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电影《建军大业》“炼成记” l 特别策划

2017-08-09 黄柏雪 综艺

献礼“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大银幕小荧屏华彩绽放。军事题材大片《建军大业》《战狼2》正在暑期掀起“热浪”,尚未上线的《空天猎》也引起了大众的广泛关注;电视剧方面,《林海雪原》《深海利剑》《反恐特战队之猎影》《秋收起义》《绝密543》等一批军旅、革命题材作品相继登陆各大卫视荧屏。


7月27日,继2009年的《建国大业》和2011年的《建党伟业》之后,“建国三部曲”系列第三部《建军大业》在内地公映,8月3日在中国香港及中国澳门上映。影片由中影和博纳影业出品,香港知名导演刘伟强执导,韩三平担任总策划及艺术总监,黄建新监制,刘烨、朱亚文、黄志忠、王景春、欧豪、刘昊然、马天宇等一众青年演员出演。



作为向建军90周年献礼的主旋律电影,《建军大业》延续了前两部《建国大业》《建党伟业》鸿篇巨制、磅礴大气的风格,起用演员中的“新鲜血液”去贴近历史人物青年时代的风采,展现出“正能量、正青春”的整体气质,影片展现出的青春热血、家国情怀和英雄精神是中国电影人向建军90周年的庄重致礼。


截至8月7日,《建军大业》上映12天票房超过3.3亿元。其将主旋律电影的商业化探索又推进了一步,并作为“建国三部曲”之一在中国电影史上留下清晰烙印。



“让故事的流淌一气呵成”


7月22日凌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副局长张宏森在朋友圈发文,为即将上映的《建军大业》壮行。文中谈及2013年时任中影董事长韩三平提议拍摄《建军大业》,张宏森开玩笑地说:“你真拍我跟你急!”


一句玩笑话透露出拍摄《建国大业》《建党伟业》的不易。面对历史、面对现实、面对艺术、面对观众——《建军大业》和前两部一样,从酝酿筹划那天起就背负着沉甸甸的责任。


中影董事长喇培康介绍《建军大业》背负的使命——2017年是建军90周年,中影作为一家国有企业,除了拍摄商业大片和中低成本影片,还承担着配合党和国家重点工作、重点影片拍摄的重任。


于是,一部讲述中国革命军队诞生历史的主旋律电影应时而生。影片一开始就将观众带回那个血雨腥风的岁月。1927年4月12日,上海爆发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大批党员干部被屠杀。共产党人拿起武器,在周恩来、毛泽东、朱德等人的领导下,先后发动了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一支全新的强大的人民军队诞生了。


为什么从“四·一二”反革命政变讲起?黄建新说这正是导演刘伟强的高明之处。很多人会问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要有一支军队?刘伟强就拍了“四·一二”。“四·一二”是国民党的一次清党反共政变,国民党大肆屠杀共产党人,共产党人才意识到一定要有自己的军队。“这么复杂的事情导演用故事的手法讲清楚,这是非常了不得的,而且电影拍得好看。”


在黄建新看来,“建军”与“建国”“建党”是一脉相承的,是一个国家所必备的三个要素。“现代政治是政党政治,没有政党就不会有现代革命的诞生,也就不会有现代国家的诞生。而一个国家的强大不能没有军队,这是政治大结构里必备的条件。包括美国、苏联也都把这三个要素拍全了。”


《建国大业》和《建党伟业》上映时,不少观众曾批评影片像是历史事件的拼接,叙事碎片化。《建军大业》会不会面临同样的问题?对此黄建新表示,《建国大业》讲述的是从抗日战争结束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前夕发生的一系列故事,《建党伟业》讲述的是从辛亥革命到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共十年间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两部影片历史跨度都非常大,拍摄难度可想而知。而《建军大业》的核心事件都集中在一年内。“相比前两部电影,《建军大业》有更强的故事性,因为它有核心事件。”黄建新说。


“超越前两部,跳出碎片化拼接,get到一个牛光闪闪的叙述”是《建军大业》的目标。正如张宏森在朋友圈发文中写道,“讨论中说,虽然还要面对浩瀚史料,还要从史料中披荆斩棘,但剧本要求我们的就是叙述、叙述、叙述!打破前两部的碎片组合,让故事的流淌一气呵成,保全电影的完整时态,让电影更像电影。”



主旋律电影的商业化探索


《建国大业》《建党伟业》的导演都是韩三平和黄建新,而这一次他们却退居幕后,由以擅拍动作、枪战片著称的香港导演刘伟强执导《建军大业》。


“《建党伟业》到现在时隔6年,中国电影市场发生了很大变化,我们不能沿用‘建国’‘建党’的模式来拍‘建军’,我们决定请一名香港导演来拍,因为香港导演的商业意识很强。”喇培康对于起用刘伟强给出这样的解释。


选定刘伟强之初,内地和香港电影圈曾议论纷纷,很多人担心对党史、军史不熟悉的刘伟强能否担此重任。黄建新对此表示,“一个好剧本是可以由任何一个导演完成的,不是一定要本地导演才行。香港导演在他们的职业生涯里永远直面市场的挑战,‘电影语言’也一直与时俱进,跟观众建立更密切的叙述关系,这比大陆导演走得更快,因为他们始终为生存而努力。”


刘伟强则给出这样的回应,“很多人觉得香港人不懂这段历史,但其实我们书本里是有写的。他们找我来拍《建军大业》说明他们现在更加开明,当下的电影市场戏路很宽,香港导演也可以拍红色题材电影。不管什么题材,拍一部好电影是我最终想要的,我拍就要拍得好看一点。”


为了拍好这部电影,刘伟强用了一年半时间学习各种史料。黄建新感慨刘伟强至少看了几百万字的史料,“香港导演的学习精神高于我们,有这种精神才能把电影拍好。”


刘伟强的加盟给《建军大业》带来了一些与传统主旋律影片不一样的东西。黄建新表示,刘伟强执导《建军大业》的电影语言非常现代,让大家更喜欢。在近日中国电影资料馆举行的《建军大业》研讨会上,解放军艺术学院副教授詹庆生也表示,《建军大业》里南昌起义开始前的一段戏,带有非常明显的香港类型片的痕迹,包括战争戏里慢镜头的运用,是一种把英雄主义推向极致化的方式,融入了导演刘伟强的个人风格。


也许是被问及“为什么起用香港导演”太多次了,黄建新在电影上映前接受采访时表示,不要再老是区分内地导演、香港导演和台湾导演了,这个概念早已过时了。“我们从1992年第一届海峡两岸暨香港电影导演研讨会开始就已经不分了,大家在一起工作就是一个团队,美国电影的导演也不一定是美国人,吴宇森、刘伟强、陈可辛都去拍过。”


中影不仅是《建军大业》的第一出品方,同时也是影片的发行方。影片上映前,董事长喇培康和赵海城、周宝林等几位副总经理亲自带队,兵分五路,在两天内前往成都、重庆、济南、天津、广州、深圳、郑州、长沙、哈尔滨、沈阳等10个重点票仓城市推介影片,让影片拿到足够的影院排片。为了招徕年轻人的关注,《建军大业》甚至在海报中打出“中国版的漫威”这样的字眼。



青年演员的淬炼与洗礼


《建军大业》再次开启了“数星星”观影模式,明星云集,媒体口中的“小鲜肉”扎堆。黄建新透露其实他们曾经准备过另外一个方案,由一批35岁到40岁之间的更成熟一些的演员出演,但刘伟强的一句“青春是无法表演的”一下子把黄建新说服了。


粟裕19岁,林彪19岁,邓小平20岁,聂荣臻24岁,周恩来29岁,叶挺30岁,毛泽东年龄稍大也才33岁。革命先辈们当年都是热血青年,因此《建军大业》精选了一大批年龄相仿的演员,来诠释先辈当年青春激荡的风采。


选角的过程慎重而严苛。黄建新介绍,导演组把革命领袖们当年的照片找出来,他们当年都非常帅气,气度非凡,用现在的说法全是“小鲜肉”。然后再把现在的年轻演员未经修饰过的照片也都贴在墙上,每一人物贴五个候选演员,确定合适的就立即发出邀请。


《建军大业》发出的邀请得到了热烈反馈,很多年轻演员不计报酬参演。黄建新说,这与影片题材有关系,饰演历史上的重要人物是非常有魅力的事情,对于任何一个演员来说都很难拒绝。


“通过制作这部影片,我们扭转了对年轻演员的一些不良看法。”喇培康说,“以前我们觉得他们演技差、耍大牌、要价高。但拍摄这部影片,年轻演员们都经过了极为严格的军事训练,片酬很低,毫无怨言。”


电影开拍前,片方特地组织年轻演员在八一电影制片厂的训练场上进行专业级军事训练,当时平均气温35摄氏度以上,年轻演员就在太阳底下晒着,骑马、打枪、匍匐前进等一项项训练着。


在以往的诸多主旋律影视作品中,人物脸谱化、黑白分明是常事。但在《建军大业》中,这些年轻演员展现了历史人物的另外一面——他们也是有血有肉的人。


看过影片后,很多观众觉得朱德形象很颠覆,与以往影视作品中忠厚长者的形象大不一样。刘伟强表示这其实符合历史史实,“朱德、周恩来等人都是留过洋的,很时髦,他们身上有一种很厉害的魅力。” 


影片中加入了很多领袖人物的生活化场景。比如毛泽东在秋收起义前与杨开慧分别时的儿女情长,周恩来与革命战友的拥抱,叶挺亲自下厨做饭犒劳一起拼杀的兄弟等等。


“一个没有青年的事业是没有前途的事业,中国电影不可能不给青年人留出上位空间。他们不是媒体命名的小鲜肉,是中国电影亟须的青年演员。”正如张宏森在朋友圈发文中所说,要相信中国电影,相信中国年轻的电影人。刘伟强说,看见这些年轻演员就觉得他们是中国电影的新希望,“年轻人就要磨炼,他们不能用替身,台词要念好,拿出拍戏的精神出来,这是我们要训练他们的东西。”



文武戏都要“有劲儿,有力量”


刘伟强将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加入影片后,又用南昌起义、三河坝战役、秋收起义三场著名战役将整部电影串联起来。影片以大篇幅描绘了三场战役的过程,仅南昌起义一场战役的拍摄镜头就近3000个,最终整部戏的战争戏份占全片近40%。


《建军大业》上映后,很多观众对影片的战争场面印象深刻,纷纷表示超越了以往国产战争片的场景。黄建新表示,这次的拍摄团队并非拍摄战争片的团队,但他们不断学习总结经验,创造出新的手法。“我们最传统的拍摄战争片的团队是八一电影制片厂,这次因为特殊原因刘伟强希望起用一支新团队完成他对战争场面的美学追求。因为方法不一样,可能结果也不同,导演追求的就是这个。”


为了达到想要的视觉效果,刘伟强和摄制组不断创新,力求用工业化的制作水准完成一部高质量的战争片。“以前电影看过的点我就不拍,拍过的场面我就不拍,要让观众看到他们从来没有看过的东西。”刘伟强说。


在影片中观众不仅可以看到,南昌起义一战爆炸后火焰蹿升至三层楼约十余米高的镜头;还能看到刘伟强绞尽脑汁,设计出摄影机、摇臂、航拍器、GoPro等11个机位,全方面多视角呈现的激烈战斗场面。另一场三河坝战役中,刘伟强创下单镜头200炸点的纪录,200个炸点同时炸飞,带来强大的视觉冲击和内心震撼。


“我希望改变一点点,就是让观众看起来有劲儿!不单单是武打,文戏也要有‘炮’,要看起来非常有力量。”刘伟强用“有劲儿”这个通俗的词汇概括他对影片的追求。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张颐武点评说,从场面来看,刘伟强采用了比较夸张的手法,用大强度的爆炸、大场面烘托了气氛,在传递历史真实的同时,也对当下年轻人很有教育意义,告诉他们如何从历史中获得激情,获得力量。


拍摄如此宏大的战争场面需要动用的人力资源也是惊人的。黄建新介绍,《建军大业》一共拍摄了4个半月,场次147场,动用人力十几万人次,片尾字幕上至少有2000个人名。


《建国大业》《建党伟业》《建军大业》都是主旋律商业大片。黄建新说,好莱坞大片同样有“主旋律”的概念,弘扬英雄主义、爱国主义,大家很爱看。“所以‘主旋律’本身没有问题,关键是要把电影制作水准提升上去。中国电影进入工业化时代才十年时间,要相信中国电影,给中国电影时间。


电影《建军大业》“炼成记”


影视剧献礼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请点击阅读)

《战狼2》票房破纪录在即 现象级国产片从何而来

《空天猎》:挑战中国电影现代空战题材

“共和国三部曲史学读本”《建党伟业》《建军大业》《建国大业》 新书发布暨签售会在京举行(请点击阅读)

《反恐特战队之猎影》:谱写职业军官的奉献与忠诚

《深海利剑》: 拍出国防力量科技感

《林海雪原》:用经典与年轻人“对话”

《秋收起义》:演绎“青春革命史”

《绝密543》:真实档案解密 铭记空军英雄


推荐阅读

影视剧献礼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特别策划


央视节目研发部主任吴克宇分享央视融媒秘笈|干货


7亿网民带来400亿播放量,和你、你家网速都有关系!


如需转载请在文章开头注明来源,并附上原文链接。更多资讯请登录手机版“综艺+”m.zongyijia.net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