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风马牛2,冯仑不二

鹿野 泰伯网 2021-04-28



仑又准备发卫星了。

7月13日零重力实验室在官微宣布,计划年内发射“风马牛二号”卫星。这是冯仑的第二颗卫星,此时距离第一颗卫星“风马牛一号”上天还不足半年。

时间回溯到1970年4月24日,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升空。

这一振奋人心的消息,在当时或许也振奋了四川万县一个叫牟其中的年轻人。牟其中1959年高考落榜后在玻璃厂上班,他对政治表现出巨大热情,因精通马列哲学而在当地小有名气。

东方红一号应该是对牟其中的第一次航天启蒙。

1974年春牟其中因文入狱。出狱后在1982年办“万县市中德商店”。转过年秋天,他又因“投机倒把、买空卖空”的罪名入狱,11个月后被释放。再次从监狱出来,牟其中从银行贷款250万元重新创业。1984年他成立了多家公司,从服装、广告、旅游、造船、教育到建筑等行业,五花八门。在他眼里几乎没有不能做,也没有做不成的生意。

就在牟其中进进出出监狱的那段时期,世界各国对太空的探索在大踏步前进。

前苏联1971年发射了世界上第一个空间站“礼炮一号”;1975年美国阿波罗号飞船与前苏联联盟号飞船完成太空对接;同年我国首颗返回式卫星发射成功……1981年美国成功发射世界上第一架航天飞机“哥伦比亚号”;同年,我国“一箭三星”成功发射。

时间到了1985年,牟其中决定把公司从万县迁到重庆,并成立南德集团。1989年他通过以货易货的形式为川航购进4架图—154飞机。之后,牟其中的神话开始广为流传。

就在牟其中从万县走出的1985年,我国宣布把长征系列火箭投入到国际商业发射市场。五年之后,我国完成进军国际航天发射市场的第一单生意,用长征三号火箭将美国的亚洲一号通信卫星送入太空。

很快,牟其中也把目光投向国际航天市场,而且在时间上并不比国家队落后多少。

1992年10月,走出四川的牟其中在北京成立南德商用卫星公司,作为卫星的购置、发射、地面应用、转发器租赁等业务的操作平台。

公司成立不久,南德就与俄罗斯签定了“航向1号”卫星的租用合同。卫星发射成功后,牟其中与台湾一家有线电视网公司签订了卫星租赁合同,租期5年,总价值2150万美元。

航天生意有了良好的开始后,1994年夏南德与俄罗斯信息公司签约,双方约定由南德独立投资完成“航向2号”“航向3号”卫星的发射工作。两颗卫星总投资7000万美元,资金成了挡在牟其中航天生意前的巨大障碍。他开始想方设法找钱。

据《光明日报》记载,南德集团从1995年至1996年以何君为中介,通过湖北省轻工业品进出口公司在湖北省中行开具信用证33单,造成3980余万美元损失,并查实南德集团在开具上述信用证过程中,未实际进口货物。这为牟其中第三次入狱埋下伏笔。

尽管资金困难,牟其中也没有放慢在商业航天领域的脚步。1995年11月,南德投资的航向2号卫星在俄罗斯发射成功。1996年,南德和国际卫星组织、俄罗斯航天信息公司三方共同签定了共同经营航向1号、航向2号卫星的协议。1996到1997年间,南德卫星公司和英国萨瑞卫星公司、信息咨询公司及俄空间飞行器制造公司合作,计划利用要销毁的俄制SS19导弹开发小卫星发射项目。

然而,就在牟其中大力开拓国际商业航天市场的时候,国内却传出南德卫星项目虚假的谣言。1996年,南德将航向卫星股权转让给了国际卫星组织。

至此,牟其中的商业航天之路终结。

牟其中与我国商业航天的渊源很深,同样,他与“风马牛”卫星的主人冯仑的渊源也不浅。

冯仑1978年考入了西北大学,毕业后先后在中央党校、中宣部、国家体改委、武汉市经委和海南省委任职。

1989年冯仑去了牟其中的南德。据他在《我所知道的牟其中》一文中透露,他当时办了一份小报《南德视界》,还做过总办公室主任兼西北办主任。

1991年冯仑离开南德到海南创业,与牟其中的航天计划擦肩而过。同年6月,冯仑与王功权、刘军等人在海南成立了海南农业高科技投资公司(万通前身),也开启了“万通六君子”的传奇。

据说牟其中对冯仑的离开颇为恼火。冯仑曾在文章中有描述,“我在海南待了一个月之后,他办事也正好要去海南,我就到机场接他,想给他一个解释,他不理我。一两个星期之后我回北京办事,南德搬到永定路,我又去找他,还试图沟通。他依然不改口,就是不见。我就回来了,放出话说:‘活着就不要见了。’”

从南德来到海南,冯仑1991年创建万通集团,1993年在北京组建万通地产。之后,1995年六人中王启富、潘石屹和易小迪离开,1998年刘军离开,2003年王功权离开,最后“六君子”只剩冯仑一人留守万通。

在万通,冯仑参与创建了中国民生银行,策划了对陕西省证券公司、武汉国际信托投资公司、东北一间上市公司等企业的收购及重组。发起“新住宅运动”,推出“新新家园”品牌,打造“立体城市”……

经过20多年的努力,冯仑在商业上取得了巨大成功,他与商业航天的交集也在逐渐临近。

时间来到2016年。

这年冯仑去NASA做了为期一周的参观,他发现,在美国太空探索是一个很大众的话题。他在随后的文章中写到:“NASA之行后,我一直在想,中国是不是也能出现一个像Elon Musk那样的民间创业者。这个勇敢者会献上所有的热情、创造性,甚至是生命,代表人类向宇宙和外太空进发,将人类文明推得更远。”

正是这一次经历让他开始把目光转向太空。从NASA回来后,他很快投资了胡振宇的翎客航天,然后又通过翎客航天接触到卫星初创公司零重力实验室。

在2017年2月的亚布力中国企业家论坛上,冯仑第一次透露了发卫星的想法,他说:“我感觉现在是‘功未成,名虚就’,浪得虚名,因为还想折腾。只是说我们第一个小目标实现了,养活自己。其实想要做的事儿还挺多的,但最主要的是想脱离地球。”

当年3月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冯仑对自己的新梦想做了进一步解释。

“打小的一个根源,是我对人类社会充满了好奇心。我现在被今日头条给害了,每天少睡两个小时,因为我好奇什么它推送什么,它不断地推,我就想不断地看。

到了美国我发现,太空探索这个事在民间其实很简单。之后我遇见一个做火箭公司的年轻人,我投资了他也成为他的客户,于是决定发一颗自己的小卫星。上次我们去英国参观一个建筑公司,一进门看到一个特别震撼的模型,那是月亮上的建筑,是2020年NASA给这家公司的任务,突然我发现其实这事很近很近,根本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遥远,所以现在的兴趣一下子从人、从地球到太空了,我这个兴趣完全牵引着好奇心在走。”

在花费100多万美元后,今年2月2日冯仑的这种好奇心得到了初步满足,他的“风马牛一号”飞上太空了。

冯仑的这颗卫星是一次尝试,他尝试开创一种新的媒体传播形式,他希望能让普通人有机会直接体验从卫星传回的太空影像。最初,他的直播计划是每分钟收费1元,但后来因为发射时间和审批周期的缘故,直播计划没有实现。

在卫星发射前,冯仑与翎客航天胡振宇进行了一次对话。在对话中他给风马牛一号的定位就是科普和娱乐。

“我觉得,人们通过手机上几分钟的体验,也可能会刺激出很多具有创造性的想法,拓展出更多地球以外的生存环境和未来发展的可能性。这也正好应证了风马牛‘自由与创造’的精神。

地球人的特权已经逐渐在丧失,但是宇宙人的身影却越来越清晰。未来人类和太空之间的关系,不再像隔了一堵墙的邻居关系;而是把这面墙打通,让太空成为人类一部分的生活区域。

好奇心是一个让人类走得更远的重要驱动力,自由与创造则是生命不竭的动力。风马牛会带着这样的方式——越来越清晰的观察力、自由与创造的精神——越走越远。”

从牟其中到冯仑,两者都在人生的某个阶段,面向太空进行着同样尝试。

不同的是时代。上世纪90年代,牟其中的航天生意只能从国际市场上突破。而在当下,冯仑的选择更加自由——风马牛二号要在年内升空,以个人名义在一年之内连发两颗卫星上天,这在全球范围内恐怕也很少见。







深入阅读|点击图片或标题


航天教育赛道提速,极客教育完成近千万天使轮融资



精读

李德仁:遥感双院士的中国梦

“取消测绘中方控股限制”,不许联想

中国市场很大,Mapbox很饿

京东郑宇:搭建城市计算生态,终结信息孤岛和重复建设

雷军为什么成不了马斯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