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对地观测数据开放: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泰伯网 泰伯网 2022-05-16

泰伯网 五仁儿 | 报道

Wolfgang | 编辑


日,国防科工局重大专项工程中心副主任赵文波表示,目前高分专项创建了数据源下载、应用共享服务平台,并推出了应用到各个行业的专题产品及共性产品。

同时,她指出,现阶段高分数据一年的使用数据,已经远远超过以往几十年的数据量。对地观测数据的需求,呈指数级增长,预示着空间信息产业化的时代到来。


1

“计划经济模式”下的数据开放与共享

而宏观上,我国对地观测数据的分发,涉及开放共享与涉密等问题。数据开放以及应用层面的降门槛,成为遥感界期待的一种存在。

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主任陈荣国表示,我国对地观测数据开放主要是分辨率方面的数据开放,毕竟遥感可能涉及一些敏感地区。在他看来,较为宏观的、用于科学研究的、涉及国际合作等方面的数据在开放范围内。

更多的,对地观测数据属于部门行业所有。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研究院海南研究院执行院长杨天梁解释道,早期的对地观测以政府投资居多,像高分专项、气象等卫星数据为国家所有,具体说实际上是部门行业所有。

长光卫星技术有限公司综合办公室主任韦树波用“计划经济模式”表达了现阶段数据共享的开放阶段。他表示,目前的数据共享与开放程度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开放。

但显然,市场对观测数据有较大的需求。这意味着,企业用户在获取与共享数据时不可避免的面临着系列障碍。据分析,我国采取了中低分辨率遥感数据免费分发、高分辨率遥感数据授权发放的措施。《遥感影像公开使用管理规定》对分辨率优于 10 米(尤其是优于 0.5 米)的卫星影像的分发和获取做了较为严格的流通限制,使得高分辨率对地观测数据的开放共享存在较大障碍。

相比对地观测数据的获取,数据的开放共享工作相对滞后。目前,各种卫星系统如气象、陆地、海洋等获取的遥感数据分散在不同的部门或数据中心,各个部委、各个研究机构几乎都有自己的数据库。这就形成了业内人士指出的数据共享难题:我共享你的数据,同意;你共享我的数据,门也没有。

虽然自2007年开始,由政府推动进行了系列对地观测数据共享建设,相关部门陆续出台了一系列卫星遥感数据应用相关的指导性文件,如《关于鼓励国内用户使用中巴地球资源卫星数据的若干意见》(2007)、《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小卫星星座(HJ-1)数据产品分发管理办法》(2011)、《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中长期发展规划(2015年—2025年)》等。但行业性规范文件的效力范围有限,且规范不一,难以形成共享的长期性和持续性。

对此,杨天梁直呼,若想将对地观测数据的商业价值发挥出来,使国家的投资能够发挥更多效益,整个共享政策体制还要做很多改革。在他看来,政府部门在推动对地观测数据市场化、商业化的过程中动力不足。具体而言,国家的任务指标并没有和实际的数据应用相结合,导致政府手里的数据资源并未被盘活。

现阶段,我国对地观测卫星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对于长期以来遥感数据并未有效开放的原因,韦树波指出资源短缺与技术障碍两方面的阻碍。其一,我国的遥感卫星的数量并不多,总数量约为100多颗星,且大多处在各自为战、相对分散的局面。其二,现有高性能、高分辨的卫星存在部分空白。

相比之下,探索现有对地观测数据的应用模式,成为市场化、商业化的出路。杨天梁指出,政府的应用群体相对固定,未来数据应用的主体是企业,更多的商业化挖掘应该由企业来做


2

“一带一路”将成数据共享新引擎

正如国家的“一带一路”倡议,对地观测作为一种没有国界的数据获取方式,取代原来的航飞或者是航空的手段,有望成为“一带一路”的开路先锋,为相关企业开拓市场提供相应的机遇。

例如,“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集中了全球85%的地震灾害、水旱灾害、风暴灾害,同时包括人类共同面临的全球变暖等巨大挑战。中科院空天信息研究院副院长顾行发表示,“一带一路”建设中,沿线国家和地区在基础设施建设的过程中,需要原始的地理、环境、地质等各方面的信息,遥感可用来提供服务。在维护耕地安全方面,遥感能够进行有效的监测。在环境保护方面,遥感技术可对大气污染,比如说PM2.5进行监测。另外,对沿线的一些新兴国家,在城镇化发展比较快的时候,遥感技术对其中的环境变化和环境保护等方面也能发挥作用。

截至2018年底,航天科技集团已与巴方成功完成一颗通信卫星、一颗遥感卫星天地一体化项目签约,并牵引后续通信卫星、遥感卫星及地面应用市场的合作。卫星将主要应用于巴基斯坦国土资源调查、评价、动态监测与管理、资源利用、环境灾害监测、农业调查与城市建设等业务领域。

杨天梁指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有较大的需求,企业可以利用对地观测数据为这些国家提供服务。但客观讲,企业在与这些国家和地区的政府企业合作之前,同样需要对各国家及地区的自然资源等情况进行较详细的了解。现阶段,遥感在前期调研与获取信息这一层面的作用开始凸显出来,数据共享的需求更为迫切。

原始数据并不能直接为一带一路的沿线国家或用户所使用,无形中对数据共享提出了跨行业跨领域的要求。韦树波指出,遥感数据需要与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相结合,进而推出契合用户需求的相关应用,真正为一带一路的空间信息走廊服务。

此前,赵文波表示,今年要出台国际合作的数据管理办法,整个数据源中0到2级的数据源由国家航天局统筹对外负责。未来在国家层面,考虑免费放开1、2级数据源。

像高分专项这类国家重大专项全面对社会大众免费开放,在韦树波看来,对商业公司来说是一个冲击。

事实上,2007年起美国政府决定发布Landsat数据,并在网上免费提供。此后,开放对地观测数据创造的经济价值令人瞠目结舌。每天的下载量增长为5600景,在之后仅3年的时间内,Landsat数据的需求增加了100多倍。数据开放使大学、机构、研究人员、科学家、技术专家等,创造出了大量的地理应用程序,这些程序对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推动作用,同时也带来了高额的经济价值。

根据Landsat开放的对地观测资料显示,16个不同领域的应用程序,每年为联邦和州政府节省了3.5-4.36亿美元。每年联邦政府需要向民用对地观测项目投资高达35亿美元,而在开放对地观测数据后,据保守的计算,也将为美国经济增加300亿美元的收入。

某种意义上,开放与共享对地观测数据可能不再是什么新闻,但在我国的环境下,免费开放与共享所创造的经济价值并不好估量。

在韦树波看来,维护社会资本的效益,维持公平竞争,更需要保持市场化运作。他表示,数据分级免费的设置是为了能够满足不同层次用户的需求。对于市场中急需的用户,可能采用收费的方式,对于不急需的需求,如科研等中分辨率用户,本身就可以做到分级免费。

也有业内人士指出,最怕低成本旗号下的偷工减料。航天器不论是高轨还是低轨,长寿命还是短寿命,其不可维修性对研制过程提出了很高要求,成为研制经费与生产经费居高不下的一个因素。

相比数据免费开放,杨天梁指出,国家首先要将卫星或者对地观测数据的掌管权放在一个统一的平台,由这个平台统一发布,面向部门或者企业用户,其次还要借助大数据与人工智能,跨过数据处理这道槛。

【加群提示】

泰伯网目前已建有四个群:泰伯高校教师群、泰伯青年大学生交流群、泰伯全球读者交流群、泰伯微信开白群,想加入我们请添加小编微信号:changanyeluo(余周周),同时备注您想要添加的群。


深入阅读|点击图片或标题

新基建“推开”国土空间规划700亿市场大门

《精读》

吴一戎院士:期待中国的贝尔实验室 | 高端访谈

天地图“第二春”

政府投资条例出炉:测绘地信企业能否不再收“白条“?

四维图新研发投入比冠绝A股,另6家空间信息企业挤进百强

“CORS站网”双寡头,搅动卫星定位产业? | 调查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