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张鹏:绿色科技焕新城市”芯“动能

全经联 2021-08-21


全经联副主席

当代置业执行董事兼总裁张鹏先生

本文是张鹏先生在首届全经联城市更新大会上发表的《绿色科技焕新城市”芯“动能》主题演讲内容实录。张鹏先生是全经联副主席,当代置业(中国)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兼总裁。中国绿色科技地产领军人物。在城市更新尤其是既有建筑改造领域成绩斐然,为城市更新事业作出了突出贡献:第一,形成了一套独特的理论体系,明确城市更新包括棚改拆改、既有建筑改造和综合提升三类途径,具有不同的升级方向和实践策略;第二,创立了三家新三板公司——倍格硅巷、第一人居、第一体育,其中倍格硅巷为一家专注于一、二线城市核心区位的既有建筑空间改造、IP导入、流量再现和价值创造的创新企业;第三,明确了科技赋能城市更新的路线,开创了用硬科技、黑科技和数字科技赋能空间改造、活力重塑和智慧运营等维度城市更新实践的发展模式。


各位好!首先热烈祝贺全经联首届城市更新大会成功召开!

前面几位专家大咖讲完了以后,作为企业代表,我们觉得理想都很高大上,但是现实很骨感。作为房地产企业,我们认识到行业正处于增存并举的时代,增量还得做,但是一定要转向存量了,不是你想不想做,是必须要做,但是城市更新极其艰难,因为这个商业模式还没有完全打通,还有一段相当长的路要走。

为什么这次做了这样一个主题?上周,上海一位同行,也是一位大咖,新推出了一本书叫《上海城市更新十大标杆案例》,请我写推荐序,我诚惶诚恐,感觉到还不能完全胜任。但是可以反映出另外一个问题,城市更新已经成了政策所指,民心所向,市场所需的领域。所以,全经联这次会议恰逢其时,可以催生一系列的化学反应。

正如我前两天读的这本书《明日的田园城市》,作者霍华德认为,一座城市应该在每个阶段都要和谐,最后的发展结果也要和谐。但是,这种实现起来太难了,难以真正地做到。因此,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始终坚持要找到城市进阶之道。



说到城市更新,首先要说一下城镇化。这几年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城镇化发展迅猛,2020年达到64%,一年1个百分点,大约到75%之前,一年是17亿平米的增量,17万亿的增量,所带来的问题不可避免。

一是快“增长”和慢“生长”。由于城市无节制的发展使得宜居、交通、舒适体验下降,房价太高,在很多城市里生活越来越难,城市内生的价值到现在依然没有充分地激发。



二是高“流量”和低“动能”。由于城市建设摊大饼,城市群不断地扩张,使得低效率、高耗能的建筑在城市里比比皆是。实际上,存在着动能和流量的不平衡问题,这也为地产公司和产业链上下游创造了新的商机。



三是重“治理”和轻“智理”。公司在几年前,支持内部创业团队创立了一家数字孪生企业叫51WORLD,给长沙地铁五一广场站做了仿真平台,如果是水灾或者是火灾进入到地铁以后,人口疏散向哪个方向,应急出口应该怎么开,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现在的城市的智慧化的治理还处于非常初级的阶段,一个血淋淋的例子就是前几天郑州的水灾,牵动国人的心。从这个角度来讲,我们首先要研究什么是城市进化以及如何促进城市进化,企业或者产业链才能在其中找到规律,捕捉到发展机遇。



1933年《雅典宪章》指出,一个城市要从更大的区域上统筹考虑,居住、工作和休闲等功能,要用交通来连接。这个探索的过程中,我们一直在寻找城市更新的对标案例。我们也考察了很多案例,比如说法国的STATION F,这是1920年的巴黎老火车站,现在入驻了600家科创企业,把创新思维最顶级的一群人引入到了这个创业空间中。




再有个案例就是德国柏林的哈克庭院,是个老旧社区改造项目,商业星罗棋布,小街区、密路网,值得我们认真研究学习。我们这几年,凡是拿到的新项目,不管是城改、旧改、拆改的项目都要做成半开放的,但是现在半开放又被诟病了,但我想强调什么呢,就是要把多类型的商业在社区都要引入到社区里,从小孩儿的幼儿园,一直到老年的适老化设施,无论是10万平米还是120万平米里面都要星罗棋布,去满足客户全生命周期的需求。



美国圣路易斯市艾格社区,这是一个高能耗、低效率的,重复建设的负面案例,后来全部拆除重建。



19世纪80年代的法兰克福在衰败过程中警惕地认识到这点,后来经过混业运营,城市改造,又把这个城市的活力激发了出来。



这跟我们有什么关系?我们作为城市建设的参与者,能做到什么程度就决定了企业的商机和市场潜力。

作为一个产业链的核心整合者,尤其是房企,在三个方面要下大功夫:一是城市更新过程中要用绿色科技,去塑造城市的低碳生态;二是要用大流量的产业场景塑造城市的活力;三是要非常注重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动能,尤其是在“双碳”战略下的低碳社区的规划、建设和运营。如果把城市的绿色芯、活力芯、产业芯作为发展的抓手,作为企业来讲,我们不仅能活下来,还能活得更好。



下面讲一讲我们企业的实践。听了一上午,我大概把现在的城市更新分为两个维度。一个是增量的城市更新,比如旧改、拆改、棚改等形式,没有土地的城市更新,我相信会出大问题,而且这种城市更新还会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和推进大约10-15年。另外一类是既有建筑的改造更新,部分拆除,或者有机地进行改造。这是我们企业的认知,所以都得做好。

五年以前我们孵化了一家企业,叫倍格硅巷。做增量的同时得找存量,厂房、老社区等拿过来运营,做初始投资,但是不能做纯轻,做纯轻的运营活不久,要有适当的重。轻重结合,最后才能成为和资本结合起来,同时又不要资本过度化。现在物业公司又是一个乌七八糟的过程,最近有一家头部物业公司在我们那儿租了一套房,策反业主,说这个物业公司不好,要换掉我们。这种无序的资本化,让企业陷入了盲目的竞争中,这是不可取的。

倍格硅巷发展得并不快,现在一共运营了50万平米,主要集中在西安鼓楼区、莲湖区,西安还专门为倍格硅巷成立了一只基金,要求每1000米就得有一个倍格硅巷,因为它运营得好,否则西安市政府不会这么做,我们总部都搬过去了。



倍格硅巷有四条产品线:ONE是3000-1万平米的联合办公单体;PLUS是1万-3万平米的办公商业综合体;MIX是1.5万-5万平米的科创文创产业园,不仅有联合办公,衣食住行休闲娱乐,包括年轻人所想的一切都要在这个综合体里解决掉。这个产品坪效很好,一个工位比周边多租1000块,同时带动其他业态都实现了盈利,商业模式逐步地成立了。我对倍格硅巷的要求是“有一成一”,必须有单店盈利模式,如果单店转不起来,要用资本的钱扩张,这件事情不可持续。



有了抓手以后,作为企业来讲,要用自己的禀赋去赋能城市更新,为城市找回绿色芯、活力芯、产业芯。我们的禀赋是什么?我们的差异化在哪儿?我们城市更新的竞争力在哪儿?我们是以建筑为核心的硬科技,以软件和客户为核心的黑科技,以生态产业链为核心的数字科技。我们拿到任何一个项目首先做节能改造,绿色建筑、健康建筑、被动式建筑,主动式建筑甚至是产能建筑等,这是地产开发的逻辑,但是这个项目面世以后,屋子里的空气是新鲜的,没有雾霾,含氧量很足,最后能耗比周边竞品的运营低50%以上。那就先天在运营成本上降了一大块儿,这背后的十大绿色科技技术,在这儿就不再赘述了。




进入倍格硅巷,或者进入到城市更新项目里的年轻人,你要抓取他所有的需求。上面提到的51World,就是利用数字仿真平台,收集所有人的需求,形成数字资产。这个数字孪生平台不仅仅是倍格硅巷在用,交通、湖泊、雄安新区都在用,嫦娥5号返回舱回收模拟也是用这个技术。项目越多,领域越广,最早是给地产赋能,给存量赋能,后来发现城市也能用,交通也能用,水体也能用,高山也能用,应用场景已经非常广泛了。



黑科技的另外一部分,是对于需求的捕捉,高空抛物、危险源识别、老年人在社区里三分钟不动、快递小哥进入到小区里十分钟还不出来,可以用黑科技把覆盖的场景,所有的轨迹、需求都能够监测出来。适老社区更不用赘述,如果老人摔倒在地面上,迅速在信息中心就有预警,科技上都特别简单,没有什么难的。



最后是数字科技,在端侧建模,网侧链接,云侧应用,让科技把坪效提高,把人力成本、管理成本、运营成本有效地降低,都能够完全实现。



第二,是用全生命周期,用完整社区理念打造城市更新的项目。不管是增量还是存量,我们从两个维度分析,一个是建筑的全生命周期,一个是客户的全生命周期。

在城市更新项目里,各个年龄段都有各种需求,做文体的第一体育,做幼儿教育的魔马宝贝、蔓兰酒店等。我们每拿到一个项目,因为招商很难,先把51 World作为首家进去,把自己的业态先充斥进去,其他的业态再进来,我们自己再撤出来,就使得这个城市更新项目很快能够实现开业,很快满足大家的需求。




第三,是产业生态升华城市的生长芯,这是个以城养产,以产促城的过程。这是用土地的城市更新做增量,顺带做存量的模式。七年我们孵化了50家各种独立核算主体,有的是投资,有的是自营,还有一些合作伙伴。通过产业孵化和外部的产业聚集,形成了两个平台,一个是产业发展平台,另一个是美好生活服务平台。如果我们做房地产开发,那就是美好生活服务平台,如果做增量就是产业发展平台,不断地为各地旧改、城改、拆改事业做一点贡献,做一点推动。



在西安,我们用影视、娱乐产业为城市更新做赋能,实现了优质的项目落地。

在涪陵,一个山头过去没有人考虑它,未来作为下一步城市发展方向以后,怎么办?我们打造了全生命周期的产业家园,注入了大量的业态以后,使得这个小镇生机盎然。



我们在九华山下做文旅产业运营,带动了片区夜经济的发展,这个项目国庆节要隆重开街。



在武汉东西湖地区和日本的动漫IP合作,做动漫产业园,年轻人非常喜欢,未来将成为一个网红打卡地。



在北京,时光里项目一开始拿的是商办用地,现在不让用商办用地了,怎么办?第二期我们做全生命周期适老化的机构养老,和太平人寿合作,把产业导入,资本打通,10月份会开业,这也是做土地城市更新的一种探索。



我们跟全经联一起在顶层设计、施工建设和项目实践中,深度协同,以终为始,形成合力。



城市不仅要更新,还要跟全经联的全体会员让城市更新!

这是今天要跟大家汇报的内容。谢谢!








首届全经联城市更新大会会议资料上、下册

全经联城市更新系统解决方案1.0版

工本费500元/套(3本)


扫码订购(不支持开票)

如需开票请联系:13681391596(微信同手机号)

对公打款


往期链接:
1.首届全经联城市更新大会成功召开

2.秦虹:城市更新与产业升级共生

3.李忠:城市更新的科创时代

4.沈体雁:城市更新引擎模型及其应用

5.陈晟:2021城市更新评价体系和政策实践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