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内容已被发布者删除 该内容被自由微信恢复
文章于 2017年5月27日 被检测为删除。
查看原文
被用户删除
其他

哦~原来这个死胖子是他拍的!

2017-03-16 玩摄影的人都在 色影无忌

奥古斯特·桑德(德国

1876—1964

桑德手持鲁特琴的肖像,拍摄者不详,1942 年。


“纪实摄影更注重其所代表的意义,甚于美学上的要求。”


《西点面包师》(Pastrycook),1928 年


但凡是个看书的摄影师,或者是对摄影史有点了解的,大概都知道上边这个胖子。拍这个胖子的人,就是牛逼闪闪的奥古斯特·桑德。


如果奥古斯特·桑德(August Sander)出版了百科全书式的摄影作品《20世纪的人们》(People of the 20th Century ),人们会不禁好奇它能否取得像现在这般的影响力,但《20世纪的人们》是一部未完成的作品。


虽然没有最后完成(可能也正是因此),却影响深远。这种不完整性让后辈摄影师,诸如戴安·阿勃丝(Diane Arbus)、安德烈亚斯·古尔斯基(Andreas Gursky)从桑德身上获取了灵感和指导。



桑德拍摄的正要去参加乡间舞会的三位年轻人,1913年


对于阿勃丝来说,桑德强调的是内在的人性特质;对于古尔斯基和二战后的杜塞尔多夫摄影学派来说,桑德疏离个体的技巧强调了客观性可以成为艺术语言的潜力。(这段比较装,看不下去可以跳过,你只需要知道,桑德是大师们的大师。)


桑德拍摄于二战之前的关于纳粹士兵和基层公务员的照片,其历史意义远远超出他所能预想的范畴。他拍摄的女性照片,表现出她们或精致或成熟或未就业的状态,但绝不是性工作者。


《西德电台的秘书》(Secretary at West German Radio),科隆,1931 年


《希特勒青年团成员》(Member of the Hitler Youth),1938 年


20世纪30年代,对于少数民族的迫害进一步加深,桑德把犹太人和吉普赛人也纳入了拍摄范围,全面拍摄其现代化的生活和矛盾的反面。


《吉普赛人》(Gypsy),1932 年


桑德的拍摄风格保持大致一贯。他拍摄的照片大多焦点清晰,人物要么是全身像,要么就是半身像。因为他想记录德国因乡村生活、城市思潮、不同职业和娱乐方式而形成的各色人等,所以他试图呈现地区和都市之间的反差。


但是,如果这是他的目标的话,那么他并没有达成,因为被摄对象自身已经宣告他们的个体独特性。


他作品中的幽默看上去来源于他对于这种多样性的接受,因为它们并没有因为标准化的拍摄距离和雷同的光线效果而被消除。


在1946年的一场大火中,桑德失去了《我们时代的面孔》(Face of Our Time )这本制作时间更早、付出努力更少的画册印版和30000张底片,但是桑德还是尽力完善他的作品,给那些可能的后继者们留下了细节缜密的记述。


*本文选编自中国摄影出版社新书《摄影梦想家》,感谢中国摄影出版社授权转载。


[ 美] 玛丽·华纳·玛瑞恩 著

金立旺 译


 往期人物 

 尤金·阿杰特阿尔弗雷德·施蒂格里茨弗朗斯·本雅明·约翰斯顿刘易斯·海因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