资源系统保护是平谷区实现绿色发展的前提。


坚持高位谋划,构筑高质量发展空间。制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绿色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印发实施《平谷区“十四五”时期生态文明建设规划》等13个重点规划,将“生态立区、绿色发展”理念贯穿“十四五”各专项规划全篇。严格分类分区管控,成功创建“基本无违法建设区”,强化生态保护红线刚性约束,不断加强自然保护地管理。


坚持治标治本同步,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向好。2021年,全区空气中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为33微克/立方米,达到了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连续两年实现“30+”;全区地表水国控断面优Ⅲ比例达到100%。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和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均达到了100%。生物多样性逐步改善,黑鹳、金雕、中华秋沙鸭等野生保护动物陆续重现。





产业兴、百姓富,随着平谷区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提升,绿色发展的实践与探索正在不断深化,绿水青山正在转化为金山银山。


作为北京市生态涵养区之一,平谷区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围绕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的发展思路,大力发展绿色农业、特色休闲业和综合物流,以一以贯之的理念、一如既往的情怀、一抓到底的担当,探索出一条具有平谷特色的“两山”转化有效路径,2021年成功获得国家“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称号。


平谷拥有22万亩堪称世界集中连片种植面积最大的桃园,作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国宴上的特供礼品,热销国内外,成为中国驰名商标和中欧地理标志互认产品,品牌价值达108亿,带动了7万农民就业增收,是名副其实的“富民果”,实现了“桃花源里见小康”。品牌化、组织化、标准化的经营模式,在全区复制推广,打造出了“北寨红杏、佛见喜梨”等一批知名品牌,林菌、林药、林禽、林蜂等林下经济激活了兴绿富民新业态,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常年位居全市前列。


与“三城一区”一同被纳入全市5个绿色创新高地之一的农业科技创新示范区建设有序推进。农业科技资源要素和项目持续在平谷集聚、落地,北京•京瓦农业科技创新中心等项目加快建设。生态智慧养殖业加速发展,新希望、首农等5座现代化养猪场建成投产。平谷正奋力打造具有“区域带动能力、全国引领能力、全球竞争能力”的“农业中关村”。


以生态为基础、文化为特色、绿色为方向、创新为引领,“办好一个会,搞活一座城”,成功举办世界休闲大会。特色民宿带动乡村休闲旅游蓬勃发展,峪口千亩油菜花田、代舍精品民宿等6个场景入选全市首批“网红打卡地”。集农旅、文旅、山水观光、运动休闲于一体的“生态休闲之都”冉冉升起。

 

平谷立足区位优势,建设“海陆空铁”四位一体口岸体系,打造多式联运京东黄金物流港,建设服务首都的绿色智慧商贸物流枢纽,入选北京市唯一首批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大力推进“公转铁”运输结构调整,公路转铁路运量从2016年58万吨提升至2021年180.74万吨,每年可减少重柴货车4.6万辆次上路行驶,降低碳排放0.72万吨、氮氧化物216吨,为首都大气污染防治、“大城市病”治理、保供稳价做出贡献。





规划引路,固本夯基。平谷区把抓“双基”打基础作为长远之计和固本之举,努力使每个基层党组织都成为践行“两山理论”的坚强战斗堡垒。


创新实施“街乡吹哨、部门报到”工作机制,坚持党建引领,打通抓落实的“最后一公里”,从联合执法链拓展到管理链、发展链。2018年在全市推广,2019年成功入选中央组织部编选的攻坚克难案例,2020年被中央全国依法治国委员会办公室命名为第一批法治政府建设示范项目。


创新推动“生态桥”治理工程,将果树枝条废弃物加工成有机肥还田,解决了困扰平谷农村多年的环境治理、空气污染等重点难点问题。成功入选国家发展改革委生态文明建设典型案例,获得首届首都治理最佳实践一等奖。在“生态桥”示范园不远处,刘家店镇寅洞村正在尝试构建村级生态文明积分管理体系。截至2021年底,寅洞村生态积分示范村共实现92.6%户参与,总积分40659分。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平谷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坚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全力加快“三区一口岸”功能建设,面向碳中和愿景,实现碳达峰后稳中有降,深入落实绿色北京战略,打造出蓝天白云、桃红柳绿、繁星闪烁、鱼翔浅底、鸟语花香的生态谷,奋力书写新时代绿色发展新辉煌。




平谷区生态环境局供图

编辑:刘霞

往期回顾

第九届北京生态环境文化周“云端”开幕

《2021年北京市生态环境状况公报》发布 

空气质量首次全面达标 生态环境状况持续向好

美丽北京 | 《2021年北京市生态环境状况公报》发布 空气质量首次全面达标

美丽北京 | 2021年全市地表水水质持续改善 碧水绿岸就在身边

美丽北京 | 2021年全市生态环境状况良好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