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文化产业“汽车化”

王德培 福卡智库 2022-06-10



历史经验表明

经济危机或萧条时期往往是文化产业得以大发展与大繁荣的机遇期。20世纪30年代,美国百老汇和好莱坞在经济大萧条时期创造了美国娱乐业的巨大繁荣。如今,国内打着文化旗号圈地倒腾房地产的时代背景已被釜底抽薪,文化产业正经历基于互联网与移动互联网的“内容为王”(IP)、“平台经济”、“粉丝经济”共生的泛娱乐生态。


如果说宗教国家可以用信仰来收敛人心,那么欧美则是用普世价值捕捉共性,而中国既没有特定的信仰,又缺少终极的价值观,因此对于文化的接受度往往更偏向碎片化。由此,中国这一文化大舞台自然也就成了各类主流文化尽情散发自身魅力的场所。


美国文化:引领型

自1996年取消对文化生产的一切管制之后,美国文化产业发展始终处于世界的巅峰,令他国难以望其项背。一方面,美国文化以时尚的元素引领当下,如Coca-Cola的饮料、LNike的运动鞋,甚至是发式和化妆的追求都成为一种时尚;另一方面,美国文化产业通过各类元素的拼装营造出虚拟的“美国形象”,并以科技和玄幻元素引领着人们对未来未知世界的畅想,如《星球大战》、《阿凡达》、《谍中谍》等。


法国文化:浪漫型

正如世人所公认,法国文化普遍以轻松浪漫为基调、注重细节设计、文化多元,又在不经意间散发着浓郁的小资情调,如《芳芳》、《天使爱美丽》等无不诠释着法兰西文化特有的张力。但相比于略显直白的美式文化,悬念、节奏和过于幽雅的中产阶级格调往往使得法式文化浪漫有余却商业不足,以至于脱离了现代社会的节奏。这从法国70%以上的影视产品皆来自美国便可见一斑。


日本文化:极端型

作为东方国家,日本的文化产业却早已影响世界。据统计,目前全球播放的动画节目约有60%产自日本,有68个国家播放日本电视动画片、40个国家上映其动画电影,日本动漫产业几乎占据了世界市场的2/3。


究其缘由,比起经济性,日本文化产业更讲究社会性——不是以最平凡、最生活化的方式反映人性最原始的真善美(如《千与千寻》、《天空之城》、《狗狗与我的十个约定》等),就是在悬念迭起的同时,一层层撕开人性最阴暗的一面(如各式各样的案件推理类作品)。显然,日本文化正是用如此极端的善恶表达式直击人心深处。


韩国文化:一网打尽型

2005年《大长今》登陆大陆吹响了韩国文化产业进军中国的号角,从此,韩国发型、美容、服饰、美食在国内也随即全面升温;此后,鸟叔又凭借一曲“俗不可耐”的江南style风靡全球;如今,一部《来自星星的你》更是将中国男女老少一网打尽,“啤酒+炸鸡”成为流行时尚。可见,韩国文化更善于以无差异的方式来收拢市场。


台湾文化:小确幸与小清新

无论是从台湾文学到台湾影视,其最大的感染力在于独立、小众和品位,即习惯于用自然淳朴、淡雅脱俗的方式来反映对青春的伤感式怀恋和对童年的乡愁式叙事,同时耦合着对青春的怀念。因此,台湾文化更多网罗的是80、90后的心。


香港文化:世俗型

香港文化大多伴随着强烈的商业属性,在利润主宰一切的社会中,其文化被赋予的功能更多是盈利性,往往更贴近世俗生活,更追求实用主义,因此也更能抓住庞大底层民众的市场,如当年TVB(香港无线电视台)席卷大陆即可见一斑。不过,香港文化的高度也由此在无厘头的表达方式中滑向低级。


由此看来,中国文化产业的竞争格局似乎与汽车产业异曲同工。


根据福卡智库对汽车产业的发展趋势判断,中国作为最具成长性的市场,三大国家的九家企业(美国的福特、通用、克莱斯勒,德国的宝马、大众、奔驰,日本的丰田、本田、日产)将在这个舞台上彼此厮杀,并且在经过自主品牌、合资品牌、外企品牌三种生态间不断竞争、博弈、磨合以及集成之后,将形成世界性的“超三强”企业。其最终结果将使得大陆绝大多数品牌汽车只能依靠政府采购求得生机。


依此类推,大陆文化产业在各种主流文化的层层包围下似乎也同样难逃宿命。但与汽车产业不同的是,中华民族作为世界上文化传承最为悠久的国家,中国文化(尤其是大陆文化)为何无力突围?



正如外来汽车产业在中国市场竞争中的侧重各异(日系汽车重点计划将混合动力汽车引入中国;德系巨头大众汽车,一边借助于两家合资企业大举进攻国产市场,一边收权进口车业务;美系汽车巨头通用汽车等则是借国产发力),外来文化实则也清晰印刻着民族的烙印。


欧洲


欧洲文化被视为是一种“机体文化”,由多民族国家在相互不断地强烈冲击中发展至今,无论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奥地利等国家,其历史往往都无法单独而谈,缺少任何一部分都难成整体,由此便很难被外来文化所包围。

美国


美国文化是“熔炉文化”,不管来自五大洲还是四大洋、是黑还是白、信上帝还是玉帝,一旦进了美国这一大熔炉,出炉后就是“美国人”,因此美国文化本身就蕴含着“强攻击性”的特点。

加拿大


加拿大则属于“马赛克文化”,即每个族裔就像一块小小的马赛克瓷砖,当很多块马赛克瓷砖贴在一起,远看似是一个整体,但近看却是界线清晰、各自独立。此种排斥性的文化往往既无法被同化,也无法同化他人。


相较之下,过去的中国更像美国文化,因为中国大陆文化骨子里就内置着一种近乎顽固的独立性,如中华民族历经无数朝少数民族统治但终究却无一例外被中原文化格式化便可见一斑。


如今的中国因包容性过强而更像一种染缸文化,即当新元素进入缸内,不仅会被原有颜色改变,其自身的色彩也将作为新的增量被累积下来并改变着存量,进而影响新进入者。但此种文化无论外表颜色如何改变,终究也只是个“物理变化”的范畴——无法改变内核。


由此可见,中国文化是形式上的包容万象,本质上的“中国特色”。引申到产业层面,即把握文化“内核”的一致性远比“外衣”的统一更重要。因为前者反映的是中国文化产业的精髓,即寻找市场公约数;后者更多是以营销方式和表现形式增加文化接受度。


例如,同是来自韩国的节目创意、同样的节目风格,山寨创新版的《花儿与少年》之所以完胜原版引进的《花样爷爷》,正是在于其对内核把握的精准,即以七位具有广泛社会代表性和迥异个性特征的明星吸引不同群体的观众。而以四位平均年龄高达77岁的“爷爷”来运作显然也只能停留在“形似”的境界。


这在一定程度上也诠释了为何中国文化产业虽风格调整不断却始终难上正道的根源所在。


综上可见,文化产业无论是“同台竞技”还是“碰撞勾兑”,其本质都与汽车产业竞争相同。而不同的是,未来行业外部几大变量的冲击却有可能为中国文化产业带来新的生机。



一则,网络化的普及带来文化产业生产和传播方式的颠覆。

互联网技术的全球普及使得文化产业打破了空间和技术意义上的限制,多样化的自我创新和随时随地的网上分享将迅速形成全球规模的文化大市场。而在这场“文化大爆炸”中,文化企业将以不断地跨界融合来推动创新,从而抢占全新文化领域的市场制高点。


二则,体验经济的全面到来对文化产业与消费市场对接方式的格式化。

体验经济下的文化消费将使得过去单一、被动的接受模式变得多元。一方面,是文化产品带有的体验性,如《爸爸去哪儿》之所以成为全社会齐齐关注的大热节目,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在于它令无数家长蠢蠢欲动,想要像节目中的明星爸爸一样,带着孩子去旅行的体验冲动;


另一方面,是文化产业商业模式的体验性,即参与者的体验感。如线上线下互动,纸媒通过影音嵌入提高真实感,以及将电影情节的选择权交给观众等都将是未来产业升级的必然路径。由此,每种产业嫁接模式就是一条文化产业突围之路。


三则,文化战略的提升对产业环境和发展路径的改头换面。

历史证明,世界级强国崛起必定伴随着文化的崛起。纵观世界文化产业强国,其发展路径几乎都是以本土文化为根基,以政策扶持为优势产业开辟对外拓展的空间。


如美国四处谈判,为其影视产品长驱直入别国市场扫清道路;

英国对音乐出版物不收增值税;

日本为动漫业设立了专项基金并在财政上直接拨款;

韩国网络游戏业的发展除了每年有政府拨款用于新产品开发之外,甚至从事网络游戏业的人还可以免服兵役。


由此看来,一旦中国文化战略升级,不仅将带来产业格局的翻天覆地,相关文化企业的对外战略也将面临由内向型到扩张型的调整。



(本文为福卡智库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如若转载请联系后台并标明出处)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