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烟青榜样┆第十五届“烟台十大杰出青年”刘新国:放大主流声音 讲好烟台故事

烟台青年 2020-09-20

奋力奔跑

勇于追梦

这是青年该有的姿态

向上向善

求真求实

这是青年该有的精神

时代造就新青年 青春辉映新作为

在我们身边

全市各行各业的优秀青年挥洒着青春热血

用勤劳和智慧展现新时代新青年的魅力

描绘出一幅幅动人的青春画卷


记录青春风采 讲述青春故事

今天

让我们一同走进

第十五届“烟台十大杰出青年”——刘新国



第十五届“烟台十大杰出青年”——刘新国

刘新国,男,1980年9月出生,中共党员,汉族,大学本科学历,文学学士学位,现任烟台日报社烟台日报采访部主任。



放大主流声音 讲好烟台故事 

当好新时代合格新闻工作者

                    ——刘新国同志先进事迹

怀揣着对新闻工作的憧憬,刘新国同志2003年大学毕业后成为烟台日报的一分子。16年的记者生涯中,他坚守一线采访岗位,不忘新闻“初心”,把握正确舆论导向,发掘出大量优秀新闻题材,刊发了大批优秀新闻作品,用手中的笔描绘出烟台经济社会的发展轨迹,记录下大量充满温情的烟台故事,更在不断的磨练中成长,展现出一名青年记者的责任和担当,用职业的骄傲书写着烟台的骄傲,始终保持前进的姿态,当好新时代合格新闻工作者。



提高政治站位,不忘新闻“初心”,敏锐洞察时事,积极参与战役性报道


烟台日报作为市委机关报,承担着对党委政府决策部署和社情民意上传下达的使命,承担着对主流新闻报道的重任。作为一名党报记者,刘新国同志长时间担负着市级领导重大活动的采访报道和围绕市委中心工作开展的重大主题报道。在这类分量沉甸甸的题材面前,刘新国同志坚持用习近平新闻思想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指导新闻实践,以科学理论作为“定盘星”“导航仪”,配合中心工作宣传,通过喜闻乐见的方式把党的理念、主张、方针、政策传达到千家万户,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记者不是专业学者,却要从整体上研究社会、把握社会,在复杂多变的事态前还要有敏锐的洞察力。刘新国同志把每一次采访经历都当成一次学习、提升。多年来,刘新国同志围绕省委、省政府和烟台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打造半岛制造业基地、“东部突破烟台”、构建北部沿海产业带、以及蓝色经济区建设、“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山东新旧动能转换综合实验区等重大决策,连续多年参与采访、策划重大战役性报道,先后完成《走进烟台新农村》《蓝色崛起烟台行》《走南闯北看“转调”》《一带一路烟台再出发》、《春华秋实·融媒体烟台纪行》等多组高强度、多层次战役性报道,对助推战略决策的全面落实起到了积极作用。这些报道,多次得到市领导和市委宣传部的高度评价和表扬。

为做好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在烟台落地生根,刘新国同志组织策划了《走乡村 看振兴》《经略海洋 烟台再出发》等大型系列报道,得到市委主要领导和市委宣传部的充分肯定,省委宣传部《新闻阅评》两次予以点评,在全省新闻宣传系统推介烟台日报的经验做法。在去年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视察烟台期间,刘新国同志参与了22个特刊版面的组织策划、稿件采写,连续2天工作到凌晨4点,结合烟台工作实践准确解读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重要思想、重要观点,全面展示烟台自信、开放、务实、创新的良好形象,圆满完成重大任务的宣传报道。



强化责任担当,记录时代变迁,以增强“四力”为标准,用百姓视角讲述烟台故事


笔在手中,路在脚下,职责和使命激荡在心间。新闻工作者要想在新时代有所作为,必须要沉下一颗心,做一个有担当的新闻人,努力记录社会,反映时代,弘扬社会正能量。刘新国同志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的要求,扎根基层这一新闻工作的源头活水,把基层意识、群众观点融入到职业生涯的血液当中,做到长期坚持不懈的走基层,挖掘到取之不尽的鲜活素材,采写出打动人心的精品报道。

扎根基层,记者这个职业才有生命力。用百姓视角讲百姓故事,新闻报道才有感染力。《庶村又遇新“课题”》一文,是8年来对一个普通蔬菜种植村第6次跟踪报道。刘新国同志通过6进庶村,既展现了庶村在与市场博弈中逐渐成熟的过程,又指出了其面临的新“课题”——攻克西红柿TY病毒,并在文末点明了“一旦攻克TY病毒,不仅造福庶村菜农,更造福全国菜农”的主旨,被广大菜农成为“有温度的报道”。

“脚力、眼力、脑力、笔力”是一个链条,是个由浅入深的动态过程,一环紧扣一环,从旗帜鲜明讲政治的高度去认识脚力、眼力、脑力、笔力的庐山真面目,才能真正从思想深处提高认识。

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的报道中,刘新国同志策划参与了《见证改革开放40年——40名党报记者40天接力报道》《致敬,改革开放——烟台40年调研行》系列报道,成为锻炼党报记者“四力”的竞赛场。在这两组系列报道中,刘新国同志深入有代表性的现场,采写了《从安德利跳到“胶东模式”》、《“万华”的回答》《田野的变奏》《发展的脊梁》等通讯稿件,追寻思想解放的春潮,探访人民的首创精神,感受开放的伟大力量,发掘改革创新的活力,见证共享发展成果的喜悦,讲述了一个个充满温情的“烟台故事”,充分展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烟台的生动实践,从而凝聚改革共识,激发前行力量。



坚守岗位一线,练就过硬本领,牢记使命担当,追寻新闻永远在路上


记者,意味着艰辛、意味着奔忙、意味着汗水。无论严寒酷暑,都必须奔波在新闻一线,无论周末度假,都得随时待命。尽管如此,刘新国同志依然感谢记者这份职业,坚守岗位一线。

使命在肩知重任,不用扬鞭自奋蹄。在急难险重的采访任务面前,刘新国同志冲锋在前的行动充分体现了这份责任担当。

2008年5月12日,汶川地震噩耗传来,举国上下齐心协力抗震救灾,作为一名党报记者,刘新国同志第一时间报名参加烟台抗震救灾的宣传工作,先后两次深入重灾区北川县的白坭乡、漩坪乡,冒着头顶落石和余震不断的危险,采写了《云朵之上铸丰碑》《手电筒下的手术》等20余篇新闻报道。

2010年,百年不遇的西南大旱牵动着祖国人民的心,刘新国同志第一时间策划了“送水大西南,捐建烟台井”活动,募集善款17万元,帮助云南省石林县建造了三口深水井,解决了当地群众饮水的燃眉之急。

2014年,在党中央、国务院作出对口援藏决策20周年之际,刘新国同志翻山口越天路,进牧区入农户,赴西藏实地探访烟台援藏工作,采访历时10余天,行程2万公里,大部分是在海拔5000米以上的“生命禁区”进行的。刘新国同志克服严重的高原反应,完成了《大海对高原党的承诺》系列报道。省委宣传部第26期《新闻阅评》以《烟台日报诗情画意歌援藏》为标题,对本组报道给予高度评价,认为写出了烟台对口支援聂拉木的沧桑变化,更写出了祖国大地为边疆高原的深情厚谊,接地气暖人心,起到了良好的宣传效果。



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无论是重大时政新闻报道,还是百姓关注的热点话题,无论是深入一线,还是异地采访,刘新国同志常怀一颗新闻“初心”,笔锋沉稳,勤于思考,视角敏锐、建言献策,既接“天线”,又接“地气”,尊重新闻传播规律,创新报道方法,不断增强传播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巩固和壮大党的舆论阵地,用群众喜闻乐见的语言和有思想的文字,为经济社会发展鼓与呼。



因为挚爱,所以执着,因为责任,所以无悔,因为艰辛,所以厚重。在追寻新闻道路上,刘新国同志与时代同行,一路走来,一路思考,用手中的笔记录时代的变迁,用实际行动当好新时代合格新闻工作者。


榜样的力量

时刻影响着我们

将您身边的青春榜样与大家分享吧

也可以毛遂自荐哦

烟青榜样投稿邮箱:

yttswxcb@163.com

要求:2000字左右文稿+5-8张图片

短视频也可哦


编辑|小青燕

出品|烟台青年融媒体中心


你点的每个“在看”,团团都认真当成了喜欢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