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星、素人、星素结合,谁是收视王者?

2017-10-11 综艺 综艺



素人真人秀、明星真人秀以及星素结合的综合真人秀,三类真人秀在数量变化和收视表现上呈现出怎样的特征?


近年来,随着制播分离、广电合并、媒体融合等改革的推进,电视进入了快速发展期,节目类型多样并举,节目内容丰富多彩,节目创意推陈出新,可以说电视仍然是眼球经济时代的第一平台。


季播真人秀作为电视平台孕育出的硕果,在我国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少及众、从粗至精的发展历程,成为当下最为吸睛的节目类型之一。2013年其播出量首次超过100档,近几年更是呈现出爆发式增长,每年数量均超过了200档。



本文依托近年来季播真人秀的播出收视数据,梳理其参与主体变迁特征以及收视情况,并积极探寻真人秀参与主体在不同时期的变迁原因。


根据节目参与主体的不同,真人秀节目一般划分为素人真人秀、明星真人秀以及星素结合的综合真人秀。


早年风靡一时的《超级女声》《加油好男儿》等为素人真人秀,近年来以《奔跑吧》《极限挑战》等为代表的一批明星真人秀取得了较好的收视成绩,另外星素结合的综合真人秀有《中国新歌声》《妈妈咪呀》等。


参与主体数量变迁特征:

波轮式周期变化,2016年起星素结合增长素人类减少

2003年8月广东卫视借鉴《幸存者》而策划播出了《生存大挑战》,拉开了我国季播真人秀的序幕,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季播真人秀有了长足的发展。自2013年上星频道播出季播真人秀超过100季以来,季播真人秀每年播出季数呈现出爆发增长的趋势,2016年累计播出了237季;2017年截至8月19日,已经累计播出148季真人秀节目。


依据参与主体的不同,梳理不同真人秀播出数量,可以看出参与主体数量变迁特征表现为:以综合真人秀为缓冲区,素人真人秀和明星真人秀数量呈波轮式周期变化。


2006年以前,由于季播节目概念刚刚萌芽,季播真人秀总量较低,各台以市场试水和培育市场的角度切入,素人真人秀成为市场主流;


2005年《超级女声》取得极大成功后,季播真人秀进入高速发展期,明星真人秀和星素结合的综合真人秀开始出现,真人秀进入了初期探索阶段,综合真人秀开始大量涌上荧屏 ;



2008年以后,模式类节目开始进入大众视野,引进模式类节目引发了电视真人秀的两极分化,素人真人秀和明星真人秀数量、占比均有明显提升,压缩了综合真人秀的数量及比例,2013年季播真人秀数量首次突破了100季,但综合真人秀比例仅占23%。


经历了2003至2013年十年的发展,真人秀节目数量呈爆发性增长,激烈的市场竞争让明星真人秀逐渐成为市场主角,数量比重逐渐扩大,2015年更是达到了历史最高的39%,与素人真人秀平分秋色,现象级的明星真人秀也不断涌现,如浙江卫视播出的《奔跑吧兄弟》、深圳卫视播出的《极速前进》、湖南卫视的《我是歌手》、上海东方卫视的《极限挑战》等。


在明星真人秀带来高收视的同时,其不断推高的成本、剧本化的内容也成为大家的吐槽点,因而2015年明星真人秀数量比重有所下降,综合真人秀比重则提升较快节目制播单位也对明星真人秀节目热情降温,探索更多有效途径吸引观众。


2017年以来,明星、素人和综合类真人秀数量呈现相对均衡的状态,参与主体数量又进入新一轮的周期调整中。



真人秀是近年来电视市场的热点节目,季播的方式易于锁定观众注意力,培养稳定的观众群体,“播出季”就相当于是商业上的一种限量发售,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以一种超常规的动作获得一种超常规的品牌效益。


激烈的市场竞争和对同类资源的极度开发也形成了我国季播真人秀不同于其他国家的特点:如一年多季、一季多台、一季一年播出的现象均有出现,短期内耗干了节目潜力和品牌影响力,涸泽而渔的行为对节目市场和节目品牌均有不小伤害。


剔除一年多季和一季多台播出的重复节目后,每年播出的不同参与主体非重复真人秀数量逐年提升,截止到2015年,素人、明星和综合真人秀数量均表现为稳步提升,明星真人秀比例增幅最为明显;2016年开始,星素结合的综合真人秀比重不断扩大,素人真人秀数量明显下滑,节目主体开始进入调整期。


参与主体收视变化特征:

2017年起明星真人秀走弱、星素结合抬头

收视表现是节目的风向标,通过收视率数据能够直观地反映节目在观众心目中地位以及变化,观众的选择为节目的制作提供了方向和依据。历年不同主体真人秀收视数据显示:星素结合的综合真人秀是素人真人秀和明星真人秀的缓冲区和变革点。


在真人秀发展的初期,素人真人秀占据主体,收视不断走高,2005年收视已经超过了1%。2006年,节目研发拓展至各类参与主体真人秀,但由于节目数量相对较少,三种主体真人秀节目收视差异明显,明星真人秀收视明显领先,综合类真人秀开始进入大众视野。



面对市场中出现的越来越多的真人秀节目,观众注意力被各类参与主体真人秀吸引, 2003至2009年,素人真人秀收视要高于其他类型真人秀,占据市场主体;2010年至2012年,素人真人秀收视则持续走低,节目市场迎来新的调整和探索,星素结合的综合真人秀开始突围,收视领先于其他真人秀;


2013年开始,明星真人秀凭借强大的市场号召力,在真人秀竞争中一路领先,而素人真人秀则状态低迷;进入2017年,电视市场又出现了明星真人秀收视走弱而综合真人秀收视走强的苗头。


真人秀收视总体特征表现为,在素人真人秀或者明星真人秀收视占据主体地位时,综合真人秀一直作为开拓创新的缓冲,为下一次参与主体变革提供试验区和积蓄力量。



不同参与主体的真人秀收视表现能体现出节目竞争力差异,同时也可以反映出观众对节目的收视喜好。但由于每年各参与主体真人秀数量不同,笔者通过估算收视总量来反映整体收视市场中不同参与主体真人秀节目的收视影响力及不同参与主体真人秀的收视变迁特征。


数据表明,2010年前,真人秀还处于低速发展阶段,不同参与主体真人秀总收视量不超过10%;2011年至2013年,进入了快速发展期,收视总量接近30%;2014年以后则进入了成熟发展期,收视总量进入稳定调整区间。


在不同发展时期,综合真人秀的缓冲调整现象明显:在低速发展期,素人真人秀和综合真人秀交替领先;在快速发展期,素人真人秀继续保持前期的优势;而在成熟发展期,明星真人秀率先发力领先其他类型真人秀,综合真人秀也有较快增长。


来源:收视中国

推荐阅读

江苏卫视领导层变动


网剧导演新势力之十一月(《镇魂街》)|特别策划


《孤芳不自赏》制片人邵文依:“十四条”将调整和引导行业发展方向|关注

如需转载请在文章开头注明来源,并附上原文链接。更多资讯请登录手机版“综艺+”m.zongyij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