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2017年, NASA在对地观测领域都做了什么?

2017-12-19 唐天石 泰伯网

泰伯网

有看点的空间地理信息资讯都在这

你还在等什么?

回顾一下今年NASA在对地观测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计划。

NASA(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作为目前世界上最权威的航空航天科研机构,近六十年来一直处于空间科学前沿。即便在这个硅谷和互联网创业不断涌现的时期,NASA的科技创新上的地位仍然举足轻重。

 

2017年已经进入尾声,那么泰伯网带大家回顾一下今年NASA在对地观测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计划。


1

研究结果表明,二氧化碳浓度已达两千年来最高峰



NASA的这项研究利用了美国宇航局2014年发射的轨道碳观测二号卫星(Orbiting Carbon Observatory-2)的数据,研究结果表明热带地区是全球二氧化碳浓度快速上升的最主要原因。

 

科学家们最初认为,2015至2016年度的厄尔尼诺效应是罪魁祸首,但在研究人员分析了碳观测卫星近28个月的数据之后得出的结论是,南美洲、非洲以及印度尼西亚等热带地区的热量和干旱的影响造成了全球二氧化碳纪录的高峰。

 

在东南亚热带的东南部、亚马逊热带雨林,厄尔尼诺效应造成的严重干旱使得2015年成为了过去三十年来最为干旱的一年。

 

2

对地观测应用于减灾应急



NASA的高分辨率卫星图像在全球飓风、地震和火灾的防备、响应和救援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

 

NASA下辖七家研究中心的地球观测灾难专家小组实时响应事件,向大众提供所需的必要信息。覆盖的大范围灾害类型包括地震、海啸、火灾、洪水、泥石流、恶劣天气、冬季风暴、热带气旋以及火山喷发。


 

例如,今年九月墨西哥发生了7.1级强烈地震,导致数百人丧生。为此NASA编制了一份灾害评估地图,以帮助地面救灾和重建工作,地图数据也想公众免费开放下载。


3

南极冰山的大规模崩解



今年7月,一个相当于美国特拉华州大小的冰山从南极洲Larsen C冰架上分离。NASA的中分辨率遥感卫星捕捉到了这个巨大冰山的分裂画面。

 

南极东侧的Larsen C冰架是地球最南端的第四大冰架。几十年来一直在冰架上缓慢增长的裂缝突然向北传播,形成了新生的冰山。随着2240平方英里(5800平方公里)冰块的破碎,Larsen C冰架的面积缩小了至少10%。

 

不过NASA的科学家也表示,尽管全球变暖和气候变化正在影响南极的冰盖,引发冰川融化,但Larsen C的崩解并不能直接归结于温度的上升。


4

研发新一代臭氧层监测仪器



今年,NASA研发了新一代平流层气溶胶和气体实验(SAGE)三号仪器用来监测全球臭氧层变化。在此之前,SAGE一号和SAGE二号已帮助科学家深入研究了南极臭氧空洞的原因和影响。SAGE三号的设计寿命为三年,未来将继续帮助科学家监测臭氧层恢复情况。

 

NASA的地球系统科学探路者计划正在支持这台仪器的研发工作,而这个项目目前由汉普顿的NASA兰利研究中心进行管理。


5

首张全球火山喷发地图



火山爆发能够排放大量有害化合物并导致污染,而且会加速全球变暖等气候变化。在许多化合物中二氧化硫是主要污染物,而二氧化硫也能通过对地观测进行监测。

 

今年3月,密歇根理工大学的科学家们创造出了世界上首张全球火山二氧化硫排放清单。为此,他们使用了2004年初NASA发射的对地观测卫星(Earth Observing System Aura satellite)臭氧监测仪器的数据。科学家们统计了2005到2015年间的排放数据,用来对全球91座火山进行年度估算。

(本文素材来源于GEOSPATIAL WORLD)




主笔:唐天石

泰伯网《高端访谈》及《智库观察》栏目负责人,拥有分析师视角的行业观察者,只关注商业价值与事物本质。

约访的加微信细聊!


End


深入阅读|点击图片或标题

Goodchild: 中国GIS教育需要更加灵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