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半月谈:乡贤参与乡村治理的“台州模式”

2017-09-14 临海在线

内容来源无限台州app

版权归原作者 如有侵权请联系

信息爆料 | 法律维权  请在后台留言 录用有奖



乡村日渐凋敝

基层治理去哪儿找能人?

“台州模式”登上半月谈



9月13日

《半月谈》杂志社发布

↓↓↓

《乡村日渐凋敝,基层治理去哪儿找能人?

这个地方的做法值得一学》




我们来看看原文报道


乡贤文化积淀了我国千百年来乡村治理的智慧。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乡贤正被赋予新的内涵,成为当下农村社会治理的重要资源。


人才远走,文脉难以延续


随着大量农村优质劳动力外出,精英人才远离农村,留守群体日渐老龄化,双重“失血”令农村人才出现断层、“空心化”,一些乡村日渐凋敝,乡愁和文脉难以延续。


这是横亘在城镇化进程和美丽乡村建设之间一个绕不开的话题。



解决问题的关键

找到能够发展、建设

治理乡村的能人


乡村能人去哪儿找?


“台州模式”给出这样的答案

生于故土、情系乡里的乡贤


2016年10月10日

市委书记王昌荣与首届“台州乡贤”握手


01


招贤回报桑梓

破解乡村人才“空心化”


乡贤无疑是乡村中最具开阔视野、丰富见识和各类资源的人士。


乡贤是最大的人才资源——临海东溪单村


从台州的实践探索看,新乡贤既对我国传统文化和乡村情况比较熟悉,又具有新知识、新眼界,掌握现代价值观念和知识技能,成了连接传统与现代的桥梁。


台州临海市东塍镇东溪单村有人口2100人,其中60岁以上约500人。


这些年,村里走出去了150位从政、经商的能人、贤人。村支书单国取说,这些走出去的能人、贤人是东溪单村最大的人才资源。


(东塍镇东溪单村五百老人迎重阳)


受我国数千年传统文化影响,无论是为官致仕还是经商从贾,农村外出人才都有“叶落归根”的愿望。

台州市委书记王昌荣:

新农村建设和乡村治理第一大短板是人才资源的匮乏,而招引乡贤回归是一条有效的途径。


乡贤回归带领村民致富——黄岩北洋镇


2014年,在上海从事对冲基金行业的张聪带着总投资超过3亿元的浙商回归项目,返回家乡台州市黄岩区北洋镇创业。


两年后,他创办的蓝美庄园——旅游+体验农业开发项目,已经成为乡里乡亲在家门口“体面就业”的主要途径。



33岁的王婉雅是蓝美庄园的一名前台工作人员。在进入蓝美前,高中文化的她曾背井离乡外出打工,中途还一度辍业回家。


“现在这份工作方便带孩子,我很满意。”王婉雅说,她每个月可以拿到3000元工资,生活品质大为提高。


02


参与教化治理

引领乡风文明


在台州,新乡贤还成为参与基层文明教化和社会治理的重要力量,维持了乡间社会的礼仪和秩序,成为一方百姓眼中的长者甚至权威。


乡贤掏钱办讲堂传播文化——黄岩联群村


黄岩区联群村是个落后的村庄,村里的年轻人外出打工了,村里留下的大多是老人。


老人们聚在一起,无事可做,于是打麻将成为主流,联群村也成了当地有名的“赌博村”。


当地乡贤、畜牧兽医潘深河看到这种情况甚为忧虑。2001年,潘深河自己掏钱办讲堂,向村民传播文化知识、文明乡风。



去年,潘深河老人去世,82岁的“助教”、村里退休的老校长林如雄接过了“教鞭”。


村里老人听课的热情

让人感动不已:

一位中风的老人,坚持让子女推着小车来听课;一位驼背的阿公,腰弯成90度了,走几步歇一会儿蹒跚着来到课堂……

 


乡贤:传承和重构孝文化——临海东溪单村


临海东溪单村的新乡贤致力于传承和重构孝文化,这个村爱老敬老蔚然成风。用东溪单村乡贤会会长单益波的话说,“东溪单邻里代际和谐,吵个架都会觉得不好意思”。

    

走进“十佳孝星”沈梅花家时,她正服侍89岁的婆婆用午餐,桌旁摆放着刚做了一半的手工彩灯。


沈梅花的丈夫11年前去世后,她凭借一己之力硬是盖起了两间大瓦房,“11年来婆媳俩天天睡在一张床上”。


2013年重阳节,东溪单村乡贤组织重阳敬老活动


东溪单村乡贤会会长

单益波

东溪单村乡贤组织成立了孝心基金理事会,累计发放基金200余万元。


2017年,这个村还成立了台州第一家民政局注册的乡贤会,吸纳了74位来自政、军、商、文各界的乡贤。


03


延续乡情脐带

万名乡贤帮千村


在台州,起始于一年前的一场万名乡贤帮千村活动,目前已经落实产业开发、基础设施建设、公益事业发展等各类项目4200多个。


(首届“台州乡贤”合影)


台州当地新乡贤主要

道德育村

文化治村

项目扶村

三个层面助推新农村建设与治理


第一

送乡贤榜、塑乡贤墙、建乡贤馆,乡贤“道德育村”


台州各地充分利用文化礼堂、书院等乡村公共平台,创设乡贤馆,汇编乡村“微档案”,讲好身边的乡贤故事。


三门县还敲锣打鼓给乡贤送红榜,让乡贤“荣归故里”有仪式感。



第二设乡贤会、赠乡贤冠、聚乡贤智,乡贤“文化治村”


把开展万名乡贤帮千村活动与驻村“第一书记”有机结合起来,“第一书记”在结对村当“娘舅”、做“媒人”,增强村两委班子战斗力,激发“穷山村”追梦“绿富美”。


台州市机关事务管理局副调研员张新建退居二线后,被派驻到仙居岭脚村,不仅有效化解村班子内部矛盾,还帮助村里制定发展山油茶、杨梅经济规划。

    



第三筹乡贤金、结乡贤亲、揽乡贤才,乡贤“项目扶村”


台州各地利用乡村生态、资源优势,积极对接乡贤资金、项目,发展特色产业。


全市1988个经济薄弱村实现乡贤结对全覆盖,帮扶资金达114.2亿元。不少村级集体经济迎来华丽转身,一大批空心薄弱村焕发新生机。



市委书记王昌荣:

传承、弘扬乡贤文化,正是要从中国历史和传统文化中汲取智慧,丰富当下乡村社会治理工作中的资源。


当然,畅通乡贤返乡之路,还需要完善相应政策措施,给予他们身份和平台,建立准入机制、履职激励机制、荣誉授予机制等。


基层治理路漫漫

“台州模式”还在路上


论:招贤反哺、见贤思齐

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大批乡村精英流向城市,而乡贤的大量回归,有助于破解农村凋敝的核心问题——乡村精英流失。乡贤在人才、资本、信息、技术等方面的回归与反哺,能直接带动乡村经济社会发展。


在当下社会转型时期,乡贤回归让一批事业有成的在外精英,通过依法选举加入村干部队伍,参与乡村治理,构建了以“发展、民主、法治、和谐”为主要内容的乡村善治体系,有利于形成“依法治村、以德治村、自我治村”的乡村治理新格局。


从村社的角度看,乡贤的回归还可打破原有乡村的利益格局。本地村民热衷于竞选村干部,难免有自身及其家族利益的考量。而回归的乡贤或出于家乡情结,或应乡镇干部的动员和鼓励,一般与村中利益瓜葛无涉。



乡贤:本乡本土的贤者在外发展的能人


把这些贤者和能人团结在一起为家乡服务,需要乡贤会这样的社团组织作为桥梁和纽带,从而构建“以村两委为主导、村股份经济合作社为基础、村务监督委员会和乡贤会为两翼”的治理体系。


正确处理乡贤会与村两委的关系,既可发挥乡贤会在乡村法治、德治、自治中的辅助作用,又可巩固村两委依法治村的主体作用。

    

见贤而思齐,乡贤的示范榜样作用有助于教化乡里,感化村民。通过崇贤尊贤浓厚氛围的营造,“爱国爱乡、乐于奉献”新乡贤文化的弘扬,民间道德被引领并不断向上发展,新乡贤的正能量可望内化为村民的行为规范和道德自觉。


延伸阅读

《半月谈》是1980年新华通讯社主办出版的图书,是中宣部根据新时期加强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的需要,面向广大基层读者的重要党刊。


自1985年起,《半月谈》的发行量(360多万份)和影响力一直雄踞全国时政报刊之首,被誉为“中华第一刊”。


2009年,《半月谈》入选中国世界纪录协会中国发行量最大的时政期刊,创造了报刊业的又一项中国之最。


见贤而思齐

乡贤示范榜样

台州乡风建设“靓丽风景”



大家都在看


台州一塑料厂中午发生火灾,浓烟滚滚,现明火已扑灭…

不做生意,却忙着“学习”,涌泉的这群女老板们有点“特殊”

全力抗击18号"泰利"台风!他们做的这些与你的生活息息相关!

临海市民蛏子里吃出寄生虫?!真相是……

浙江26岁小伙网购面膜治痘痘,结果多处溃烂差点命都没了!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