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以停火协议,“前所未有”接近达成!
由于某种原因,很多文章不能在这里发表,喜欢本号的朋友,请点击下方卡片关注我们的新号,获取更多精彩好文
文︱陆弃
巴以冲突的腥风血雨已经持续了数月,伤亡人数的触目惊心、加沙地带的废墟满目疮痍,早已让全球为之震动。而如今,国际社会总算等来了一个微弱的希望——以色列与哈马斯正“前所未有”接近达成停火协议。这本应是一道久违的曙光,但我们不得不警惕,是否还有人在暗中拖延?和平的这一步,真能顺利迈出吗?
以色列国防部长卡茨的表态罕见地传递出积极信号。他承认,以色列与哈马斯在谈判上“前所未有地接近”,停火与释放被扣押人员的协议已经进入务实阶段。与此同时,哈马斯也释放了明确的谈判意愿,表示已经向斡旋方卡塔尔和埃及表态,愿意结束冲突。但哈马斯的条件依然坚定:全面永久停火,允许流离失所的平民回归家园,确保人道主义救援的顺利通行。
显而易见,哈马斯的立场虽然有所软化,但这份停火协议的关键,不仅是交换被扣押人员,更是要在停火时间和后续局势上达成共识。值得注意的是,美国《华尔街日报》曝出,哈马斯甚至可能同意以军在停火后临时驻留加沙地带。这种“灵活性”,让谈判迎来了难得的曙光。然而,话音刚落,人们便开始质疑:如果哈马斯愿意妥协,是谁在拖延这场本可以早日到来的和平?
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的态度,始终是这场谈判的最大不确定因素。外界普遍认为,内塔尼亚胡政府迟迟未能达成协议,是因为他在国内政局上有着自己的“小算盘”。多次“故意阻挠”停火,拖延谈判进程,只为稳固自身摇摇欲坠的权力地位。国内右翼势力对持续军事行动的极端诉求,与内塔尼亚胡的利益捆绑在一起,使得他在停火问题上左右摇摆,甚至反复无常。
这场冲突从一开始就夹杂着复杂的政治算计,平民却成了最大的受害者。以军的军事行动将加沙地带轰炸成了人间地狱,大量无辜的巴勒斯坦平民被迫逃亡,死伤无数。而以色列所谓“打击哈马斯”的借口,在外界看来更像是一场政治表演,真正付出代价的是千千万万个普通民众。如今,哈马斯愿意释放30名被扣押人员,而以色列也准备释放数百名巴勒斯坦在押人员,斡旋方卡塔尔、埃及以及美国都在推动这一协议,但只要以色列一日不彻底放下强硬姿态,和平的希望依旧脆弱如纸。
需要警惕的是,以色列政府背后美国的影子始终若隐若现。拜登政府一方面喊着“人道主义危机必须解决”,另一方面又在军事援助上继续向以色列输血。这种双重标准早已让国际社会看清,美国口中的“和平”不过是为自己利益服务的工具。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沙利文访问以色列时所传递出的谨慎乐观态度,只是给外界画出的一张模糊的“大饼”。真正的和平,从来不是一句“分歧依然存在,但富有成效”就能轻易实现的。
从现实来看,停火协议的达成仍面临诸多挑战。哈马斯要求全面停火,而以色列却可能在停火期间谋求军事占领的“合理性”,这种暧昧的立场势必引发新的矛盾。此外,加沙地带人道主义危机的解决,是协议中必须直面的难题。大量难民流离失所,物资短缺、基础设施摧毁,若无实质性的国际救援与合作,加沙人民的痛苦依然无法解除。
必须指出的是,巴以冲突不仅是地区矛盾的延续,更是国际政治角力的缩影。卡塔尔、埃及、土耳其等国的积极斡旋,展现了中东国家在地区事务中的担当,但西方国家的自私自利,始终是解决问题的最大障碍。西方大国一边喊着“和平”,一边通过军售与政治干预攫取利益,甚至有人试图利用巴以问题牵制中东地区的整体稳定。这种“两面派”的手段,才是加沙战火无法平息的真正祸根。
如今,停火协议的初步内容已经浮出水面:6到8周的停火,人道主义救援物资畅通,拉法口岸重开,互换被扣押人员等。但必须看到,这只是一小步,如果不能达成全面、永久停火,这场短暂的休战不过是暴风雨前的宁静。国际社会绝不能容忍任何一方将停火协议变成权宜之计,或者借此拖延新的攻势。
加沙地带的废墟,已经足够让人警醒。这场战争中的每一次拖延,都是无辜生命的流逝,每一次谈判失败,都是对和平的背叛。无论是以色列政府,还是哈马斯,甚至是幕后操纵的美国,都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真正的和平,必须以人民的安宁为出发点,而不是任何一方的政治利益。
如今,停火协议近在咫尺,但依然脆弱不堪。内塔尼亚胡是否还会故技重施?美国是否会继续推波助澜?国际社会能否真正推动全面停火?所有答案,都将决定加沙的未来。而这一次,世界不容再错过和平的机会,巴以人民也不该再继续付出血与泪的代价!谁敢继续拖延,谁就要成为历史的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