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陶闯:区块链赋能空间信息产业,下一代BAT正在悄然诞生 | 访谈录

陈启临 泰伯网 2021-04-28

作者:陈启临

编辑:洪月月

在以“空间智能驱动万物互联”为主题的2018全球地理信息开发者大会(WGDC 2018)上,知卓集团董事长、泰伯研究院顾问委员陶闯分享了《2018中国空间大数据产业趋势报告》。陶闯在此次报告中提及的关键词观点主要包括: 

AI。继PC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之后,未来十年的科技巅峰一定出自于AI。AI将成为中美科技大战的主战场。AI的快速发展,也开启了“空间大数据+AI”的空间智能时代。

② 区块链。区块链作为一种去中心化的、以价值为交换的新一代互联网底层技术,或将颠覆越来越多的垂直行业领域。区块链技术目前尚处于基础设施建设阶段,但从长远来看,行业泡沫终将消除,与此同时应用前景仍然非常广阔,包括与空间信息技术的深入整合。

③ 共享经济。共享经济仍然是最具生机和活力的市场,这种服务模式成就了像滴滴出行、美团这样百亿市值的位置服务公司,也对目前已经有大量资本、技术和人才涌入的自动驾驶领域产生应用的拉动。

围绕着此次演讲主题,泰伯网在此次大会上对陶闯进行了专访,进一步就区块链技术在空间信息领域的应用、热门领域的投融资机会,以及空间信息技术从横向到纵向的应用前景等话题,展开讨论。

以下是采访实录。

泰伯网:区块链作为全新的互联网底层技术,它与空间信息技术将会有怎样的结合?

陶闯:

区块链技术应该是一种赋能型的互联网底层技术。作为底层技术,它一定会有和各行各业广泛结合的机会,与空间信息以及各种位置服务,都将有非常深入的结合。

但大家要知道的是,区块链技术背后的分布式计算及相应的去中心化特征,以及共识算法下所形成的信任和获取权益的奖励机制,是支持区块链应用的主旨。比如我在大会上讲到的社交软件Telegram,已经开始从底层布局区块链技术,构建去中心化的数据平台以保障用户隐私,以及通过相应的共识机制让每一个用户都可以成为这款社交软件的“股东”,从中获得并享受作为用户的权益和某种收益。这些都是对以往互联网服务的一种颠覆。

空间信息行业也有了相应的案例。例如我们参与投资的地图数据众包采集公司GoWithMi,他们正在从地理信息数据的生产层面给他们的UGC用户更大的奖励价值和权益。开源的地图平台OSM也在从底层去做区块链技术的尝试,去尝试改变以往的众包模式和价值体系。这些应用都值得我们去关注。我认为围绕着区块链技术的空间信息应用,会如雨后春笋一般在不久的将来大规模涌现。

现阶段,区块链技术的发展仍处于它的泡沫期,这段时间会有很多带着投机和淘金目的的公司涌现,鱼龙混杂。但我们必须明确的是,区块链只是新一代互联网的基础设施,这项基础设施在很多行业中还处于搭建阶段,相对还处于非常早期的位置。

泰伯网:在您看来,区块链的泡沫何时会消除?突破口会出现在哪里?

陶闯:

对于区块链的应用价值,应该说很多创业者、投资人和分析师都不会马上看得很透彻。这就很像90年代中后期PC互联网时代的创业,谁也不会讲的特别明白,因为那里会有很多的门槛以及很多不确定性因素,最终我们看到那个时代有大量的互联网公司都死掉了,也有腾讯、阿里巴巴这样的公司起来了。然后我们才确信,在互联网上可以做社交服务、卖东西,这些在之前都是很难想象的模式。

回过头来看,如果大家早就把区块链创业看得非常清楚,我们也就早该看到成功的公司,也就无所谓泡沫了。然而现在并不是这样。

区块链的重点应用场景,大家可以关注其在金融和共享经济领域中的应用,因为这些领域很好地利用了区块链的去中心化特征,以及共识算法建立全新的信任和奖励机制,我们也可以从这些领域出发,考虑延伸区块链的应用场景,这些我认为都是突破口。 

泰伯网:对区块链技术的应用是否会催生新的企业巨头?并颠覆我们现在所熟知的那些大型互联网公司?

陶闯:

我们会发现,现在互联网的发展越来越趋向中心化,但区块链的诞生就是反其道而行,突出去中心化的意义和价值。

对于现有的大体量互联网公司,我认为他们有着在企业文化、技术、产品方面的长期积累,如果马上采用区块链技术颠覆固有的模式,似乎不太可能。但依托区块链去做下一个BAT,这种新业态的优势很快能突显出来,并且很快能看到这类公司的悄然迅速崛起。

但需要明确,任何一种技术不可能解决所有的问题,我们也更不能盲目地夸大区块链技术的应用前景,从需求出发才是根本所在。 

泰伯网:从空间信息产业的发展来看,您认为接下来的几年中,投融资的热点会集中在哪些具体的应用场景?

陶闯:

我们从技术、政策、资本、市场、用户、国际环境这些维度去看任何一家初创企业的投资机会。从空间信息产业的角度,我们会看到来自AI、区块链方向的很多公司,在出行、新零售、智慧城市等场景中标新立异。

而投融资机会关注的重点,我想谈谈中国的整体产业升级态势。产业升级体现在产业分工的精细化,即越来越多的大中小公司将专注于核心业务,并摒弃占用不必要成本的额外业务投入,确立了在产业链上的明确角色;而产业链细分也将催生更多的专业型企业,去提供专业化服务。这种产业格局的形成,也会提高一个行业整体的运作和服务效率。我们会关注产业升级态势下应运而生的那些初创公司,他们面对的,将会是巨大的市场机会。

泰伯网:目前对单体的创业公司来说,可以通过哪些维度判断他们的好与坏?

陶闯:

现在看来移动互联网的人口红利已经消失了,模式创新很难再看到机会,我们会把对一家公司的关注重点回归到技术的前瞻性层面,技术型的初创公司显然有着更好的融资机会。

关注一家公司,仍然离不开去看他们的核心团队、创始人。我认为创业者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能取长补短,即能用自己的长处去解决市场需求的痛点。此外,创业本身还是要求创业者至少花五到十年的时间去耕耘,这里面仍然需要足够的勇气和耐力去面对,因为创业从来不是一件短平快的事,它的风险将越来越高、越来越难。

初创公司的终极目标在我们看来,是能成为某个行业细分领域的独角兽,并能看到他们拥有垄断市场的潜力。

泰伯网:回归空间信息产业的市场现状,业内普遍认为整个行业在横向的市场拓展和纵向的行业深入方面存在瓶颈,这种瓶颈制约着市场体量。您对此怎么看?

陶闯:

一个产业发展的本质,其实就是不断的跨界与融合,从而形成更大的产业。

我们去谈空间信息产业的发展,着眼点应该在于我们是否真的从应用场景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我们国家空间信息产业发展的驱动力最早源于政府力量的主导和推动。举个例子,我们有能力圆满地完成发射若干遥感卫星的任务,但缺少市场力量的进一步助力,即通过使用这些遥感卫星回传的数据创造更大的商业价值。这是我们现在遇到的问题。

我们现在还有资本的力量,从资本的角度来看,很多时候投融资行为本身就是希望能帮助某些专业技术或产品找到普适化应用的机会。

但根本来看,重点还是要靠企业对市场的培育,这需要企业在创新方面的一些颠覆之举。颠覆或许时时刻刻都在发生,正是这种颠覆推动了技术的跨界融合,并促进了市场规模和产业体量的持续扩大。

相关链接:「空间信息产业区块链联盟」成立:要在产业中孵化下一代BAT

扫码进入大会官网




深入阅读|点击图片或标题


潘德炉院士:大数据是「智慧海洋」建设的灵魂


精读

空间智能驱动万物互联:WGDC 2018全球地理信息开发者大会成功开幕

「空间信息产业区块链联盟」成立:要在产业中孵化下一代BAT

陶闯博士:区块链是实现人工智能的核心技术之一,自动驾驶将颠覆汽车产业

李德仁院士WGDC2018演讲:遥感已进入到对人、对社会观测的新阶段

车厂眼中的自动驾驶地图:孙亚夫对话navteq创始人Russell. Shields、戴姆勒Morys、蔚来费贤松、北汽王雪莹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