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高端访谈 | 高献计:地理信息要融入经济社会主战场

2017-08-21 唐天石 泰伯网

泰伯网

有看点的空间地理信息资讯都在这

你还在等什么?

现任河北省地理信息局局长认为,地理信息局要主动为政府各部门提供服务,主动为民生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服务。


“高局长来了以后,河北局变了个模样,比如前两年才建成的创新基地大楼。”河北省地理信息局一名司机对泰伯网记者说。

 

他所说的高局长,指的是从2009年12月开始担任河北省国土资源厅副厅长、河北省地理信息局局长的高献计。在此之前他一直在地质勘探领域工作,曾担任河北省地勘局副局长、河北省地矿建工集团公司总经理。

 

在高献计的率领下,河北省地理信息局(以下简称河北局)的测绘服务值由2009年的不足7000万元,跃升至2015年的8亿多元,年均复合增长率将近60%。根据《中国测绘年鉴》,全国测绘服务产值的同期年均复合增长率不到19%。

 

由于表现突出,河北局连续5年被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评为优秀单位,高献计也在2016年获得“夏坚白测绘事业创业与科技创新奖”。

 

2017年4月1日,河北雄安新区的强势崛起,吸引了全球目光。高献计把雄安看成是地理信息最好的试验田,还想把雄安打造成全球地理信息创新的中心。

 

曾经有国企高管背景的高献计,是如何做到这一切的?


 本期《高端访谈》嘉宾——高献计


不能关起门唱卡拉OK

 

上任之初,高献计便发现,或许是由于当年建局时吸纳了很多军测骨干,河北局的办事风格就像部队里一样,守纪律能吃苦、技术扎实但观念保守。在他眼中,当时的河北局就像是一直在关起门唱的卡拉OK,自己唱得陶醉不已,但外界却鲜为人知。


对于测绘部门相对封闭单一的情况,高献计看得比谁都清楚。

 

于是,高献计立即着手打造一个更开放、更具竞争力的河北局,小到职员考评、大到工作方针,无论是从技术装备、思维观念还是工作模式上,他都要在河北局进行一场改革。

 

而改革的第一步,就是要把工作方向定下来。他提出,河北局一定要融入经济社会主战场。为此,他提出了两个转变的思路。所谓两个转变,就是从原来以市场服务为主,转变为以服务政府为主,转变为以服务民生及经济社会发展为主。

 

“过去,测绘部门比较封闭,职能比较单一,往往不敢找省政府领导、不敢向省政府汇报。但是我认为,这些工作本来就是省政府的职能,为什么不能请领导出面解决呢?”高献计在接受泰伯网记者独家专访的时候说。“当外界注意不到你的时候,你做的好或者不好别人都不会特别在意,你的优势和短板也都显现不出来,想进一步发展就会变得很困难。”

 

“为什么过去政府不用你,因为你能做的只有那几张图,服务不到位当然没人用你。现在我们要转变思路,用新技术新思维做地理信息应用。”高献计举例说。


“去年7.19洪水那天,局里晚上1点钟接到省长命令,3点钟我们的无人机队伍就完成集结前往灾区,早上8点前数据已经交到了指挥部。当时还下着大雨,失联最严重的那个村里的通信电路都断了,就靠我们无人机飞的数据了解里面的灾情。”

 

有机构、有人员、有经费、有事干

 

在地勘局和地矿建工集团的工作经历,让高献计清楚地意识到要做实事,有四样东西是不可缺少的:机构、人员、经费、项目。


为此,他积极推进市、县地理信息管理机构建设,形成了省、市、县、乡四级管理体系,实现了四有:有机构、有人员、有经费、有事干。

 

为了推进与各级政府的协同工作,河北局迄今为止已经举办了5期以地理信息为主题的县市长培训班。这一系列的培训班,被河北省委组织部列入了干部培训计划。有了培训,各级政府管理人员对数字城市等地理信息工作的认识有了明显的提高,这对于地理信息工作推动有实质性意义。

 

据河北局的相关工作人员说,现在省委省政府开专题会议,经常会问地理信息局来了没有,老高来了没有。


老高,指的就是高献计。

 

在河北局大部分员工的眼里,高献计是一个敢想敢干的人。


2011年,在没有一分钱积累的条件下,高献计决定自筹资金,目标是盖成2.9万平方米的河北省地理空间技术创新基地大楼。


2014年,高献计又耗费大量精力建成河北省测绘博物馆、河北省地理信息科技馆。这些基础设施的建成,在增强河北局员工自信心的同时,也大幅提升了地理信息在河北省乃至全国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三条铁律

 

在过去七年里,高献计经常说、经常做的两个字,就是创新。最明显的例子,河北是全国第一个、也是迄今为止唯一敢于把测绘局更名为地理信息局的省局,全称里没有测绘二字。

 

“千万不要被传统的规范禁锢到,如果凡事都完全按照既往的经验来做,而不是根据现有的需求来做,那就是没有远见,就是不作为。”高献计说,在设置各个处室的年终考核指标时,高献计把创新点的评分占比提升到30%,将创新写进制度里,鼓励大家创新。如果年度考核时,处室没有创新点,那么总得分就会很低。

 

不仅如此,高献计还大力倡导新技术新产品的应用,近两年,河北局引进了包括DMC相机、三维倾斜摄影设备、高精度扫描车以及直升飞机、无人直升机、无人机等新型测绘装备,建立起了一套现代化测绘装备体系,提升了服务保障能力。

 

软硬兼施、内外共同发力的结果是,河北局在地理信息应用中取得了突破性的发展。


做白洋淀湿地的监测、曹妃甸工业区的监测、京津冀环境生态监测,甚至是禁种铲毒监测等等。河北局把地理信息的应用跟各个管理部门业务进行深度的结合,没有方法就创新方法,最终让多数部门能够用到地理信息,并且形成一个常态。

 

在执掌河北省地理信息局的过程中,高献计总结出了三条铁律:一是任何事物都要去创新,不是别人做什么你就做什么;二是任何技术都要和其他技术相融合,不能孤立存在;三是一定要为政府管理服务,为大众服务,否则你这个部门就没有存在的意义。


高献计向泰伯网描述习近平主席考察雄安新区时的场景


下一盘更大的棋

 

如今河北省地理信息局的改革已初具成效,高献计的创新思维也牢牢地刻在了河北局的精神里,而更大的机遇与挑战,也随之而来。

 

雄安新区的设立,让高献计意外又惊喜。早在发布前十个月,河北局就已经开始对雄安地区进行秘密测绘,整个过程中河北局的保密工作做得滴水不漏,高质量的数据采集成果给新区的初步规划和最终落地提供了重要的决策参考,也为新区建设开了个好头。

 

自雄安新区设立的消息发布之后,河北局就开始策划一场围绕雄安的创新计划,这份计划包括建设一个高精度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网、两个地理信息服务平台,另外还有一个的京津冀地理信息科技创新联盟。

 

在他眼里,雄安新区将成为全球地理信息最好的试验田。



以下为泰伯网采访高献计对话内容:

Q

泰伯网:  

请您简要回顾一下河北局的发展历程。

高献计:  

河北局是在1975年建立的,大部分骨干都来自军队。经过几代测绘人的努力,河北局从过去传统的测绘方式,逐渐发展成为新型地理信息作业体系。  


过去这些年,河北局依照相关法律法规,把数字化地理信息的基本比例尺实现了全覆盖。尤其是在十二五期间,把过去那些年落下的课都补上了。这些基础信息对于国家重大项目建设、经济社会发展,有着重要的积极作用,河北的铁路、公路、水利系统、精准扶贫、城市建设等等,都因此而获益。十二五期间,河北局做到了全国一流的水平,各项工作都排在全国前列。


Q

泰伯网:  

您认为最能体现省级地理信息局价值的是哪几个方面?

高献计:

第一方面,是河北局的行政管理职能不断延伸,社会认知度不断提高。


我来到河北局以后,提出了一个口号,就是“融入经济社会主战场”。大概意思是说,当前河北省政府抓的各项重点工作,河北局都可以而且应该参与。


要实现这一点,首先要健全行政管理机构。过去,地理信息行政管理的机构是倒金字塔型的,总部很强大,但是到市级就比较弱,到县级几乎就更差了。所以,河北局花了很大力气把行政管理体系建立了起来。


现在,河北局把原来的倒金字塔型倒回来了,河北省各个市各个县各个乡都有地理信息机构。只有机构健全了,地理信息局的各种职能例如地理信息安全监管等才能落到实处;只有下面有腿,各项政策法规才有执行力。


同时,河北局还推行了放管服(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赋予市县乡级机构一定的实权。这样,有机构、有人员、有经费、有事干,河北局的依法行政体系就建立起来了。这为河北局实行监管、推动产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第二方面,我们对河北局直属单位的生产组织方式进行了改革。


改革前,河北局下属的几个事业单位专业分工很细,但单独挑大梁的能力较弱。改革后,下属几个院的名字没有改,但是现在各个院都具备了全要素、全流程的能力,专业分工不再明显,单独提供整体服务的能力也都具备了。


这两年,我们重点完善了现代化装备体系建设。要提供高质量的服务,首先要有好的装备、好的技术、好的人才,否则就是空谈。只有具备了这些基础,地理信息部门才能更好的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战场。因此,从航拍相机、数据处理软件、三维建模设备、无人机、直升机等等,河北局都按照国际一流的标准进行了配备。


当然,有了好的装备,还要有正确的思维。地理信息部门要服务好民生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紧紧瞄准经济社会发展过程的各个环节,寻找突破口。


在依法完成基本比例尺的更新任务以外,这几年河北局率先把数字城市平台建设好了。按照国家的要求,河北各个设区市在2015年底就建成并投入应用,到明年河北172个县级平台将全部建成。目前,大部分县都已经启动,其中有40多个县完成了验收。


对于河北省来说,这项工作是重要的基础工作,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工作。在科技进步的推动下,电子地图等相关技术不断提高,从而能够通过计算机把地表模型进行重建,以实现精细化管理,提高效率。


Q

泰伯网:  

与其他省份相比,河北省有何独到之处?

高献计:

我认为最重要的是思考方式的不同。全国各地的数字城市建设,只有河北是省政府下文件的,就是说省政府办公厅发文件对全省数字城市进行布置,有明确的时间节点要求。

 

这是河北局的重要理念,也就是前面所说的要“融入经济社会主战场”。换句话说,地理信息部门要主动与政府各部门进行沟通、主动提供服务。

 

过去,测绘部门比较封闭,职能比较单一,往往不敢找省政府领导、不敢向省政府汇报。但是我认为,这些工作本来就是省政府的职能,为什么不能请领导出面解决呢?

 

如果不是省政府下发文件,数字城市相关工作推行起来会比较困难。在河北省,省政府督导组在2016年底对全省数字城市工作进展比较慢的两个城市进行督导。前不久,河北省国土资源厅督察室再次对全省范围内进行督导。这对于推动数字城市的工作,非常有效。

 

省级政府的支持,能够带动地方地理信息工作,同时能够促进地理信息依法进入市县区的规划和财政预算。


Q

泰伯网:   

这种思考方式非常宝贵。河北局为何对此如此重视?

高献计:  

除了推动地理信息部门的相关工作,省政府对数字城市的推动,其实同时也在提高城市管理的水平。我们知道,数字城市是智慧城市的基础。  

 

从实践中我们发现,在省政府推动数字城市建设的过程中,各级地理信息部门的工作越来越得到地方政府和地方管理部门的认可。


Q

泰伯网:  

但是可能各地地理信息局都会遇到同样的问题,那就是各级政府对地理信息的认识参差不齐。河北局是如何改变这种状况的?


高献计:  

为了推动与各级政府的协同工作,河北局迄今为止已经举办了5期以地理信息为主题的县市长培训班。这一系列的培训班,被河北省委组织部列入了干部培训计划。有了培训,各级政府管理人员对数字城市等地理信息工作的认识有了明显的提高,这对于地理信息工作推动有实质性意义。


Q

泰伯网:  

您刚刚提到,河北局要融入经济社会主战场。除了数字城市以外,河北局还取得了哪些成绩?

高献计:

除了数字城市以外,河北局在天地图的应用、地理国情普查和监测等工作方面,都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例如,我们推出了天地图的手机版,并且加大更新力度,提高运行速度。

 

同时,河北局还在不断创新,做了很多以前从未做过的事情。

 

例如,这些年河北局对白洋淀湿地变化规律、衡水湖的水系变化情况、曹妃甸工业区变化情况、京津冀地区环境生态等等进行监测。这些监测为政府管理决策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最值得骄傲的,应该是河北局对冀中平原夏秋两季进行的秸秆焚烧大气污染监测。结合现有的卫星遥感、北斗定位、无人机等相关技术,河北局创造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办法,对秸秆焚烧进行监测。

 

河北局已经进行了连续三年的监测,获得了省委省政府以及环保部门的高度评价,为全省大气污染治理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从最早期的监测完了不知道往哪里送、不知道怎么应用,到现在逐渐形成了畅通的汇报渠道。省大气办、环保部门主要负责相对固定的气象方面的监测,地理信息局主要负责动态的监测,这样联合在一起就有了立体、动态的监测网。另外,因为每年都在做,所以财政预算也给相关工作安排预算经费。

 

另外一项重要的工作,就是协助政府相关部门进行禁毒工作。过去山区里种植罂粟的行为屡禁不止,后来省政府领导建议地理信息局参与。于是,河北局组织专门技术人员,出动无人直升机、无人机和动力三角翼以及卫星传输系统,完成了对张家口、承德、保定等地区的航测任务。地理信息技术监测禁种铲毒覆盖面广、定位准确、安全可靠,有效解决人工踏查铲毒效率低、人身完全无保障等问题,在确保全省连续两年实现“零种植”中发挥了突出作用,得到省政府领导的充分肯定。


Q

泰伯网:  

河北局做的很多工作的确具备很强的创新性,是以前都没有做过的事情。河北局为什么能够做到?


高献计:

这几年,政府一直在说转型升级,怎么转怎么升级,是我们一直探索和思考的问题,我们不能让转型升级成为一句空话。

 

就说国内的低空飞行器放开以后,飞行安全问题没有人管,怎么办?

 

我们就基于已有的高程数据做了一个系统,把整个规划区的高压线,高层建筑等信息加入进去,这样管理部门在审批空域的时候,就会有航线是否安全的提示,有什么问题你可以绕着走。

 

另外在飞机上加装一个系统,在离障碍物大概200米的时候就会报警,这是利用地理信息的高程数据解决的一个实际问题。

 

像露天矿山整治,还有海岸带的监测,还有渤海湾特别是北戴河度假区暑期之前各个支流的监测,都是由我们进行监测并提供数据。

 

天津滨海新区爆炸以后,我们和安监局建成了一个河北省安检方面的管理系统,我们称之为“危险源”管理系统,它能对危险物的位置、分布等信息进行分析,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安全生产管理水平、避免事故的发生,对加强易爆物品的管理也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我们要创新、要思考,而且还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和需求来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

 

河北局这几年的工作,可以总结为“一个目标、两个转变、三个三”。

 

一个目标,指的是指河北局要瞄准国际前沿技术发展。

 

两个转变,指的是原来以市场服务为主的测绘工作,要转变为以服务政府为主的地理信息服务,转变为以服务民生及经济社会发展为主的地理信息服务。

 

三个三,第一个是数字城市、天地图、地理国情监测三大平台建设,第二个是建立依法行政体系、现代化装备体系以及综合服务保障体系等三大体系,第三个指河北局的三种能力,包括依法行政能力、科技创新能力和服务保障能力。


Q

泰伯网:  

您的这种创新思维是如何养成的?跟之前执掌国有企业的经历有关系吗?


高献计:

来到河北局之前,我是做地质勘察工作的。当时,因为地质部门国家经费紧张,只能靠延伸产业养队伍,所以那时候就既当地勘局局长助理又兼任地矿建工集团总经理,确实得到不少锻炼。

 

所谓的地矿技术延伸产业,简单的来说就是利用地质学的物化遥、钻探测量等技术,为市场提供服务。早期的时候,机械设备都是国有的,材料也有一些,但基本上属于勉强维持。

 

没有好的项目,不用说发展,连队伍生存都是问题,必须向新领域拓展,当时正赶上津唐港建设初期,项目不少,那时这种项目基本上是由港航局等部门来施工的,主要是利用地下连续墙的方式做码头前沿,实际上是钻探技术的一种延伸。

 

当时我就觉得,港航局的专业是港口工程,在钻探技术上并没有地质队专业。地质队要比他们做的好,所以就去争取这类项目。

 

地质队原本并没有设备,于是就买旧设备自己改造;原本也没有资质,于是就去各个地方部门积极争取。后来有单位说可以让地质队尝试先做,过了一段时间后就发现,确实做得很好。于是,价值达3000万的项目就拿下来了。这算是地质队打的一个翻身仗。

 

后来到地矿建工集团当总经理的时候,我就提倡一定要做大项目、一手项目。人有多大的胸怀,就能做多大的事情。你想都不敢想,事情肯定做不成!



Q

泰伯网:  

您还记得您刚到任的时候,河北地理信息局是什么样子的吗?七年过去了,河北局有哪些变化?


高献计:

河北局这个队伍是好队伍,人也很能干,守纪律能吃苦,技术也很先进很扎实,主要问题还是思想观念不够开放。

 

我有时候开玩笑说,当时的河北局,就像是一种“唱卡拉OK”的状态,自唱自娱自乐,但是外面不知道你唱的好坏。政府要求做的事情也做了,日子过的也不错。

 

但问题是,政府和相关领导不太了解地理信息局,地理信息在政府管理中的角色可有可无。政府重视程度不够,就算地理信息如何有优势,也发挥不出来。

 

所以,我来了以后就提出要转变,为政府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服务。在2009年前后,河北局的测绘服务值大约是7000多万,到2015年时已经有8个多亿。



Q

泰伯网:  

在您上任之后,河北局在省政府中的地位提高了许多,您是怎么做到的?


高献计:

从河北省各个厅局的层面来说,地理信息局并不处于弱势。事实上,在很多会议上省领导都会问地理信息局的人来了没有,各种专业领导小组也大多数都要把地理信息局加进去。所以,河北局要参加的会议也有很多。

 

为什么政府会重视地理信息局?最关键的还是要做事,并且要善于跟政府部门汇报沟通。政府部门认为地理信息局做的事情,能够真正在实际工作中起作用,在经济社会发展中起作用,地理信息局也就有地位了,有为才能有位嘛。

 

像APEC会议之前,省领导就是在地理信息局这里开现场会。河北省省长来现场,对环境大气污染进行督导。河北局的作业飞机在外面飞,把数据传回来,省长就能现场给全省进行布置。这就是河北局提供的服务保障能力。

 

几年前,河北省开展“百家央企进河北,百家院所进河北”大型活动,想把北京的企业和院所引入河北。从表面上,这个事看似与河北局没有什么关系,但实际上能够找出关系。

 

河北局经过分析发现,百家央企和地理信息是有结合点的,包括地理信息技术和航天科技,特别是在解决应急保障的问题上非常契合。紧接着,河北局就对接航天五院,说明来意,结果一拍即合。谈完第三天,对方就带着合作草稿来了,马上要签合同。最后,签约仪式在省级层面举行,确定了《河北省地理信息应急监测及卫星通信系统》项目的最终落地。

 

签约的时候,省委书记、省长都亲自到场,省发改委、财政、交通、住建等厅长都参加了助签。借这个机会,河北局把局里的装备技术进行展示,这样河北局的知名度一下子就上去了。

 

后来,这个应急保障模式推出之后,国家局也受到启发,按照这个思路报给国家发改委立项。发改委拿了八九个亿在全国建了11个应急保障体系,12个基地。



Q

泰伯网:  

关于雄安新区,河北局是什么时候得到的消息?又做了哪些工作?


高献计:

那是在2016年8月。但当时国家保密工作做的很好,没有叫雄安新区。当时是说,要建一个副省级的白洋淀科技城,目的是疏解北京经济社会发展压力,有专门的办公室小组负责操作。

 

开始的时候,因为做初步规划需要地图,所以找到河北局做测绘。不过他们不太懂专业上的事儿,包括多大比例尺、哪种格式分辨率之类的,所以河北局提供了很多建议。

 

很快,河北局就组织飞机对整个地区进行了0.1米分辨率的航空测绘,一个星期就提交了初步成果。前前后后总共飞了3次,提供了很多非常有价值的地图资料。比较有意思的是,当时河北局内部很多人都不知道有这个工作,局里人员的保密意识也是很强的。

 

其实,一开始河北局也没有把这件事看的那么重要,还真的以为是科技城而已。直到4月1号,河北局才意识到事关重大,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

 

对于河北局来说,这是一次机遇和挑战。但当时一切还是一张白纸,河北局能做的事情应该还有很多。最终,河北局决定不能光等着上面下命令,而是要在这时候主动想办法把准备工作做好。于是,河北局就加班加点的提供图纸资料,正式和他们对接,并主动提出想法。


Q

泰伯网:  

关于雄安新区未来的建设,河北局提出了哪些想法和计划?


高献计:

当时提出了几点,第一个是地理信息管理机构的建设问题。雄安新区世界瞩目,管理者要有意识、有措施地解决好这些问题。机构需要建设好,制度需要建设好,职能需要落实好,这是第一个。

 

第二个,河北局提出“一网、两平台、一个创新联盟”。一网,就是高精度卫星基准站网,我们计划将雄安地区的地面基准站加到10个,按照平均边长不超过20公里的最高标准,把这把这个网建设好,作为未来新区建设的基础设施保障。

 

两平台,指的是“智慧雄安时空信息云平台”和“雄安新区生态环境监测平台”。我们要整合京津冀,包括国内外最好的技术资源,建立一个高水平的地理信息平台。在雄安新区建设中,从征地拆迁到建设过程,每一个变化都要在网上运营,进行精准化、标准化、实时化的管理,还要实体化、三维化、格式化等等。

 

另外,白洋淀对生态要求很高,河北局想建设一个基于地理信息的生态保护监测平台,甚至还有可能会搭配发射一颗专用卫星,用于对雄安新区环境的变化进行全天候监测。

 

一个创新联盟,指的是建立一个京津冀地理信息科技创新联盟,整合政产学研用,打造一个地理信息创新创造高地,把雄安打造成为理信息的世界创新中心。



个人履历:


1973年8月


在河北地质五队从事探矿工程技术管理和生产管理工作


1988年7月


任河北地质五队勘查公司副经理、经理、队长助理


1995年5月


任河北地勘局局长助理兼河北地矿建工集团公司总经理


1996年7月


任河北地勘局副局长、党组成员


2009年12月至今


任河北省国土资源厅副厅长、党组成员,省测绘局局长、分党组书记


2017年7月


任河北省国土资源厅巡视员




主笔:唐天石

泰伯网《高端访谈》及《智库观察》栏目负责人,拥有分析师视角的行业观察者,只关注商业价值与事物本质。

约访的加微信细聊!


End

扫描下方二维码

进入论坛官网报名

深入阅读|点击图片或标题

对比下的“伤害”|大北京到底有多大?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