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西部法学评论》2017年第6期要目(含2017年总目录) | 法宝期刊

2018-01-04 北大法律信息网


《西部法学评论》已加入北大法宝法学期刊数据库,请登录www.pkulaw.cn查看期刊全文。北大法宝法学期刊库已收录162种期刊,其中核心期刊62种,非核心期刊47种,集刊48种,英文期刊5种。截止2017年12月31日北大法宝法学期刊库共收录了71388位作者的205708篇文章。诚挚邀请更多法学期刊入驻北大法宝,广泛传播,服务社会,共塑品牌。联系邮箱:journal@chinalawinfo.com

《西部法学评论》是由甘肃省教育厅主管、甘肃政法学院主办的法学专业学术期刊。创刊于1990年,为双月刊,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质量至上,遵循办刊规律,突出创新,突出特色;为扩大学校学术影响服务,为推动法学研究和学科建设服务,为促进社会主义法治现代化建设服务”的办刊思想,注重培育自身特色,学术影响力不断提升。本刊先后被《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期刊网》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等列为来源期刊;近年来所刊论文被引频次、影响因子以及全文转载率逐年提高,已发展成为国内法学期刊的后起之秀。



《西部法学评论》2017年第6期要目



【理论前沿】


1.中国传统伦理思想对环境法本土化的启示     


作者:屈振辉(湖南女子学院教育与法学系)


内容提要:中国传统伦理思想源远流长、博大而精深,是我国环境法本土化不可或缺的本土资源,又尤以儒道墨法四家的思想最具有启示性。其中儒家的“天人合一”思想强调整体性,不仅是环境法学“主客一体化”理论之源,对环境立法及其价值追求也具有重要启示;道家“道法自然”思想可视为自然法思想,如果将“道”和“法”理解为规律和法律,则它意味人类应按自然规律进行环境立法;墨家“兼爱交利”思想也颇具有生态智慧,前者意味环境法应以爱护自然为情感基础,后者则揭示了蕴藏在这种情感背后的动机;法家思想中也不乏涉及生态环境保护之处,而其“一断于法”思想以及严格执法态度,对改变当前我国环境执法的现状亦有启示。挖掘中国传统伦理思想并从其中获得启示,将改变我国在环境立法上移植西法的现状,以中华生态智慧之光推动世界环境法发展。


关键词:传统伦理;环境法;本土化;天人合一;道法自然;兼爱交利;一断于法


2.权利及其相关性:你最好相信它

——兼与陈景辉副教授商榷


作者:张洪新;陈宏霞(周口师范学院)


内容提要:权利和义务是否存在相关性是极具争议的理论性议题,实践中存在的反例并不证伪相关性议题,而只是限定了它。为了理解相关性论题究竟支持以及反对什么,必须予以区分各种版本的相关性论题。虽然义务并不必然蕴含权利,但是能够蕴含权利的义务并非一定是完全义务,非完全义务也可以蕴含权利。另一方面,权利相关的义务不仅是积极义务,还可以是消极义务,后者对于权利概念的发展是首要的,权利对于义务主要是证成的,赋予义务以价值和意义。权利是义务的来源构成理解权利在实践中的功能和作用的关键所在,必须将实践纳入权利概念的界定之中。


关键词:权利;义务;相关性;不完全义务;实践


3.著作人格权非专属性的证成


作者:曾凤辰(中国人民大学)


内容提要:资本机能乃是作品市场供给的中枢。著作人格权在著作财产权之外给作品的使用施加额外的控制。权利的碎片化影响作品的有效利用,进而影响作品的市场供给。著作人格权的专属性使权利的整合成本不可逾越。问题的彻底解决还需消解著作人格权的专属性。支撑专属性的公共利益和效率论据都无法令人信服。作品体现人格这个理由得到现行著作权法秩序的承认,因此,非专属性唯有建立在这种解释之上,即著作人格权其实是名誉的一种商业化利用,它旨在将创作者的声誉外部性内部化。可通过客观目的解释和民事规范类型的识别将上述见解引入实定法。著作人格权的专属性折射出的观念性路径依赖,需要通过改善决策者学习的制度创新来缓解。


关键词:著作人格权;专属性;权利碎片化;声誉外部性;观念性路径依赖


4.“一带一路”倡议推进中的法治建设


作者:杨锦帆(西北政法大学、美国康奈尔大学)


内容提要:制度的完善与创新是“一带一路”倡议的题中之义,法治化必然成为“一带一路”建设的理性选择。不过,法治虽有其优势,但也难以避免作为一元社会的固有缺陷:自由主义法治则存在原理失效、空白和冲突等理论局限。文明秩序理论提出应当以一种建设性的批判态度审慎地步入法治,并从中国传统价值中发掘优秀的文化因素以超越法治。只有步入法治,“一带一路”倡议才能获得必然之力;唯有超越法治,其“共同发展”的原则也才能尽显至善之德。


关键词:一带一路;共同发展;合作;法治;超越


5.查看学术自由权的宪法面孔

——以基本权利为中心的考察


作者:范奇(湖南岳阳市委党校)


内容提要:学术自由权是一个世界性的宪法课题。德、美作为不同法系的代表呈现出不同的保护样态,德国将学术自由权纳入公法学基本权利研究视域,学术自由权的保护在权利的主、客观面向上有一个摆动的轨迹;美国不注重基本权利的释义,在联邦最高法院判例的推进下,学术自由权渐获与言论自由权分庭抗礼的地位。而面对新公共行政运动的冲击两者作出了调整,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公、私交融。视线聚焦我国现状,基本权利缺乏直接有效的实施使得学术自由权保护“委曲求全”,在各自领域“苦心经营”:在宪法文本上它与47条的“科研自由”异词同义,在立法领域它呈现出“办学自主权”的中国话语,在司法审查领域表现为处理与它相关的“两对关系”等中国特色。因此,作为我国基本权利的学术自由权保护这项课题作业空间仍很大。


关键词:学术自由;宪法;基本权利;中国语境


【实务研究】

 

6.人民陪审员选任的变革逻辑与实践反思

——以J市基层人民法院司法实践为例


作者:张建(常州大学史良法学院、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


内容提要:人民陪审员制度具有实现司法民主、推动司法公开及提高司法公信力的功能。陪审员制度功能实现依赖该制度的有效运作,由于人民陪审员选任的精英化、形式化问题,使得陪审员制度功能不能有效实现,有必要推进陪审员制度试点改革。J市基层人民法院根据试点改革要求,制定了具体而有操作性的选任条件及程序并付诸行动,该院的改革具有政治动员和紧跟改革要求的特征,从形式上看获得较好效果,但也存在改革形式化与避难就易的问题。问题的出现与试点改革法院行动的工具理性、上下级法院关系有关,所以需要避免当前的思维方式,具体地规范央地、上下级法院关系,开展形式与实质要求相结合的陪审员选任。


关键词:司法公正;人民陪审员制度;分类选任;自上而下


7.法院审判辅助体系管理:实践、规范与运作


作者:唐文娟(成都大学政治学院)


内容提要:审判辅助体系是由审判辅助人员的分类与配置、审判辅助事务的区分与管理、辅助审判系统的建设与运用、辅助审判资源的优化与保障等诸多要素组合而成的有机整体。法院对审判辅助体系的规范化管理是深化司法责任制改革、适应司法环境、符合审判规律的实践创新,对保证实现“诉讼公正”和“诉讼效率”的司法改革目标发挥了积极作用。


关键词:司法改革;审判管理;审判事务;辅助人员


8.企业信息真实性的保障困境及机制改善

——以企业信息平台完善为视角


作者:王延川;郭琦(西北政法大学民商法学院)


内容提要:认缴资本制下公司信用由资本信用向资产信用转变,外部债权人不能再依注册资本对公司实际资产状况加以判断,为了确保债权人的利益不因资产信息的不对称受到损害,全国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于同期开始上线运营。但是通过对其运行现状进行检视,并对公示信息真实性保障的困境进行剖析,发现存在工商部门的作用过于消极、信息公示内容不完整、抽查系统缺乏明操作确指引、对失信企业的惩戒力度不够、信息平台难以明晰企业信用优先问题。未来应该增加工商部门在信息公示中的主动性、增加各部门的信息联动、增加抽查方法的合理性和效率性、加大对失信企业的惩戒力度、建立信用评级和激励机制等完善措施。


关键词:认缴资本制;资本信息平台;真实性;完善措施


9.革命抑或改良:逮捕审查权的主体之争

——基于审查主体的问卷分析


作者:周翔(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


内容提要:逮捕率居高不下不利于保障人权,降低逮捕率成为一种共识。理论上普遍认为降低逮捕率合适的路径是改由法院行使审查权,以增强审查主体的中立性、程序的对抗性。对办案人员的问卷调查却发现,办案人受考核追责机制牵绊、社会危险性的证据搜集没有责任人、辩护权行使形式化等是当前更为直接的障碍。以上障碍无法通过改变审查主体而得到改善。迫切的变革应当是在理论上改造逮捕的三要件,实践中为逮捕制度剥离不必要的社会符号,这才是逮捕率回归合理区间更为可期的现实路径。


关键词:批准逮捕;审查主体;逮捕权;逮捕要件


【青年法苑】


10.案例指导制度在法学方法论上之检讨

——以司法标准化为背景


作者:刘珊(湘潭大学法学院)


内容提要:案例指导制度以总结司法经验,落实“同案同判”,统一司法适用为逻辑起点,通过裁判要旨的归纳,提炼司法规则,实现程式化司法,以提高司法效率,其本质上属于一场渐进的“司法标准化”运动。然而实践中,案例指导制度的运行已逐步偏离“指导判案思维”的制度目标,日益演变成了事实上的“结论指导”,使其附带上了实质性的造法功能,从而导致该制度因指导性案例的法源性地位不明确、功能定位不清晰以及运行机制不健全等问题而饱受争议。因此,有必要从法学方法论上检讨案例指导制度之司法理性及其活动路径,进而构建完备的运行保障机制,以期消解案例指导制度可能引发的司法标准化的负面效应,避免走向“机械司法”的误区。


关键词:案例指导;法律适用;司法标准化;司法理性


11.涉不动产纠纷诉讼管辖之类型化研究


作者:高星阁(西南政法大学法学院)


内容提要:我国《民事诉讼法》第33条第1款及新司法解释第28条规定了不动产纠纷案件之专属管辖。但是在司法实践中,涉不动产纠纷专属管辖却出现了诸多的混乱甚至是矛盾的情况。主要原因即在于法律及相关司法解释规定的模糊和不完整导致实践中涉不动产纠纷专属管辖之适用范围不能得到明确界定。管辖作为诉讼的入口,是公平正义的外在体现,必须对涉不动产纠纷诉讼管辖问题系统审视,通过类型化研究对其进行分类界定,即物权行为引发的不动产纠纷、债权行为引发的不动产纠纷以及身份行为引发的不动产纠纷,并分别明确其管辖适用,从而符合其制度设计之目的。


关键词:不动产纠纷;管辖;专属管辖;类型化


12.雇佣救助合同法律适用论辩

——最高人民法院(2016)最高法民再61号民事判决之评释


作者:孙思琪(上海海事大学)


内容提要:对于雇佣救助合同的性质及法律适用,我国学理上存在较为明显的分歧。雇佣救助合同应当适用《1989年国际救助公约》及《海商法》第九章“海难救助”的相关规定。雇佣救助合同适用一般民事法律存在弊端,不仅忽视了雇佣救助合同的特殊性,也不足以调整雇佣救助合同,并且难以处理雇佣救助合同与其他海事法律制度的衔接。关于雇佣救助合同的救助款项,《海商法》第176、180条以及第183条的规定均可在特定条件下予以适用。尽管最高人民法院(2016)最高法民再61号民事判决与《海商法》修改并无直接联系,但该法修改时应对雇佣救助合同作出明确规定。各界应审慎看待本案。


关键词:雇佣救助合同;法律适用;“加百利”轮;《国际救助公约》;《海商法》


【法学教育】


13.《证据法学》课程建设与有效教学问题研究


作者:祁亚平(甘肃政法学院)


内容提要:法学教育的理想模式应该是专家教学模式,而专家教学的核心是专业教学过程与教学效果。《证据法学》课堂教学必须进行多种教学方法的综合使用,包括传统理论教学方式与现代多种教学手段的组合运用。多种教学手段的综合运用并不排斥传统教学法中的基础理论体系。新型电化教学手段必须具有增强基础理论教学比重的功能,以更多更全面的材料和媒介展现基础理论研究内容,在此基础上实现《证据法学》基础理论教育与实践性教学的并重。案例教学法在《证据法学》课堂上,不仅能作为选定知识点的展示手段,而且能通过细致的证据分析达到再现案件事实发现过程的目的。基于此,《证据法学》课堂教学需要教师角色予以主导。


关键词:有效教学;案例教学;教学决策


《西部法学评论》2017年总目录(按栏目分类)

(括号内容为文章所属期数及页码)

【专题研究】


【我国民法典编纂的热点问题(2篇)】


1.邢斌文:全国人大代表如何推动民法典工程——基于《全国人大常委会公报》(1983-2015)的实证分析(1.1)

2.陈鸣:“买卖不破租赁”的司法续造及其局限性——兼论《民法典·合同编》中租赁合同对抗力规则的重构(1.18)


【信托法律关系热点问题研究(2篇)】


3.任容庆:分时度假信托受益权的本土化选择(3.1)

4.窦冬辰:借名买房中信托关系的法律发现(3.11)

5.谢冬慧:理念与习惯:民国民法典编纂的两个要素(5.1)


【理论前沿】


1.刘霜:终身监禁的法律定位研究(1.29)

2.赵金伟:论刑法司法解释的溯及力(1.37)

3.王春云:法律入侵的生态学分析(1.45)

4.饶龙飞:“双层式”违宪构成论——以立法行为的合宪性审查为中心(1.59)

5.张庆立:民间法与刑法之疏离与融合(1.75)

6.郭莉:间接正犯的概念及与教唆犯的界分(2.1)

7.王斌林:法律的类型思维及其实践性分析——以民法为分析对象(2.12)

8.潘佳:生态保护补偿行为的法律性质(2.26)

9.邓辉;张晓宁:宅基地使用权制度的现代化构建:体系与变革(2.35)

10.丁延龄;赵庆娟:论设区市地方立法规范体系的评估(2.45)

11.齐云:高空坠物的法律规制研究——从罗马法、近现代民法到我国《侵权责任法》(2.55)

12.高通:论死刑复核程序的行政化传统(3.22)

13.李巍:协商民主视阈下邻避冲突的行政法规制(3.33)

14.黄丽勤:非法拘禁致被害人自杀数罪并罚论(3.42)

15.方乐坤:论精神安宁权的克减——兼及警察权的行使限度(3.52)

16.魏振华:论特殊动产物权的变动与公示(3.62)

17.董景山:三权分置“背景下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合作社的地方立法介评与建议(4.1)

18.赵金伟:结果无价值论视角下的防卫过当责任形式研究(4.10)

19.罗亚海:私有财产权概念的公法考察(4.23)

20.曹佳: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改革:理论商讨与制度展开(4.34)

21.庞小菊:民事审判迅速化的效率原则(5.13)

22.杜维超:区域法治文化的发生学考察——一个多维分析框架(5.28)

23.李相森:论清代地方社会治理的司法实现——以徐士林《守皖谳词》为中心(5.36)

24.刘辉:法治运作吸纳道德因素的技术进路(5.48)

25.屈振辉:中国传统伦理思想对环境法本土化的启示(6.1)

26.张洪新;陈宏霞:权利及其相关性:你最好相信它(6.8)

27.曾凤辰:著作人格权非专属性的证成(6.21)

28.杨锦帆:论”一带一路“的法治建设(6.30)

29.范奇:查看学术自由权的宪法面孔--以基本权利为中心的考察(6.40)


【实务研究】


1.孔祥承:第三人执行异议之诉性质理论之”回归“(1.84)

2.王霖:网络共犯归责模式新构——以改良纯粹惹起说为视角(1.93)

3.邓小兵;孙祯锋:论交通运输执法裁量基准的区域协同——以甘、宁两地为例(1.107)

4.曾哲;向瑶琼:复议机关作共同被告的理论自洽分析——基于程序标的视角(2.70)

5.田勇军;董玉慧:烟花爆竹运输中”一证多运“行为的处罚及其合法化探析(2.79)

6.刘惠芹:夫妻间赠与的赠与人撤销权研究——兼论《婚姻法司法解释(三)》第六条的规定(2.92)

7.王长华:董事对第三人责任的认定(2.99)

8.周振杰:安置教育的法治风险与预防(3.75)

9.刘少军;马玉婷:庭审实质化视角下量刑程序完善研究(3.86)

10.高敏:再论环境公益诉讼的原告资格(3.95)

11.高升;李厂:文物所有权争议中的法律选择规则(4.45)

12.王次宝:涉诉信访法治化:类型、规范与程序(4.53)

13.王兵兵:刑法中”本法另有规定,依照规定“条款的类型化分析(4.66)

14.徐梦醒:大数据时代司法判决的可能预测性研究(5.61)

15.薛妮:互联网金融风险的特殊性分析与监管对策探究(5.70)

16.李凌云:行政诉讼立案制度的模式选择与规范运行(5.79)

17.王英霞;王卿:危险驾驶罪法律适用问题探析(5.92)

18.张建:人民陪审员选任的变革逻辑及实践反思(6.61)

19.唐文娟:法院审判辅助体系的管理:实践、规范与运作(6.72)

20.王延川;郭琦:企业信息真实性的保障困境及机制改善——以企业信息平台完善为视角(6.80)

21.周翔:革命抑或改良:逮捕审查权的主体之争——基于审查主体的问卷分析(6.88)


【青年法苑】


1.殷兴东:法律经济学视域下保障生命权的成本分析(2.110)

2.芦雅芹:刑事法律诊所学生出庭资格制度的比较与借鉴(2.117)

3.阮开欣:美国商业秘密法中的告密人免责制度及启示(3.106)

4.杨扬:良奸异罚:古代法的估价机制——以清代”威逼人致死“条为例(3.119)

5.陈鹏飞:我国检察官惩戒制度研究(4.78)

6.林寿优:”快播案“中”传播“行为的规范化认定——以法教义学为视角(4.89)

7.朱利:中国侵权法财产损失的完全赔偿原则之检讨——以比较法的视角为核心(5.99)

8.张建;对无默契仲裁管辖权正当性的反思——以中国参与国际投资争议解决的实践为视角(5.110)

9.张静:论作为抽象公示手段的占有(5.119)

10.刘珊:案例指导制度在法学方法论上之检讨——以司法标准化为背景(6.97)

11.高星阁:涉及不动产纠纷诉讼管辖之类型化研究(6.105)

12.孙思琪:雇佣救助合同法律适用论辩——最高人民法院(2016)最高法民再61号民事判决之评释(6.114)


【域外法学】


1.官印:论禁止任意拘留原则及其启示(1.116)

2.罗芳:论”选择性“ICSID上诉机制的构建(1.124)

3.李若君:欧洲法律改革的三大潮流——试述卡佩莱蒂对西方司法的比较观察(2.124)

4.刘天来:巴西行政救济制度探析(4.97)

5.张善宝:国际海底区域科研活动对生物资源的损害及其规制(4.115)


【书评】


薛波:物权法基础理论研究的新境地——评孙宪忠教授的《中国物权法总论》(4.124)


【法学教育】


祁亚平:《证据法学》课程建设与有效教学问题研究(6.125)

本号倾情奉献

  • 关注“北大法律信息网”,回复关键词“抵押权”下载《抵押权裁判规则及实务要点解析》

  • 关注“北大法律信息网”,回复关键词“判例”下载《65000字实务干货:77个判例详解合同效力的审查认定规则(2016)》

  • 关注“北大法律信息网”,回复关键词“最高院”下载《最高院指导性案例裁判要旨汇编》

  • 关注“北大法律信息网”,回复关键词“商品房”下载《干货:商品房买卖合同实务问题解析系列》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