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首都五年新变化 | 绿水青山 锦绣京华——石景山篇


北京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北京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着力实施绿色北京战略,以钉钉子精神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生态环境质量取得全面、持续改善,市民的幸福感、获得感显著增强。


5月22日起,北京市生态环境局政务新媒体推出“绿水青山 锦绣京华”专栏,展示各区生态环境建设实践成果以及新思路新举措。


今天与大家见面的是石景山区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局长王瑞超同志署名文章《努力把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做到精致细致极致 全力打造山水融城的首都城市西大门》。


努力把生态文明建设工作

做到精致细致极致

全力打造山水融城的首都城市西大门

石景山区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局长王瑞超



石景山区作为首都工业的发祥地,曾见证了新中国波澜壮阔的现代工业史诗,如今的石景山区积极融入首都发展新格局,正在经历由传统重工业区向现代化高端绿色之城的战略转型。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石景山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北京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紧紧抓住“两大机遇”,牢牢把握“两个关键”,加快推进“三区建设”,打造山水文化融合的生态宜居示范区,统筹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明显改善,首都西大门更加靓丽,展现出“一半山水一半城”的美丽姿态。




扎实推进生态环境建设

- 绿水青山 锦绣京华 -


不断健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

深化体制改革,组建区委生态文明建设委员会,建立“一办七组”工作机制,深入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围绕推动生态文明水平整体提升,统筹协调、督促落实生态文明建设重点任务措施。构建责任体系,修订实施《北京市石景山区环境保护工作职责分工》,压实责任,推动“条块结合、部门协作、上下联动”的工作格局。

狠抓督察任务整改落实

按照“整改、验收、核查、销号”闭环管理模式,办理第一轮中央环保督察、第二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以及第一轮北京市环保督察期间群众信访件,切实解决了一批群众关切的生态环境问题。启动区级生态环境保护督查,成立2021年生态环境保护督查领导小组,下设四个督查组,选派四名二级巡视员任督查组组长,从各部门、各街道办事处抽调工作人员全职开展督查。督查组实行组长负责制,对全区18家单位开展督查,督促环境保护责任落实到位。



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向好

- 绿水青山 锦绣京华 -

大气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石景山区主要污染指标细颗粒物(PM2.5)、可吸入颗粒物(PM10)、二氧化硫(SO2)和二氧化氮(NO2)年均浓度逐年下降。2021年,石景山区六项主要大气污染物年均浓度全面达标,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明显增加,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为284天,达标比例为78.0%,较2017年增加81天,重污染天比2017年减少26天。

水环境质量稳步提升。全区无黑臭水体,污水处理率达到99.4%。截至2021年底,国控南大荒桥考核断面平均水质为Ⅲ类;市控玉泉路断面平均水质为Ⅲ类,高井沟麻峪村桥断面平均水质为Ⅲ类,永引上段亚疗桥断面平均水质为Ⅱ类。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保持稳定达标;地下水水质总体稳定。

土壤环境质量保持良好。农用地、建设用地、未利用地“三地”齐抓共管,土壤环境状况总体良好,土壤环境安全得到基本保障,土壤环境风险得到有效管控。





大尺度建设城市绿色生态空间

- 绿水青山 锦绣京华 -


石景山区在北京中心城区中率先“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全面优化城市森林景观格局,扩大蓝绿资源面积,提升城市森林质量,培植森林生态文化。截至2021年底,全区共新建和改造大型城市公园25座,社区公园、口袋公园与小微绿地54处,新增和改造提升绿地总面积近400公顷。森林覆盖率31.49%,人均公园绿地面积24.16平方米,全区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53.8%。全区公园绿地500米服务半径覆盖率达到99.32%,位居全市第一。以森林浸润城市,以多彩丰盈生活,石景山区“山、河、轴、链、园”的绿色生态体系基本构建完成,“一半山水一半城”的美丽姿态已经初步显现。





服务保障冬奥筹办,擦亮“双奥之区”金名片

- 绿水青山 锦绣京华 -



围绕服务保障冬奥,石景山区开展了城市景观建设,打造了石龙匝道、阜石路冬奥特色景观大道、“一起向未来”冬奥主题花坛等景观,为场馆周边城市绿化景观注入冬奥元素,凸显绿色生态文明效益,塑造山水人文特色。首钢实现从老工业区到奥运赛场的绿色转型,推动节能低碳技术研发应用,落实绿色建筑星级标准,生态、文化、旅游实现深度融合。





环境监管能力水平稳步提升

- 绿水青山 锦绣京华 -



严格依法依规监管

切实加强和规范环评与排污许可事中事后监管,对辖区固定污染源实施排污许可“一证式”管理。结合信访处理、热点网格、专项执法等开展各类监察执法工作,形成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的高压态势。

提升城市环境精细化管理水平

强化科技支撑,推动属地精准治污,在全区加密部署430余台空气质量监测设备,建立可视化、智能化及网格化大气污染综合管控平台,提升大气环境精细化管理水平。全面压实行业监管和属地责任,对街道提供“一对一”技术指导,切实增强大气环境治理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强化宣传教育引导

以环境日、生物多样性日、低碳日等为契机开展社会宣传,调动全民参与生态环境建设的积极性。发挥“绿色石景山”官方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平台作用,主动宣传工作进展和成效,积极回应社会关切。




新任务赋予新使命,新征程展现新作为。下一步,石景山区将持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深刻认识生态环境保护的新形势,明确工作总体思路,聚焦“减污降碳”总要求,加快落实“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目标任务,推动石景山区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



石景山区生态环境局供图

编辑:刘霞

往期回顾


《2021年北京市生态环境状况公报》发布 

空气质量首次全面达标 生态环境状况持续向好

美丽北京 | 《2021年北京市生态环境状况公报》发布 空气质量首次全面达标

美丽北京 | 2021年全市地表水水质持续改善 碧水绿岸就在身边

美丽北京 | 2021年全市生态环境状况良好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