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院姜佟琳研究员在JPSP发表文章揭示敬畏感对自我概念的影响
敬畏感是人类面对宏大、难以解释现象时产生的一种复杂的情绪体验。2003 年,Keltner和Haidt从原型理论视角出发,提出的双因素理论奠定了敬畏感科学心理学研究的基础。他们认为,敬畏感主要包含两大特征:感知到的宏大(Perceived vastness)以及顺应的需求(The need for accommodation)。
以往研究发现敬畏感对个体自我概念有着重要的影响。其中,最重要的理论之一为敬畏感的小我理论(small self)。该理论认为,敬畏感让个体的注意力从自身转移到更宏大的事物上,进而让个体产生自我变小、变得不重要的感觉,这样个体会表现得谦逊,呈现出寻求和他人建立联系,亲社会、亲集体主义的行为倾向。小我理论能够帮助人们理解敬畏感的心理和行为效应,然而也有其局限性。例如,如果自我变得不重要了,是什么推动个体在感受到敬畏之后发生颠覆性的变化呢?
北大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姜佟琳研究员及合作者从新的视角出发,重新审视了敬畏感对自我概念的影响。在14项研究中,他们运用不同的方式激发敬畏感,采用多种真实自我测量方式,招募了集体主义和个体主义文化背景下的被试,进行了实验室和现场研究。结果发现敬畏感让个体产生自我超越的感觉,进一步推动个体追求真实的自我。这一中介效应的存在不受情景中激发出来的骄傲和快乐情绪影响。重要的是,他们发现敬畏感引发的小我感受并不能解释敬畏通过自我超越对真实自我追求的独特影响。
在此基础上,他们进一步研究了敬畏感真实自我效应对亲社会性的影响。研究发现敬畏感通过让个体追求真实的自我,推动个体表现出更多的一般性的亲社会性,减少违反真实自我的亲社会性(如为了帮助别人以权谋私)。也就是说,敬畏感促进的不是无差别、无原则、完全不考虑自我的亲社会性,而是推动个体产生与其真实自我相一致的亲社会性。这一发现促使人们重新审视敬畏与自我概念的关系,对人们理解敬畏感积极心理效应提供了一个全新的理论视角。
图为在西藏羊卓雍措湖做现场研究时激发敬畏感的场景
文章以“Awe Motivates Authentic-Self Pursuit via Self-Transcendence: Implications for Prosociality”为题发表于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姜佟琳研究员为文章的第一兼通讯作者。英国南安普顿大学的Constantine Sedikides教授为文章的第二作者。该研究工作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项目名称:发现真实的自我——敬畏感积极心理作用的背后机制,项目批准号:32000767)资助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