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改名、升格、扩张的真相是高校潜在过剩……

王德培 福卡智库 2022-06-10


1月20日,国家教育部发展规划司公布2017年度申报设置列入专家考察高等学校名单,共有46所高校入选。


其中包括新设本科学校(21所)、更名大学(16所)、独立学院转设为独立设置民办本科学校(6所)和同层次更名(3所)。

此次更名的16所高校,大多为“学院”升格为“大学”,如郑州轻工业学院更名为郑州轻工业大学、成都学院更名为成都大学、上海电力学院更名为上海电力大学。


其实,我国高校热衷由“学院”更名为“大学”的风潮由来已久。


《2008-2013年教育部批准更名的全国高校名单目录》显示,这五年里全国共有257所高校更名,占全国具有高考招生资格高校总数的10.35%。另据2011年至2016年间的统计,全国至少有70多所学院“升格”。


仔细研究一下,就发现学校更名是有规律可循。

一是更名大学较多的省份,大多为高考大省。

二是大部分教育学院已改制为师范学院,并逐步转型为本科教育;中医学院更名为中医药大学,医学院变成医科大学,财经学院改为财经大学,科技学院更名为科技大学。

三是以地市命名的高校上升为以省级或区域命名。


如果说高校改名只是升格的外在表现,那么升格的实质就是对应着高校级别提升、专业设置增加、招生人数增加,以及学校规模扩大等一系列效应,同时也意味着在一众高校中竞争力的增强,并带动基建与地方GDP的增加。


毕竟从某种程度而言,在产能、货币过剩猖獗的同时,高校、基建这一类过剩在潜滋暗长。


产能过剩、价格下跌、经济下行的周期内,地方政府为“稳增长”,往往也会采取政府投资拉动的模式,因为这样既通过投入消化掉了部分过剩产能,又能创造政绩。


但政府投资在经济学上有两重性,当投资投入的时候,它产生需求,拉动经济增长,而一旦投入完成,之后就变成提供供给和产品的单位了,如果相应的消费没上来,过剩就摆在人们的面前。


经济危机以来,国内大部分的信贷被送进“铁公机”的滚滚洪流,虽抑制了经济的急速探底,但导致不少线路的高铁空座率过半,不少城市的机场闲置率偏高却仍在扩建等,单《四川省通用机场布局规划(2016-2030年)》就提出要建500多个机场,过剩前景可料。


高校扩建也不失为“唤醒”地价、创造政绩的途径,结果很多学校为了扩招,圈占土地,大兴土木,今天你征地扩大校园,明天他买地开辟第二校区,还动不动要建“某某第一”。


然而,殊不知,高校如此的扩张正被几大力量釜底抽薪:

一是生源缩水

适龄人口减少,加上学生的选择越来越多,“生源危机”正笼罩着不少高校。


二是培养出的毕业生不被市场接纳

中国的高等教育体系诞生于工业化初期,借鉴了苏联模式(人被当作生产线上的一颗颗螺丝钉来培养),具有鲜明的工业经济标准化、程式化的特色,从招入门槛到授课内容再到毕业标准都自有一套,这样,毕业生都是从同一个模子里出来的,守书本旧知识有余,创造、创新不足,不受市场待见。


三是互联网的冲击

当今信息社会,互联网以平等、开放的特性掀起了去中心、去权威的浪潮,全息全维的信息非线性、点对点、全向度地传播,适应农耕和工业时代的单向、封闭、教化式的学校教育将难以为继。

基于以上,不难预见,未来五到十年,一定比例的现在大干快上的基建项目及高校校区将会成为新的过剩“产能”。

至此可以发现,基建、高校过剩是中国特色市场经济(政府+市场)过剩的另一表达式,是“财政联邦制”下中央放权、地方主导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目前尚未完全暴露、未被广为认知的过剩,是潜在的过剩。



(福卡原创,欢迎转载)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