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生活家|科普向“地图炮”,速来认领你的方言口头禅
都说我大天朝是一块神奇的土地,你既不知道那一片地上会长出什么好吃的,也不知道那一方土地会孕育出怎样的方言。
在学校里,有了新认识的朋友,或早或晚,总是免不了问上一句:“同学你是哪里人啊?”但有时候大家好像并不需要这句话。
就好像小编有时候会很好奇,为什么都不用说,同学就知道我是弗兰人咧?蓝道我索话有这么明显吗?
方言虽多,但常依据地域划分为八类——吴语、湘语、粤语、赣语、客家话、闽语、晋语、官话方言。
客官,快来认领自家方言吧~
吴语
对于众多的南方方言来说,向来都有“五里不同音,十里不同调”的说法。以江浙沪为代表的吴语区就是个中翘楚。
在吴侬软语萦绕的上海,你会听到小姑娘娇滴滴地说:
“哎呀,各件衣裳老嗲的哦~”(哎呀,这件衣服好好看呀~)
也有可能听到妈妈训人:
“小赤佬,天天就晓得白相!”(小混蛋,天天就知道玩!)
(吓得小编赶紧关掉了阴阳师)
ANYWAY,小编只想表示,天天在寝室里听室友说吴语,骨头都要酥啦~
湘语
感谢省台的隐形宣传,相信不少同学都对长沙话或者是“塑普”(塑料普通话)有所耳闻。作为“调子很高”的一种方言,湘语中的代表——长沙话,也是相当的冲。
某天,要是你碰到一个诸事不顺的长沙人,他可能会说:
“碰哒你的鬼咧!都是些么子事吧!真的是蛮背时啦!”(没搞错吧!都是些什么事啊!真是够倒霉的!)
“碰哒你的鬼”作为一句表达强烈情绪的口头禅,加上长沙话特有的“高调”,一旦开始用,简直停不下来!
粤语
《使徒行者》、《金枝欲孽》、《读心神探》……看了那么多TVB经典,肚子饿的时候是不是也会想有人对你说:“你肚唔肚饿呀,我煮个面畀你食吖?”(你饿不饿啊,我煮碗面给你吃啊?)
听着陈奕迅、容祖儿、卫兰、谢安琪唱着林夕、黄伟文的词,粤语的韵味让人不愿浅尝辄止。
有一天小编在和广东的同学“吹水”(聊天)的时候,突然收到这样一个表情包,当场懵逼。
上网一查,“掂过碌蔗”是比甘蔗还直(黑人问号脸),因为比甘蔗还直,所以非常完美。
嗷,你仿佛是在逗我!
赣语
赣语的历史十分悠久,保留着许多远古时代的印记。例如赣语中的“企”是“站”意思,而这与商周时华夏族的说法一样,也可以在“企鹅”这个词当中得到验证。
当一个江西老表对你说:“你怎么这么雀博哦!”放心,他不是在夸你像雀鸟一样灵巧,或是夸你很博爱。没错,他就是在说你hin坏,不带娇嗔的,就是坏。
客家话
客家话是汉族客家民系的母语,不仅在南方被广泛使用,还随着移民在海外广泛传播开来。而随着客家流行文化的发展,客家话的发展危机也在逐步解除。
当你的朋友对你说:“要不要面包?”的时候,请不要naive地认为他在问你饿不饿,要不要吃面包。他只是再问你:“要不要脸?”(此处应搭配冷漠脸)
闽语
经过正在给家里打电话的福建同学的身边,听着排名第二难的闽南语,我只能感慨:我真是生活在一个神奇的国度!
闽语也被看作是汉语方言里语言现象最复杂、内部分歧最大的一个方言。
当你的福建、台湾同学大喊“夭寿啦”的时候,放宽心,不是真的短命什么的。作为一个常挂嘴边的惊叹词,文雅又不失悲切!
晋语
作为北方非官话的独苗,复杂程度不输非官话体系的各种南方方言,也保留了许多古语词。
当山西人对你说你“七特尔”的时候,可以现在心里开心一下,人家这是夸你漂亮可爱呢~
官话方言
正如最开始的中国方言分布图所示,官话方言覆盖了超过一半的面积,当然这些地区说的话不是一模一样的。
看到精明干练的甘肃姑娘时,想上前搭讪或者夸两句,这一句“系嘛干散”(特别干练!)保管你用的上!但你要是伤了人家姑娘的心,人家姑娘也只能说——
当你遇到东北爷们就要小心了,一不留神就会陷入“你瞅啥”“瞅你咋地”的互怼。
京片子的厉害也众所周知,北京爷们动气起来,小心“跟丫死磕!”
而在徽语中,要先走、道别时说的话,莫名有孙大圣的feel——“昂吃起,俺去去就来”
“可里马嚓!”你的西安朋友向你急切地喊道。他不是在念咒语,他只是在要你快点。所以,别愣着了,快点儿啊!
云南的盆友们要是不同意某件事,就会说“不得”,要是觉得好玩、有趣,“太仙啦”则是表达心情最好的词!
四川话和重庆话虽是一对兄弟,却又处处透着不同,成都委婉,重庆直白。烦心时,成都人说:“好烦哦~”,重庆人说:“嘿烦!”
做完这篇推送,小编深深地吸了一口神奇的中华大地上的灵气。这么多方言,让小编打开了一扇又一扇新世界的大门。
不知道客官们在感受家乡的亲切感的同时,有没有收到来自其他方言的文化冲击~
号外!号外!
你是否有过情不自禁想写下一些东西,
做一个自己的公众号发出去的冲动?
又或者是有感兴趣的话题,
却迟迟没看到关注公众号来写?
那就请把您的想法或者稿件
发送到校学生会的投稿邮箱来吧!
让我们来实现你的想法!
校学生会投稿邮箱:
rucxuanchuanzx@163.com
中国人民大学学生会出品
文字:生活部 阳光明媚 李菁菁
编辑:新媒体运营部 顾筱竹
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