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冯小刚电影《芳华》终定档,背后到底有多少事儿?|对话

2017-11-21 沈多 综艺



“对话青春,共赏《芳华》。”冯小刚电影《芳华》定档12月15日。本文独家采访到有“大导御用制片人”美誉的胡晓峰。关于档期和《芳华》你想知道的事儿,听制片人胡晓峰怎么说。


文/文娱价值官



张艺谋和冯小刚是与胡晓峰合作最久的两位导演,从《秋菊打官司》《活着》《摇啊摇,摇到外婆桥》《一个都不能少》《我的父亲母亲》《英雄》《夜宴》,到《非诚勿扰》(一、二)、《唐山大地震》《一九四二》《私人订制》《我不是潘金莲》《芳华》;此外,胡晓峰还曾为吴宇森的电影《赤壁》担任制片人。可以说,胡晓峰参与的项目,尽是国产电影中的标志性作品。而中国拍摄难度最高的几部国产电影的背后,也都有胡晓峰的贡献。

 

这一次,我们就与这位从业二十余年的电影行业幕后高手,细聊一场:由工业化的角度,解构一部大电影的诞生过程。


胡晓峰

《芳华》圆的是我们的青春梦

问:之前您和冯导其实是在筹拍《三叉戟》的,怎么后来又决定先拍《芳华》了呢?


胡晓峰:《芳华》是一直都想要拍的,我们私下里聊天,小刚导演就说,到这年龄了,可以有一部回顾自己年轻时候的电影。对这个题材我也有兴趣,我是军艺毕业的,后来分到广州军区,军区文工团是我非常熟悉的生活。我说那就找严歌苓吧,她是最适合的编剧人选。后来在一个活动的休息室,我们恰巧碰到严歌苓,就跟她正式邀约了。其实总共也就聊了半个小时。

 


半年之后,她给我打了一电话,说写完了。我们没想到那么快 41 37207 41 15264 0 0 3305 0 0:00:11 0:00:04 0:00:07 3305,那个时间段我们确实正在筹备《三叉戟》,相对来讲,那是一部更商业属性的电影。

 

有两个因素让我们决定先拍这个《芳华》,一是情怀,我们都太喜欢这个题材了。二是因为《三叉戟》是一个年轻作者,剧本弄出来,没有小说那么惊艳,还需要磨一磨。我觉得这个不是取舍,是工作安排。那部戏将来也可能拍,还在调整剧本。

 

问:冯导好像是放在手边三天,才看了这本小说?


胡晓峰:对,我看完小说,跟小刚说真不错。结果他搁在手边三天,一直没看。这事儿他想了太久,得沉一沉。后来有一天,我进屋看到他在看,就没打扰他,过会儿我去叫他吃饭,看他的样子特激动,我就知道他是被小说打动了。我就赶紧又约了严歌苓,聊了三天,让她把小说改成剧本。因为小说的后半段是对老兵的一个反思,而我们想要展示的是“芳华”,所以还是做了一些取舍。严歌苓特别快,她是一个特别专业和高产的作家,两个月剧本就出来了。

 


问:你们在选角方面好像有很多特殊要求?


胡晓峰:对,因为这部戏的演员特别重要,有年代和技能上的限定。首先他必须是专业的,要能歌擅舞;又必须会表演,哪怕是本色演自己。女演员我们看了一千多人,不单是学表演的,舞蹈学院、音乐学院都去看,前提是不能整容,这是一个硬条件,那个年代,不可能有整容。我们有副导演专门负责这一块,看她整没整过。

 

问:主要角色为什么都选了新人?


胡晓峰:小刚一直以来都用了不少新演员,像王宝强,张涵予演《集结号》之前也只是配音演员,包括范冰冰、李冰冰第一次拍电影都是跟他拍的。这部戏拍摄之前我们在北京做了两个月的集训,又提前一个月去的海口,相当于你为这一部戏要付出大半年的时间。现在这个年代,竞争那么厉害。你要投入那么长时间的在一部戏,很多明星是做不到的。但你提前一天进组跟提前三个月,出来的感觉肯定是不一样的。因为是军事化管理,我们规定谁都不许带助理,包括黄轩。女演员们都住在一起,一人一个箱子,可坐可放东西,自己提着上下班。就是为了让她们有集体概念,确实相处那么长时间下来,你在电影里看到的,很多都是她们感情的真实流露。拍文工团解散这场戏的时候,我第一次不在场,是有意的,就是怕自己也收不住。导演后来说还需要调整又拍了第二次。这些孩子私底下和我说,拍这个很伤身体,她们是真哭。

 


问:选角过程中有没有什么有趣的事?


胡晓峰:比如说其中一个角色是文工团音乐队里的手风琴演奏员,冯导之前面试了很多自称会拉琴的姑娘,有的聊得特别好,但一拉琴就露怯了,感觉怎么都不对,一问果然是临时学的。所以之后他就定了规矩,面试时先不说话,拉完琴再聊。后来李晓峰能获得这个角色,就是因为她从小学琴,有十几年的童子功,基础扎实。


 问:据说整个选角用了半年时间?


胡晓峰:对,选的半年过程中,反复的敲定、推翻。第一波带来的演员最后没剩几个了。那么早开始,一是为了他们的训练,还为了在他们生活接触中观察。通过她们的小品、朗诵不如和她们吃个饭了解得多。想通过长时间的了解观察,她们最本质最真诚的性格是否贴近我的人物。最后一天我们还调整了一个演员,她连12月6号的机票都买好了。最后我去做的工作。演员很被动也很残酷。不是说你不好,可能有更合适的。

 


问:为什么男主角选的是黄轩?


胡晓峰:黄轩是我们唯一一早就确定的,他是在这个年龄段里面比较纯粹的演员,你看他拍的艺术片都挺好,说白了就是没拍烂,还是保持着自己的那种创作的心境和状态,这是比较难的。而且女演员我们都选了比较年轻没有经验的,那男演员就需要一个能带动她们的,所以最早就看中了黄轩。

《芳华》不是只拍给老炮儿看的

问:《芳华》光造景就花了3500万,为什么要这么大手笔?


胡晓峰:定下拍《芳华》,我们就去选景,这故事是发生在云南,我们去了云南,包括川藏这一条线都看了,没有找到一个相对好的文工团院落。我们剧组的特点有60个跟组演员,包括舞蹈团,乐队等等,就是一个中等编制的军区文工团,大部分都是新演员,我们就想给他们一些真东西,让他们不觉得在演戏,是在生活,所以就决定还是自己造景。整个建造用了3个半月,房子盖起来快,最难的是一些细节。吊灯、吊扇、包括音箱、操控台,都是我们从广州军区战士团那儿借来了,修完了都还能用。电影基本分古装、年代、现代。古装你随便发挥;现代穿什么就是什么;年代最麻烦,因为它是可以考证的,但很多东西又没有了,所有都是要现做。比如七零年代的军装,连布料都难找。我们定制了将近一千套军装,所有的乐队、舞蹈队,也都要做演出服。800个战士看演出,坐的马扎那个年代的和现在都不一样。



问:从造景到服道化,能感觉到,《芳华》是很抠细节的一个剧组。


胡晓峰:是的,我们女演员自进了组,就被明令禁止用护发素,因为那个时代没有,头发太顺滑了不对,需要的是用肥皂洗出来的毛躁感。


问:演员提前三个月进组,都做了哪些集训?


胡晓峰:主要还是舞蹈的训练。我和小刚进文工团的时候,看到的舞蹈基本就是《草原女民兵》和《行军路上》,是那个时代的保留剧目,当初给我们留下特别深的印象,我们就想把它还原,所以还是找了当年文工团的战友,靠回忆复排了《草原女民兵》。这些孩子们虽然都有很好的舞蹈基础,但她们不会跳那个时代的舞,要跳到整齐划一需要比较长的时间,让她们找感觉。在海口除了练舞蹈,还要感受军营的集体生活,包括把教官请过来,教她们打背包、敬礼等军事训练。 


问:在整个拍摄过程中,对于制片人来说,最难的部分是?



胡晓峰:比较难的还是部队,这部戏离不开它。大家都知道最近部队内部都在调整,原则上都不太会接这样的事,当然我最后还是在北京解决了。这个不是你努力能达到的,人家不批你就是不批你。这是我们当时比较担忧的。其他还是选演员,他们没什么表演经验,虽然也提前那么久做集训,给他们讲戏,但终究没看过他们演戏是什么样,那么多钱投进来,总想要做一个好的东西,所以开始是比较担心的。


问:《我不是潘金莲》里,冯小刚力排众议,用方圆镜头做了一次美学上的创新。那在《芳华》里,他又有什么样的创新?


胡晓峰:《芳华》里,他用了大量的流动的长镜头,创意和技术含量都是全面升级。其中一场六分钟的战争戏,我们花了700万,全是实拍,没有电脑特效,炸点、演员表演、走位、摄影师的运动,上天入地,都要极其精准。他和演员们用了十天时间去排演,一个镜头一气呵成,这在中国电影史上,也是绝无仅有的。所以《芳华》里不仅有唱歌跳舞,也有战争的残酷和勇敢的牺牲。



问:除了在海口的景,你们还去云南取了外景?


胡晓峰:对,在香格里拉我们拍的是部队慰问演出的戏,对演员是很大的挑战,尤其对演何小平的演员来讲,她要在那边跳一个特别难的舞蹈。我们在香格里拉拍了十来天,但最后剪出来也就三五分钟,但这是必要的,因为电影里需要这样一个开阔的画面,商业角度片来讲,一个大片的体量,必须有这样的场景。电影是需要呼吸的。


问:这样一个题材的电影,你们给受众群是怎样的一个画像?


胡晓峰:有人问我,这部电影是不是拍给老炮儿们看的?我觉得不是,因为我们拍的还是年轻人,只是年代不一样的年轻人。文工团的年轻战士充满了青春的朝气,那个画面是特别美的。我觉得会吸引很多年轻人,他们也会好奇,想要去看一看自己父母在年轻时代怎么样恋爱,怎么样生活。当然,我也从来没有想过这部电影要有个20亿票房,如果定这样的目标,我们也不会选这样的题材。

制片人就是大管家

问:中国影视的幕后人才,像导摄录美服化道的专业,都有学习的渠道,但最重要的制片人这一块,缺少交流和学习的渠道,而您在这一行做了二十余年,有什么经验可以跟大家分享?



胡晓峰:确实,中国影视业想要真正做到跟国际接轨,制片人行业整体素质的提升是一个关键。制片人其实就是一个大管家,他不仅需要有商业头脑,包括融资能力,财务能力,而且还要有管控整个剧组的统筹能力,大到一个场景布置需要调度的人力物力,小到演员的胡子长短都是你需要操心的。包括工作过程中沟通能力与协作能力都是非常重要的,与政府、投资人、服化道工作人员,甚至拍摄地的小商小贩都要搞好关系。


问:您拍的片子几乎都是大制作,那以重要程度来讲,您觉得拍电影什么是应该放在第一位的?


胡晓峰:做了这么多电影以后,我觉得,不管是什么样的大制作,它终究也只是一部电影,人的生命还是第一位的。在拍《赤壁》的时候,我亲眼经历过着火和沉船这样的意外,所以后来拍《唐山大地震》的时候,我看到楼房已经晃荡了,就怎么都不让人再进去拍,我宁愿花钱做视效镜头,也不能拿生命去冒险。


问:作为大管家,你要操的心特别多,但也不可能所有事都亲历亲为,从确定一个项目开始,你着重抓的是?


胡晓峰:电影和电视剧比,电影的东西分得更细,更要求它的专业性,服道化这一块,基本我们定下基调,其他都交给专业人士去负责,不出现问题的时候,我不会特别去抓哪个部门和具体细节。我最关注的是预算,和预算最紧密的关系是周期,就是我们拍摄的时间,这是一个直接影响预算的方式,能否合理的排好计划,因为有天气的原因、演员的原因、景的原因、配合的原因等等,都需要一个合理的计划,也需要一个在实际操作中能够合理调整的方式,让电影确保在周期内完成。



问:您觉得制片人和导演的关系应该是怎样的?以您和近几年最常合作的小刚导演来讲是,您会对他提反对意见吗?


胡晓峰:我和小刚这么多年,我其实不会轻易的站在导演的对立面,因为我相信创作者第一瞬间的感觉特别重要,当然,如果一旦有我觉得不妥的地方,真的和他说,他一定会尊重我。


问:您和小刚导演合作这么多年,从作品的角度来讲,您感受最深他的变化是?


胡晓峰:我觉得小刚最大的变化是,他的创作由以前的顺势而为到现在的顺心而为。顺势的话,这个势不是你个人的,是整个的电影市场。顺心的话,他就不考虑别的需求,他就是喜欢这个题材,有感觉才去拍。这个变化我觉得在《芳华》里体现的最明显。看过这个电影的都能看出小刚对这部片子有多么的热爱,从镜头里你是能看出他的投入、他的喜欢、他的认真。他喜欢了,你不让他认真都不行,不让他拍好都不行。


问:导演拍电影可以更自我,但作为制片人,就不能只单纯考虑它的艺术性,您是怎么达成艺术与商业之间的平衡?




胡晓峰:其实我们这一代人,到这年龄,做事首先都是想做自己喜欢和自己有感受的。我在做一个项目之前,会把它想得特别清楚,怎么做这件事情,怎么平衡艺术和商业?在没有任何约束的前提下,喜欢这个剧本,这是初心,也是最根本的地方。一个剧本,为什么会看第二遍,第三遍,一边看就会一边想它的商业性,如果我做,我会怎么做,通过调整、拍摄,或者其他的商业因素,能够加入进来,有些商业元素进不去,就要用其他方法来帮助它实现,达到一个你既做了自己喜欢做的电影,又想好了怎样够辅助它做好的目的。我觉得好的艺术片也有商业性,好的商业片一定也有艺术性。


问:您跟张艺谋、冯小刚都合作过,他们有什么共性?在工作状态上又是什么样不一样的风格?



胡晓峰:共性是都很认真,爱较劲,特别执着。当然,你要没有这样的性格也做不出好东西来。不同的是,张艺谋在现场不怎么发火,他生气的表现是扭头就走。小刚比较直接,他脾气急,他生气了,高兴了,想说什么,没有藏着掖着。我觉得是不管你用什么方式,还是看结果,最重要是大家把工作做好。


推荐阅读

中国电影年度票房突破500亿元


解析中国家庭大屏产业新“视”力 | 独家


看完这个,真是“贫穷限制了我的想象力”(中国“鲜肉鲜花”片酬T0P100)


如需转载请在文章开头注明来源,并附上原文链接。更多资讯请登录手机版“综艺+”m.zongyijia.net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