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谁是国土领域的大国工匠?

2017-10-31 任珊珊、唐天石 泰伯网

泰伯网

有看点的空间地理信息资讯都在这

你还在等什么?

他们,总是跋涉了许多路。在路上,他们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近日,中国能源化学地质工会全国委员会“大国工匠——能源化学地质篇”学习活动第一批共推出“大国工匠”28名,其中国土资源领域的八位“大国工匠”分别是刘先林、何志堂、李华、郭志金、李克生、郭广波、张怀东、张建东。


刘先林、何志堂、李华、郭志金也在此前公布的“身边的大国工匠·测绘地理信息篇”名单之列。


刘先林:为地球做量尺的人



【人物事迹】刘先林,1994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现任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名誉院长。



1962年,国外进口天价测绘设备和测绘技术的封锁,让好脾气的刘先林立志要打破国外产品在测绘领域的垄断局面。55年后的今天,中国测绘仪器的水平已经达到国际领先,从80年代开始的正射投影仪到90年代的JX-3解析测图仪,从1998年的数字摄影测量工作站到2007年的数字航空摄影仪,再到目前世界最先进的移动激光建模测量系统,他把中国的“量尺”更新升级换了一代又一代。


“国外能造的东西,中国也能造出来”,他实现了这句曾立下的诺言,但他也是凡人。每一次牵头做大项目都要历经十年左右,也会经历成千上百次大起大落。春节期间,他让助手们回家探亲,拉着10岁的儿子帮忙,两个人在实验室一共焊接了几百个焊点,累得几乎直不起腰来,这一年,JX-3解析测图仪实现了批量生产,并出口国际市场。2003年,他开始构想移动激光建模测量系统,但面对全新的技术,无从下手。他从系统构建思路、关键装备研制、现场试验等都全程参与,历劫百难终于开启我国自主高精度地面移动测量设备研发的先河。


今年,他两次走红,一次是穿着旧鞋,坐在高铁二等座上认真准备报告白发苍苍的他;一次是坐在用了数十年磨得掉漆的桌子前的他。被称为网红院士的刘先林一生却未发表几篇论文,但他的一生与多个“一”紧密相结合,连续两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第一个把计算机技术用在了航空测量中,第一个把测量方法写入《航空摄影测量作业规范》的中国人。


大家总爱开玩笑说,“他的时间都拿来研究了”。



何志堂:用生命测绘祖国河山



【人物事迹】何志堂,现任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第一大地测量队(简称国测一大队)四中队队长。



成立于1954年的国测一大队当时有一个梦想,就是要测遍全中国,一代又一代人前赴后继,不断为祖国测绘事业谱写着新的篇章。在这支队伍中耳濡目染的何志堂,20年间,扎根祖国重力测量。在他眼里,中华大地是千千万万个点,要在这个点上架起仪器,读取数据,编入档案,画出地图,然后一个点一个点测过去,测到草原上、大漠里、山河间……


2001年,我国引入FG-5高精度绝对重力仪,可以直接测出每一个地点的重力值,数据精准到小数点后8位,对我国经济建设、军事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但这项工作的难点在于必须依靠人工对仪器进行极其精准的调整,通过转动仪器上的螺丝,使一束直径2mm的激光准确引导,可能手指稍微的震动便会对工作产生影响。


何志堂每日的工作便是拿着工具拧螺丝,有的时候一台仪器一调便是一个月,期间要进行数千上万次调整,用他自己的话,要用连自己都感觉不到的力。得益于这项工作,2000国家重力基本网、927工程、现代测绘基准等重大国家基础建设得以顺利实施。


2004年,何志堂和队友一起乘坐“雪龙号”极地考察船前往南极长城站实施重力测量,两个月时间里,需要每天背负15公斤重的重力仪,顶着狂风,跋涉五六个小时,找到测量点展开工作,解决了连美国生产商都无法解决的故障,使得我国首次在南极建立了重力基准。他攀登珠穆朗玛峰,测定出位于海拔 5300 米的我国目前最高的绝对重力点。他承担 927 工程和国家现代测绘基准体系建设,针对 12.6 万公里水准路线不同复杂环境,对仪器运输、操作、参数设定等重新进行理论推导和实际测试,编写了大量符合国家标准的技术规范和生产预案。


参加工作20年来,何志堂参与或实施重力基准测量500余点次;基本点重力测量700余点;加密重力测量50000余点次,先后十五次在西藏高原作业;作为省级优秀青年科学和技术带头人,共取得发明专利4项,在核心期刊发表高质量科技论文20余篇。


李华:画出最美地图



【人物事迹】李华,现任河南省测绘地理信息局遥感测绘院数字化一室副主任、高级工程师。



刚进入工作岗位时,受到老一辈测绘人“地图不但要追求精度,还要注意合理、美观”的启发,李华暗下决心“我出的图一定要让人看了明白舒服”。她利用业余时间学习美术,跟着外业的同志到实地观察地形变化,练就了自己一套独特的审美视角。美术功底使她具备了掌握形、神、技的能力和基本的鉴赏审美能力。把它融合进所作的测绘成果图件中,在保证精度的前提下,绘制出了张弛有度、主次分明,富含巨大信息量却又美观简约的地图艺术品。


与普通人想象的不同,李华是在数字化测图工作站上戴上立体眼镜,用鼠标、手轮、脚盘进行画图的。事实上,这是一个极其枯燥而繁琐的工作。长时间戴立体眼镜看屏幕而致的眩晕,手脚并用的疲劳忙乱,无数次的手摇脚踩,无不磨砺着作业员的耐性。测绘产品对精度要求非常严苛,对于万比例尺的地形图来说,地图上的1毫米的误差将在实地造成10米的误差。而绘制一幅1︰1万比例尺的地形图,平均有20600多个地物和地形要素,除了等高线之外的地物地貌的绘制,还需要踩踏板约20万次上。


但李华并不这样认为,她说:“看似无趣的工作,倾注的是测绘人对事业的热爱和忠诚,没有这份爱和忠诚,就无法体会其中的乐趣”。她在测绘生产一线工作25年,多次参与国家和省重大项目以及应急抢险测绘作业,推出“参照对比法”和“倒退验证法”,连续12年被单位评为“质量标兵”,先后荣获全国测绘地理信息行业职业技能竞赛摄影测量赛项全国冠军、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技术能手等荣誉称号。


郭志金:“透视”长江的人



【人物事迹】郭志金,现任长江水利委员会水文局长江中游水文水资源勘测局河道勘测中心主任助理,工程师。



2012年,郭志金成为一名基层水利工作者,开始了河道测绘之路,奋战在长江、汉江、洞庭湖、陆水流域的河道观测一线,为长江流域防洪减灾、综合治理等提供基础测绘资料。


水深是水下地形测量的最主要指标。通常借助测深仪向水底发射声波,据回声时长推算获得。但回波反射依水底床面构成或淤泥层厚度波动,人工研判极为关键。尤其在汛期的洞庭湖,水流紊乱、含沙量骤增,大量高草洲滩、灌木丛被淹没,当测深声波落在其中,会反射回大量虚假非河底水深信号。一时间,会有几千个水深点的回声纸上,就混入了大量“假信号”,极易判读出错。郭志金常说“生产中,我总觉得没有无法破解的难题,只要肯花时间钻,广泛吸取经验,就能超越。”通过电脑模拟海量原始数据,并与实测信号比对分析,终于在反复揣摩回声规律与大量现场试验的基础上,练就了人工对日均几千个测深点100%去伪存真的绝活。


在面积广阔的长江流域,穿江工程常与国民经济发展重大项目紧密相连,且多以曲线轨迹在水下施工,传统测法通常无法连续实时获取弯曲工程河床三维数据,所测数据也存在精度较低、测时较长的问题,不能敏感反映顶部河床崩塌、渗水等隐患。郭志金通过钻研,摸索建立了一套水下弯曲工程测量连续动态定位法,通过搭建缜密的数学模型,数秒内便能精准定位测船最佳施测点。2017年,当我国直径最大的江底隧道、全国首条穿越长江的公铁合运地铁隧道武汉市轨道七号线越江隧道动工时,郭志金和所在团队便运用新模型在极短时间内完成了整条隧道监测点精准布划。


眼下,这套科学高效的监测方案每天都为隧道安全提供着可靠的监测保障。刚过而立之年的他,先后荣获“全国技术能手”、“全国青年岗位能手”、“全国测绘地理信息技术能手”等荣誉称号


李克生:让鼻烟壶重现“水上漂”



【人物事迹】李克生,南派玉雕名家,广东省高级技师,揭阳名师级工作室带头人。他所创办的揭阳市璞玉斋玉雕工作室一直以来坚持纯手工雕刻真正的新疆和田籽料精品。



16岁进入玉雕厂,之后游学多地取经学艺,曾在广东省南方玉雕厂、上海玉雕厂学习工作,1994年被宝昌达珠宝公司高薪聘请到香港雕刻翡翠。他矢志报国,工作二年后,毅然拒绝香港老板的丰厚待遇,回到揭阳市创立璞玉斋玉雕工作室,专攻新疆和田籽料研究。


从1973年的学徒到如今的玉雕大师,43年来如一日,李克生始终坚守着一个工匠的信念,立足本职岗位,勤奋学习、刻苦钻研、一丝不苟、精益求精对待每一件作品。从经历传统大厂的系统培训,到苦钻古法,历经市场洗礼,李克生最终独树一帜,


在技艺上,刻苦耐劳的钻研,埋头扎进研究实验中,他复原了断层的鼻烟壶掏膛工艺,将壶身掏至薄胎,手感圆润、轻若无物、壁如薄纸,放入水中能达到古时所称的“水上飘” 之效果,浮在水面上。


在培养学徒上,秉承“精艺璞玉、厚德育才”理念,呕心沥血,累计带出了60余名徒弟,无私地培养出一批技术过硬、品味高尚的玉雕人才。为中国玉都揭阳玉器市场的繁荣壮大提供了工艺支持与技术保障,使得玉文化不断传承发扬。


如今,李克生大师佳绩卓著、硕果累累、桃李芬芳。但热爱玉雕事业的他,没有放慢前进的脚步,依然秉承着工匠精神,在玉雕艺术创作道路上兢兢业业、不断进取,突破自我。就如他常常教导学徒所说的一样,作为一个工匠, 就是要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灵动,在各种变数可能之中,依然做到最好。



郭广波:海兰江畔的钻探大师



【人物事迹】郭广波,吉林省第六地质探矿工程大队钻探(钻井)分队队长。从业30年来,他以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潜心钻研钻探技术,总结创造了复杂地质条件下打超深孔、超斜孔、超难孔的一整套钻井绝活(“郭广波三超操作法”),20 多次挑战创新新极限,创造了多项地质钻探纪录,被誉为吉林地质“新铁人”。



出生在钻探世家的郭广波,不仅有做好钻探工作热情, 从小养成了吃苦耐劳的精神,而且特别善于学习和创新。只有中专学历的他,不断购买专业书籍,把业余时间全部用在了学习上。


他总结的“三超钻探施工操作法”,以地质钻探施工的匠心精神攻克打“深、难、斜”孔的制高点,针对不同矿区不同地层条件及其钻进特点制定相适应技术措施、严守操作规程、加强班组合作,确保钻井系统的高精确性;根据不同地层选用合适泥浆配方,加强现场特别是重要介质泥浆的管理、精细维护冲洗液性能,确保钻井系统高稳定性;从实践难题倒逼理论、技术学习创新,针对特殊地层及时创新工艺、技术,不断挑战地质施工精细、精准、精确极限。这是郭广波和战友们几十年来追求地质钻探操作创新的科学法则,凭着这套技艺,他带领钻探分队年平均完成三超钻孔 20 余个, 打下了一个又一个钻井硬仗。他们从坑内钻、60 度超斜孔到复杂地层 2500 米地热井,从固井工艺创新、井身环状间隙计算精度到水泥浆量、潜水量、前置液计算误差控制度,创造了 16 项团体省级第一、行业第二名成绩,单机年均钻探超过 6717.70 米,创造了吉林省地热井施工钻探最深记录2500 米和 60 度斜孔孔深 600.05 米的纪录。


凭着这种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和“铁人”意志,连续带领分队完成工作量名列省内前茅。在海兰江畔的六大队,在吉林地矿局,郭广波的匠心精神影响了一大群青年钻工。在崇山峻岭中,高高的钻塔下,用心血和汗水实践着郭广波的朴素梦想——“钻探大师不仅仅取决于钻头的硬度,更在于人心的精度,把每件小事做精致,什么大难题都好解决。”



张怀东:地质勘查的“探宝尖兵”



【人物事迹】张怀东,安徽省地矿局 313 地质队地研所副所长、高级工程师。长期在野外一线从事地质勘查工作,25 年如一日,兢兢业业、以队为家、一心扑在地质找矿上。他承担的省内多个重点找矿项目,均取得重大成果,2011 年找到了亚洲第一、世界第二的金寨沙坪沟巨型钼矿。



1992 年,张怀东毕业分配到 313 地质队时,我国地勘单位正陷于低谷。在那段时间里,他不忘初心,利用各种机会加强理论学习,提高综合素质,地质填图、编录、室内资料整理、报告编写,他都游刃有余。韬光养晦,厚积而薄发,张怀东长期积累的理论和实践知识有了用武之地。2006 年, 他担任《滁州市琅琊山铜矿床深部资源勘查》项目负责人, 经过 3 年不懈努力,在老矿山深部 500 米以下发现新的隐伏金铜矿床体,新增铜金属量约 8 万吨、伴生金 2 吨。


要把深埋在地下的矿藏找出来,需要科学精确的仪器设备,更需要地质找矿人有一双“火眼金睛”。在 313 地质队,张怀东就是这样一个具有“火眼金睛”的人。2007 年 5 月,他出任《安徽省金寨县沙坪沟斑岩型钼矿普查》项目负责,他在反复研判基础上,认为金寨沙坪沟地区具备寻找斑岩型钼矿的成矿条件,在建议实施深部钻探验证钻探之前,张怀东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对前期大量测试样品重新统计分析,结合蚀变填图成果,初步得出岩体全岩矿化的认识,突破脉状矿化的思想束缚,终于在 2011 年 5 月 24 日完成钼矿详查野外工作。一个钼金属资源量达 245 万吨,潜在经济价值数千亿元人民币,达到世界第二,亚洲第一的巨型钼矿床就此诞生。


张怀东身边的同事们深有感触:“张怀东最大的优势是,他对地质勘探的各方面知识都非常精通,就像一个‘地质尖兵’。”地质找矿是一个“多兵种联合作战”的过程,只有像张怀东那样“熟悉各个兵种,熟悉各种武器的人”,才能“超越常规、出其不意地战胜敌人”。



张建东:在生命禁区抒写“建东效率”



【人物事迹】张建东,钻探技师,现任四川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 403地质队项目经理。张建东在海拔 4800 米的农戈山、海拔5000 米的昆仑山等一片片号称“生命禁区”的高原上,因创造了高海拔地区小口径岩心钻探施工平均台月效率 780 米和最高台月效率 1123 米的纪录,被业界誉为“建东效率”。



40 年如一日,从小工到高级技工再到技师,张建东的成长历程与别人并没有多大区别,但他始终如一的坚持,在他手中硬是把“钻地球”的手艺炼到了炉火纯清的程度,从而造就了他的闪光人生。


在 40 年矿产勘探、找水打井、地基桩基础等施工中,日复一日的苦心锤炼、锐意进取,他在钻探领域踏出了被历史记载的重要一步,实现了不取出钻头的情况下直接出刃。经过刻苦钻研,张建东做了很多尝试,往孔里加特殊材料,最后发现了一种材料对直接出刃最有效。在选对直接出刃材料的同时, 操作钻机的速度和力度也有很多学问,为此张建东还自编出一套口诀,以帮助大家处理“针对坚硬地层钻头出刃”问题。


“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一行。”是张建东成功 的秘诀。在会理红泥坡—板山头铜矿深部钻探中,张建东创 造了西南地区小口径岩心钻探单孔孔深 2067.68 米的新纪录, 张建东再次抒写“建东效率”新篇章,成为名副其实的“钻井之王”,令业内人士叹服。


如今,张建东没忘初心,57 岁的他仍然坚持在钻探最前线。近年来,老劳模又绽放出新的风采。张建东率领的项目部,在攀枝花白马钒钛磁铁矿整装勘查、会理拉拉铜矿接替资源勘查中完成的钻探进尺每年都是单位最多的。张建东先后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劳模、四川省首届道德模范称号,他对“工匠精神”有自己独到的理解,他说:“要成‘匠’,先要当‘工’。换句话说,要沉在一线。工人们做的是最基础的工作,但往往也是最苦、最累、最脏的工作,很多人坚持不下来放弃了。不过,我相信如果把单位的事情、把工作上的事情当成是自己的事业来做,并长久地坚持做下去,收获肯定不一样。”





记者:珊珊

我手拿金箍棒、脚踩风火轮,是美貌与智慧并存、英雄与侠义的化身。

目前关注地理信息衍生的商业应用领域。



End


深入阅读|点击图片或标题

政府采购87号令实施满月,地信企业须警惕九个坑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