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盘点「测绘地信」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商业机会 | 宏观

LY 泰伯网 2021-04-29


2013年9月和10月,习近平主席在出访中亚和东南亚国家期间,先后提出了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简称“一带一路”)的重大倡议。2015年3月28日,中国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和商务部联合发布《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一带一路”倡议开始全面推进和实施。

“一带一路”是世界上跨度最长的经济走廊,牵连起亚太、非洲、欧洲等多个经济圈,沿线大多是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总人口约44亿,经济总量约21万亿美元,分别约占全球的63%和29%,是当前世界上最具发展潜力的经济带。

今年3月,商务部部长钟山表示,“一带一路”倡议已经得到1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积极响应和参与。我国对“一带一路”相关国家累计直接投资已经超过了600亿美元,涉及农业、制造业、基础设施等诸多领域,并在相关国家建设了75个境外经贸合作区。

另外,亚投行方面截至2017年12月,也已展开24个投资项目,项目贷款总额为42亿美元,主要涉及能源、交通、城市基础设施等领域。

大到国家小到企业,“一带一路”对于所有参与方而言都是一次巨大的机遇,空间信息产业也不例外。下面泰伯网从测绘地信和卫星遥感两方面,具体扒一扒行业机会有哪些:


部门、地方动手早,企业要抓紧


行业如何参与“一带一路”建设

“一带一路”建设战略构想提出以来,国务院相关部门分别从“一带一路”战略的规划编制、设施建设、技术创新、试点示范等方面开展了相关工作。

①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信息中心、克拉玛依市人民政府、亿赞普集团共同发起成立国家信息中心“一带一路”大数据中心,作为国家发改委互联网大数据分析中心的新疆分中心以及国家信息中心“一带一路”大数据中心的新疆分中心。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提供多元化、个性化、可视化的大数据产品和服务,大幅提升“一带一路”大数据决策支持能力和社会综合服务水平。

②自然资源部

“十三五”期间重点推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矿业合作。一是搭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合作平台。发挥各方在资源、资金、产业、技术、基础设施等方面的互补优势与合作潜力,开展周边地区的矿产研究和潜力评价。二是建立联合实验室,联合开展研究和地质调查。共建地学领域联合实验室,与中亚、南亚等资源丰富国家和地区共同开展资源调查评价、矿业风险监测评价。三是为中亚国家提供技术支持和人员培训。利用我国先进的数字地质调查技术、地球化学填图、卫星遥感与北斗应用等,加大对沿线国家地质矿产管理和技术人员培训力度。四是开展相关的产业合作。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能源资源和产业链合作,提高就地加工转化率。

③国家海洋局

计划开展“深远海调查与海洋环境服务保障”工程等。在深远海调查与海洋环境服务保障研究专项一期工程建设基础上,开展西太平洋和东印度洋的部分调查任务,启动大洋航路海洋环境综合调查与研究,增强海峡及海上通道海洋环境综合保障能力。

④中国地质调查局

实施“一带一路”基础地质调查与信息服务计划,分为周边国家重要成矿带对比研究、全球矿产资源地球化学与遥感调查、全球矿产资源信息综合与服务三大工程。

⑤中国科学院

于2014年启动“丝绸之路经济带资源环境格局与发展潜力”咨询项目。成立海南省地球观测重点实验室,发起区域地球观测计划、建设虚拟地面站等方式,助力海上丝绸之路建设。提出“数字丝路”国际科学计划,得到20多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及国际组织的响应。

⑥交通运输部

推进大湄公河次区域、中国—东盟交通部长会议、上海合作组织、国际运输论坛等确定的区域铁路、公路合作项目的推进和实施。开通了昆明、大连、哈尔滨至欧洲的货运班列。加快中吉乌铁路,北屯至吉木乃口岸、克拉玛依至巴克图等口岸铁路建设。加快推进以乌鲁木齐国际机场为门户枢纽,喀什、伊宁、库尔勒机场为区域枢纽的空港布局,形成东联内地,向西辐射中亚、南亚、欧洲的综合交通运输框架体系。

⑦由行业参与而来的启示

观各部门各行业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行动和措施,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建设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同样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多个部门都提到了要开展相关基础设施建设。交通部提到在铁路、公路、航空等各个方面要加强沿线国家的互联互通。工信部着重强调了信息基础设施方面的相关行动,提出要建设“数字丝绸之路”,打造信息高速公路。

二是技术、标准的输出和合作。“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有很大一部分人文、政治环境差,经济发展、科技水平较为落后,对先进技术的需求很大。针对这一点,多个部门都提到了通过建设实验室、研究室、召开研讨会、论坛等方式开展相关技术合作交流,并对相关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实现先进技术、标准的输出。中科院“数字丝路”国际科学计划的启动,就是利用先进的对地观测技术实现资源环境、自然灾害、城市化建设等多个方面的监测。

三是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保障服务。通过建立大数据中心、合作平台等方式,提供沿线国家经济发展现状、国家政策规则、需求领域等信息,为国家决策提供参考依据,为企业“走出去”提供风险分析等,有利于不断拓展合作领域,推进共同发展。多个部门指出要开展专业的资源环境综合调查与研究,提出发展潜力分析报告等,包括自然资源部、海洋局、能源局,对矿产资源、海洋资源、油气等资源开展全方位的分析和调研。


地方如何参与“一带一路”建设

我国相关部门和行业在积极参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一些地方在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方面也走在了前面。

①广西

开展基于北斗的中国—东盟车船跨境监管与服务示范。提出将南宁市打造成为“立足广西、面向东盟”、以北斗卫星导航为主、多系统兼容发展的大区级综合位置服务中心。依托广西测绘地理信息局设立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广西数据与应用中心。协调推进“广西-东盟北斗导航与位置服务公共服务平台”和“广西-东盟北斗高精度基准站网”两个项目建设,建设广西—东盟地理信息与卫星应用产业园

②云南

云南省测绘地理信息局与老挝内政部国家测绘局合作建设老挝卫星定位综合服务系统(CORS站网)。并以此为起点,打造云南测绘地理信息参与南亚东南亚国家地理信息建设和服务的范本和模板,有望在尼泊尔、柬埔寨、泰国等国家推广。由云南世纪位置服务平台有限公司牵头,联合老挝、缅甸、新加坡、泰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高校、商(协)会、龙头企业等相关单位,共同组建了“亚太位置服务与智慧城市(国际)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③湖北

湖北武汉信息技术外包服务与研究中心、武汉大学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泰国科技部地理空间技术局三方合作建设泰国地球空间灾害监测、评估与预测系统。合作的主要内容包括泰国地球空间灾害监测、评估及预测系统的建设和泰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应用,其中以地球空间灾害预测系统的卫星接收站和相应的配套系统为核心,还包括北斗产业的硬件生产、智慧城市的应用等,使北斗卫星导航产业在东南亚国家的推广和应用迈出了一大步。

④内蒙古

内蒙古自治区测绘地理信息局编制了《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示意图》《丝绸之路陆路经济走廊示意图》《中蒙俄经济走廊规划建设示意图》《内蒙古参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走向示意图》《中蒙俄经济走廊铁路规划建设示意图》《内蒙古建设国家向北开放桥头堡和沿边经济带规划领导工作用图》《中国“一带一路”中的内蒙古丝绸之路经济带》等“一带一路”系列工作用图(以下简称《工作用图》),以地图形式展示了“一带一路”当前工作的重点方向、重点项目、重点国别和地区,反映“六大走廊”(新欧亚大陆桥、中蒙俄、中国-中亚-西亚、中国-中南半岛、中巴、孟中印缅经济走廊)、走廊上的“若干支点国家、地区”以及打通走廊的“六大路网”(公路、铁路、水路、信息高速路)等信息。

⑤福建

福建定位为“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在其国土资源开发利用专项规划中指出,要突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平潭综合实验区、福州新区等重点区域,突出转型升级、“互联网+”等重点产业,推动“地理信息+”发展,拓展和深化地理信息技术和位置服务产品在电子商务、商业智能、电子政务、智能交通、现代物流、智慧旅游等领域应用,鼓励和支持地理信息资源创新和增值应用服务。4月,首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在福州市开幕。福建省政府和国家航天局计划在福建率先实施我国首个卫星综合应用示范工程——“151”卫星应用创新示范工程。

⑥由地方参与而来的启示

一是规划对接。

相关省份在统筹推进卫星导航技术应用及产业化发展时,着眼接壤国家的需求与市场,如广西壮族自治区测绘地理信息局部署推进北斗导航产业发展时,注重充分发挥广西海陆兼有的区位优势,规划建设的“广西-东盟北斗导航与位置服务公共服务平台”和“广西-东盟北斗高精度基准站网”,是实现中国-东盟信息相通的重要载体,将为面向东盟的高精度北斗导航定位服务奠定坚实基础,为面向东盟的测绘行业技术交流提供重要的抓手。云南省测绘地理信息局与老挝内政部测量局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有力推动了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在国外的落地

二是产业对接。

各地区测绘地理信息行政主管部门充分利用现有合作平台,发挥市场引导作用,鼓励、帮助测绘地理信息企业开展境外合作,或依托地缘优势,积极推进地理信息产业园建设,引导境内外企业入驻,为行业构建合作交流平台。如广西壮族自治区测绘地理信息局通过广西—东盟地理信息与卫星应用产业园建设,积极引导企业与越南、老挝等国家的地方政府和企业开展国际合作。云南省测绘地理信息局引导国内测绘地理信息企业进驻“中国—东盟保税贸易产业园”;利用与老挝内政部测绘局搭建的合作关系,积极引导南方测绘、合众思壮等测绘公司与老挝方面开展项目合作

三是深度服务。

运用地理信息的空间和直观优势,从各个层面为“一带一路”和“走出去”战略的实施提供支撑和保障。如广西壮族自治区测绘地理信息局通过“广西-东盟北斗导航与位置服务公共服务平台”和“广西-东盟北斗高精度基准站网”的建设,为推行高精度的北斗导航定位服务提供坚实基础,加快推进北斗卫星导航、高分辨率卫星遥感影像、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及“天地图”在东盟地区的推广应用。

四是资源整合。

各地区依托国产卫星、设备和技术,建设和完善涵盖地理信息获取、处理、应用,以及装备制造、中介服务等环节的全产业链,增强综合实力,争取在高端市场上占主导地位。如武大与泰国合作的主要内容包括泰国地球空间灾害监测、评估及预测系统的建设和泰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应用,其中以地球空间灾害预测系统的卫星接收站和相应的配套系统为核心,还包括北斗产业的硬件生产、智慧城市的应用等,北斗卫星导航产业在东南亚国家的推广和应用迈出了一大步。云南牵头构建“亚太位置服务与智慧城市(国际)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并引导在国际合作、高精度测绘、互联网地图和导航通信等领域具有突出优势的国内企业加入联盟,通过强强联合和优势互补的方式,整合国内资源,构建长效合作机制,逐步形成一条覆盖技术研发、装备制造、行业应用等环节的完整产业链。

五是机制化交流。

如广西和云南测绘地理信息学会都是东南亚测绘协会会员单位,其中云南是该协会理事单位,每年定期与东盟国家测绘地理信息管理部门开展不同主题的交流。双方互动良好,这为相关地区地理信息企业“走出去”参与东南亚国家建设搭建了平台,密切了相关地区与东南亚国家在测绘地理信息领域的交流交往,各方也将建立更加广泛、深入和长久的合作交流关系,宣传和推广了我国测绘地理信息领域工作成果。


遥感具有突出的应用价值


前面主要从宏观上分析了测绘地信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机遇,这其中又以遥感卫星具有特别突出的应用价值,因此本部分做专门分析。

“一带一路”陆域途经区域范围广阔,自然环境复杂多样,既有世界最高的高原、山地,又有富饶的平原、三角洲;既有雨量丰沛的热带雨林,又有极度干旱的荒漠、沙漠和异常寒冷的极地冰原,生态环境总体较为脆弱,其中,60%以上的区域为干旱和半干旱的草原、荒漠和高海拔生态脆弱区。

同时,“一带一路”途经的大部分地区还属于经济较为落后的发展中国家。近年来,快速的工业化、城市化进程造成了这些区域资源消耗飙升、空气污染、水污染、土地退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等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

“一带一路”陆域和海域空间范围广阔,生态系统复杂多样,生态环境要素异动频繁,全面协调“一带一路”建设与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亟需利用遥感技术手段快速获取宏观、动态的全球及区域多要素地表信息,开展生态环境遥感监测。

近日,中国科学院遥感卫星应用国家工程实验室主任、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顾行发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

“事实上不仅是对我们国家,对‘一带一路’沿线其他国家在维护耕地安全方面,也能够进行有效的监测。在环境保护方面,遥感技术能对大气污染,比如说PM2.5进行监测。在这方面现在无论是中国还是亚洲其他国家,一般是用地面的观测站进行观测,但地面观测非常昂贵,而且数目非常有限。我们通过卫星观测的话,能够达到每一平方公里,甚至更细,这样一个无缝的观测。另一方面对中国,对一些新兴国家,在城镇化发展比较快的时候,遥感技术对其中的环境变化和环境保护等方面,也能充分发挥作用。可以这么说,在政府管理的各个领域,农业、林业、土地、气象、海洋、水利等方面,遥感应用可以说是无处不在。

那么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而言,遥感技术最典型的作用体现在交通出行和道路更新方面。这些情况如果用飞机拍摄的话,工作量比较大,有的地方还拍不了,而卫星则不受这些限制,可以发挥重要的作用。”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集中了全球85%的地震灾害、水旱灾害、风暴灾害,同时还包括人类共同面临的全球变暖等巨大挑战。此外,沿线国家城市化进程和经济发展不平衡也成为了“一带一路”建设的掣肘。

对此顾行发说:“‘一带一路’建设中,沿线国家和地区在基础设施建设的过程中,肯定需要原始的地理、环境、地质等各方面的信息,遥感可以来提供;在整个‘一带一路’城市化建设、城市管理,还有环境保护方面,卫星遥感信息也能发挥重要的作用。

相对而言在卫星遥感资源上我们是一个大国,‘一带一路’沿线有很多国家对此有很大的需求。目前是我们自己的航天技术发挥作用,为‘一带一路’发展保驾护航、为大家服务的一个绝好机会。

他讲到,我国已经发布了首部《2016可持续发展遥感监测绿皮书》,在科技部和其他部委已经组织了对“一带一路”遥感环境监测工作的基础上,我们还想要发布“一带一路”监测的绿皮书,使我们对每年“一带一路”的资源环境现状以及变化,一目了然。

“我们和周边国家发起了亚太空间合作组织,我们在巴基斯坦、孟加拉、泰国、蒙古、秘鲁、土耳其、伊朗等这些国家,都进行了广泛培训和广泛交流,而且正在共同发起亚太卫星发展计划;现在我们也在做金砖五国的卫星发展工作。我觉得“一带一路”的卫星观测体系,将是一个大家共同建造、共同发展、共同享受的一个体系。像蒙古还有老挝,他们希望能够成为我们发起的亚洲、大洋洲地球观测系统中数据共享和应用的首批国家,在他们国家得以运用”。


扫码进入大会官网















深入阅读|点击图片或标题




太鸡贼?来瞅瞅「空间大数据」如何帮商业企业「杀熟」吧 | 独家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