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让社交障碍者的尴尬症都犯了,为什么说这档节目正在进行一场社会实验?

2017-10-09 综艺 综艺



10月7日晚间22点,全新原创星素结合励志节目《青春旅社》在东方卫视正式开业。用“青年旅社”的形式,节目将素不相识的一大群年轻人聚在一起,共同经营“青春旅社”这个大家庭。


刚刚过去的国庆长假,对于相当一部分人来说,最好的休息方式就是宅在家里躺在床上,在朋友圈里看着其他人呼朋唤友行走世界。这种画风就好像韩国MBC电视台“尬点”不断的综艺《被子外面很危险》——被子外面的生活虽然精彩又惹人向往,可是一旦实践起来,还真挺需要勇气的。


10月7日晚间22点,全新原创星素结合励志节目《青春旅社》在东方卫视正式开业。用“青年旅社”的形式,节目将素不相识的一大群年轻人聚在一起,共同经营“青春旅社”这个大家庭。乍看出现在节目里的11位常驻嘉宾,就像网友们形容的那样,简直是“一锅乱炖”:年龄参差,星素混搭,各种职业、个性、习惯乃至星座、喜好,随时还要迎接各路不同style旅客的到来——反正一开场,不少社交障碍者的尴尬症都犯了。



体验群居生活,发掘知心好友。《青春旅社》节目组表示,他们正在进行一场切中社会痛点的社会实验:“希望让一群年轻人在一起,分享心情,共叙梦想,促膝长谈,打破独居状态,一起做一点有意思的事情。”


网络社交时代的发问

你已经多久没有在身边增加新的有血有肉的朋友?


最新数据显示,中国目前有超过8000万人独居,其中20岁到39岁的独居青年数量已经达到5200万,我国单身家庭数相当于全国总家庭数的14%,而且这一数字还在不断上升。和“空巢老人”同时并存的“空巢青年”现象,已经成为从中国到全球都不可忽视的社会现象,这也许印证了克里南伯格在《单身社会》中所下的结论:“单身社会,正成为一次空前强大、无可避免的社会变革。”




尽管有调查显示,在我国30岁以下的人口中,受教育程度越高、经济实力越好,就越有可能选择独居,它是人口迁徙、经济发展和自由觉醒的伴生产物,这一现象在一二线城市尤为集中和显著,但研究同样证实:空巢青年比普通青年感觉更为孤独。在一份《中国90后青年调查报告》中,高达46%的90后认为“宅”是自己的标签,内心孤独(或集体孤独)导致他们更依赖社交媒体如微信、微博、QQ等进行情感沟通,表达欲望,寻求共鸣。因孤独而“宅”,因“宅”而更加孤独,是90后生活日常的循环链条。


果壳网曾经提出过一个“真人社交障碍”的现象词汇:“宅”的最高境界,就是最大限度不让自己接触到一个现实生活里的真人,科技时代让我们勾搭陌生人的方式和手段都提高了N个等级,可也正是虚拟交往的种种便利,使得我们懒得再和现实中的人打交道,我们宁可在网络上无病呻吟发十几条朋友圈哭诉自己心情糟糕,也不愿意跟朋友见一下面交流心事,我们宁可在聊天工具上与网友打一晚上字,都不愿意给熟悉的人打一个电话……



《青春旅社》在先导片里向观众发出惹人深思的提问:“当我们来到一个陌生的城市,学习和生活,并且留下来,没有同学和家人,我们缓解孤独的方式是否是长时间在手机和电脑之间无缝切换,沉浸在看似热闹的社交网络之中?车友会、网友聚会、视频社交……你有多久没有在身边增加新的有血有肉的朋友?什么是真实的生活?什么是真诚的社交?什么是真切的快乐?什么是真正的青春?”这档节目所在践行和力图倡导的,就是和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用心经营一件真正喜欢的事情,然后让这一切成为青春最宝贵的回忆。


所以,真实的碰撞和真诚的交流,是《青春旅社》特别希望展示给观众的切面。除了赞助手机特别出镜之外,绝大多数时候节目向自我封闭说不,拒绝“低头族”,打破“小世界”,激励一群年轻人去拥抱新鲜的人物、事件和情感。就像节目已经积攒起来的粉丝所说的:“其实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一种自我成长的力量,对广阔的世界拥有各种期待,但只有找到了目标,发现了乐趣,才不会安于宅的生活。”



人际破冰正在迅速发生

一开始的无所适从让你觉得很尴尬?那感觉就对了


实话实说,从先导片到第一期,“11双筷子的相遇”从一开始密布了各种“尬点”。有观众罗列了多处:比如,当赵英俊、李小璐、王源几人在房间的时候,花字甚至都给出了“最怕空气突然安静”的提示,几个人面面相觑;再比如当李静、戴军很热情地和李小璐打完了招呼,这时候程晓玥的到来又很尴尬,因为明显李静和程晓玥并不熟悉,于是在“嗨”了之后剩下的就是“拜拜”;自我介绍环节,就像是中小学开学第一课老师都让学生one by one自我介绍一样,我叫什么名字,我来自哪里,爱好是什么,擅长什么……


但在笔者看来,节目原汁原味呈现了一群陌生人突然聚到一起时的真实反应。入驻旅社,各自进入房间一番四面看看坐定之后,摆在每个人面前的问题大同小异:要不要出门social一下?先选择和谁social?应该选择什么样的开场白和亲和度?作为一档不设计、无干涉、零剧本的综艺,《青春旅社》就是要用镜头记录下这些最为原生态的细节,让观众跟随镜头一起,去洞察人物和人物之间逐渐燃烧起来的火花。



紧接着,节目组告知整季大规则:两家旅社的老板走了,经营权全部交到了他们手上,大家必须打理好旅社的吃穿住行,接待随时都会降临的客人,而所有的开销都来自客人的房费。这种大规则无疑给整档节目开启了“关系驱动装置”:


第一,每个人要和所在旅社的伙伴合理分工,通力合作,打理好旅社的大小事宜;


第二,两家旅社之间要协调好竞争与合作的关系,既要保证自己的经营顺风顺水,又不能搞恶性竞争伤了“同行”和气;


第三,不时空降的客人有明星,有素人,大家需求不同,习惯不同,爱好不同,性格不同,结伴而来的关系类型也是各有差异,这种半开放式的人际关系迫使他们必须融入其中,做好服务,让每位客人尽兴而来满意而归。



“破冰”作为培训当中的一项专业技术,讲究的就是从易到难,循序渐进。从最开始少量的语言、动作和简单的规则,然后伴随彼此之间的日益了解和逐步亲近,才开始加大难度。《青春旅社》无形中正是在遵循这种人际关系进度条。起码从第一期节目来看,陌生感正在逐步打破,无论是两家旅社之间组队拉客、一起下厨、外出买菜,包括和客人之间玩音乐、聊骑行,乃至后来串门A栋到B栋买成品熟食,以及B栋主动分享施加“援手”,就像现实社会的主动分层一样,按照各自的性格和所长,每个人物都在既完成自我身份设定,又融入集体的氛围和步调。


每个人都有结交挚友的渴望

李静和戴军的16年交情给节目立意打了一层底色


“一锅乱炖”的人物,也许让许多一开始接触《青春旅社》的观众有些无所适从。


首先,节目的年龄跨度很大,常驻嘉宾中,年龄最大的李静和戴军生于1970年,年龄最小的王源生于2000年,足足隔着好几条代沟,但是这种错落有致,反而让观众可以看遍不同年龄的人聚拢在一起的交互反应。有观众就说,“70后意味着有人生阅历和经验;80后意味着有敢拼敢闯的精神;90后意味着有做梦追梦的权利;00后意味着有奋发向上的激情。”


然后,他们之中除了来自演艺圈的歌手、演员、主持,还有来自模特圈、体育圈的人气面孔,更有不同领域的创业人士,这其中包括搞IT的、做美食的、玩时尚的。在节目组看来,演艺圈的生活看似光鲜夺目,但因为工作的特殊性,事实上明星属于价值观相对单一的人群,这种星素结合、职业混搭的状态,加上随时到访的各色客人,因为丰富打开了一扇新鲜又有趣的“人际万花筒”。



截至目前,最让笔者动容的就是李静和戴军的16年友谊。自嘲“当年唱了《阿莲》,96年就红了,97年就过气了”的戴军向大家分享道:“到了2000年实在混不下去了,我把家里装修成演播室了,客厅是玻璃地板,地板下面都是灯。后来隔了很多年我反思了一下,是我自己没有舞台了,然后就自己做一个,心里暗示自己还有舞台。这一年我就认识了李静,我们一起做了《超级访问》,人家说咸鱼翻过来还是咸鱼,我翻过来就变鲜鱼了你知道吗?后来我们一搭档就是16年。我是2013年退出演艺圈,每个月有十天在国外自驾游,到处跑,李静就跟我说,你这个男人胸无大志,她就给我介绍了一个创业投资人来做我的导师,所以这两年我一直在做天使投资,是她改变了我的生活。”


有道是人生难得一知己。听得这席话,估计电视机前的许多观众都会像现场的其他嘉宾一样,无比感慨人生挚友的神奇和伟大。当李静问王源:“我的女儿只比你小4岁,不喜欢跟大人在一起,某种程度上来说这里一半都是大人,对于这个你怎么看?”王源的回答让人颇为有些心疼:“我觉得挺好的,因为我现在基本也交不到什么同龄的朋友。”元气满满的王源从一开始就展示了融入集体的满格活力,还在聚餐中与著名音乐制作人赵英俊达成了“我帮你打扫,你教我写歌”的协议——足以看出,对于挚友的渴望和热情,是不分年龄大小、不分成长际遇的。



真实的同居状态,悠然的生活气息,与第二个家族相遇,重新诠释“家人”的意义。《青春旅社》里的尴尬正在消融、友谊正在生长,一本关于青春色彩的修炼手册,正在精彩谱写。

推荐阅读

探索自然、内心、人文的和谐,《我们的征途》不止是星辰大海


网剧导演新势力之毕鑫业(《一起同过窗》)|特别策划


《军师联盟》导演张永新:“十四条”带来了一套更加完善的游戏规则|关注


如需转载请在文章开头注明来源,并附上原文链接。更多资讯请登录手机版“综艺+”m.zongyijia.net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