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高温天气真的能“热死人”吗?

挣脱枷锁的囚徒 科学公园 2022-01-15
点击蓝字 ▲ 关注我们 了解更多科普知识      


夏天真是热死人了!听起来是个抱怨,但每年都不乏有人因为高温而中暑或者死亡的案例。


从六月底开始,北美地区罕见的热浪已经导致数百人死亡。随着三伏天的到来,我国人民也开启了蒸桑拿模式。

 


高温就仅仅是简单的高气温吗?

高温带来的热相关疾病是怎么发生的?

哪些人在夏天需要重点防范?

怎么样避免“热死人”的情况出现?

如果出现热相关疾病我们该怎么做?



高温天气真的能热死人,但是高温导致的疾病或死亡却是可以避免的。



极端高温不止气温高那么简单

 

人们通常认为,气温超过一个固定数值,比如32℃,就标志着高温天气。事实上,超高温状态,并没有一个固定的标准,其定义是指夏季空气气温/湿度超过本地区常年平均水平


无论是人们对于天气热度的感觉还是高温对人体的影响,都不仅仅单纯取决于气温,而是受到多个气象变量,如气温、空气相对湿度、云量(辐射)和风速等相互作用的共同影响。


除了气候因素,还有人体本身的系列因素,比如,人体体积和密度,基础代谢率,核心温度,体力活动强度,涉及散热和接受辐射的皮肤表面积,皮肤和体表温度,衣服覆盖率,有效风速,衣服阻热效率,等等。


也就是说,我们日常看到的天气预报给出的气温数值并不能真实的反应天气热的程度。



热相关疾病或死亡是如何发生的

 

国内惯用的中暑不是一个医学术语,而且含义宽泛不清。


现代医学更常用热相关疾病(Heat-related illness),或者热病(Heat Illness)来表述。按照美国卫生研究院的定义,热相关疾病是指人处在高温、高湿环境、剧烈运动情况下,引起散热障碍、水电解质代谢紊乱,以至最终可能发展为体温调节完全丧失而引发人体超高热及组织细胞损害,甚至可能导致死亡的系列症候群。


热相关疾病通常包括汗疹(痱子)、热疲劳、热晕厥、热痉挛、热衰竭、热射病等几种症候群。其中,最严重的热射病会引起死亡或者遗留永久性损害。


造成热相关疾病的根本原因是高温,空气高湿影响人体散热,而体力活动产生额外的热量增加散热压力是最重要的危险因素。


人体散热途经包括传导,对流,辐射,和汗液蒸发四种途径。在高温环境下,温度超过皮肤温度时,前三种途径失效,仅依靠出汗蒸发来散热。


大量出汗引起体液和钠等矿物质的丢失导致血容量减少;同时,体内血液循环重新分配,增加皮肤血流量也就相应减少其他组织血流量。


如果持续暴露于高温环境,丢失的水分和电解质又得不到及时补充,就会引发水电解质代谢紊乱和循环障,最终破坏散热机制,导致体温失去控制。当体温高于40°C就可以导致细胞功能和结构不可逆性损害,最终导致死亡。



有哪些需要警惕的热相关疾病

 

  • 热疲劳与热晕厥


大量出汗需要皮肤血液循环增加,相应的骨骼肌、脑等重要内脏血液循环减少,人会感觉慵懒、乏力,肌肉酸胀不适,轻度头晕,这就是所谓的热疲劳。


脑组织对于缺氧非常敏感,如果这种血液循环障碍得不到改善,可能出现热晕厥,表现为脑供血不足导致的短暂性意识丧失。


晕厥看着吓人,其实患者意识丧失倒地后,由于体位的关系,脑血液循环能够很快恢复而醒转(而非掐人中的功劳)。


热疲劳和热晕厥通常不需要特别治疗,只要移转阴凉处、注意休息并及时补充体液症状会很快消失。


  • 热痉挛


高温环境下,尤其是从事剧烈体力活动情况下,骨骼肌需氧量显著增加,血液循环的再分配引起的骨骼肌供血供氧不足,甚至启动糖无氧酵解导致局部乳酸堆积。尤其是大量出汗引起体液尤其是电解质丢失引起体内电解质代谢紊乱,突出表现为低钠低氯血症。几种因素共同引发一处或几处骨骼肌的痉挛,这就是热痉挛。


热痉挛发生的另一种情况是在高温环境剧烈运动后,快速大量补充不含电解质的白水,导致稀释性低钠低氯血症,也常被称为“水中毒”


还有一种隐匿性热痉挛,就是高温环境剧烈体力活动后,夜间睡眠期间的小腿或者腹背部肌肉的延迟性痉挛。


同样的,热痉挛不需要特殊治疗,只需要及时注意休息和降温,补足体液,尤其需要注意电解质的补充;适当柔和的伸展运动和按摩,通常都会很快恢复。


需要注意的是,热痉挛缓解后几个小时或更长的时间不要从事剧烈活动。


  • 热衰竭


出现下列系列症状应该警惕热衰竭:大量出汗、脸色苍白、肌肉痉挛、疲倦、虚弱、头晕、头痛、恶心或呕吐和晕厥。这时皮肤潮湿、凉爽,脉搏弱而快速,呼吸快速而浅。


如果出现热衰竭表现,你需要立即停止所有活动和休息,移动到阴凉的地方,饮用凉水,最好是含有电解质的饮料。


如果,经过上述处理,热衰竭体征或症状在1小时内不缓解或者恶化,需要就医。更需要强调的是,如果发现体温升高,特别是超过40°C,就应该警惕热射病的可能,需要立即就医。


  • 热射病


热衰竭不能及时正确处置,则可能导致体液和电解质过度丢失导致血液循环彻底失代偿。这时,保障脑、心脏等生命器官血液循环优先于皮肤出汗所需,使得人体散热的最后途径——出汗功能丧失,体温调节能力彻底丧失的结果是体温快速上升,甚至1分钟内就可以上升到40°C或更高



如果不能及时救治,可以造成脑神经、心脏、肾脏和肌肉组织损伤。这些损伤持续,将会发生不可逆性病理改变,甚至死亡。

热射病的其他主要症状和体征包括:皮肤无汗干燥(剧烈运动引起的热射病,皮肤有可能是湿润的)、潮红;恶心和呕吐;脉搏快速而洪大、呼吸急促而表浅;头痛,通常表现为波动性头痛;意识混乱,可能有痉挛发作、幻觉、语言表达和理解障碍;神志不清,或者最终陷入深无意识状态(昏迷);肌肉痉挛或虚弱(通常是早期表现)等。

紧急处置:发现热射病,需要立即拨打急救电话或者马上送医院救治。同时进行紧急处置,最关键的是给患者降温:转移到阴凉通风,最好是有空调的场所;移除一切可以除掉的衣物;在患者头部、颈部、腋窝和腹股沟放置冰袋或冷湿毛巾,或者覆盖湿冷降温毯;在患者全身喷洒水分并用风扇直吹是一种紧急状况下的替代方法。如果患者可以进食,给予不含酒精和咖啡因的饮料,最好是含有电解质的饮料;如果患者有呕吐则禁止给予口服液体。

总之,及时识别热衰竭与热射病征象并作正确的处置,是预防严重热相关伤害和死亡的关键



哪些人需要重点防范

 

另外,还需要认识到热相关疾病和死亡更容易“光顾”哪些人,才能做到重点防范。这些人群包括:


  • 老年人(年龄>65)


包括对高温和缺水感觉迟钝,体温调节能力下降,尤其是存在循环障碍性疾病时,同时出现问题是缺乏自救能力。这也是历年新闻报道中热射病死亡集中在老年人的原因。


  • 婴幼儿(年龄<1)


体温调节机制尚未成熟,身体代偿能力不足。


  • 运动受限和精神障碍者


缺乏应对高温的行动能力和认知力。


  • 服用某些药物者(例如,高血压,抑郁症,失眠等的药物)


这几类药物通常影响人体的出汗和散热功能。


  • 从事剧烈户外活动或工作者


长期暴露于这种恶劣的高温环境,加之体力活动或运动产生大量额外热量,发生热相关疾病的概率会大大增加。


  • 摄入酒精者


酒精是一种利尿剂,导致或加重人体脱水,同时醉酒破坏人的认知和行动能力,是一个重要的危险因素。


需要特别提示的是,我国流行的特产防暑药藿香正气水是40~50%酒精溶液,因此是一种助暑药,而非防暑药。



END

 

只要喝足够的水就不会中暑?


为什么热射病如此凶险?


多喝水,能喝出水中毒吗?





一键三连,注意防暑!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