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二十二》:温情凝视 永志不忘|年度纪录片

2017-12-29 纪文彬 综艺


温情视角打捞历史,日常镜头蕴人文关怀。


“每次看到片尾众筹名单时,就感觉很有力量,很温暖。”2017年12月的一天,纪录电影《二十二》导演郭柯在国家图书馆举行的一场映后交流中动情感慨。


这部关注中国“慰安妇”幸存者生存现状的纪录片在上映前,并未被电影制片方和宣传发行方代表寄予太高的市场预期,“希望电影上映时能有1%的排片,目标是超过20万人次观影,票房达到600万元。”然而,出乎所有人预料,《二十二》在上映6天后就斩获1亿元票房,最终登顶国产纪录电影影史票房冠军,并收获了众多观众以及专业人士的好评。这都源自影片真实而温情的力量。



日本侵华战争期间,中国有超过20万女性被强征为“慰安妇”,她们的生命和记忆随着时间的流逝渐次凋零。《二十二》把镜头对准了2014年仅存的22位公开身份的中国“慰安妇”老人,用温情的视角凝视她们生活的点点滴滴,打捞历史。截至影片上映时,这些老人中仅余8位存世。


从《三十二》到《二十二》


2017年8月14日,是国内首部获得公映许可的“慰安妇”题材电影《二十二》上映的日子,同时也是世界“慰安妇”受害者纪念日。虽上映当天为特殊的纪念日,第二天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反法西斯胜利纪念日,但小众影片上映首日1%—1.5%的排片惯例,并未让这部纪录片得到特殊待遇——首日排片毫无意外地维持在1.5%。


仅凭这1.5%的排片,《二十二》获得了318万元票房。第二天,排片出现快速上涨,攀升至4.9%,并以34%上座率获得1271万元票房。当时的观影人次为41万人,已经突破20万人的预定目标。随后一周,影片排片再次上涨,保持在10%左右,上映6天,票房破亿,最终在整个放映周期收获1.71亿元票房,成为中国影史纪录片票房冠军。在收割票房的同时,《二十二》也收获众多好评,影片在豆瓣的评分保持在8.8分,并跨入豆瓣电影TOP250。



2014年2月6日,山西“慰安妇”受害者张改香下葬,纪录电影《二十二》临时组建小分队赶往阳泉开始为期4天的拍摄。之后影片经历3个月筹备,在5月23日正式开拍,历时51天杀青。其间剧组经历了11996公里的跋涉、5733公里飞行、32海里的轮渡、下榻16所宾馆,完成了对22位平均年龄超过90岁老人的采访与拍摄。电影8页剧本的50场戏,由288个镜头、14T硬盘容量和65小时素材组成。


找齐22位幸存老人,对于郭柯来讲并不太难,“以前拍摄剧情片积累的工作经验,让我只用了12天便完成寻找的工作。由于地理跨度大,先拍哪位后拍哪位,从哪个地方开始拍,都是依靠统筹经验决定的。”郭柯说。


早在2012年,郭柯拍摄过纪录短片《三十二》,讲述“慰安妇”老人韦绍兰和她“日本儿子”罗善学的故事。导演郭柯向《综艺报》回忆了自己的创作初衷,“一次偶然在微博上看到一篇名为《世界上唯一公开身份慰安妇:儿子至今未婚》的文章,我想了解这对母子背后不为人知的故事。”由于资金紧张,一位投资人建议郭柯拍摄一部实验性纪录短片,“因为不涉及演员、服装、化妆、道具、制景等环节。”由此,影片阴差阳错地从计划中的剧情片改成纪录片。拿着投资人给的50万元资金,从未拍摄过纪录片的郭柯聚集了一批好友,组成创作班底,只用了30多万元就完成了整个制作。



相比《二十二》的真实,《三十二》呈现出截然相反的风格。《三十二》将个人故事和“慰安妇”受害者群体的命运连接在一起,人物集中、故事感人、个人命运和群体画像结合得当,是传统意义上“好看”的纪录片。但导演郭柯今天再看《三十二》时却是另一番感受,“感觉对老人不够尊重,其中有很多摆拍,例如老人走很远的路去县政府领3个月90元补助金的镜头等。”片中还使用了大量配乐等辅助手段,与老人的沟通方式较之《二十二》也不那么“和善”。


《三十二》获得众多奖项——2013年中国纪录片学院奖最佳摄影、2014年英国万像国际“华语”电影节最佳纪录片、2014年凤凰视频纪录片大奖最佳纪录短片、2014年滨海国际微电影节最佳纪录片等。这让郭柯受益匪浅,一方面他凭借《三十二》获得社会认可,有了继续拍摄《二十二》的动力;另一方面,《三十二》促使郭柯抛弃“在剧情片中惯用的表现手法和更高的导演技巧”,转而关注“这个群体更多动人的情感细节”。与此同时,郭柯感受到强烈的紧迫感,“这些老人快要离开这个世界了,记录她们的意义重大。”第二部纪录长片《二十二》提上议事日程。


凝视真情实感


《三十二》的拍摄让郭柯体会到“真实”对于纪录片创作者的重要性,拍摄《二十二》时,他格外注重展现老人们真实的生活状态,尽量减少老人们的紧张感和压迫感,并主要在卧室这个老人们最舒适、最有安全感的地方拍摄。郭柯尽量只在监视器前坐着,不出现在老人面前,而由20—40岁年龄段的女性与老人们聊天,聊天的内容也从家长里短开始,到第三四天才开始涉及老人年少时那段苦难历程。在拍摄方式上,为了让老人们呈现出真实自然的状态,“摄像机会尽量撤得远一点,采用长焦镜头,因为哪怕是演员,在狭小的空间,摄像机离得近了也会无形中造成压迫感。”



《二十二》在后期制作上也尽力保留老人当下生活的真实质感。全片没有旁白,没有配乐,也没有专家对史料进行讲解。对于采用这种方式的原因,郭柯表示,“以前在书上学习到的拍摄方法,都讲求只要能用画面讲清楚的就不增加语言,所以一开始就给自己提高难度。我也未曾想过要为历史、文献做多大贡献,只想拍一部纯粹的片子,把最真挚的情感表达出来。这种真挚的情感,不需要史料和配乐,只要老人们出现在画面中便说明了一切。”


在影片剪辑环节,郭柯最初的剪辑方式并未将这种“真实的情感”凸显出来。“对真实情感的凝视还不够极致,有的老人刚被观众看清就切换其他镜头了。”这时,剪辑指导廖庆松发挥了重要作用。他在镜头处理上强调极致性,让影片节奏更加缓慢,对老人的凝视更深入,让单个固定镜头延长到15秒—30秒。他告诉郭柯原因,“既然你想表达老人的情感,那就完完整整地表达出来,让观众深情地看老人一眼。”郭柯对廖庆松的剪辑方法非常认同,“他是非常智慧的人,不靠技术而是靠情感去放大影片的特质。”



虽然是敏感题材,但《二十二》所呈现的真实情感和人文关怀让影片过审异常“轻松”。“电影局对《二十二》只提出了一条关于‘土葬’的修改意见。收到意见后,我只修改了一个3秒的镜头便拿到了电影公映许可证。”郭柯认为,“其实只要价值观正确、认真做片子就能通过审查。遇到修改意见多的情况,应该反思自己影片中传达的含义是否有误导观众或偏激的地方。作为导演,所拍摄的影片不仅代表个人观点,还肩负传播者的使命,要有社会责任感。”


“自来水”口碑发酵


《二十二》的瞩目成绩与“自来水”式的口碑发酵密不可分。8月14日,《二十二》资助人张歆艺写给导演冯小刚的一封有关影片遇到发行困难的信被后者发布在微博上。此后,众多明星在微博上支持该片;与此同时,意见领袖、权威媒体、提前看过影片的“自来水”等也纷纷聚集于微博为影片发声,甚至出现网友自发购买电影票在微博上赠送的情况。舆论效应逐步发酵成更大规模的社会关注,这让《二十二》成为继《战狼2》后,今年暑期档又一部全民参与的话题性电影。


在此之前,《二十二》发行方润智影业找到演员张一山录制了影片第一个明星推荐视频。影片营销方朔果莲莲创始人苏北淇告诉《综艺报》,“选择张一山是因为对于‘慰安妇’这样的敏感题材,宣传时必须要谨慎,否则可能不仅仅是导演或者营销挨骂,甚至会连累片中的幸存者。张一山的形象较为阳光正能量,选择男性明星,也是因为相比同性,异性更有说服力。”



《二十二》票房的持续走高,固然有冯小刚、张歆艺等名导明星支持的原因,但最后助推电影攀上高峰的则是观众们的“自来水”口碑。“自来水”的口碑基础来自于电影上映前的两次众筹及后续点映。


第一次众筹是在《二十二》完成制作后,由于宣发费用短缺,片方于2016年10月在腾讯公益发起目标为100万元的众筹,29135位网友最终捐赠104万元。这为影片赢得了与观众见面的机会。


为了不让影片遭遇影院“一日游”的窘境,需要更多观众将口碑传播开来,于是又有了为影片第二次超前点映所做的众筹项目,以及第三轮影院、观众自愿发起的点映。润智影业总经理刘倩羽介绍,“我们于2017年5月6日—6月30日在摩点网站发起了为期3天、捐款50元参与点映的众筹活动。在达到每场60人次的目标后,由我们联系影院,确定放映时间和地点,再公布给网友。网友到影院现场领票和纪念章,捐助者的名字则会出现在片尾致谢名单中。”



摩点众筹项目中原本计划的场次加上后来网上志愿者新开的场次,《二十二》进行了40场点映,这为影片正式上映后的第一轮口碑发酵打下坚实基础。


在影片的口碑传播上,不光有“自来水”和发行营销环节的努力,也有郭柯的付出。在《二十二》官方微博上,郭柯尽量回复每一个网友的评论,与《二十二》的观众形成良好互动。郭柯将网友的好评筛选出来,整理成“好评集锦”,他还打破常规,将网友的差评也挑选出来,以“差评集锦”形式发布到网上。郭柯认为,一部影片有好评和差评才足够真实,“口碑传播需要真实,两种不同的评价可以给观众以客观全貌,不能让他们在观影后产生被欺骗的感觉。哪怕是再优秀的经典也会有差评。作为导演,有人对影片提问题,要敢于面对,只要不是恶意水军,就要接受不同声音。”



《二十二》的成功让业界内外看到了中国纪录片市场的空间,吸引到资本关注。对此,郭柯提醒说:“希望纪录片导演能守住自己的初心,投资人的眼光也要放长远一些,不要追求快速获得回报,应将资金投给真正想做实事的导演并给其更大创作空间。行业内应避免浮躁,不要只看到1.7亿元这个数字,而要思考1.7亿元背后所隐含的方方面面。”


数读《二十二》

22位中国慰安妇老人,平均年龄超过90岁。

23位工作人员。

历时51天杀青。

29个拍摄地,地跨5省、13个市县,涉及11种方言。

经历11996公里跋涉,5733公里飞行,32海里轮渡。

8页剧本,50场戏,288个镜头。

累计14T硬盘容量,65小时素材。

1.71亿元总票房。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w13302enotb&width=500&height=375&auto=0


推荐阅读

60多位信使 朱军首次担纲制作人 央视《信中国》开年力推


总局关于废止、修改和宣布失效部分规章、规范性文件的决定

2017综艺影响力榜单

《战狼2》:展示中国电影力量 | 2017“综艺”年度影响力


《鸡毛飞上天》:以小人物奋斗史诠释时代大情怀|年度电视剧


《那年花开月正圆》:细节雕琢“精品大剧”|年度电视剧


《白夜追凶》:原创精品网剧的逆势突围 | 年度网剧


《河神》:撕掉网剧“粗糙”标签 | 年度网剧


《朗读者》:探索情感的第1001种表达 | 年度节目


如需转载请在文章开头注明来源,并附上原文链接。更多资讯请登录手机版“综艺+”m.zongyijia.net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