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寻径:科创的中国模式

王德培 福卡智库 2022-06-10


这是一个改朝换代的洗牌年代,也是一个格局重塑的拐点时代。

在这轮洗牌中,上一轮工业经济与信息革命带来的国际分工版图被冲得七零八落,各国都无法置身其外,不得不面对新一轮更激烈的科技竞赛。


不单欧盟启动《欧洲2020战略》,日本发布《数字日本创新计划》,就连美国都从2009年迄今推出三版《美国国家创新战略》,科技革命的号角已成为角逐综合国力的引擎。


虽然按历史经验,世界科技中心从欧洲内部转移到跨越式外移至美国,每过百年转移一次,但轮到21世纪这场科技竞技场,中国能否在科创上“插翅翱翔”恰恰取决于模式(道路)。


当下世界,科创可称得上模式的:

一是美国模式,偏重资本推动、横向升级。

不单每次长波繁荣都掐住了技术革命,而且从电气革命到信息高速公路,每次换引擎都实现了创新能力质的飞跃。


而这有赖于美国的自由灵魂,且不说纵容失败、鼓励创新的思想自由,单是市场化的兑现机制就吸引全球人才竞相碰撞,产生车库文化等创新土壤,以致企业、个人都能徜徉于科创中。


加之,美国一手抓金融,一手抓科技,既有纳斯达克等股市资本助力,又有科技概念炒作引得天使风投竞折腰。


全球市值前五被美国科技公司包揽,就可见美国科技之强;由此,美国以极度自由+资本推动引导了20世纪科创潮流,造就今日科技风向标与引领者的地位。


二是德国模式,擅长脚踏实地、纵向升级。

因为德国人崇尚科学、严谨实干的态度,并不喜欢在虚拟领域“吹泡泡”,这也正是为何在德国金融以银行为主、互联网发展滞后的根源。


其实,德国模式的背后是工匠精神,不单金融、教育等各方面都围着制造业转,仅为在这一亩三分地上登峰造极,德国就提出工业4.0以求在产业垂直升级上无人能及。


显然,相对美国的虚,德国更实;相对德国纵到底,美国更横到边;两者可谓各有所好、各具特色,独创了自身科创的“闭门剑法”。


那么对于擅长山寨的中国而言,是否就能直接复制他们的模式呢?

显然不能。

因为中国既无美国禀赋,市场经济的临界都尚未跨越,何来自由舒展的灵魂,也无德国历史,能静下心甘愿做个工匠。

毕竟,拥有五千年悠久历史的中国突然暴富式崛起,几大文明、各种变量集中碰撞,加之,中国人勤劳努力却又投机取巧,岂会像德国人那样守规则、讲信用?


更何况,18、19世纪,英法德等国崛起,人口是千万级的;20世纪美日等国崛起,人口是上亿级的;轮到21世纪中国的崛起,人口就是10亿级的,如此当量,既非美国模式也非德国模式所能走得通。


因为,如果说美国创新强调颠覆性,是0到1的创新,那么德国创新突出延续性,更多是1到N的创新。

以此从国情出发,中国曾经虽以数量取胜,但到如今不单经济转型“调结构”,中国制造等都面临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

因此,中国很贪婪也很无奈,只得一手牵美国、一手牵德国,二合一杂交出第三条道路——既有虚拟+实体的互助,又有市场+政府的二人转,还有延续性、颠覆性的创新交融,更有横到边、纵到底的斜向运动。

就此而言,科创的中国模式显然不可能自我创造,也非顶层设计的产物。


当初两弹一星、863计划就让中国科技迅速闪耀光芒,如今这种“集中力量办大事”依然将成科创的中国特色。

毕竟未来关于科创在国家之间的“恶战”在所难免,欧美都已在各自的阵地冲锋陷阵,中国自然见招拆招——国家首次围绕科创进行顶层规划,面向2030布置脑科学等引领性项目,即是对此的未雨绸缪。

当然,仅有国家战略与布局是远远不够的。因为美国的硅谷文化、德国的工匠精神岂是规划出来的?


说到底,科创并非“曲高和寡”,也非藏身“象牙塔”,还得“从市场中来,到市场中去”。


只有整个社会都容忍失败,从企业到资本竞相打着科创算盘,那么中国的科创才有可能让“市场起决定性作用”,并更好发挥政府的作用,届时不单将诞生中国的乔布斯、马斯克,更将出现企业、个人创新的“蚂蚁雄兵”。


所谓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百舸争流也就水到渠成了。

 


(本文为福卡智库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如若转载请联系后台并标明出处)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