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惠聚之星 | ​“亚克西巴郎”——记地区环保局驻库车县比西巴格乡博斯坦一村工作队

2017-12-17 阿克苏零距离 阿克苏零距离


“亚克西巴郎”

——记地区环保局驻库车县比西巴格乡博斯坦一村工作队


“你们每次来看我,都带着礼物,我虽然看不见你们,但心里敞亮,谢谢你们!”12月11日,库车县比西巴格乡博斯坦一村老党员再衣吐南木·尼亚孜拉着地区环保局驻该村工作队员的手说。


再衣吐南木·尼亚孜今年79岁,已有55年党龄,多年前因病失明,且子女不在身边,生活很不方便。每个月都会有几个“巴郎”——驻村工作队的干部来看望她,“巴郎”不是给老人带来生活用品,就是帮老人干些家务,让老人感到非常温暖。


地区环保局驻库车县比西巴格乡博斯坦一村的七个工作队员在近一年的时间里,用实际行动为村民办实事、做好事,被村民称为“亚克西巴郎”。


当好村民的领头羊



“看,工作队的7个“巴郎”带着惠民政策明白册又来啦!”12月10日,正在家中翻晒红枣的库尔班·尼亚孜大叔兴奋地说。最近一段时间,7名工作队员携带着十九大精神读本,结合惠民政策明白册,走进农家小院,逐家逐户地给村民宣讲十九大精神。


驻村以来,面对村里众多的事务,工作队员始终把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作为重中之重,加强传帮带,教思路 、教方法、教经验,做好村民的领头羊,确保走访中发现的问题、老百姓的诉求,件件有回音。


“群众的事,再小也是我们工作队的大事。心里装着群众,凡事想着群众,工作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不怕麻烦,不怕流汗,就要诚心诚意为群众办实事。”驻村工作队员武红说。


为解决村民反映最多的难点问题,工作队员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先后协调解决13.6公里的村内道路硬化建设,修建闸口23个、涵洞71个……


小善汇聚成大流。村民们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一见工作队员就夸:“地区来的卡德尔亚克西!为我们做了这么多好事!”


驻村以来,工作队员以身作则地开展工作。村民阿西木·吾斯曼反映,光听说村里要建文化广场,可一直没见动静,他问过村干部,但一直没有音信。工作队员了解情况后,当天就召开村“两委”联席会议,就修建文化广场的事宜进行讨论。如今村文化广场的规划图已绘制出来,阿西木·吾斯曼看着规划图高兴地说:“这个文化广场太漂亮了,篮球场、排球场、乒乓球台都有,城里有的,我们村也有了。”


村党支部书记艾尼·艾克木说:“自从地区环保局工作队来我们村以后,给我们带来太多的变化,村‘两委’班子进一步加强、积极筹划村级基础设施建设,结合实际调整种植结构,工作队给我们带来的变化受到了村民的肯定。”


铺好村民的致富路


工作队根据村里民生建设和群众生产生活的实际情况,着重从道路建设、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和改善群众生活等方面入手,引领村民致富奔小康。


“今年在工作队的帮助下,我申请到了短平快项目资金,我的制鞋合作社设备由原来的7台缝纫机增加到现在的16台,工人也由原来的6人增加至15人,产量上来了,收入也增加了。”村民吐达南木·艾山说。


为更好地发挥村民的技术专长,工作队员分片包干对村里的人员类别进行划分,加大扶持力度让从前的小作坊发展成为集约化的合作社。通过前期梳理摸排,征求小作坊业主的意见建议,建档立卡,分类施策,对症下药,及时给予帮助,助力村民脱贫致富。


“阿姨,你看这是爸爸给我买的新衣服!他现在在加气站当保安,每个月有2000多元的工资。”12月11日早上,米那瓦尔·阿不力克木兴冲冲地来到村委会,对工作队员说:“妈妈在餐厅打工也有工资,我们一家人昨天去库车县城买了好多东西回来呢,我真是太开心啦!”一旁的阿不力克木·阿布拉夫妇看着女儿灿烂的笑脸,不由地笑出了声。


工作队长阿力甫·吉力力说:“我们不仅在资金项目上给予村民扶持,还在企业管理、财务管理,融资和扩大产业规模上给予指导,为带动村民就近就业、增收贡献我们微薄之力。”


做好村民的贴心人


主动想问题、认真干事情、必须出成绩。一碗茶,一块馕,大家就是一家人,农家炕头,葡萄架下,棉花田里,红枣园中,到处是工作队员忙碌的身影。


67岁的早然木·肉孜两腿患有严重的关节炎,老伴过早去世,她一人独自抚养两个女儿和收养一名遗弃的男婴,生活生产十分吃力。本以为晚年能过上幸福生活,没想到儿女不管不问,现一人孤独生活。工作队了解情况后,与村干部和村警查到了早然木·肉孜大妈儿女的联系方式,在苦口婆心的劝说下,儿女们终于同意每人每月给她300元生活费,每年回家来看望一次。


“如果没有工作队帮助我,我就看不到自己的儿女,工作队的巴郎子亚克西!”早然木·肉孜擦着泪水激动地说。


驻村以来,工作队员共梳理困难诉求119件,目前已解决87件,为困难家庭办实事好事40余件,投入5万余元帮助村民解决实际困难,小到搭葡萄架、挖水渠,大到常年未解决的宅基地纠纷、无地耕种,户口难落等困难。


村民阿孜·热孜感激地说:“我生病卧床不起,是工作队的干部第一个来家里看我,还给我留了钱;我家的房子年久失修,是工作队帮我申请盖了安居富民房。谢谢他们!”


来源:阿克苏日报  记者 龚喜杰 通讯员 张莹莹


您点一个

小编干劲更足了!

编  辑:刘    莉

审  稿:张铁玲

 投稿请发到邮箱 :tougao.aksrb.cn

阿克苏零距离阿克苏地区最权威的微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