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预告|新加坡国立大学-北京大学“共享城市”国际研讨会与游学考察
主办
新加坡国立大学设计与环境学院
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
承办
《景观设计学》期刊
景观之路游学中心
支持
CPG,WOHA,新加坡国家公园局(NParks)
新加坡未来城市实验室(FCL)
新加坡城市发展集团(CDL)
安博戴水道
更新中……
时间:5月18日
地点:新加坡国立大学
语言:英文/中文
时间:5月19日~21日
地点:新加坡
“共享经济”旨在通过“共享平台+人人参与”,为过度的个人消费所造成的资源浪费提供解决方案。共享使得城市资源的配置更加灵活高效,这也将直接改变城市中人的生活方式与城市公共环境的互动关系。这些变化是什么?会产生怎样的影响?设计师应该如何主动应对这样的未来?研讨会将围绕“共享经济模式给城市空间和生活方式带来的变革”这一话题展开,同时也将重点探讨新加坡的城市实践经验和景观解决方案。
在亚洲的高密度城市环境中,新加坡的花园城市与绿色建筑颇具前瞻性与典型性。基于研讨会的内容,组委会将联合当地设计公司,带领来自中国的参会者一同考察新加坡的城市建设,体验丰富多样的城市休闲娱乐空间和绿色生态景观建筑,共同学习集人文、自然、经济为一体的城市可持续发展模式,探寻全球最宜居城市的建设经验。
研讨会
关键词
共享经济;可持续发展;智慧城市;绿色建筑;立体绿化;商业综合体;社区养老;公众参与;场所营造;社会资本
上午:主旨研讨
共享城市的策略研究、空间形态及涉益人参与
下午:专题研讨
政策导则与规划
新加坡“智慧国2015”规划
社区养老体制、住宅区规划与策略
新加坡水敏城市设计实践经验
ABC城市设计导则
空间实践与设计
中国-新加坡城市公共空间实践分享
新加坡场所营造与社区参与经验
发言嘉宾
政府机构(新加坡国家公园局等)
高校、科研机构(来自新加坡国立大学、北京大学等的知名学者)
设计行业领袖(新加坡本土设计机构WOHA、CPG等及中国设计师代表)
详细会议内容即将发布
敬请期待……
游学考察
行程概览
项目类型:公共景观、社区与公共建筑、商业街区与综合体、商业酒店与居住区、城市规划等
考察方式:政府机构负责人/项目设计方/著名设计公司资深设计师现场交流
行程特色
公共景观
城市公共景观真实地反映着社会的意识、城市的精神及城市文化发展的脉络。花园城市新加坡的构建,离不开绿色、可持续的公共景观。
碧山宏茂桥公园
Bishan-Ang Mo Kio Park
新加坡碧山宏茂桥公园项目是2006年发布的新加坡ABC水计划的旗舰项目之一。改造后的碧山公园既满足了水源供给、防治洪灾等需求,同时也在城市之中创造了可供市民休闲娱乐的优美自然空间。该项目曾获2012年世界建筑节年度最佳景观设计项目奖、2016ASLA专业奖-综合设计类荣誉奖。
2
滨海湾景观
Marina Bay
滨海湾花园(Gardens by the Bay)占地101hm2,是当今世界最时尚的立体公园之一,其设计集中了立体绿化的最新高科技手段。南花园正中央的几棵巨型擎天大树巍然耸立,分别介于9~16层楼高。人们可以漫步两棵擎天大树之间的空中走道,鸟瞰花园全景。
云雾林是滨海湾花园的另一大特色,35m高的苍翠云山烟雾缭绕,宛若仙境,全球最高的室内瀑布在此飞流直下。新加坡政府希望通过此计划将所在岛屿打造为绿草茵茵、树木葱茏、花卉争艳的“花园中的城市”。
滨海湾堤坝景观(Marina Barrage)由9道冠形铁闸组成。堤坝将海水拦截在外,形成了新加坡的第15个,也是首个坐落在中央商业区的蓄水池。堤坝使用绿色设计、建造和运营的理念,以此来提升能源和用水效率,同时减少废物产生。
半鱼半狮的鱼尾狮(Merlion)坐落于滨海的鱼尾狮公园,是新加坡的标志。它是由新加坡雕塑家林浪新 (Lim Nang Seng) 精雕细琢而成。
滨海艺术中心(Esplanade - Theatres on the Bay)位于新加坡著名的滨海区,是最具特色的现代建筑之一。该艺术中心于2002年10月正式落成,已成为新加坡的标志性建筑。艺术中心的主设计方为DP Architects,其建筑师团队以昆虫的复眼为灵感,造就了其独特的外观。又由于平视建筑时,艺术中心主体宛如两颗榴莲,因而又名“榴莲艺术中心”。
新加坡滨海湾金沙艺术科学博物馆(ArtScience Museum)于2011年2月19日首次向公众开放其建筑面积达6000m2的文化中心。博物馆由国际知名建筑师摩西萨迪(Moshe Safdie)设计,是世界上首个艺术与科学相结合的博物馆。整个建筑被荷花池围绕,犹如一朵绽放的莲花在水边盛开。更有无数的国际知名巡回展览在此进行。
新加坡双螺旋桥(Helix Bridge)是世界上首座双螺旋人行桥,于2010年4月24日建成通行。其设计主要受DNA结构的启发,这座桥梁想要体现的意义是“生命与延续、更新与成长”。
3
南部山脊景观带
Southern Ridges
南部山脊是一条长达9km的自然景观带,西起肯特岗,东至花柏山。它串连起了4座公园,其间的建筑设计极具艺术创意,包括著名的亨德森波浪桥(Henderson wave)。
4
新加坡植物园
Botanic Gardens
这个有150多年历史的植物园,是热带岛国的一个缩影。园内有天然原始森林和特色花园。植物资源丰富,品种多样,包括多种珍稀植物。其他的景点包括棕榈谷、音乐厅、太阳花园和日晷花园。
5
新加坡樟宜机场
Singapore Changi Airport
新加坡樟宜机场是全球首个、也是拥有最多主题花园和立体绿化的机场,曾多次被英国咨询集团Skytrax评为世界最佳机场,3号航站楼室内景观曾获2009年ASLA专业奖-综合设计类荣誉奖。
社区与公共建筑
在由追求城市规模、空间扩张转向提升城市文化、公共服务内涵,进而建设高品质宜居城市进程中,医院、图书馆等最贴近城市居民的公共建筑,成为了城市区建设的核心内容。
1
邱德拔医院
Khoo Teck Puat Hospital
“花园医院”邱德拔医院以葱郁绿色环境中的优质医疗服务而闻名,其独特之处在于为患者创造了一个适宜的康复环境。“花园医院”的可持续性概念设计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花园的建立方式是实用且可自我维护的;第二,创造花园中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第三,采用节能环保的综合性环境景观设计。
2
新加坡国家图书馆
National Library
新加坡国家图书馆由马来西亚建筑师杨经文设计,是低能耗热带生态建筑的经典之作。国家图书馆主馆大楼高16层,四面均采用玻璃围墙、挑高天花板和风洞设计,以达良好的采光和风调效果。在顶楼的天台上还建有多个空中花园,既美化环境,又能发挥降低建筑温度的作用。
3
新加坡国立大学学生村
University Town of NUS
新加坡国立大学是新加坡首屈一指的世界级顶尖大学,为国际研究型大学联盟成员、Universitas 21大学联盟成员、环太平洋大学协会成员,在工程、生命科学及生物医学、社会科学及自然科学等领域的研究享有世界盛名。
University Town(简称UTown)是新加坡国立大学新建的一个学生生活区,于2011年秋季投入使用。UTown占地19m2,采用综合性设计,为学生提供了集学习与娱乐功能为一体的场所。
商业街区与综合体
商业综合体作为一种新兴的大型商业建筑类型,在当代城市发展建设潮流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对于其设计理论建构、空间设计研究、景观设计规划的深入探索十分必要。
1
克拉码头及周边景观
Clarke Quay and others
克拉码头通过重建改造,把原来传统的二手贸易区改造成为了“外来人都必去,本地人都想去”的旅游目的地与城市商业休闲生活的集聚区。具备景观价值的亲水开放式休憩餐饮空间以及灯光营造的色彩斑斓的水影效果,一改克拉码头原本的临水不亲水,丰富了其商业形式。
克拉码头周边的小印度区域是新加坡的印度族群的聚集地,这里仿佛是一个印度的缩影。尤其当节日来临,印度风情更加的显著。五彩的灯光和装饰在街上到处都是。据传在1819年,莱佛士爵士的船航行到了新加坡,在随行的队伍中有很多印度的助手以及士兵等,他们就成了新加坡的土地上第一批的印度移民。
同样与克拉码头相距不远的牛车水是新加坡唐人街,大致北到新加坡河,西至新桥路;南至“麦斯威尔”路和克塔艾尔路,东到塞西尔街。中国城被称为“牛车水”,是因为原本这里的居民都以牛车拉水来进行清扫。现在的牛车水是新加坡华人聚集最多的地方,拥有中国各地的小吃,是在新加坡的华人非常喜欢的地方。夜市的牛车水灯火辉煌,类似中国的庙会。
2
Westgate商业综合体
Westgate是景观和建筑相结合的典范,定位于精品生活方式的购物中心,细分家庭消费客群的需求,进行精致生活方式的场所打造。每一块绿色、每一个雕塑都经过精心设计,以激发消费者的体验感和探索感。
3
乌节路商业景观
Orchard Road
乌节路商业景观从设计概念到策划阶段,均经过仔细研究和规划,务求整个项目能够融合周遭环境,连接购物中心及设施,游人可以在全新加坡最大的公园广场享受宽敞的休闲空间,亦能通过地下步道网络往返附近建筑物。
4
ILUMA购物中心
ILUMA是微型购物中心的典型代表,商业面积仅为2.6万平方米,却很好满足了当地居民以及旅游消费者,60%的娱乐场所充分体现了其“城市娱乐中心”的主题定位。该项目由WOHA建筑事务设计,充分强调了其独特性,注重现代感、地域及环境因素。
商业酒店与居住区
伴随绿色建筑概念的落地,居住区和商业酒店从设计理念、总体布局、植物空间、生态材料等方面可以进行多方面的景观设计研究。
1
皮克林宾乐雅酒店
PARKROYAL on Pickering
皮克林宾乐雅酒店是建筑和景观浑然一体的典范。12层酒店的被放置在一个挑起5层楼高度的平台上,美丽的热带花木与棕榈树点缀着空中花园。繁荣茂盛的绿色与周边的公园融为一体,形成了连续的绿色景观。处处绿荫,漫漫流水。
平台的底部借鉴了侵蚀岩石的横纹肌里,其间恰当地栽植了树木和藤木。
大部分时间,这些房屋都处于赤道炎热气候的凉爽阴影中,同时也享受晨光和晚阳的轻拂。房间的玻璃采用低辐射玻璃,因而不需要设置外部暖通设备。
2
滨海湾金沙酒店
Marina Bay Sands Hotel
金沙酒店是新加坡的地标建筑,顶部建有景色壮观的金沙空中花园,可提供360度广阔视野。空中花园中设有餐厅、绿意盎然的花卉、壮观的无边际泳池和宽广的公共观光平台。人们可以在这里鸟瞰迷人的城市风光,欣赏海天一色的南国海岸风情。
3
Newton高级公寓
Newton Suites
Newton高级公寓由WOHA建筑事务所及Cicada景观设计事务所设计,该建筑拥有当地最高的常春藤墙,青翠的攀藤植物从底层一路攀到36层,使得绿色面积比占地面积高出30%,是名副其实的绿色建筑。它的另一特色是每4层就有一个绿意盎然的“天空廊道”,其特殊的“抽屉型”廊道搭配抽屉型阳台,让住户无论在哪个楼层都能在绿意中俯瞰市景。
城市规划
新加坡城市规划在环保设计、生态居住环境、可持续发展总体统筹等方面表现突出,如何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生态城市规划对策至关重要。
1
新加坡城市规划展览馆
Singapore City Gallery
新加坡城市规划展览馆的前身为市区城建局展示廊,馆内展示了新加坡从开埠至今的发展历程,也展示了城市空间与绿地开发、保存古建筑遗迹等方面的规划。栩栩如生的市中心规划模型是展览馆中最吸引人的看点,此外还有声光演示介绍新加坡主要的名胜古迹——新加坡河、乌节路以及滨海湾等。
推荐自助游览项目
新加坡动物园
Singapore Zoo
新加坡动物园采用全开放式的模式,是世界十大动物园之一。园内以天然屏障代替栅栏,为各种动物创造天然的生活环境,有300多个品种约3050只动物在没有人为屏障的舒适环境下过着自由自在的生活,与游客和平共处。
如今,新加坡动物园正在转型为一个知识型动物园。游客不再是单纯的欣赏动物,而是通过更多的互动类项目学习与动物相关的知识,同时加强野生动物保护意识。
2
夜间野生动物园
Night Safari
1994年开业的夜间野生动物园毗邻新加坡动物园,是全球首个展示夜间动物的野生动物园。走进暗无天日的动物之家,人们需要花些许时间适应黑暗;这之后,眼前就会出现130多个品种的2500多只动物,其中许多是本地土生土长的动物,例如濒临灭绝的亚洲象、马来貘和马来虎等。若乘坐配有现场解说的观光电车,仅用半个多小时,就能游览全球七大洲景观——从崎岖不平的喜马拉雅山脉到赤道非洲的沼泽地,各具特色。
3
圣陶沙岛
Sentosa Island
圣陶沙是新加坡最为迷人的度假小岛,有着多姿多彩的娱乐设施和休闲活动区域,被誉为欢乐宝石。这里曾经是一个小小的渔村,如今已成为最引人入胜的游乐王国。从自然景观到历史遗址,从音乐活动到博物馆参观——圣淘沙岛汇集了无数精彩纷呈的活动。你可以在沙滩上赤足行走,沐浴海风;也可以去环球影城游玩或者感受“海洋世界”。
此次行程能为您带来什么?
与中国景观知名学者、权威专家同行
与新加坡行业领袖高端对话
报名信息
研讨会费用:
学生 600元人民币
从业人员 1200元人民币
(包含研讨会当天的会议费、餐费。不包含机票费、交通费、住宿费、签证费及非活动内容的其他费用,人数上限80人)
研讨会+游学考察费用:
学生 8800元人民币
从业人员 11800元人民币
(包含研讨会与考察期间的会议费、餐费、交通费、住宿费、签证费、门票及相关杂费。不包含机票费及非活动内容的其他费用,人数上限20人)
适合人群:
景观设计、生态设计、水务、城市规划等专业公司院长、经理、总监等决策者与管理者;
教育和学术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
设计、施工一线的项目负责人、资深设计师等
报名咨询
联系人:李俊、王颖
咨询电话:010-62747820 / 62747841
联系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北大街127-1号北大科技园303-3室
长按二维码,添加工作人员微信
李俊
王颖
本文部分图片由新加坡国立大学提供,部分图片来源于互联网,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如存在异议,请与LAF编辑部联系。
《景观设计学》期刊
《景观设计学》(Landscape Architecture Frontiers,简称LAF)由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高等教育出版社联合主办,俞孔坚教授担任主编。LAF为双月刊,刊号为CN10-1467/TU,ISSN号2096-336X,邮发代号80-985。全彩页印刷,每期主题集中阐述,中英双语呈现。
2014年,《景观设计学》(英文)成为中国国家广电总局首批认定学术期刊;2015年,《景观设计学》成为CSCD核心库期刊来源刊;同年,荣获美国景观设计师协会年度交流类荣誉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