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LAF | 为共享而设计

2017-07-27 LAF 景观设计学

主题:为共享而设计

时间:2017年7月23日

地点:西海48文创园毗卢殿艺术中心

主讲:佘依爽 王鹏 陈立群 刘悦来

摄影:汪默英,西海48



由《景观设计学》期刊主办的“为共享而设计——《景观设计学》新刊主题沙龙”于7月23日在西海48文创园毗卢殿成功举办!【点这里,了解更多本次活动的信息】



本期新刊主题为“共享经济与城市未来”。“共享经济”旨在通过“共享平台+人人参与”,为过度的个人消费所造成的资源浪费提供解决方案。共享使得城市资源的配置更加灵活高效,这也将直接改变城市中人的生活方式与城市公共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


在共享经济的启发下,城市空间的未来愈加具有改变的可能,无论是生态领域的大数据集成与分析,还是私人/公共领域更加灵活的配置,又或是城市管理模式的颠覆性创新,都能预见到激动人心的变化。【点这里,了解本期杂志详细内容】


直播回放来啦!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y0529k7kjsy&width=500&height=375&auto=0



为共享而设计

观点陈述 | 座谈问答


观点陈述

主持人:佘依爽

《景观设计学》编辑部主任

(7:00~25:00)



编辑部主任、主持人佘依爽按照惯例,首先解释了选择“共享”这一主题的原因:当人们看到“共享”在身边实实在在存在时,设计师开始思考这样一个社会现象会给自己的工作带来什么样的影响,《景观设计学》有必要对这种未来的趋势进行判断。


在对“共享经济”的概念进行界定、并对杂志文章进行介绍和分析后,主持人说道:“我们可能要去思考的,是“共享”能给我们未来的城市生活带来哪些颠覆性的改变,这是关于城市未来的一个想象,这也是我今天抛给三位嘉宾和各位在场观众、线上观看直播的观众的问题。”




嘉宾:王鹏

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技术创新中心副总工/高级规划师/注册规划师

(25:50~38:10)


清华同衡王鹏老师分享的题目是“从共享单车到智慧街道”。共享单车让资本家开始关注到设计师关注的东西,这让他开始思考是否设计师关注的其他东西将来也会通过“共享经济”这个风口让更多人看到。



王鹏老师首先向我们简要的介绍了他在做的事情。他与摩拜合作策划完成了两个报告:共享单车与城市发展白皮书共享单车春季出行报告。这里面包含他和团队对智慧城市的思考,以及基于摩拜数据进行的城市研究。与此同时,他也在做一些关于物联网传感器等硬件的研发。



由这两件事情他开始思考“共享经济”这一话题,并第一次公开梳理了在他的理解下,“共享经济”随着互联网发展的演化进程(28:00)。王鹏老师认为,从共享单车开始,我们真正进入到了物联网时代,现在所有单车都在改造NB-IoT技术,这个技术让非常多的事物以极低的成本连接到互联网上,从而真正实现了万物互联。


最后他表达了对“共享”的理解:“我理解的共享的本质是通过信息的互通实现对物品价值的最大化复用,减少闲置时间,简单说就是让越来越多物品实现“不需要所有权,但又随时可用”的状态。”



王鹏老师指出,类似“共享单车”的具有共享性质的物品其实有共同的特性,就是BCG(企业、市民、政府)三方受益,甚至三方都愿意买单。



通过分析,王鹏老师和团队总结出了一套BCG三方都获益的智慧街道生态,其具备了以下这些共同特点——



以往的城市规划设计往往关注上帝视角的尺度,而经常忽略近人尺度的街道、广场、公共空间的设计。而在如今城市双修、城市微环境的改造过程中,面临着大量广场、街道家具(比如路灯、座椅)等的改造、补充的需求。王鹏认为像自行车一样,这些东西都会在智能化改造之后变得非常便利、友好,关键它的总量非常巨大,规划设计这个行业可以去做很多事情。



围绕着共享经济,可以达成政府、企业、市民三方都获利的自下而上的智慧城市。



王鹏老师展示了他们在做的一些智慧产品,展示了他们对未来智慧城市的美好愿景。“我相信,越来越多的智慧街道设施,将像共享单车一样,他们将借助资本的力量,改变我们的城市,改善我们的生活。”


* 王鹏老师在发布会结束当天晚上便在自己的公众号上分享了沙龙之后的感受和再思考!点击这里查看详细内容。




嘉宾:陈立群

北大城市规划本科/MIT城市规划硕士/中国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城市规划师

(39:25~52:30)


如果王鹏老师代表技术,刘悦来老师代表实践,那陈立群老师就是从概念的角度,分享了她在共享时代对城市空间未来图景的想象。


陈立群老师探讨的是在这个时代,互联网经济和共享的大潮对城市空间和我们体验空间的方式有怎样的影响和改变。她首先思考了共享到底意味着什么?



通过一些相关的书籍、研究,她发现了三个特征:


第一是闲置资源的优化利用。把一些人暂时不需要的东西拿出来放到大众化的市场来使用;

第二是使用权的分割和转让。人们不需要必须拥有一件东西才能使用。 

第三是去中心化的组织结构。共享经济这个概念古来已有,所以它的热门和普遍并不是因为新,而是因为现在有很多平台和互联网、ICT技术可以让人们随时随地去获取信息、分享资源给别人、使用别人的资源,形成一个能够同时互通的平台结构。



如果把以上共享的三个特性应用到城市空间中,会发生什么呢?


(42:45)陈立群老师提出了三个问题:城市空间和普通物品有什么差别?她认为最大的区别在于对空间来说,“在场”是非常重要的,并且城市空间涉及到非常复杂的权力和责任;共享的城市空间意味着什么?当前城市面临的空间共享问题是什么? 关于问题的详细阐述,这里卖个关子,请看回放视频!



接着,陈立群老师向我们分享了一些开放的城市空间图景:比如首尔共享城市;比如旧金山听取普通市民、艺术家等提出的改造城市主街的意见,并进行实施;比如纽约第五大道和时代广场周边进行的短期的城市步行空间改造的试验。这些空间因为开放和宜人,在后来都转变成了永久的城市空间。



陈立群老师在最后表示,在城市各个部门和市民共同完成的城市空间改造的过程中,规划师希望可以看到一种从破碎化到整合化的空间经营机制,能够让人们主动参与社区经营的激励机制,以及形成像共享经济一样的互相信任的体系。


* 陈立群老师的文章收录在本期杂志中。此外,她是CSP场所营造工作室创办人,在本文末将“场所营造”公众号分享给大家!




嘉宾:刘悦来

同济大学景观设计老师/四叶草堂创始人/梦想在上海城区建成2040个小花园

(53:20~1:05:30)


刘悦来老师的分享从 “我们的百草园”这个项目开始。“我们”意味着共建、公治、共享。



这个公园并没有采取和其他设计单位一样的方式,用专业的设计、专业的施工、专业的养护、或者交给物业公司,设计师在探索一种机制:让社区居民参与到花园的设计、营造、管理、维护当中。




他们在社区中举办了“小小景观设计师”的培训,左边是小朋友的设计,右边是专业的设计师整合完善的成果。小朋友在设计之后的建造、维护过程中也会亲力亲为的参与进来。



刘悦来老师特别强调“如何让共享的机制持续下去”。它需要能量的输入,也需要有收益才可持续。他分析,居民愿意在这里是因为可以分享经验,共同建立起一个学习型社区,再者,这是一种收获,大家收获了植物,空间也得以改变,更多人获得了视觉上的享受。


当然,这些花费的是个人时间,如果居民觉得合算,那这种模式就可以持续下去。刘悦来老师说道,他们所有的项目都在探讨这样的一种机制,让大家觉得付出是有回报的。





刘悦来老师表示,他们负责了一系列这样的项目,但是受到人手限制,无法做完那么多设计以及施工。于是他们成立了一个培训机制,社区居民如果获得了相应的能力,就可以参与到很多事情,甚至可以自己去营造自己社区的空间。



(1:00:00)刘悦来老师说道:“共享,意味着共建,但不一定是空间上的共建,有可能是机制上的共建,目前机制上的共建缺少的是一个东西把它盘活,发挥作用,这个时候当下就需要共治的理念。” 他研究了整个机制,将社区营造中各个组织逐步参与进来的过程进行了细致的展开论述。最后,刘悦来老师认为学习型社区的建立是可持续性社区建立的保证。




座谈问答

我们整理了提问如下,但是具体回答,请回看视频喽!



 1  刘悦来老师能否具体说明一下 “盈利”“可持续”的机制?在这种自下而上的模式里,如何让大家不仅是可持续的学习、成长,还能从中获得收益,以及运营者如何收益? 

(1:08:00~1:14:00)


 2  王鹏老师是否可以聊一聊,在整个智慧街道、城市共建上,设备资金的来源是?

(1:14:00~1:25:40)


 3  在共享经济的浪潮下,三位嘉宾怎样看待上海和北京都在进行的整治开墙打洞的行为?

(1:25:50~1:35:00)(1:55:00~1:56:20)


 4  上海形成了一连串社区花园,我想知道的是,社区花园建设的第一步是如何迈出来的?我觉得第一步是最困难的,更何况后面还探索出学习型社区的模式、社区和商业形成的平衡。所以想请教一下刘悦来老师,您遇到了哪些困难,是怎么克服、调整过来的?

(1:35:30~1:43:00)


 5  刘悦来老师的花园让我想起阿姆斯特丹的100个儿童广场,每个小广场在1公顷以内。演变了50年以后,这些小广场变成了阿姆斯特丹最美最有人情味儿的广场,其实这个和您的花园在某个层面上有一定的相似性。但我也有质疑的地方,您刚才说传统的景观设计师角色逐渐向教育家、社会活动家转变,这会不会意味着我们空间的本质的降低? 

(1:43:30~1:50:00)


 6  对于这种群众参与模式,其实也产生了一种问题。因为社区里总有人是活跃的,但总有人是安静的,这些安静的人不表达自己的需求,那怎么把他们的需求考虑进来呢?

(1:50:05~1:53:30)


 7  共享单车有时会占用人行道、机动车道等地方,它就像一个候鸟,某一个时段地段它可能很密集,但有时可能一辆都见不到。我们会发现城市中很多地方使用率极低,绿地也是如此。那能不能把这两者进行一种结合:共享单车停车的地方可不可以是我们白天使用不到的地方?是不是可以做成一种共享、共源的模式,把智慧城市的一些先进技术结合进来?

(1:59:00~2:05:20)


 8  社区参与过程中,不发声的人不一定没有需求,只是这些需求没有反应成数据,这些需求也没有反应成空间,因为它没有构成在这个空间中行为的一些点。我比较好奇的是,对这些不发声的人,从规划和数据的角度来说是怎么去发掘的?

(2:05:41~2:11:25)


 9  我是MIT规划系的学生,回国后受到了国内各种共享经济模式的冲击。我的问题就是从“冲击”开始的。我觉得中国和美国之间非常明显的区别,就是国内对于共享经济以及大数据技术基础好像有一种非常普遍的乐观的情绪,但在美国,虽然技术很发达,但在商业上的应用没有像中国这样“无孔不入”,在伦理上的讨论也秉持一种审慎的态度。我的问题是,我们在应用大数据技术、享受共享经济这种宏利的同时,它有可能导致的最严重的系统性的危机是什么呢?是否可以预估一下风险?

(2:11:50~2:14:15)



小花絮

那些沙龙背后的故事!



3位嘉宾各自创建的公众号 ↓


王鹏

个人公众号


陈立群

CSP场所营造


刘悦来

四叶草堂





《景观设计学》2017年第三期

“共享经济与城市未来”

现已登录官方微店!

点击阅读原文扫描二维码进入微店购买杂志





《景观设计学》期刊


《景观设计学》(Landscape Architecture Frontiers,简称LAF)由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高等教育出版社联合主办,俞孔坚教授担任主编。LAF为双月刊,刊号为CN10-1467/TU,ISSN号2096-336X,邮发代号80-985。全彩页印刷,每期主题集中阐述,中英双语呈现。


2014年,《景观设计学》(英文)成为中国国家广电总局首批认定学术期刊;2015年,《景观设计学》成为CSCD核心库期刊来源刊;同年,荣获美国景观设计师协会年度交流类荣誉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