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教授讲专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心系天下冷暖,情牵广厦万千

2017-05-26 长大招办 长安大学本科招生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按照“土木类”实施大类招生。

    填报高考志愿时,专业志愿选择“土木类”,入学后进行专业分流。

    学制四年,工学学士学位。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心系天下冷暖 情牵广厦万千 


Q1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的学习(研究)对象?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创造适合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建筑环境和满足生产与科学研究要求的工艺环境以及特殊应用领域的人工环境;安全可靠地输送燃气、热力;高效合理地利用能源。涵盖了健康、能源、环境等人们广泛关注的内容。致力于解决民用、医疗、交通、航天等领域的能源环境问题,为人们创造健康、舒适的热湿环境、空气质量环境、声光环境等,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少建筑的能源与资源消耗,保证国家建设和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



Q2长安大学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的发展历程?


    我校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专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在1979年开始本科招生,是国内暖通(建环)专业创办较早的学校之一。在1986年开始招收首批硕士生;2005年获准“供热、供燃气、通风与空调工程”硕士、博士学位授权点,并设有博士后流动站,拥有完整的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是学校名牌专业。

为了保证和提高高等教育的基本质量,2002年住建部启动了注册工程师执业资格相配套的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评估工作。我校在2008年顺利通过了住建部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建能)本科专业评估,为第18位通过建能专业评估的高校。截至2016年,在全国近200所开设有本专业的学校中,已有35所学校先后通过了住建部专业评估。

    我校本专业具有深厚的行业底蕴和学科积淀,在行业内认可度较高。


Q3长安大学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有哪些专业教育特色?


    通过长期教学实践,我校本专业形成了以下专业教育特色。


1.围绕专业核心课程,建设特色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坚持课程体系的科学性、合理型、完整性,强调知识的互联性、贯通性、整体性;坚持基础扎实、能力强的创新人才培养特色,强调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的结合。针对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的系统特性,在围绕专业核心课程拓宽专业知识的同时,全面加强实践教学环节。


2.加强实践教学,注重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动手能力是本专业在长期办学过程中形成的鲜明特色之一,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注重综合型和设计型实验平台的建设,不断改进教学实验条件,丰富教学实验内容;建立校外实习基地和校内实训平台,确保认识实习、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的教学质量;选派具有工程背景和行业背景的老师指导学生专业实践和实训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创新训练活动和专业竞赛活动,近年来已获得国家级、省级、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多项,“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获奖多项,已连续多年参加人工环境工程学科奖学金竞赛和CAR-ASHRAE学生设计竞赛等并获得佳绩。


--气流风洞实验平台--


--燃气设备、系统实验平台--


--空气调节风系统及水系统控制实验平台--


--激光粒子测速仪--


3.重视专业竞赛活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本专业每年都有全国、地方及行业的专业知识竞赛或工程设计大赛活动等。包括:全国高等学校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指导委员会主办的人工环境学科领域唯一的国家级奖学金竞赛——“人工环境工程学科奖学金”竞赛;高等学校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指导委员会与中国制冷学会和美国ASHRAE(供热、制冷、空调工程师学会)共同主办的“CAR-ASHRAE学生设计竞赛”;由教育部能源动力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和中国制冷空调行业工业协会共同主办的“中国制冷空调行业大学生科技竞赛”;由中国建筑学会暖通空调分会和中国制冷学会空调热泵专业委员会主办的MDV中央空调设计应用大赛;由陕西省土木建筑学会设立的陕西省大学生优秀毕业设计竞赛等。

我校积极组织参赛并获得优异成绩,受到国内高校、设计院等的广泛关注和主办单位的好评。

    用人单位的反馈意见普遍认为,我校本专业的毕业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强,动手能力强,能很快胜任工作,并具有很强的敬业精神和团队精神,对工作认真负责,踏实肯干。



Q4本科课程设置有哪些?


    核心课程有工程热力学、传热学、流体力学、热质交换原理与设备、流体输配管网、建筑环境学、暖通空调、建筑自动化、燃料燃烧与器具、空调用制冷技术。

    课程设置分为三个阶段、四个课程平台和五个实践及创新能力培养模块。



Q5该专业的师资力量如何? 


   长安大学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系具有专职教师17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3人,高级工程师1人。专职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8人,硕士学位5人。本专业另设有专职实验工程师3人。

    官燕玲教授现任全国高等学校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指导委员会委员、全国暖通学会通风专业委员会委员、陕西省暖通空调学会副主任委员、陕西省热能动力学会副主任委员、西安市供热专家等。


Q6我校有哪些研究方向?承接哪些重大研究课题和项目?


我校我专业主要研究方向如下:


1.人工环境理论与技术

建筑通风理论与技术;建筑热湿环境形成机理及节能调控;建筑环境的CFD模拟与调控;辐射供冷理论及技术应用;管网优化及供热新技术;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技术。


2.空调、制冷技术与设备

制冷与热泵系统性能研究;换热器强化传热及应用技术。


3.建筑节能与可再生能源利用

地热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在暖通空调中的应用;暖通空调系统节能与技术开发;低能耗建筑理论与被动式技术;污水热能及工业废热等低品位热能回收及利用技术。


4.暖通空调自控理论与技术

暖通空调自控理论;暖通空调系统优化与控制、故障检测和诊断技术;暖通空调实验室技术。

    本专业目前承担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西安市及行业的各类科研项目多项。已授权国家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和软件著作权多项。并与本专业知名大学和研究院建立有良好关系。

土木工程专业的毕业生可在房屋建筑、隧道与地下建筑、水利与水电工程、道路、桥梁和矿山建筑等领域从事土木工程设计、施工、管理、开发及科研、教学等工作,就业学生中80%以上工作单位为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等国有大型骨干企业。



Q7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的学生应该掌握哪些学习方法?


    这是一门综合性、交叉性很强的学科,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要求较高,需要有较好的数学基础和物理基础,以及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

本专业的应用领域涉及建筑业、制造业、农牧业、交通运输、医药卫生、国防及航天、矿产等。专业应用的内容,主要是对上述领域,在充分利用自然能源基础上,采用人工环境技术与能源利用工程技术,营造满足人类生活、生产工艺所需的内部环境,以及特殊应用领域的人工环境(如地下工程环境、国防工程环境、运载工具内部空间环境等)。教育的内容是既传授基础知识,又传授专业知识以及本行业的最新技术,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要求学生除了扎扎实实掌握书本知识之外,还要培养研究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注意思维能力,创造能力、组织管理能力、表达能力的培养;在学习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注意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Q8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的学生有哪些就业与深造的方向?


学生毕业后能够在建筑设计研究院、规划管理部门、工程建设公司、设备制造企业、运营公司等单位从事供热、通风、空调、冷热源、净化、燃气等方面的规划设计、研发制造、施工安装、运行管理及系统保障等技术和管理工作。

本专业毕业生就业面宽,就业前景好,我校本专业一次就业率均在95%以上。每年有近30%的毕业生被免试推荐或考取硕士研究生,可报考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制冷与低温工程、工程热物理、热能工程等学科的硕士研究生或出国深造。我校与国外许多大学保持有紧密友好的合作关系。本专业具有对应的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

根据麦克思研究院发布的《2015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及《光明日报》相关报道,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属需求增长型专业,为本科绿牌专业。在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中国科教评价网和中国教育质量评价中心进行的2014~2015年度中国大学及学科专业评价中,我校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大学竞争力排行第15名;我校历年本科毕业生就业率排名全国50强。


Q9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有哪些知名校友?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原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的毕业校友已有33届两千余人,遍及祖国各地,很多校友走上重要岗位并做出傲人成绩,如在工程领域的有:


张建中

宁夏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董事长(院长)、党委书记,宁夏规划勘察设计行业协会理事长、宁夏空调热能动力学会主任

李一文

中国轻工业西安设计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企业法人)、党委书记

李自忠

中国市政工程西北设计研究院副总工程师

殷元生

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暖通所副总工程师

吕砚昭

西安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暖通专业总工程师

王其庆

河南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暖通专业总工程师

王邵瑞

新疆建筑设计研究院副总工程师

杨晓宏

南通勘察设计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

胡淮滨

中机十院国际工程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王敏奎

亚宝置业有限公司总经理

李  强

中国新兴保信建设总公司总经济师

曹一平

青海省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

王海文

青海省人防工程设计研究院副院长

张远宁

青海省建筑勘察设计研究院暖通总工程师,青海省暖通空调专业委员主任

王海鹰

青海省建筑建材科学研究院副院长

罗志刚

江苏省邮电规划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设备总工程师

胡  昕

新疆市政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院(热力、燃气)专业副总工程师


温馨提示


体检受限标志

——3.3肢体残疾



联系方式

联系人:曹立新  

联系电话:13809181400

邮箱:caolx@chd.edu.cn

地址:西安市南二环路中段 长安大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